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12

镇江历史名人介绍12

更新时间:2023-03-15

  王龙,原名王隆恩,1908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三跃乡翁家塘一书香之家。父亲王声甫是一位乡村塾师。王龙自幼随父攻读古文,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才思敏捷,所作诗文立论新颖,文笔流畅,深得师长赞许。1928年,他在一所私塾任教。青年时代的王龙,为人正直。1934年,国民党扬中县三区区长鄂振声假借名义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血气方刚的王龙出于义愤,向县长告了鄂振声一状。鄂恼羞成怒,诬告……[详细]
   王东方(1917—1945),原名王桂爱,参加革命后三改其名:王东方、王栋、黄晓云。大路乡王巷村人。天资颖悟,孜孜勤学,读小学时为进步教师王洞若所赏识。16岁时因生活困难,其父要他去金坛城内学徒,王洞若则暗中将其带到上海,介绍在陶行知创办的“山海工学团”做小先生。民国22年(1933)初,陶创建“晨更工学团”,调王东方任教。该校为“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领导下的“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中……[详细]
   许其郁(1873—?),字文卿,号蕉雪,晚年号畅园,世居谏壁月湖许家村。父鹤汀,经商,爱画兰。其郁在他的影响下,从小就爱诗画,在金石、音乐、书法、篆刻方面,都有天赋之才。14岁能作杂体诗。每遇山川花草、飞禽走兽、虫鱼之属,必流连观玩摹写。与同里王梅雪、夏筠雪相友好,3人都年幼而有才,时人称为“丹徒三雪”,而蕉雪为其中之佼佼者。后因家贫辍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任京沪(现)铁路购地总收支……[详细]
   郑锡兰(1908一1944),又名炳荣,武进县人。8岁入私塾,21岁任小学教师。民国27年(1938),参加管文蔚领导的抗日自卫团,在抗日青年培训班学习时加入共产党。回村后建立了严桥村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民国31年下半年,调山北县一区任区委书记,活动于密如蛛网的敌伪据点之间。王元清壮烈牺牲后,郑动员全区人民,为王元清烈士报仇。民国33年6月2日晚,在丁甸村研究工作,潜藏敌特密报日军,被70余名日……[详细]
   王元清(1917—1944),又名王泽,丹阳县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幼求读,18岁以教书谋生,参加-阁组织的宣传抗日救亡的“文社”。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抗日自卫团,并以大汪家小学为基地,组织“青抗会”、“儿童团”,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民国28年(1939)4月加入共产党。民国29年6月,镇、丹、武、扬四县抗敌委员会成立时,任镇江县丹八区农抗会主任,后调任山北县二区区长。民国30年4月,召开区委会议……[详细]
  邵建甫(1918—1944),原名连保,又名振礼,大港镇人。幼年丧父,中途辍学,16岁到上海学徒,参加受共产党影响的厂外夜校学习。民国27年(1938),毅然离沪去太湖地区参加地方抗日武装,不久加入共产党。次年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工作。镇丹县成立后,任县委社会部副部长兼-长。日军“清乡”前,被派隐蔽于丹阳西门小学,以校工身份,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后又转至城内五洋商店管帐,经常活动于日伪据点与游……[详细]
   徐盘荣(1915—1943),原名古荣,武进县人。民国26年(1937)11月,日军侵占武进,盗贼蜂起,土匪猖獗,各村成立自卫团体,徐参加了大刀会。不久,大刀会被国民党改编为忠义救国军五支队一大队,徐任二中队教官。民国28年6月,“忠救军”派一大队潜赴浒墅关,拦击虹桥机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徐贯彻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意图,途中策动两个中队携械投奔“江抗”。民国29年调澄西县五区任联络员,6月任区大队长……[详细]
   陈安义(1914—1942),化名赵志清,原籍东海县人。幼年随父逃荒至江南,落户丹徒县和尚洲。虽未上过学,却能读书看报,敲起锣鼓能说淮书。民国27年(1938)上半年,随其堂弟陈士桃参加韦永义的抗日游击队。6月下旬,游击队火烧谏壁洋桥时,陈士桃不幸牺牲。陈安义至谏壁孩溪韦永义部,后去和尚洲,缴获伪警察0,成立和尚洲自卫团,赶走盘踞该洲的鄂之华部,取得焦山和尚洲芦滩收入及税收,解决自卫团军饷;自卫……[详细]
  何其一(1920—1941),原名其英,上会乡下会村人。幼入私塾,后读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课,在家乡经常参加宣传抗日、-的活动。民国27年(1938)秋,新四军挺进苏南,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何闻讯后瞒着家人和新婚妻子,前往参加。数月后,回乡组织“青抗会”、“妇抗会”,并常于夜间破坏丹句公路和日伪军电话线,延阻日伪军事行动。次年4月,调东南局党校学习4个月,加入共产党。回村后发展党员,成立党……[详细]
   袁先锋(1921—1941),四川重庆市人。幼读私塾,13岁考入法国传教士办的明诚中学。因对奴化教育、外籍传教士和中国修士们肆意辱骂殴打学生强烈不满,编儿歌痛骂洋人洋奴。校方严令追查,但无实据,义得教师掩护,始免开除。初中毕业后,考入重庆市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时值抗日呼声遍及全国,袁在校中组织“真理读书会”、“暴风歌咏队”,自任队长,领导青年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民国26年暑假,利用学生军训机会,瞒着……[详细]
  李培根(1909~1941),名荣明,扬中县德云乡李家埭(今兴隆镇和合村)人。父早逝,家贫,读书聪明,能文善诗。少年应试?#23384;粹文社?#65292;撰论文《漂母饭韩信》,内有“秦汉之世,侠风甚炽,安知此母非侠而隐于漂者乎”等精辟之句,阅卷者评谓“立志不凡”。李性格刚毅,出言不俗,乡人颇重其才。1931年至沪学商,因徒友受店主-而出面抗争,遭店主报复,李愤然返扬做私塾教师。1936年国民党……[详细]
   辛文龙(1901—1940),上会乡高陵村人。幼年丧母,家贫,父卖田供其上学。18岁即执教糊口。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战争,因负伤解甲归里,经营香烛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茅山地区盗贼蜂起,辛号召村民敛资购枪,亲任教官,组织村自卫队防匪、抗日。1938年冬,结识了新四军一支队的同志,加入共产党,参加一支队战地服务团工作。后任镇、句、金、丹四县人民抗敌自卫委员会委员,组织领导当地抗日斗争。……[详细]
  车一轮(?—1940),北京人。抗战初来茅山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后任镇丹金县委金六区宣传队队长,税务干部。民国29年(1940)6月,在西旸油榨头村突与国民党六十三师遭遇,不幸被捕,押至荣炳乡的靠皮山。次日拂晓,乘机逃出,因身被反绑,无法快跑,即跳入村边茭白塘中躲避。天亮后复落敌手,囚于生地里村,受尽了坐老虎凳、钉手指、酒灌鼻子、火烧鼻孔等酷刑,始终坚不吐实。被敌枪杀时,高呼“共产党员是杀不尽的”、……[详细]
  范敏(1916—1940),原名春宝,学名钦铭,无锡人。9岁丧母,12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东林高小读书,品学兼优。毕业后,因贫槽坊学徒。“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曾参加无锡广大师生、爱国青年声援北京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常阅读革命书籍,结识了店员、秘密共产党员包厚昌。包被捕后,范去书店也遭关押,经跳窗逃出。“七·七”事变后,参加“无锡抗敌后援会”,从事救护工作。无锡沦陷前,随后援会改称的“无锡县青年……[详细]
   马峰(1912—1939),原名冯华约,西麓乡冯巷村人。幼读私塾,21岁去南通一钟表店学徒。次年初,其父及长兄被国民党政府以“土匪”罪逮捕杀害;次兄同时被捕判刑入狱,抗战初始得释放;马峰也被牵连,回镇受审,后经保释回南通。学徒4年满师后,自行开业。因不堪地痞流氓的欺凌,拜师习武以保店护身。民国27年(1938)春,南通沦陷,迁居掘港,常与当地抗日宣传队接触,深受教育。不久,听说次兄华玉在镇江伪警……[详细]
   陈庆年(1862—1929),字善余,辛丰乡西石村人。父樊恒,清太学生,一生任塾师。陈自幼随父读书,12岁就师于高公书院,好研究文学,经史百家无所不读。21岁补县学生,寓居金坛,常在书店看书,发现多年企求而未得者疾读牢记,返寓苦忆而录于纸。清光绪十二年(1886),录取江阴南菁书院,为院长甬东大经师黄元同、清末著名学者王益吾所赏识。取得优贡生后,不复追求功名,以热中科举、猎取富贵为可耻;而悉心治……[详细]
   赵蓉曾(1852—1924),字镜芙,系赵伯先的父亲。博学强记,精通古文,数次乡试未中,遂无意功名,家居教书。学生先后500余人,成名立业者很多。他教的内容虽为四书五经,但注重德育,教授方法则多鼓励学生思考,领会内容实质,常以“临危不惧”、“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富贵不能淫”等教育学生;从不要求死记硬背,并注意劳逸结合。学生中曾组织“清音队”,每日下午4时许,管弦之声不辍,在他门下学习……[详细]
  姚锡光(1857—1921),字石泉,号石荃,丹徒人。少时聪明好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先后任内阁中书,安徽石埭、怀宁等县知县,莱州、直隶州知州。常与北洋将领考察天津、大沽等地海防。甲午战争时,为山东巡抚李秉衡幕僚,得亲见当时的公文军令,亲听被日军占领城市绅民的口述,后来将这些资料整理写成十余万言的《东方兵事纪略》,书中分析甲午战争失败,“乃封疆之吏,将帅之臣,内无整军经武之谋,外无致命……[详细]
   赵念伯(1887—1919),原名毓驯,又名,字驭六,大港镇人,为赵声大弟。赵光(1890—1929),原名毓光,又名馨,字翊三,为赵声的二弟。两人幼随父读,后念伯考入南京陆师学堂,毕业时部试一等,任排长、队官;光则于南京陆军召募新兵时应征入伍。经赵声引导介绍,均入同盟会,参与赵声领导的反清活动。赵声受端方破孩离开新军三十三标后,念伯负责声与三十三标中革命志士的联络工作,不久随声去香港。光于清……[详细]
  王化成(1903-1965),江苏丹徒人。少年入清华学校读书,1923年毕业,负笈入美研习国际法。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1924届学士学位(B.A.)、芝加哥大学1924届博士学位(Ph.D.)。1927至1928年在哈佛大学专研国际公法。早在1924年,王化成便自美致函母校建议改设大学和增设中国社会科学。1927年更参与组成清华文科课程委员会讨论会,对创办之初的政治学系的课程设置提出批评建议。19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