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15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15

更新时间:2023-03-15

  杨棨(1787~1862),字羡门,号甦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丹徒人。地方史家。道光五年(1825年)选贡生。道光二十二年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城时,他在围城中居住6日,对青州兵英勇抗击英军的事迹耳闻目睹,曾作《青州兵》一诗高度赞扬。咸丰年间避兵乱居如皋。道光二十四年刊行《京口山水志》20卷,后又自刊《蝶庵赋钞》2卷、《蝶庵诗钞》4卷,《出围城记》因无资刊刻,先以抄本行世。《京口山水志》……[详细]
  陆献(生卒年不详),字彦若,号伊眉。镇江人。清农学家、官员。清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道光七年随钦差那彦成赴新疆办理善后事宜,以功保举知县,选授山东蓬莱,后调任繁县、曹县知县。道光十三年夏为黄河堤岸抢险购办料垛,昼夜巡防30余日,保升知州,署合肥县事。鸦片战争中,调浙江军营,随同官兵收复上海。战事平息后,去官回籍。陆献劝民种树栽桑养蚕。在山东时著《山左蚕桑考》。到安徽,重印张扬园《农书》1卷及……[详细]
  王之政(1753~1815),一名明泾,字献廷,号九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出生。镇江人。他性颖善悟,好读书,深通医术,清乾隆时召为御医,曾授太医院院监。嘉庆中奉征召,因重听辞免,一时名噪海内,从其学者甚众,如虞克昌、李文藻、蒋宝素、朱政五等皆出门下。之政诊务繁忙,于中堂设座,旁坐四弟子,每诊一病者,由弟子书方,口讲指画,应接不暇。王氏执医无贫富贵贱之分,不计利,不辞劳,以矜老恤幼为急,所活……[详细]
  殷宝山(生卒年不详),镇江人。秀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到金坛办理考试时,在泰兴坐馆的殷宝山当众递上一份意见书,题名《刍荛之献》,指摘江南吏治、学风种种弊端。刘墉认为“甚属狂悖”,把他抓起来。在他馆内又搜出诗文稿《岫亭诗草》,其中《纪梦》篇中有“红乃朱也”的话,认为他心怀前朝,奏闻朝廷。乾隆帝看了大怒,传旨严办,并申斥地方官“所司何事”。结果殷宝山全家8口,以及为殷宝山诗……[详细]
  蒋宗海(1720~1796),字星岩,号春农,晚号冬民、归求老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生。镇江人。知名藏书家。幼年聪颖,6岁就学着做诗,稍长每天读书到三更,自题居室名“一月得四十五日之室”。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并为皇帝校录《通鉴纪事本末》。两年后父亲去世,蒋回家守制,从此就不再为官。蒋宗海善作散文,文名远播。他嗜书如命,家藏书籍3万多卷。一面读书一面校雠……[详细]
鲍皋 京口三诗人 (17081765)
  鲍皋(1708—1765) ,清朝江苏镇江丹徒人,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名人生平他自幼聪明,家贫,向人借书阅读,熟记胸中,13岁在采石矶太白楼上题词,见到的人都惊赞其才。清康熙年间,镇江诗坛由章性良主持,提倡宋诗。余京(1564-1739)响应沈德潜的主张,首倡唐音。康熙末……[详细]
  陆逵(?~1729),号道元,生年不详。镇江人。青帮传人。自幼学武,精于技击,当过江右总兵。明亡后,隐居于茅山,后来他对青帮组织第二代传人罗清征番定国之功非常敬佩,加上罗能通满 、蒙、回、藏语言文字,而且又是佛教禅宗嫡系,因此他拜罗清为师,到五台山求教,成为青帮组织第三代传人。当他云游到新疆、甘肃一带,看到回民与汉人由于宗教不同而争执斗殴 ,就向清廷条陈用宗教感化之策,为康熙采纳,授西北宣化法师,……[详细]
  何栔(1620~1696),字维南。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年生于丹徒。家有晴江阁,人称晴江先生。少有异才,得到当时文坛领袖黄道周等人的器重。他交游甚广,诗和文都名重一时,与程世英并称为“京口二家”。因他父亲是明朝遗老,临终嘱咐他不要做清朝的官,故而他一生未应科举。康熙九年(1670年)辑刊《文概》初集、二集;康熙二十二年,又受两江总督于成龙之聘,担任《江南通志》的总纂工作。郑成功攻打镇江失败……[详细]
  王云冈(生卒年不详),镇江人。明代能工巧匠。善制弩机。他能根据买弩者的体力、智力条件而制不同的弩,并亲自传授用法可以百发百中。明末,他侨居江阴,清兵围攻江阴时,守城的义军使用他制造的弩,使清兵受到重创。江阴失守,他从城中逃出,不知所终。……[详细]
  冷之曦(1621~1645),明天启元年(1621年)生于丹徒。自幼亦聪颖好学,后弃文习武,入史可法军为牙将及右军参将。兵败,他带了一部分溃兵南下,来到金坛,又号召当地群众组成义军,抵抗清军南下,结果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丹阳战败殉难,时年24岁。冷士楣(1628~1710),字又湄,自号秋江散人。冷之曦弟。13岁曾随其兄在史可法军中参与战事。义军兵败溃散后,他辗转回到丹徒隐居,终生不仕,以……[详细]
  李一阳(1552~1624),字长卿,号复吾。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出生。丹徒人。万历丁丑(1577年)进士,初任西安(今浙江衢州市)县令,在任期间,主动揭露、惩罚藏匿的坏人,保一方平安。对品质好、技能优的人,经考核后予以录用;对华而不实之事则予以贬斥、废除,于是民风日淳而政事日顺。在丈量土地时,他亲自下田查勘。在征收赋税方面,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决定田税每亩减九厘,地税每亩减三厘三毫,水淤……[详细]
  刘觐文(1570~1607),字叔熙。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出生。丹徒人。历任县令、知州、礼部员外郎等职。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参加科举考试,礼部尚书兼大学士沈一贯通观试卷,觉得刘文通晓流畅,言之有物,甚合己意,随即将刘文提出,准备置于首甲,要求刘觐文先去拜见他。刘未去,结果得了个二甲。遂任开州令(今四川开县),居任8个月,因母丧归守服。数年后补直隶州汝州知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县),到任……[详细]
  汤用(生卒年不详),丹阳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先后任浙皖交界处的淳安县主薄、县令。淳安县令海瑞和主簿汤用常微服私访 ,平息盗患,公断民案。淳安为之物阜民安,万民称道。汤用与海瑞共事之际,省府鹾使(即盐官)鄢懋卿至淳安,海瑞未予宴请“接风”,加之鄢惯以嫉贤妒能,因而对海瑞怀恨在心。鄢还对汤用施以威胁利诱,要他诬陷海端,汤用毫无惧色,拒理力争,直言“海县令无半点枉法之事”。鄢懋卿在淳安……[详细]
  张文卿(生卒年不详),字公辅,号双泉。丹阳麦溪张家人。他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举,嘉靖三十八年授福建安溪知县。这里是穷山僻壤,他来此上任,时值岁饥,民不聊生,他爬山越岭,微服私访,了解县民之疾苦。遇到极贫者,当即倾囊相救。同时,在县内开赈济民,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组织乡民治水、治山,开凿河渠,垦殖荒地荒山,并将江南的耕作技术推广到安溪,教民种植,乡民生活有了保障,逐渐出……[详细]
  吉棠(生卒年不详),字师召,丹阳导墅桥人。是丹阳吉氏明代三进士之一。明正德八年(1513年)中进士,授桐庐知县,因治政有方,擢升金华监察御史。任职时,劾奏一些官宦侵吞赋谷,又救因冤案被囚的大学士石瑶,声名远播。其时,西南边陲的庆远地区“蛮俗难治”,他一到任所,即爬山越岭,微服至各州洞察民风民情。并在庆远各州积极推广农业和畜牧业,还在民间大办学堂,延请塾师教民识字,实行“以文治地”。除此之外,他还大……[详细]
  -吉(生卒年不详),明丹徒人。自幼好学,不事举业,年未弱冠,即教授乡里。为诗古文,才思宏远,而律度严正,然多不存。其子丁玑,号补斋。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赐告归婚,一用《仪礼》以变习俗。后丁玑历官广东按察司副使、提学副使、四川按察使。元吉精研《易》理,名自己居所为“易洞”,学者称其为易洞先生。为人宽良仁爱、循循善教,在考古及养生治疾等方面,都有独到不凡的研究和论述。主要著作……[详细]
  俞希鲁(生卒年不详),字用中。祖籍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祖父为庐江令,始迁丹徒。父德邻,宋乡贡进士,赵葵督荆襄时,辟为记室参军。俞希鲁自幼承家学,以秀才授庆元路教授,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学生称他“俞公如洪钟,叩无不响”。任满擢为归安县丞,筑海盐塘,费省而民不劳。升衢州路江山县尹,又改任永康县尹。所在任上都注意兴办学校,聘请名儒讲学,均平民众徭役。最后迁儒林郎、松江府路同知。元至正十六年(1356……[详细]
  郭畀(1280~1335),字天锡。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出生,镇江人。学者、书画家。业承家学,善长辩论,通晓蒙文,身材魁梧,蓄有长须,人称郭髯。20岁时任镇江儒学学录,历任江西饶州鄱江书院山长、浙江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后调任平江路(今苏州)儒学教授,未及赴任,又改解为-行省丞相府掾吏。他精通书画,书学赵孟頫,字迹遒媚,曾代赵孟頫书写《松雪斋集》。赵孟頫作跋称许。画仿米芾,又师事高彦敬,得……[详细]
  罗璧(1240~1306),字仲玉。镇江人。武将。少承父志,从军,官至利州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入元后,为明威将军、管军总管,镇守金山、上海等地,对于维护海上治安,建造海船等方面做出成绩。元时,大运河山东段尚未打通,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始海道漕运。这时罗璧等三个运粮万户把漕粮由海道直运直沽(今天津)获得成功,罗璧进封为怀远大将军,管军万户,兼管海道运粮。接着他又组织漕舟北上辽阳,接济军饷。至元二……[详细]
  吴遵路(1000~1065),字安道。北宋丹阳人。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任宫廷藏书校理。因顶撞皇太后而被降职,出任通州知州。当时两淮、浙江发生旱灾、蝗害。他乘灾害尚未蔓及通州,向豪门富户募集钱数万贯,派人航海去南方购回粮食,以平价出售,基本稳定了物价。为治蝗害,他劝告农民广种蚕豆。鉴于邻近州、县不少灾民露宿通州街头,凄苦万状,他拿出俸金建草棚百间,购置草席,准备蔬饭,用来安顿灾民;并给病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