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 > 京口区名人

京口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和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名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愤图强,热爱学习。……[详细]
  刁约(生卒年不详) 字景纯,世居京口。年轻时刻苦好学,应举京师,与欧阳修、富彦国声誉不相高下。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为诸王宫教授,后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又并为集贤校理。庆历四年(1044年)出为海州通判。曾出使契丹,回朝后改判度支院。嘉祐四年(1059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后任判三司盐铁院、提点梓州路刑狱等职。又出知扬州、宣州。熙宁初(1068年)判太常寺,告老回镇江。刁约为人忠厚,在京师任官时,宾客无少长,均热情接待。他从不登权要之门,在40年间均周旋馆学,时人称他为刁学士。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存、苏轼等对他……[详细]
  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作者。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出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召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陟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因疾迁京,寻卒,谥曰康王。原有文集8卷,已佚。刘义庆另撰有志怪小说《幽明录》,原书30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200余条。……[详细]
  计成(1582~?),明代园林建筑家,字无否,自号无否道人,吴江(今属江苏)人,后定居京口。青年时代,以绘画著名,师法荆浩、关同笔意。后遍游燕楚(今河北、湖北一带),中岁归吴,因爱京口山水,遂定居。受其启发,园林建筑技艺进步很大。为王士衡、吴又予等设计庭院,师法造化,巧夺天工,时人深为叹服。计成著《园冶》一书。此书于崇祯四年(1631年)写成,计3卷,10篇。“造园”一词有记载,以此书最早,为世界造园学最古名著。……[详细]
   刘涓子(约370~450年),京口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晋义熙六年(410年),随刘裕北征,专治被创者。宋元嘉十九年(442年),撰成《刘涓子鬼遗方》,原10卷,今存5卷。述其平生治病经验,分述痈疽病因及鉴别。内容重于“金创”外伤疗法及痈疽发背,疥癣及发秃等治方。使用炙法,薄贴法,针烙纸捻引流内外并治等疗法,均为当时突出医学成就。元嘉二十年(443年),居秣陵(今南京》,另有《神仙遗论》等著作。……[详细]
  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的陈怀民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牺牲时任空军第4航空大队飞行员,陈怀民曾经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英雄事迹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详细]
  张云鹏(1931.10~ ),男,江苏人。主任医师(1986),首届“上海市名中医”(1995)。先后担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副主任、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学术之家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高等学校老师高级职称评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名老中医学科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顾问、上海市中医中风医疗协作中心顾问。中医疑难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风湿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名誉董事暨专家委员。上海……[详细]
海龄 [] (?~1842)
  海龄(?~1842年),晚清将领。姓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历任总兵、副都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底,任京口副都统(其衙门现在是市政路军分区招待所)。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鸦片战争中,海龄奉命率旗兵、青州兵共1600人防守京口,是月十四日,璞鼎查率领英国战舰25艘,运输舰和帆船42艘,共1万2千多人,侵入镇江前哨圌山关,进攻京口。防守京口外围的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允孝所部,稍战即退,致使英军全力攻城。海龄率领驻防兵殊死战斗,在城破前,打死打伤英国侵略军185名,七月二十一日卯时,侵略军从镇江江面分西、北两路登陆,八旗兵和青州兵由于鏖战……[详细]
  刘鹗(1857~1909),原名云鹏,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改名鹗,别署洪都百炼生。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的作者。他知识渊博,通晓数学、医术、水利、乐律、哲学等,是金石古玩收藏家和鉴赏家,并是最早识别、搜集和整理殷墟甲骨文字的学者,整理和拓印有《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等。其父刘成忠,进士,做过几任道台,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左右,在淮安城地藏寺巷买了房子,并在山阳购置不少土地,遂在淮安落户。之后的六七年中,刘鹗在淮安埋头读书,除读治河、天算、乐律、词章、医学、兵法等书外,还向太谷学派的传人李龙川学习……[详细]
鲍皋 京口三诗人 (17081765)
  鲍皋(1708—1765) ,清朝江苏镇江丹徒人,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名人生平他自幼聪明,家贫,向人借书阅读,熟记胸中,13岁在采石矶太白楼上题词,见到的人都惊赞其才。清康熙年间,镇江诗坛由章性良主持,提倡宋诗。余京(1564-1739)响应沈德潜的主张,首倡唐音。康熙末年鲍皋与张曾继起,宗唐的诗风大盛,沈德潜称他们为“京口三逸”。鲍皋年轻时曾在扬州,得到盐运使尹会一之助。雍正时尹荐举鲍皋,鲍辞疾不赴。 王豫评三诗人,认为余京以……[详细]
  冷士嵋(1628—1711),字又嵋,号秋江散人。明末秀才,世居丹徒镇。兄子曦,聪明好学,少有大志,因见天下大乱,弃文习武,练成百步穿杨的本领,被州官召去统领士兵,后入史可法部为下级军官,在丹阳抗击清军牺牲。士嵋18岁时,随兄参加战斗。义军溃散后,身受国亡家破之苦,回到丹徒隐居,课徒为生,以图书诗史自娱,矢志终身不入城市,不为清朝做官。清朝官吏登门拜访,也闭门拒见。好友张九征在吏部任职后,几次推荐他做官,均遭拒绝。一次九征回家探亲,特地拜访劝他出山,朝廷专函招见,他都置之不理。妻子秦芷早逝,无子。晚年贫病交迫,80余岁还在学生周开基家教书。临终遗诗有“一……[详细]
  杨济川(1881~1952年) 杨济川,原名其源,江苏镇江谏壁镇人。是华生电扇厂的创始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上海裕康洋行任帐房时,结识叶友才、袁宗耀共谋开发电扇行业。由杨济川借亲友电扇拆造,与铜、铁匠等店坊协作,经过半年多努力,于民国4年(1915年)初制成中国第一代的2架电风扇样品。次年租场办华生电器制造厂,生产电流限制表。产品在上海总0举办商品陈列所第一次展览会上获得优等金质奖章。民国13年中国华生商标电风扇正式投产,打破美商慎昌洋行独销“奇异”电扇的局面。民国16年在苏州公开试验产品,能连续运转6个月,轰动社会各界。时慎昌……[详细]
余京 [] 京口三诗人 (16641739)
  余京(1664~1739年),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字文圻,祖籍徽州,父经商于京口,遂居镇江。余京3岁丧父,母张氏略通文墨,立志不嫁,亲自授课,抚育孤儿。10多岁时,熟读经史。白天经商以养母,夜间在“今雨轩”读书,又10余年,诗学初成。母逝,作《哭母诗》若干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沈德潜游焦山,偶读余京两首诗,极为赏识,从此为世人所重。著有《江干诗集》。余死后,沈为其作墓志铭,并为诗集作序,称其诗开京口一代诗风。……[详细]
张曾 [] 京口三诗人
  张曾(生卒年均不详),约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后在世,“京口三诗人”之一。字祖武,性淡泊未仕,布衣一生。诗笔清华,多有逸响。客居苏州,与诸名士宴于勺湖亭,每赋一涛,同席咸服其才,后游京师,馆大学士英廉家三载。然恃才傲物,酒酣辄骂座,晚年困苦以终。著有《石帆山人集》。……[详细]
  夏遹声(1907~1982年),原名福宝,又字力生,镇江人。自幼爱好美术。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后执教于南通中学,授美术、工艺课。与进步戏剧工作者赵明彝、颐而已、舒绣文等相交往。著名演员赵丹是他的学生,两人并成终身知友,1937年,夏遹声回镇江,受聘于京江中学。抗日战争时期,随校迁沪。胜利后,随校迁回镇江,任训育主任,并教授美术专业课程。 解放后,历任镇江市人民政府文化科长,文化处长,并被选为一至五届市人民代表、三至五届市政协委员、先后担任市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主席、省文联常委。1961年,当选为镇江……[详细]
   张斯麐(1885~1967年),字仲书,镇江市人。为光绪末年至民国初镇江绅商界知名人士张金门之次子。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斯麐留学日本横滨振武学校,得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先后任第六旅旅长、第三师参谋长、第五混成旅旅长,被孙中山授予陆军中将军街。出任过长清、涡阳、凤阳、永泰、晋江等县县长,及蒲田、龙溪团管区司令和驻苏俄军事代表。 1920年7月,在哈尔滨由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负责人加拉罕署名的《苏俄对华宣言》交给张斯麐,张立即到北京将《宣言》面交段祺瑞,并力主和苏俄建立外交关系。段祺瑞派张赴莫斯科,张进入苏俄境后,沿途受到大……[详细]
  杨瑞年(1916~1943),女,又名瑞莲。镇江市人。烈士。幼年好学。民国22年(1933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民国24年毕业后任镇江达仁小学、高桥北小学教师。她激于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过。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学兵队。后调到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军教导总队、政治处-组工作。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皖南事变中,她被俘,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师长刘秉哲利用其姨太太曾与杨瑞年同学的关系,对她进行诱降,遭到严词拒绝。在上饶集中营里,她坚贞不屈,同国民党特务进行坚决斗争。她还尽力照料……[详细]
   巴玉藻(1892~1929年),中国早期飞机设计师之一。字蕴华,又字问华,蒙古族人,原姓克什克腾氏,为驻京口蒙古左翼镶红旗六甲人氏。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镇江腰刀巷(一说竹竿巷)。少年时代在京口八旗中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三年(1909年),考入江宁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管轮。宣统元年(1906年),以品学兼优被选入英国海军根据地朴茨茅斯学舰队业务。后又考入纽卡斯尔阿摩斯庄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学院。1915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专习航空工程,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被美国通用飞机厂聘为总工程师和机械师。1917年后回国,任职北洋政府海军……[详细]
  陆献(生卒年不详),字彦若,号伊眉。镇江人。清农学家、官员。清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道光七年随钦差那彦成赴新疆办理善后事宜,以功保举知县,选授山东蓬莱,后调任繁县、曹县知县。道光十三年夏为黄河堤岸抢险购办料垛,昼夜巡防30余日,保升知州,署合肥县事。鸦片战争中,调浙江军营,随同官兵收复上海。战事平息后,去官回籍。陆献劝民种树栽桑养蚕。在山东时著《山左蚕桑考》。到安徽,重印张扬园《农书》1卷及元人《蚕桑辑要》8卷。回镇江后,于南郊鹤林寺设课蚕种桑局,刻《蚕桑兴利法》。陆献著农书多种,龚自珍曾作《陆彦若所著书序》,称陆氏所著《种树方》、《种菜方》、《种……[详细]

全部京口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