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3)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3)

更新时间:2023-03-15

241、李璬 [] (718783)
  李璬(718年-783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母为高婕妤,本名李沄,读书有文词。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颍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璬。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至蜀,,任命李璬为蜀郡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杨国忠为副使。玄宗至蜀,令御史大夫魏方进为置顿使,先发出通牒至蜀,托以颍王之籓,令设储供。玄宗至……[详细]
242、李定国 [] (16201662)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病逝,时年42岁。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抗……[详细]
243、李周 []
   李周(生卒年不详),字纯之,北宋地方官吏,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县尉。遇灾荒饥馑,官府设粥饭以救济饥饿百姓,但人多非常拥挤,秩序很难维持,他设栏杆将男女老少分隔开来,使秩序转好。转任洪洞县令。前任在职,民间发生绝世户时,官府没收其家产,但没有将遗券交给族人,李周到任取之交还百姓。郡吏责备李周,他说:“利民,所以利国也。”【注:引自《宋史·李周传》】该县南山涧中水流漫溢,他……[详细]
  岐阳庄淑公主(799-837年),唐宪宗李纯第六女。母懿安皇后郭氏,同母兄唐穆宗。初封岐阳公主,元和八年下嫁杜悰。公主最见宠遇,隆贵显荣,莫与为比。开成二年十一月薨,享年三十九岁,追封晋国公主,谥曰庄淑。元和八年(813)及笄,封岐阳公主,宪宗命李吉甫在世族中选驸马,唯杜佑之孙杜悰愿尚主。其年,唐宪宗拜杜悰为银青光禄大夫、殿中少监、驸马都尉。八月,岐阳公主出嫁,婚礼十分盛大,左右神策军三百人到光范……[详细]
245、李宁令哥 [] (?~1048)
  宁令哥(?--1048年),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儿子。母亲是元昊的第一任皇后野利氏。野利皇后共生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李锡狸夭折,大儿子、太子李宁明知礼好学、深明大义,但他生性仁慈、不喜荣华富贵,笃信道教,因练气功走火入魔、不能进食而死。于是野利皇后的次子宁令哥继立为太子。宁令哥渐渐长大,到了结婚年纪,太子妃是没移皆山的女儿没移氏。年轻的女人长得美艳无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李元昊看到后,马上动心了,党项人……[详细]
246、李方子 []
  方子字公晦,号果斋,光泽县乌洲人。生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父名绍祖,祖父李吕。幼从叔父西山先生李郁学,深得西山先生所传杨时龟山之学的要领,朱熹许为讲学友。叔父闳祖、相祖、壮祖都是朱熹的高足,他们的道德文章,都为朱熹所称许。方子在这样“家学之传,远有端绪”的家庭中,从小受到理学思想熏陶,年岁稍大,继叔父从朱熹学,博学能文,深通程朱之学。他为人端谨纯笃,不苟言笑。初见朱熹时,熹对他说:“观公为人……[详细]
247、李之芳 [] 清朝兵部尚书(16221694)
   李之芳,字朱仲,号邺园(1622~1694),明天启二年壬戌八月十八日(1622)出生于山东武定府(即今山东省惠民县城),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初二日(1694年)享年73岁。据发现的家谱记载,李之芳曾祖李鲜在明万历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来武定府,为人推磨卖面粉,祖父李登云,父李才望继承祖业。1642年,吴三桂0清兵进攻李自成。清兵于同年农历三月初五,在惠民城劫掠烧杀,残杀1000余人后离去,……[详细]
248、李娃 [] (11011175)
  李娃(1101——1175年),字孝娥,宜兴(今属江苏)人。1130年春,岳飞在宜兴张渚娶李娃为妻。李娃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第二任夫人,岳飞夫妇俩感情也是极好,李娃可以说是岳飞的贤内助,她聪颖贤惠、有胆有识,她日夜协助岳飞布置军事,受到将士们的赞誉。如此德才兼备的女子,也十分受朝廷赏识,从李娃的封位便可得知。岳飞遇害后,与岳雷等流放岑南二十年。李娃忠贞贤惠,是历史上一名备受敬仰的女子。李娃在内孝敬婆……[详细]
  淮阳公主(686年-704年)李花山,字令则。是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女。 母王德妃,惠宣太子李业、凉国公主李㝹的同母姐妹。由于母亲王德妃早逝,李花山与哥哥、妹妹皆由从母贤妃王芳媚照顾。 天授元年(690年),父亲唐睿宗被降为皇嗣,此时她年仅四岁,未及获得公主封号。武周长安年间,封淮阳县主,十七岁嫁琅邪王氏王承庆,王承庆官至太子少詹事、临沂公。长安四年(704年)十月十六日,……[详细]
250、李怀光 [] (729785)
  李怀光(729年―785年),唐朝将领。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先徙幽州,以战功赐姓李氏。他少年从军,以军功累进都虞侯。德宗初,检校刑部尚书、为宁、庆等州节度使,转邠宁、朔方节度使。奉命抵御吐蕃,吐蕃自是不敢南侵。建中三年(782年),奉命讨魏博镇田悦。次年,泾原兵变,德宗逃奔奉天。朱泚攻奉天,他前往救援,击退朱泚,因功进副元帅、中书令。德宗因听信卢杞等人挑唆,不让他入朝,他乃联合朱泚反叛,迫使德宗……[详细]
  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长于皇宫圣历元年(698年),李奴奴出生于邠王李守礼府邸,后被唐中宗李显收养。虽是宗室女出身,李奴奴却自幼与其他公主一同成长于皇宫中。……[详细]
252、李敢 [] (?~前118)
  李敢(?—前118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幼子。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并封关内侯。后因击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李陵之父)、次子李椒都先于李广而死,唯留幼子李敢。元狩二年(前121年),李敢随父出征。此战由于张骞延误战机,致使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的士兵很害怕,李广派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详细]
253、李振 [] (?~923)
  李振(?——923年),后梁朱温的谋臣,曾鼓动朱温在天祐二年(905年)发动“白马驿之变”。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建立后梁。后梁建立后,李振官居高位。为后梁的政治名人。后梁灭亡后,李振与其家人都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处死。李振,字兴绪,祖居西域(中亚撒马尔罕,昭武九姓的安国),他是唐朝中兴的功臣李抱真的曾孙(因耻与安禄山同姓而赐姓李)。祖父和父亲都做到了郡太守。先祖李抱真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担任……[详细]
254、李安远 [] (?~633)
  李安远(?~633),隋末夏州人。出身于豪门。父亲李徹曾为隋朝云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刺史。李安远年轻时不求上进,混迹赌场,几乎破产。中年以后,浪子回头,发愤读书,倾心结交学识渊博之人,学业大大长进。李徹死后,李安远承袭了父亲阳城公的爵位。李渊在太原起兵后,进兵绛州。李安远与通守陈叔达绕城抗守。城破后,因李安远与李渊有旧交,被任为右翊卫统军,封爵正平县公。后因跟随李渊破屈突通有功,武德元……[详细]
255、李廷机 [] 明朝首辅(15421616)
  李廷机(1542年-1616年) ,字尔张,号九我,明代中期大臣。明代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卒。少贫励学,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1607年,廷机屡遭权0攻击,杜门不出,旋辞官归里,身无长物。万历三十四年,李廷机受皇帝赏识,入内阁,但同时也受到朝廷内外的反对,直到万历四十年(公元1611年)不……[详细]
256、李根源 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18751965)
  • 李根源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腾冲)。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名人事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次年春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宣统元年(1909)回……[详细]
257、李恺 []
  李恺,生卒年不详,字克谐,号抑斋,螺城镇西北街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举进士,历授广东番禺县令、礼部稽勋司主事、兵部车驾司郎、湖广按察副使。李恺入仕期间,官场上下,苛民营私,贪墨成风。他曾愤愤斥责:“今之为吏者,小民事至,辄开私门,以求盈筐箧,斤斤求民过失,而诃及微细,或专意殿簿,屈节迎送……”,疾呼“今之郡县牧令……平刑释冤,务省徭役,薄收赋税”。在番禺县,处理当地苗民赋税时,他就做到“安……[详细]
258、李渤 [] (?~831)
  李渤(?-831年),字澹之,洛阳人。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曾上 书言宰臣肖免等平庸误国,其性情粗放,令权臣所顾忌。后出任虔州刺史,长庆元年(821年),调任江州刺史。他读书的地方“白鹿洞”,后世几经扩建为白鹿洞书院,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该升则升,该降则降。并……[详细]
259、李祎 []
  李祎,李琨长子,李恪之孙。从小有大志,品行又非常好,李祎的母亲死的早,他把继母当亲生母亲一样孝顺。对异母的弟弟李祗也照顾有加,两人关系很好。到了该袭爵位的时候,李祎坚持要让弟弟继承父亲的爵位,这让中宗皇帝赞许不已,于是便格外开恩,封他为江王。到玄宗时,又迁为信安郡王。在各州做刺使,为官以严洁著称。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兼朔方节度使。当时,唐朝最大的边患是吐蕃,石堡城是吐蕃驻守的要塞,玄宗派李祎率河……[详细]
260、李际隆 []
  李际隆,字于赓,别号鲁传,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盖洋镇温庄村人。天资聪异,文章在县内超群,但乡试落第。他毅然到江西继续攻读,学有长进,于乾隆丙辰(1736年)及丁巳(1737年)两科相继中举人、进士。乾隆十年(1745年)到湖南任永安司马。此后,历任江华、安福、武陵、龙阳(今汉寿)、桃源等县代理知县、知县。所到之处,政声卓著,对民间诉讼,无不听断详审。尤其以武陵、龙阳百姓互争中心湖一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