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0)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0)

更新时间:2023-03-15

181、李若谷 []
  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在严格的封建科考制度下,能够一门五代六位进士者,世所罕见。然而,北宋开封府尹、参知政事李若谷一家就是难得的名门。 按《宋史•李若谷传》:“李若谷,字少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依姻家赵况于洛下,遂葬父母缑氏(地名。今河南省偃师),举进士,补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县尉。”李若谷出身于书香名门,官宦世家,其祖父李光义,字匡正,五代时进士。早以博士受经,历……[详细]
182、唐高祖高密公主 [] 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女(?~655)
  高密公主(?―655年),初封琅邪公主。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姊。先嫁长孙孝政,后改嫁段纶。段纶是隋炀帝时兵部尚书段文振的儿子。段纶历任蜀郡太守、剑南道招慰大使、益蒲二州都督、熊州刺史、散骑常侍、秘书监、宗正卿、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封爵纪国公。高密公主和段纶先后诞下了两个子女,女儿段简璧出生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十八岁时嫁给了长孙皇后族叔长孙顺德之子,后封为邳国夫人。高密公主……[详细]
183、唐高祖房陵公主 []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第六女(619673)
  房陵公主(619年-673年6月22日),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第六女,母不详。武德四年十一月,封永嘉公主,下嫁窦奉节。永徽五年,改封房陵大长公主,下嫁贺兰僧伽。咸亨四年闰五月三日,薨於九成宫之山第,春秋五十有五。房陵公主颇得帝宠, 唐高祖平秦川,得张昶缣素及纸书四千七十字、毛弘八分缣素书四千五百八十八字、索靖纸书五千七百五十五字、钟会书五纸四百六十五字,皆赐公主。房陵公主前后嫁过两任丈夫。她的……[详细]
184、李国喜
  2012年1月17日,又一个普通的遂平农民用他舍已救人的英雄壮举感动了神州大地,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谱写了一篇人间大爱的壮美诗篇,筑起了一座巍然耸立的时代丰碑!他的名字叫李国喜!今年58岁的李国喜出生在遂平县褚堂乡屈庄村李庄村民组,生前在驻马店白云纸业有限公司制浆车间打工。2012年1月17日下午4时30分,为了上夜班,他早早地吃罢晚饭,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棉帽和耳暖,骑着电动车赶往位于……[详细]
185、李元素 [] (?~810)
  李元素(?~810年),中唐大臣。字大朴。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裔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德宗朝,他为侍御史,当时的东都留守杜亚,欲陷害大将令狐运。值由洛阳向长安运送贡绢,在洛城之北被强盗抢劫。时令狐运与其部下正好在北郊游猎,杜亚便借机诬陷令狐运作案,遂拘捕审讯,涉及四十余人。杜亚向德宗皇帝上表,捏造所谓令狐运作案情形,德宗信而不疑。宰相提出应当复审,即派元素前往洛阳复查。杜亚在洛阳……[详细]
186、李允则 [] (9531028)
  李允则(953~1028)字垂范。并州盂县(今属山西)人。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在静戎军(治今徐水)置榷场,李允则主管其事。后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迁洛苑副使、知沧州。转西上合门副使、镇定高阳三路行营兵马都监。后知雄州(治今雄县),迁东上合门使、奖州刺史。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罢兵,而李允则仍然营建城垒,辽主说:“南朝还在修城备战,这不是违背誓约吗?”其相张俭说:“李雄州为安抚使,其人长者,……[详细]
187、李固 [] (94147)
  • 李固
  李固(94~147年),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汉中)人,司徒李郃之子。他自幼好学,曾多次不远千里投奔名师,终于究览各种古本秘籍,成为名重一时的学者。“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注:见《后汉书·李固传》】州郡官吏多次举荐他做官,他都推辞不就。但他却写信劝告当时的著名隐士黄琼应诏做官,指出:“‘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注:见《后汉书·黄琼传》……[详细]
188、李春芳 []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明朝状元(15101584)
  李春芳(1510年1月14日—1584年4月18日),字子实,号石麓 。南直隶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祖籍句容。明朝内阁首辅。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以善写青词得明世宗赏识,升翰林学士。历官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与严讷共参机务。隆庆二年(1568年),代徐阶为首辅,……[详细]
189、李邦献 []
  李邦献,字士举,河阳(在今河南省孟县)人。太宰李邦彦之弟。 宣和七年(1125),直秘阁、管勾万寿观。绍兴三年(1133),夔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五年(1135),特追职名。二十六年(1156),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又直秘阁、两浙西路转运判官。乾道二年(1166),夔州路提点刑狱。六年(1170),兴元路提点刑狱。官至直敷文阁。著有书籍《省心杂言》。原始于在宋有临安刊本,题为林逋撰。或又以为尹……[详细]
190、李彩高 []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关》匾额的题字,无论在当时、后世都颇有影响。少时他随同在赖坊经营银器的父亲就读于赖坊南山书馆,酷爱诗文,娴熟书法。故乡的山川草木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山……[详细]
191、李和 [] (?~582)
   李和(?~582年),本名庆和。北周将领。宇文泰曾赐他姓宇文氏,取名“意”。隋朝建立后恢复原名。他祖籍陇西狄道,后迁居朔方(魏、周时朔方郡在今陕西子长县附近)。他的家庭几代是当地豪强,其父李僧养曾任夏州(故治在今陕西靖边县境)酋长。北魏末年,贺拔岳镇守关中时,以李和为帐下都督,后作战立功,迁为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曾出任河阳郡守,晋位为思阳公。西魏大统初年(535),被加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详细]
192、李澣 [] (?~962)
  李澣(?~962年),字日新。五代时历仕后唐、后晋和辽,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少年习文,后长于书法。后唐明宗长兴初年(930),“吴越王钱鏐卒,诏兵部侍郎杨凝式撰神道碑,令澣代草,凡万余言,文采遒丽,时辈称之”。【注:《宋史·李澣传》】后为校书郎,集贤校理。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中(938前后),拜右拾遗,召为翰林院学士。学士院废,改吏部员外郎,迂礼部郎中、知制诰。学士院复立,他迁为中书舍人,复……[详细]
193、李尚隐 [] (666740)
  李尚隐(666~740年),中唐大臣,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世居潞州(即今山西长治地区),后迁家于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年届弱冠举明经,补下邽县主簿。中宗景龙中任左台监察御史。当时,崔湜郑愔典吏部选,铨拟不平,尚隐劾罢之。又睦州刺史冯昭泰诬陷桐庐令李师【《新唐书》为李师旦,《旧唐书》为李师。】等二百余家,诏命御史前去复查。其他御史惧怕冯昭泰刚愎,借口有病不愿前去查案。李尚隐对此深为感慨地说……[详细]
194、李宗信 []
  李宗信,明,潜江(今园办事处深河居委会一带)人。他入仕、任职受嘉奖主要在明洪武年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执政时期。(一)康熙《潜江县志·名人列传》(以下简称《县志》)等史志上对他系统的记载较少。诸如其名的字号、生卒年月、任职时间等等都难考究准确。虽世远年漂,详情难考,但《大明一统志·保宁府》(简称《一统志》)、《湖广通志·楚记》(以下简称《楚记》)、《山西通志·职官》《四川通志·名宦》等都有其一两句……[详细]
195、李广利 [] (?~前89)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后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氂密谋推立李夫人之子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投降匈奴,其家族灭。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李广利投……[详细]
196、李固言 [] 唐朝宰相
  李固言,河北赵郡(今河北赞皇)人。字仲枢,生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2),卒于唐懿宗大中十四年(860)。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壬辰科状元及第。李固言生在农村。敦厚老实。元和六年入京参加进士科考试,住在表亲柳氏家中,表兄弟以其憨厚嘲弄他。当时,举子为求登科,有行卷之说,即将自己的佳作呈教于达官贵人,求他们赏识,提高声誉,以便中第。柳氏兄弟特意让李固言先拜官职低微的许孟容,许一时羞愧难当,言明情况,……[详细]
197、李询 []
  李询,北周隋大臣。是李穆之兄李贤的儿子。李贤仕周、官至大将军。李询为人,深沉而有大略,颇涉书史,识见宏远,饶有父叔之风。周世曾任纳言上士、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世。周武帝建德三年,武帝巡视云阳宫,拜司卫上士,委以京师守卫之责。周卫王刺承武帝不在宫的机会作乱,城门已闭,并焚肃章门,以阻宫中外援。李询时在宫中,益其火势,使贼不得入宫,这真是急中生智,也足以说明李询临危不乱的镇定。事平,武帝亦返京,……[详细]
198、李充 [] (291360)
  李 充 (约291—约360) 江夏安陆(故里在今安陆云梦一带)人。《晋书•李充传》称:“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为东晋文学家、文论家、目录版本学家。晋成帝时丞相召他为掾。转记室参军。又曾任剡县令、大著作郎,奉命整理经籍。后迁中书侍郎,卒于任上。李充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大成就是他对目录版本学的贡献,以经、史、子、集为序的四……[详细]
199、李绅 [] 唐朝宰相(772846)
  李绅(772~846) 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后迁家无锡(今属江苏)。元和元年 (806)进士。历官校书郎、国子助教。穆宗时为翰林学士。敬宗即位,被李逢吉陷害,贬端州司马。武宗会昌二年(842),自淮南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复出为淮南节度使。李绅与白居易、元稹交游甚密,他们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详细]
200、李骐 [] 明朝状元(13781425)
  李骐(1378—1425)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自幼聪慧异常,十岁即能通读《孝经》、《论语》,洞悉其义。永乐十五年(1417)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员,廷试又第一,状员。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明成祖认为状元以畜名不吉,遂御笔书写“其”字于“马”字的右边,改名为李骐。三日后胪唱三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