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14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14

更新时间:2023-03-15

  翟勇(1965.4—)江苏镇江人。擅长油画、水粉画。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并留校任教;199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七届油画研修班。现为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作品《伴侣》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编入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汲水》、《嫁女》参加第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   ……[详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 雷:1985年至1989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毕业,1989年至1991年镇江市美术雕塑创作室从事美术创作,1991年至1999年江苏大学艺术教研室美术创作教学及艺术组织工作副主任,1999年至今镇江中国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及艺术组织工作副院长。 ……[详细]
  庄乐峰(1873-1949) ,江苏丹阳人,早年天津实业界的知名人士。曾任开滦煤矿及旧英工部局董事,并主持、发起募捐、兴建了天津耀华学校。久居天津。早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后一度留校任教。1900年任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的翻译,因参与张翼与英商墨林公司有关开平煤矿的交易,颇受非议,曾一度避居青岛。后与黎元洪等人筹办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做董事。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曾任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长多年。……[详细]
  殷逸(1919~1944),原名殷朝法。民国8年(1919年)出生于丹阳。抗日英雄,革命烈士。民国26年于丹徒黄墟师范毕业时,正值上海抗战。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管文蔚等领导的抗日自卫武装。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部队军需,办小农场以解决给养,并动员母亲卖掉土地为部队购买0。民国28年春,随新四军挺进纵队四支队渡江北上。翌年春,调任苏皖支队二营营长。他曾只身闯入敌据点,缴枪8支,人称“孤胆英雄”。……[详细]
  许德祐(1908~194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丹阳城镇人。地质学家。从省立苏州中学毕业后,于民国16年(192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兼修社会科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经同学陈鲤庭介绍,加入田汉、洪深办的南国剧社担任导演。民国19年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入蒙伯里大学攻读地质学。民国2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加入法国地质学会,当年回国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任无脊柱动物研究组主任,主……[详细]
  苏硕人(1879~1942),名涧宽,又号考子,自称“蒙古炳宽”,以字行。镇江人。驻京口蒙古八旗六甲镶黄旗人,蒙古姓为额鲁特氏。光绪年间秀才。苏擅篆书和隶书,篆隶中融入魏碑笔意,既清秀又遒劲,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声名远播,就学者和求索书画者盈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全家避居上海,开授家馆授徒,兼售书画谋生,安贫乐道,为表示坚决不与敌伪往来,他把设在上海的书斋称为“汉节堂”,取苏武手持汉节……[详细]
  任迈(1913~1941),原名国潘,号介屏,民国2年(1913年)生。丹阳人。烈士。8岁入味青学塾读书。少年时常到邻居夏霖家听讲革命故事,受到革命思想教育。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年仅18岁的任迈不顾家庭的阻挡,离家北上参加义勇军,被家人从北平强行追回。嗣后,他又以到杭州医专读书为名离开丹阳,在杭州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受到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怀疑,民国24年-离杭赴沪。经多方努力,找到中共上……[详细]
  茅乃封(1878~?),字汉台,晚号禅云。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丹徒县红旗口人。光绪二十三年中举。次年与其父茅谦赴沪,佐理《蒙报》。光绪二十八年入江南陆师学堂第一期,与赵伯先等同学,次年毕业,被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后几经周折,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被任命为新军第二标教练官,兼统带事,开始实现其从戎报国之愿望。宣统元年(1909年)被派为七十六标第三营管带,驻防云南大理府。宣统三年,镇江军政府……[详细]
  程锡庚(1893~1939),字莲士。镇江人。18岁毕业于南京江南高等学校。民国初任海军部秘书,奉派赴英留学。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伦敦大学,著有《现代中国政治研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被推荐为伦敦经济学会会员、美国国际法学会会员。巴黎和会时他以学者资格参加中国代表团。民国10年任外交部和约研究会委员,以专门委员身份赴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大会,任“国联”行政会中国代表团秘书。民国12年任财政……[详细]
  杨邦彦(1857~1936),字振声,号艮斋。清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镇江人。18岁考取秀才后,设塾授徒,后去南京两江师范任教,与同乡赵声同事,结为好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不久被派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经纬学堂师范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回国后,受地方人士推举,担任镇江府中学堂监督,又被推为丹徒县教育会会长、城厢自治议事会议长。辛亥革命时,杨邦彦与李竞成、林述庆等积……[详细]
  符恼武(1903~1932),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镇江人。中国世界语运动发起者之一。民国8年(1919年),在上海加入胡愈之创设的上海世界语协会,被选为执行委员,并与黎维岳积极筹组全国世界语协会。后又加入国际性的环球世界语学会,被委为该会驻镇江代理员,和许多国外世界语学者建立了通讯关系。民国16年,在镇江创设了镇江世界语学会。民国19年7月,符恼武赴日本参加第七次世界语大会,代表中国……[详细]
  郭国兴(1884~1923),清光绪十年(1884年)出生。扬中县(今扬中市)新坝镇人。竹编艺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4岁开始学习竹器编织手艺。他生性聪颖,学艺刻苦,且不墨守成规,往往别出心裁,有所创新,因而竹器成品不但做工细致,而且图案新颖,式样精巧,十分可爱。民国初年,新坝乡董田佩绅欲以精制竹席销往海外,因久慕郭国兴之名,遂雇他编制。郭精心选料、设计、编制的席面为素色,图案为“二龙戏珠”,鳞……[详细]
  赵芬(1892~1919),女,字吟香,又字芸香,为赵声之次妹。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丹徒县(今镇江市区)大港镇。才女,辛亥女杰。幼受父教,聪明过人,10岁能写文章,先后肄业于镇江、南京、上海、香港等女校。赵声筹划黄花岗之役时,即参与运送弹药,通讯联络,至起义失败未稍却;同年武昌起义,随兄念伯、光,在沪召声之旧部,组织先锋队,手制炸弹,亲赴前线,转战于宁沪之间,屡遇危而不惧。南京光复后,因……[详细]
  陶逊(1871~1918),字宾南。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镇江人。出身望族,自幼喜爱读书,文才出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友人创办了南京最早的新式学校———思益学堂。他担任校长,聘请思想进步的青年学者到校任教。次年任清新军第九镇医官。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同盟会,在新军中从事反清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主持-联军总兵站,驻沪筹集进攻南京的军需财政,为联军借到上海制造局威……[详细]
  徐兴范(1876~1938),字师竹,江苏丹徒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师范科,辛亥革命前历任南洋中学教员、无锡廷弼中学、商业学堂堂长、镇江府中学堂教员。辛亥十月据江苏省都督府令“取消各县劝学所,归民政长学务课办理。年底被任命为丹徒县学务课长,越年又被任命兼任县视学。民国7年(1918)各县遵部令恢复县劝学所建制,徐兴范继续专任县视学。民国12年(1923)七月丹徒县成立县教育局,被委派为首任教育……[详细]
  周伯义(1823~1895),字子和,号焦东野叟、焦东周生。清道光三年(1823年)出生。镇江人。文史学家。周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和教读。14岁学做生意,3年后又弃商读书,学习天文、地理、兵法,同时还习练武术。书法行楷篆隶俱工,又善刻印,喜欢收藏金石字画。29岁中秀才,以后未中举,以授读为生。清末镇江名人姚锡光、高觐昌、张祥书等都是他的学生。太平天国战争中,他曾一度居于扬州,写了笔记小说《扬州梦》。……[详细]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生于丹徒,后流寓泰州。词学理论家。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学诗,后习作词,是常州词派后期重要词人和词学理论家之一。中年潜心医道,颇能济人。他的重要著作《白雨斋词话》,是他“历数十寒暑”、“稿凡五易”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去世后两年方由其父陈铣峰审定付梓。《白雨斋词话》提出“沉郁”说,发展了张惠言的词学理论,主张“意在笔先,神余言外”。他反对……[详细]
  何游(生卒年不详),号澹庵。丹徒人。何金秀之子。清末名医。先辈产澄、仁源、绳源,皆以医学著称,为不使家学中断,遂苦志习医。通内、外、针灸诸科,对脉理、医方别有神解。由此声名大振,四方争延之。经其诊视,立奏奇效。车辙马迹历遍9省。著《医学折衷论》10卷;《何氏十三方注解》1卷;《医案》40卷。今所见《何澹庵医案》,为《中国医学大成》单行本。子修业,号学庵,克传家学,声名不亚于父。……[详细]
  李承霖(1803~1885),字雨人,号果亭。清嘉庆八年(1803年)出生。镇江人。清状元。道光四年(1824年)进学,道光二十年殿试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任广西学政,纪律严明,事必躬亲。考试时亲临监场,扭转当地“枪手”入场、公然作弊的风气。虽患目疾还坚持阅卷,晚年几近失明。任满回京后,入值上 书房,教皇五子奕读书。咸丰初,母死后回镇江守制。晚年家居,从事地方“善举”。生平诗文多散失,……[详细]
  庄棫(1830~1878),字希祖,一字中白,号蒿庵。清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镇江人。学者、词人。先世为盐商,后来家道中落,庄棫耽于读书,几次应举不中,后以捐官得主事衔。太平天国后,应两江总督曾国藩之聘在扬州、江宁等地书局中校刊书籍。庄棫性沉静,好学深思。早年治《易》与《春秋公羊传》,讲求“微言大义”;又好纬书,即所设“今文经学”。他的成就主要是在词的创作,他的词属于常州派,学南宋王沂孙。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