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4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4

更新时间:2023-03-15

  蒋宝素(1794─1873) 字问斋,号帝书,镇江人。父椿田,以世医传其家。宝素时年十七,父忽病风欲死,侍父病痊,取《内经》、越人仲景诸书,昼夜读之。师事名医潘曙东,复从名医王九峰,尽得其传,求诊者盈门。清同治六年(1867年)迁寓仙女镇。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返镇江城,著有《医略十三篇》5卷,《快志堂医案》抄本,《医略稿》67卷,《问斋医案》5卷,均存。另有《伤寒素》1卷,《证治主方》1卷……[详细]
  杨铸(1778-1847) 字子坚,号石瓢,镇江人。十三四岁就熟读《文选》,王文治看了他作的诗后说他像头小狮子,“堕地便能跳跃”。后来又认识了杭州诗人宋大樽,宋送他一部李太白集。杨铸性好山水,家近北固山,尤爱焦山幽静,与定慧寺主持巨超为诗友。他经常漫游各地,遍历金华、天台、四明、牛首、采石、庐山、九华等地,所至皆有诗篇。张问陶赞他的诗是:“短句长篇无不好,举杯惊叹此全才”。巡盐御史曾燠在焦山看到杨……[详细]
  王豫(1768-1826) 字应和,号柳村,又号翠洲农、小辋川主人,镇江人,后移籍江都。丹徒附监生,工于诗,诗风清淡,集名《种竹轩诗抄》。先后辑印《群雅集》、《群雅二集》、《江苏诗征》、《京江耆旧集》、《于喁集选》等,保存了许多湮没不传的诗人姓名和作品。《江苏诗征》由阮元领衔,实际是王豫住在焦山选的,在此留下了“诗征阁”的名称,共183卷,收录了3000多位江苏诗人的作品。《京江耆旧集》是他和张学……[详细]
骆绮兰 [] (1756~?)
  骆绮兰(1756-?) 字佩香,号秋亭,又号无波阁女史,句容人。30岁左右丈夫死后移居镇江。幼承家学,能诗善画,生性豪放,晚年信佛。曾作《八梦诗》,记述梦中登天、渡海、登科、从军、种田、隐居、求仙、学佛等事,以寄托自己的抱负。在寡居后,不甘埋没自己的才华,师事袁枚、王文治,并与赵翼、洪亮吉、鲍之钟、曾燠、陈文述、顾宗泰等诗人为友,或相偕出游,或留客饮宴。她诗才敏捷,分题赋咏,往往先成。她的诗清新俊……[详细]
  李御(1712-约1796) 字琴夫,号萝村,晚号小花山人或小花樵长,镇江人。性情孤洁,厌恶时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应王文治之邀到北京。蒋和宁、毕沅、蒋士铨、诸重光、董潮等馆阁名流,对他的诗都很钦慕,集资替他捐了监生,劝他应顺天乡试,认为必取高魁,结果仍然下第。而他本人则在出闱后就离开北京到山西游览去了。从山西回来后,家境益穷,晚年常寄居僧寺。他的诗清新俊逸,不刻意修饰,而具天然之美。……[详细]
  何洯(1620-1696) 字雍南,镇江人。家有晴江阁,人称晴江先生。父亲是明朝遗老,临终嘱咐他不要做清朝的官。所以他一生不应科举。何洯交游甚广,诗和文都名重一时。少年时就得到文坛领袖周镳和黄道周的器重。后来与程世英并称为“京口二家”。郑成功攻打镇江失败后,有83家被清廷杀害,地方文献对此都不敢记载,幸赖何洯写的《晴江阁集》保存了一点资料。他曾应聘两修府志,两修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又……[详细]
  刁约(生卒年不详) 字景纯,世居京口。年轻时刻苦好学,应举京师,与欧阳修、富彦国声誉不相高下。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为诸王宫教授,后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又并为集贤校理。庆历四年(1044年)出为海州通判。曾出使契丹,回朝后改判度支院。嘉祐四年(1059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后任判三司盐铁院、提点梓州路刑狱等职。又出知扬州、宣州。熙宁初(1068年)判太常寺,告老回镇江……[详细]
  刘正忠(1928~1984),句容郭庄乡黄南南陌村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民 兵排长、生产队队委、保管员等,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为人正派,关心爱护集体财产, 在群众中威望较高。1984年7月6日1时许,刘正忠和本村8名少年在赤山湖圩堤上放 牛,席地休息游玩。14岁的刘泽兵见自己的牛下水游过50米宽的水面,到东岸堤上,跃身 跳到河里;16岁的徐春林也跟着下河,两人向对岸游去。因下游开……[详细]
  翁天泽(1956~1979),句容宝华乡人。农家出身。在学生时代,就爱听爱讲英雄故事。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夸奖和赞扬。高中毕业后, 回家务农。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以他为骨干,组成青年突击队,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经 常乐于做好事,带领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基干民兵训练。在担任卫生员和赤脚医 生时,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虚心向内行学习,把学到的技术热心地用于为群众……[详细]
   倪顺兴(1925~1953),句容天王镇潦塘村人。幼年家境贫寒,3~4岁时,父母双亡,由 叔父母扶养成长。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出 兵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倪顺兴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二十四军七 十师二○八团通讯连任战士。尔后,进驻上甘岭地区,转入坑道战。倪所在连队奉命坚守 275高地坑道,发扬敢打敢拼和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克服运……[详细]
  王里(1918~1949),原名王举鼎,句容石狮乡寨里村人。191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 庭。1933年考入栖霞乡村师范,靠助学金就读。毕业后,在大卓包家村小学任教。日军侵 占句容,王里激于民族义愤,主动与新四军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宣传员陈力联系,决意弃教 从戎,1939年参加新四军,在一支队任战士、-干事和秘书。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随军北撤,进入苏中泰兴地区,编为华中野战军,任……[详细]
   俞世江(1914~1946),又名俞小锁,句容茅西乡蔡门村人。雇农出身。家境贫寒,9岁 帮地主家放牛,干长工十几年。1939年2月加入新四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 日伪军在茅山地区疯狂“扫荡”,“围剿”新四军。为打击日伪反动势力,组织决定俞世江以 帮工身份作掩护,在村上搜集情报和做瓦解敌伪军的工作,因工作出色受到上级表扬。 1945年,新四军北撤,成立留守处。俞编入句容县武工队短枪组……[详细]
  徐明(1920~1946),原名徐增祥,浙江海宁盐官镇人。16岁到上海,进入天主堂街法 大马路(今金陵东路)一家运输报关行当学徒。1936年5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群众组织华联同乐会,成为抗日救亡活动中的积极分子。1938年5月,被吸收参加中 国共产党。入党不久,他坚决要求到抗日斗争第一线工作,经中共上海党组织批准,转到苏 南东路地区,从事基层工作,任常熟县董浜区委委员、消陆区委书记。……[详细]
  徐德润(1891~1946),句容东昌三培村人。出身农民。识字不多,种田、捕鱼、打猎、烹 饪、磨豆腐、做商贩,样样在行,性情刚强开朗,不畏-。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 党军由上海溃退,路过东昌三培。徐忧心忡忡,除照顾吃住外,还多次护送国民党军。为此, 国民党军两位营长送徐3支驳壳枪,1000发子弹。当时社会秩序混乱,地方土匪猖獗。为 维持地方治安,徐乃聚集30多人枪,在官塘庵成立保民团。……[详细]
   张勇(1918~1945),又名张士高,句容东昌张家村人。高小文化。日军侵占句容,他耳闻目睹百姓惨遭日军烧杀之苦,悲恨交集。1938年6月,参加洪天寿组织的地方抗日武装。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游击小组组长。并利用任两面派保长的合法身份,组织党员群众,为新四军传送情报,征粮收税,购买布匹、药品等军需物资,配 合主力部队破坏镇句公路,割断敌人电话通讯线路。 1942年春,在安……[详细]
   王诚龙(1904~1945),句容二圣乡阴桥头人。青年时在句容、南京求学,受到抗日救亡 运动的影响,具有民族正义感,对日军烧杀淫掠的罪行深恶痛绝。1938年冬,陈毅率部在 王家召开地方绅士会议。王诚龙和弟王诚凤当即响应,表示愿在财力物力上支持新四军抗 日,送给新四军步枪20支,驳壳枪3支,机关枪1挺。王诚龙以延福乡乡长的身份为掩护, 给新四军购买布匹、药品等军用物资,为新四军提供情报。1941年……[详细]
   吴桂林(1924~1945),句容东昌乡桥东人。出身农民。1939年3月参加句容县东北区 民众抗敌自卫团,后改编为新四军新三团。1940年2月,部队奉命转移到丹、金、武地区, 打击日伪清乡活动。1941年春,新三团与长滆人民抗敌自卫团合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六 旅四十七团,吴由班长升为排长。1943年2月,四十七团与茅山保安司令部合并,统一指 挥当地部队。7月,为打击叛徒、别动队对新四军机关人员的破……[详细]
   卫鸿宾(1917~1944),句容行香上王庄人。出身农民。青年时期,意志坚强,不畏权贵。1937年日军入侵,卫鸿宾目睹日军烧杀暴行,悲恨交集。他积极参加地方抗日活动,配合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发动群众参加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动员青年参军支前,征粮收税, 转运物资,支援抗战。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领导下,建立区、乡 民主政权,1942年5月任句北二区暨南乡乡长。他利用人、……[详细]
  王妞妞(1920~1943),女,乳名留留,学名王温玉,句容磨盘乡白杨村人。1930年随父 在常州卜弋桥读书,1937年冬,回白杨村。1938年4月24日,侵华日军包围白杨村,抓去 70多人,一齐押到马场杀害。妞妞的父亲也被抓去绑在树上,被敌人用刺刀挖去双眼后杀 害。目睹亲人和乡亲们残遭杀害,妞妞悲痛欲绝,0怒火燃起,决心要为死难的父亲和乡 亲们报仇。1938年6月,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王妞……[详细]
   蒋元煦(1894~1942),又名赵光华,句容行香乡蒋庄村人。1914年从栖霞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上海、汤山、句容县城、东昌、行香等地教书。 1937年,日军侵华,县境沦陷。蒋元煦与同事相约去四川,因途中走散,复返家乡。1938年,在樊绪经、樊玉琳等教育界人士抗日救国的影响下,毅然投身革命,改名赵光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句容县抗日民主政府财经科长等职。1939年冬,国民党第三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