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 > 扬中市名人

扬中市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包信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包信和
  包信和,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8月生于江苏扬中,籍贯江苏扬中。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任访问学者。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发现次表层氧对金属银催化选择氧化的增强效应,揭示了次表层结构对表面催化的调变规律,制备出具有独特低温活性和选择性的纳米催化剂,解决了重整氢气中微量CO造成燃料电池电极中毒失活的难题。发现了纳米催化体系的协同限域效应,研制成碳管限域的纳米金属铁催化剂和纳米Rh-Mn催化剂,……[详细]
钱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钱锋,1961年4月生于江苏扬中,1998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钱锋1978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1982年任江苏省南京塑料四厂工程师,4年后就读于华东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任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自动化研究……[详细]
马伟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马伟明(1960.4.6- )电气领域专家。江苏省扬中市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电机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八届中国科协常委。 长期致力于电气领域研究,创立了“电力集成”技术思想,研制成功的三代集成化发供电系统实现了我国舰船发供电技术从落后到国际领先的跨越;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并研制成功的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引领了国际综合电力技术的发展;研制成功的某电磁发射系……[详细]
  吴明义(1911~1985年),又名吴江平、邬一鸣,江苏省扬中县八桥区油坊镇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他是电影故事片《51号兵站》号称“小老大”传奇性名人的原型。吴明义因为家庭困苦,12岁由亲戚带到上海学做裁缝。3年学成,2年实践,随后经人介绍到金庭荪(上海流氓头子之一)家做私人裁缝。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日军向上海进攻,上海沦陷,吴明义听说家乡扬中县组织抗日游击队,就买了一些药品、卫生衫裤等寄去,表示心意。从此与管文尉、梅加生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有了联系。吴明义利用在金家的特殊身份,购买西药、棉布等禁运物资送给游击队,并陆续介绍一些人到苏北参加抗日队……[详细]
徐留平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
  徐留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扬0生日期:1964年10月职业:央企高管毕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主要成就:入选2009年经济名人政党:中国共产党徐留平,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级高工。现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荣获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名人、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名人、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名人履历徐留平1981.09——1985.07,在江苏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有机化工系有机化工专业学习;1985.……[详细]
   何士俊(1842~1908),字吉人,扬中县五十八圩(今三茅乡同心村)人。幼年失怙,家境贫寒,读书刻苦。清同治十二年(1873)中秀才。光绪六年(1880)中举人,诰授奉政大夫,诰奉朝议大夫。光绪十一年(1885)任浙江嘉兴府宣平知县。该县重男轻女,有溺女婴陋俗,何设育婴堂以收养弃婴。何离任时,民众燃放爆竹,亦有跪地送行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浙江建德知县,为政清廉,民众赞其“两袖清风”。光绪二十五年(1899)奉办江苏海盐船局兼保甲总巡。光绪二十六年(1900)因丁忧返乡守孝。 光绪三十四年(1908)病逝,安葬于五十八圩西高岸,墓前碑刻……[详细]
   徐中和(1902~1974),扬中县公信桥(今联合乡红灯村)人。1917年往无锡学徒,后在无锡开店。1922年,在上海开办洋伞厂。1929年与人合股创办四达橡胶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四达橡胶厂改名大孚橡胶厂,徐任经理。 1946年与凌馥康(即凌云超)等人发起组织“扬中县旅沪同乡会”,徐任理事长。后又积极参加以镇江、丹阳、金坛、溧阳、扬中五县旅沪同乡会名义欢宴旧友华罗庚博士赴美。 1948年10月协助改组扬中县旅锡同乡会,并捐助该会全部经费和扬中旅沪同乡会的日常用费。 抗日战争时期,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给养困难,曾派人赴沪求助,徐不……[详细]
  黄树贤,男,汉族,1954年9月生,江苏扬中人,1977年10月参加工作,1977年9月入党,南京大学文科班文哲史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现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1975.09-1977.10 南京大学文科班文哲史专业学习1977.10-1978.05 江苏省扬中县长旺公社文化站代理站长1978.05-1982.01江苏省扬中县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1982.01-1983.09 江苏省扬中县新坝公社(乡)党委副书记、书记1983.09-1985.01江苏省扬中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委书记1985.01-1989.11共青团江……[详细]
   祝尧三(1887~1955),字家安,号宪成,扬中县三涫乡三圩埭人。幼年从父三如先生读书,后考入江苏第九师范,毕业后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视学。曾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新-政策。因与县里一些当权者政见不合,被贬任三涫乡国民义务小学校长。 1924年与朱宝鎏等发起结社会文,创“存粹文社”于达兴庙。1933年为抵挡低圩水患,率众封筑林家坝,同年参加抗缴附加税斗争。“火烧七大家”案发生后,祝被列为42名要犯之一,受到通缉,幸得旅沪同乡会和浙江刘某大力营救,未遭破孩。50寿辰时地方各界合赠“道德干城”金字匾额1方。 1938年2月因日军侵犯,国民党扬……[详细]
   洪康燮(1889~1965),字福卿,号佛青,江西婺源县人。毕业于安徽法政学堂。民国23至27年(1934~1938)任扬中县县长。 洪康燮在扬中任职期间,常微服私访,考察政情民意,并能积极采取措施,惩治腐败,压抑豪强,减轻赋税,兴办教育,缓解群众疾苦。 1936年,洪主持修筑了扬中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主干线上自新坝镇,下至下八桥镇。支线从油坊桥分岔,西达镇海庵江边,共长30多公里,路面宽丈余,使全县交通大为改观。 扬中四面环江,常遭水灾,洪以民办官助的办法,发动群众,加修江堤,疏通港道,以减少水患。洪亲临现场,参加修堤浚港劳动,深得……[详细]
   陈爱棠(1891~1962),原名履仁,又名凤仁,扬中县福德乡(今兴隆镇东新村)人。陈自1933年至1945年,历任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日伪扬中县政府财政科科长,主持田赋征收等工作。 1933年,扬中发生火烧七大家事件,陈爱棠家为被烧户之一。在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支持下,被烧户向农民实行倒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很快盖起新瓦房。惟陈爱棠家未向农民00,且放弃老家宅基,搬到三茅镇居住。 陈在日伪县政府任职期间,经抗日民主政府争取教育,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能由同情到给以力所能及的支持,表现了一定的民族觉悟。 1941年后,陈经常向当时抗日民主……[详细]
  王鑫(1893~1941),字振铎,扬中县八桥乡石桥村人。父王全寿,母李氏,生四子,鑫排行第四。鑫少年失怙。受业于清末秀才吴献庭。后考入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同善桥初级小学校长。1927年调任八桥镇高级小学校长,办学认真,治校有方,深得群众敬仰。1930年其母八十寿辰,乡人为表彰其母贤德,赠送于右任手书之“陶母遗徽”匾额。 王为人正直,不畏-,数次为乡民伸张正义,与争夺滩田的土豪发生诉讼,曾因此而遭土豪陷害。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出于爱国热忱,鼓励独子王炎、媳姚忠、侄王子清、王详、婿梅苑等于1938年先后参加新四军抗日救国。王子清、梅苑……[详细]
   王子清(1911~1939),原名宝鉴,扬中县八桥镇石桥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入私塾读书,喜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句,并爱好武术。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侵扰扬中,国民党县政府解散,王联络地方有志之士,搜集0,组织八桥镇商会联防队保家抗日。不久又与陈广德、王详、王炎、陈履仁、陈寒等至泰兴县参加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抗日宣传训练。同年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任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团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姚家桥建立战地服务团党支部,王任支部书记。11月奉挺进纵队司令部之命,至驻守在苏北江都县嘶马、大桥一带的挺进纵队二支队(方钧部)……[详细]
   陆如常(1906~1963),扬中县八桥镇团沙村人。父陆盛福生有3子,如常居长。幼读私塾,后在八桥镇摆设布摊。1933年兄弟3人在八桥镇租房开设永丰祥布店。陆为人正直,热心地方公共事业,1940年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八桥镇保长,并负责通讯联络工作。时民主政府人员与警卫营战士常在其团沙家中住宿。1942年夏,民主政府派他携款往常州购置军服布料,至西夏墅遭歹徒抢劫,险遭杀害。 1945年11月,扬中县民主政府随新四军北撤。国民党政府进驻扬中后,陆被逮捕关押于四区区公所,虽受到严刑拷打,但能坚持革命气节,后由商民保释。1949年4月扬中解放,各大集镇成……[详细]
  凌云超(1914~1985),原名馥康,后改名则刚,字云超,号云斋主人、鲤砚斋主,扬中县八桥镇人。祖籍武进县孟河。 凌幼年失怙,家贫,八桥小学毕业后,曾投考吴江师范,未被录取。18岁至上海富贝康化工厂当记帐员兼文墨工作。工余入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毕业后,投国学耆宿蒋维乔(即因是子)学文学,又投书法家李仲乾学书法,继投张大千居士学书画。 1947年春,凌南迁香港,继续商务活动,并投香港简琴石学甲骨文及篆刻,凌潜心临写历代名家书法,功力不凡,颇具盛名,曾先后在新加坡、日本、台湾、香港等地举行个人书展,并应邀至印度尼西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书法……[详细]
   左治平(1918一1949),原名左济生、曾化名王峰、杨森。扬中县人,生于农民家庭。15岁去上海学“跑街”,因难忍尔虞我诈的商人习气,愤而回家。17岁考入无锡洛社师范,毕业后回扬中。民国27年(1938)夏,听说泰兴张公任部抗日,遂往投军,任排长。翌日副官令其造一张30余人的花名册领空饷,左不愿这样做,遂乘暴风雨之夜,偷越岗哨,冒险渡江返家。次年春,新四军挺进纵队进驻扬中,经洛社师范的同学强毅介绍参加革命,不久加入共产党。民国29年11月,日军扫荡扬中,地方党组织转入秘密斗争。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任三区区委书记,继任县委宣传部长。在他的思想影响下,其妹……[详细]
  王龙,原名王隆恩,1908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三跃乡翁家塘一书香之家。父亲王声甫是一位乡村塾师。王龙自幼随父攻读古文,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才思敏捷,所作诗文立论新颖,文笔流畅,深得师长赞许。1928年,他在一所私塾任教。青年时代的王龙,为人正直。1934年,国民党扬中县三区区长鄂振声假借名义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血气方刚的王龙出于义愤,向县长告了鄂振声一状。鄂恼羞成怒,诬告王龙为1933年扬中农民-首犯之一。王龙遭到县政府的通缉,避难至靖江县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龙从靖江回到家乡。不久,上海镇江、南京相继失陷。1938年2月,日……[详细]
  李培根(1909~1941),名荣明,扬中县德云乡李家埭(今兴隆镇和合村)人。父早逝,家贫,读书聪明,能文善诗。少年应试?#23384;粹文社?#65292;撰论文《漂母饭韩信》,内有“秦汉之世,侠风甚炽,安知此母非侠而隐于漂者乎”等精辟之句,阅卷者评谓“立志不凡”。李性格刚毅,出言不俗,乡人颇重其才。1931年至沪学商,因徒友受店主-而出面抗争,遭店主报复,李愤然返扬做私塾教师。1936年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在扬州举办公民训练师资养成所(又称扬州军校),培训壮丁教官,李和左光华、冷瑞麟等前往报考。受训3个月结业,回扬中任三涫等乡壮丁军事训练教官、校长。19……[详细]
   王渊鉴(1913~1943),扬中县长旺乡头墩子村人。王幼读私塾,后至上海某商店学徒。抗日战争爆发,失业回扬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2年先后任抗日民主政府第三区、第二区军事助理。 1942年11月上旬,王至三涫镇头圩埭参加会议,途中被日伪军逮捕,-于三茅镇。虽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 1943年1月1日晨,日军集合上操,王乘日军疏于防范,忍着伤痛,爬到关押室门口,取下日军枪架上的一枝枪,找了适当位置,将枪对准门口。当日军进门时,王开枪射击,敌人仓皇躲避。敌人无奈,爬上屋顶,揭去屋瓦向屋内投掷烟幕弹,乘……[详细]

全部扬中市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