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秋瑾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8751907)
  • 秋瑾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字玉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号竞雄、鉴湖女侠,别号汉侠女儿,另署秋千。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闽候县。 秋氏为山阴望族,几代官宦。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随四表兄习棍棒拳术、骑马击剑,性格倔强。光绪十七年(1891)初夏,秋瑾跟随祖父秋嘉禾回到绍兴,居住于绍兴城南和畅堂。次年,父亲调往湖南湘潭任职,秋瑾随全家到湖南。光……[详细]
2、赛金花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18751936)
  • 赛金花
  赛金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名人。她的一生,浮浮沉沉,早年沦为清棺,后来却一跃成为状元夫人,出使欧洲,风光无限。状元洪钧死后,她被逐出洪家,为生计所迫,重入娼门,艳名远播,被称为伎界魁首、艳榜状元。庚子事变,赛金花摇身一变,成了能与联军统帅瓦德西交涉的“赛二爷”, 在克林德牌坊事件中名震京城。可惜赛氏自此生活日见困窘,在上海两次婚姻都末熊使她幸福,而在京的晚年生活更是清贫,最后竟在贫病交迫……[详细]
3、张作霖 民国十大军阀(18751928)
  • 张作霖
   张作霖(1875.3.19~1928.6.4),奉系军阀首领,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辽宁海城县城西小洼村(今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张家窝棚屯)。 张作霖幼年家境贫寒,为人放猪,12岁时去私塾偷听,被塾师杨景镇发现后允其免费读书。14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前往镇安县(今黑山县)投奔外祖父。为谋生卖过包子,当过货郎,学过木匠,后跟随继父学兽医、相马。 1894年因为父报仇杀人而流落……[详细]
4、萧耀南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18751926)
  萧耀南(1875—1926),字珩珊、衡山,因其祖籍浙江兰陵,也常被人称为萧兰陵,1875年出生于黄冈县孔埠镇萧家大湾(今属武汉市新洲区)。北洋政府时期,历任第二十五师师长,湖北督军、两湖巡阅使,湖北省省长等职。早年时期萧耀南的父亲是一个乡间货郎,育有二子,萧耀南居次,萧父把二子分成一耕一读,分别培养,萧耀南被选中去念书,父亲希望他通过科举之路,谋取一官半职,光耀门楣。萧耀南曾两次参加科举,中了秀……[详细]
5、马玉仁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751940)
  马玉仁(1875—1940),字伯良 。江苏盐城人。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早年投身军旅,历任团长、旅长、镇守使、护军使、军长、参议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义军,后被改编为苏鲁战区第一路抗日游击军,任该军司令,在盐城、阜宁一线与日军作战。1940年1月3日,率部攻下日伪军占领的阜宁县城。但在激战中不幸身负重伤,壮烈殉国。陆军中将,是位传奇名人,既做过“盐匪”,闹过“马党”,也剿过土……[详细]
6、李根源 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18751965)
  • 李根源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腾冲)。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名人事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次年春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宣统元年(1909)回……[详细]
7、陈天华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751905)
  • 陈天华
  陈天华,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知方团下乐村(今荣华乡小鹿村)人。清光绪六年正月二十九日(1875年3月6日)生,中国民主革命杰出的宣传家和活动家。陈天华幼丧母,5岁随父(塾师)就读。家贫,尝小卖糖果以补日食。因迷读中国古典小说,糖果常被人取食,不知计值收钱。9岁即嗜读《左传》、《资治通鉴》,尤爱民间说唱弹词,常仿效此类文体,编写短篇通俗小说与山歌小调。少年时期,对清朝封建-、民族压……[详细]
8、王怀庆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18751953)
  王怀庆 (清末民国北洋系军阀)王怀庆(1875——1953),字懋宣,河北省宁晋县凤凰镇南塔庄人,北洋直系老将,原是直隶提督聂士成部下的中军,后成为徐世昌在军界第一心腹亲信,资格甚老,与“北洋三杰”同辈,际会风云,扶摇直上,成为煊赫一时的陆军上将,热察绥巡阅使。好鼻烟、骑马,为官贪婪,军事政治才能甚低,用人唯蠢笨老实;主要业绩:剿灭“砍刀会”,击溃外蒙叛军迫使外蒙取消独立,释放冯玉祥。喜好奇特,一……[详细]
9、李承晚 大韩民国首任总统、第一至三届总统(18751965)
  李承晚,字承龙,号雩南,大韩民国首任总统、第一至三届总统(任期:1948年-1960年)。 李承晚在任期间实施-统治,对韩国共产主义分子和同情势力进行严厉镇压。李承晚1875年出生在朝鲜黄海道平山郡,曾就读于培材大学(时称培材学堂),1905年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士学位,191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博士学位。1919年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同年受任临时政府总统。1921年赴美推动……[详细]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德语: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年12月12日-1953年2月2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名陆军军官,1940年7月19日被晋升为元帅。他是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曾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其一直从事军旅生涯却一生对政治都缺乏兴趣和了解。伦德施泰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的重大战役有:波兰侵略战担任……[详细]
11、张子文 (18751966)
  张子文,名德纯,字子文,祖籍河北沧县。1875年(清光绪元年)夏历5月18日,出生于本溪县本溪湖火连寨。张子文幼年即入私塾,学习汉文,并在火连寨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6岁时考中秀才,便离开家乡,只身经沈阳转大连,赴关内求学,投师深造。先后师承海思福、马玉麟、李希复、刘玉常,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期兰教典。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26岁的张子文在保定西清真寺担任教长。张子文的青年时代,……[详细]
12、刘静庵 (18751911)
  刘静庵(1875~1911),名敬安、大雄,字贞一,号静庵,潜江(今园林办事处梅嘴村)人。他早年投笔从戎,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后创办“日知会”革命组织,并任总干事,开展一系列反清救国行动,将湖北革命推向0。后因叛徒出卖入狱,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于辛亥革命首义前夕病死狱中。被赞誉为“辛亥革命第一铁汉”“武昌革命唯一先哲”“革命完人”“活着的耶稣”,董必武称之为“心中的英雄,革命的启蒙师”。投……[详细]
13、林旭 戊戌六君子(18751898)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少孤,喜浏览群书,1893年中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拒和议,反对割让辽东和台湾。旋入赀为内阁中书。曾数访杨锐,感叹时事。因崇尚康有为之学并与康思想观点相合,遂受业于康。1898年3月创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深入发展。及保国会召开,为首倡和主事之一。后为少詹事王锡蕃……[详细]
14、沈钧儒 救国会七君子(18751963)
  沈钧儒(1875-1963),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生平年表沈钧儒自幼聪颖,有7岁(实为5周岁)能诗之誉。徐志摩是他的表侄子。13岁即积诗成帙。15岁考秀才得中,诗赋列为第一。沈钧儒青少年时,即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家庭环境……[详细]
15、岳泽普 (18751956)
  岳泽普,原名岳广生,号东普,化名赵锡九。1875年生于乐亭县木瓜口村一农民家庭。自幼就聪明好学,立事早。少年时期,正值国家处 于内忧外患之中,清政府腐败无能,人民受尽剥削、压榨和欺凌,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更面临着-灭种的危险。这种社会现实,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和痛 恨帝国主义之心。他立志发奋读书,报效国家。但由于生活所迫,仅念了几年私塾之后,无力继续攻读,只好随姐夫王任伍下了关东。开始在哈尔滨……[详细]
16、周震鳞 (18751960)
  周震鳞(1875—1960)中国同盟会会员,民国参议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宁乡县人,1875年生。1894年中诸生。后考入武昌两湖书院,与黄兴同窗5年,志同道合,结为好友。喜读经史、兵法、地理,与谭嗣同等过从甚密,共同讨论救国方略。两湖书院毕业后回湘,与人创办宁乡师范学堂、宁乡中学堂。1902年到长沙,任师范馆地理教员、湖南高等学堂教务长,帮助朱剑凡创办周氏家塾、周南女子师范学校,任地理教员。结……[详细]
17、刘歆生 (18751945)
  刘歆生,名祥,字人祥,别号歆生;老汉口人称刘祥,刘善人。清末民初著名商人,地产业主,实业家,买办,人称汉口地皮大王。1875年,刘歆生出生于汉阳县(今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乡刘家嘴村一个贫寒的家庭,幼时为人看鸭、放牛,饱尝生活的艰辛,但生活的磨砺让他更加地想出人头地。因为祖父,父亲都是天主教徒的缘故,刘歆生从小也受洗入教,与汉口的天主堂神父金宝善相识。金神父见他的家境贫寒,遂借200串钱给刘家开了牛……[详细]
18、林圭 (18751912)
  林圭(1875-1912)自立会会员,自立军中军统领。清湘阴县人。亦名锡圭,字述唐,号悟庵,另有西河圭介、林杰等笔名和化名。光绪元年(1875)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维新变法期间,在湘阴创立广益会、不缠足会。同年三月考入长沙湖南时务学堂二班,究心经世致用之学,仰慕谭嗣同,醉心于西方卢梭和孟德斯鸠政治学说。曾对同学说:“朝廷纲纪败坏,达于极点,……吾人今日求学,应以挽救国家为第一要义。”因此,……[详细]
19、任师竹 (18751911)
  任师竹 (1875~1911),清光绪耀州城内人。原名灵秀,字痴雏,号山川。后改名尹,字师竹。幼年家贫好学,受业于州名士武慎修门下,18岁即以诗文书画为诸生之冠。武师奇其才,以爱女妻之。光绪二十一年负笈泾阳,就学于关中名儒刘古愚主教之味经书院,受康、梁变法思潮启迪,改革志向日趋坚定。师竹性聪颖,工诗文,善搏击,擅雄辩,邑人以才子称之。为人豪爽有气节,对-污吏能面斥其非,遇差役地痞鱼肉百姓,则痛加唾……[详细]
20、杨宏胜 (18751911)
  杨宏胜(1875—1911)字益三,汉族,湖北谷城人,清末民主革命者。187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杨宏胜一开始常耕种于田间,后来认为老死田间非大丈夫所为,因此于1903年离开家乡到武昌防营当兵。后来编入湖北新军,几经改编,最后属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五协第三十标,并由列兵升到正目(班长)。第十三标多革命党人,杨在此结识刘公、孙武、彭楚藩等人。杨的祖父和父亲均被清兵杀害,从小素有革命意识,一经党人启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