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王广明 (19362015)
  王广明(1936~2015),曾用名王柄栓,河北武安县(今武安市)人,十五岁随南下的解放军到武汉,十六岁即来到潜江,从此他将其一生奉献给了这片热土,成为潜江人民敬重的“王爷”。走出太行山随军南下1936年1月23日,王广明出生在河北武安县阳邑镇永安村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王锡福、母亲田先景虽勤劳本分,还是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王锡福年轻时靠给大户人家打长工度日,成家后靠务农和在农闲时到太行山西边的山西……[详细]
2、陈绍光
  陈绍光,1936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一步滩乡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热爱劳动,只念过4年书,1959年入伍,分配到某步兵侦察连;196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陈绍光入伍10年,先后20多次从洪水里、水灾中、弹片下、惊马前、车轮下和毒气中保护过国家财产,抢救过人民群众。训练中,战士们称陈绍光是射击的神枪手,无论步枪、冲锋枪、手枪,他都打得特别准,无论参加哪一级比赛,都在前一二名;攀登时,战士们称陈……[详细]
3、安业民 (19361958)
  安业民,1936年8月15日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四寨子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安业民受尽了痛苦的煎熬。在他10岁那年,目睹了国民党军到处抢掠老百姓的罪恶。一天,国民党军闯到他家,要把他家房子拆了拿木头去盖炮楼。父亲死活不肯,惨遭敌人毒打。这件事一直深深印在小业民的心里。刚刚懂事的安业民已经懂得爱谁恨谁。安业民11岁那年,他的家乡解放了。在四寨子村进驻了亲人解放军。在安业民的眼里,这些穿军装的叔叔十分和……[详细]
4、杨拯陆 (19361958)
   杨拯陆(1936~1958)杨虎城、谢葆真之女。陕西蒲城人。从小跟随外婆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9年5月西安解放,在西安女子中学上学,不久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青年团西安女子中学支部书记、总支部书记。1953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修科。上大学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不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进行地质调查,拯陆争先报了名,分配到新-山子……[详细]
5、钟南山 我国呼吸疾病科研与临床医疗的领头人
  • 钟南山
  钟南山(1936.10.20- )呼吸病学学家。福建厦门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第23任会长。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详细]
6、刘永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刘永坦
  刘永坦,电子工程专家。原籍湖北武汉,193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京。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发展了运动……[详细]
7、陈亚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 陈亚珠
  陈亚珠(女)(1936.07.23- )高电压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浙江宁波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等。 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五十余年。早期在电力系统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测试技术、高电压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成绩卓著,曾8次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和……[详细]
8、项坤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 项坤三
  项坤三(1936.02.21- )内分泌代谢学(糖尿病)专家。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曾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等职。 上世纪80年代首先在国外进行华人2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并率先在我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在国内,建……[详细]
9、杨福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福家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 1936年6月11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校长),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校长。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 给出复杂能级的衰变公式,概括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企业,推广至……[详细]
10、闻立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2010)
  • 闻立时
  闻立时(1936.03.23-2010.04.06)复合材料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北省浠水县。。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钢铁学院,获冶金工程师称号。1979-1981年获西德马普金属所奖学金,去马普作博士后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表面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工作。研制成功纳米多层膜和纳米膜/涂料复合层两系列电磁功能材料,并在国防建设中得到应用;六十年代初,建立了电弧等离……[详细]
11、张锦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张锦秋(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36.10.生于成都。1954-1960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61—1966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2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1987至今担任院总建筑师。多年来,她的设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 张锦秋的建筑生涯可分为三个阶……[详细]
12、林元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林元培桥梁专家。1936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福建省莆田(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主要成就和贡献 理论方面主要有: (1)Bending Theory of Skewanisotropic Plates.(I.A.B.S.E.Proceedings P-32/80) (2)装配式横向铰接板横向分……[详细]
13、尤敏 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19361996)
  • 尤敏
  尤敏(1936年8月19日-1996年12月29日),原名毕玉仪,祖籍广东花县毕村,20世纪50~60年代名噪一时的香港影星、“一代玉女”,她不仅是首届金马奖的影后得主、两届亚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获得者,还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她以自己出色的演技和清雅的气质,让华语电影第一次带给了世界影坛一个巨大的惊喜。由于家学渊源,尤敏九岁的时候,已经在父亲的戏班上闪亮登场,在粤剧《黄飞虎传》中饰演……[详细]
14、俞梦孙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俞梦孙(1936.03.09- )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第四军医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双聘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3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1958年,他成功地把我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送上蓝天,开创了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事业。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首创冲击载荷下人体脊柱动态……[详细]
15、胡敦欣 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敦欣, 物理海洋学家 1936年10月20日生于山东即墨。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毕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会会长。 在大洋环流研究方面,发现并命名了太平洋“棉兰老潜流”,加深了有关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学结构的认识把地球化学上的“PO”(-135PO4+O2)在海洋……[详细]
16、陈旭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旭, 古生物与地层学家 1936年9月1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浙江湖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奥陶系分会主席。 20世纪60年代师从穆恩之院士,参与《中国的笔石》的编著和建立完善中国奥陶纪、志留纪及早泥盆世笔石带的划分和对比研究。1997年,以他为主的国际工作组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达瑞威尔阶的全球层型……[详细]
17、钟掘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钟掘(女)(1936.09.01- )机械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献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机械与制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在轧制、锻、挤等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工艺与装备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中,注重探索大型复杂结构件材料流变的多尺度结构演变规律,研究材料与构件成形成性协同制造中的能量传递与转化规律,以获得高品质构件;进行系统动力学、复杂系统耦合与解耦设计理论……[详细]
18、陈丙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陈丙珍(女)(1936.5.5- )化工系统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学术期刊“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编委,“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副主编等职。曾担任第8届过程系统工程会议(2003)国际组委会主席。 70年代后期即致力于化工系统工程新学科的建设和工……[详细]
19、胡思得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胡思得
  胡思得(1936.3.31- )-工程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直从事并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了多项-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突破原子弹阶段,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试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详细]
20、顾国彪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国彪(1936.06.02- )电机学专家。上海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力设备新技术实验室主任和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大型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对不同沸腾温度、循环原理、冷却结构的蒸发冷却系统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共同建立了相变传热应用于大电机冷却的理论基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