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4)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4)

更新时间:2023-03-15

261、李紫微 []
  李紫微,号奎壁,清同治九年(1870)十一月出生在有“银艺之乡”美誉的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从幼学习制作金银首饰。金银首饰既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又是珍藏品。制作金银首饰不但要精通技艺,还要有美术鉴赏能力和工艺美术基础。紫微刻苦学习,勤奋琢磨,精益求精。他不泥古、不守旧,着意创新,他制作的八仙图、鞭子镯、竹节镯、金链、银链、庆子等金银饰品,深获众乡民的喜爱和好评。他制作的“庆子”造型美观,是儿童佩戴胸……[详细]
262、李嗣 [] (1426~?)
  李嗣,宇克承,号介轩,明南海县人。生于宣德元年(1426),正统十二年(1447)乡荐中举,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曾奉命催督南畿(江苏)、江西输赋。他善于理事,不费多大的气力就把差事办好了。此后,奏请增设一名大臣专董其事,成为定例。晋署郎中事。此时王城兵马司诬奏,房钞都税司侵克公款,贻害政事,敲剥民众,李嗣将他们弹劾办罪,人心大快。户部尚书张凤对他特别推重,说他具有辅佐天子治……[详细]
263、唐太宗南平公主 []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650)
  南平公主(?—650年),唐太宗第三女(《新唐书》记载,但据汝南公主墓志汝南为第三女),生母不详。贞观十一年(637年)先嫁王敬直,改嫁刘玄意,陪葬昭陵。下嫁王珪的小儿子南城县男王敬直。出嫁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按照古礼规定,刚进门的媳妇有专门拜见公婆的礼节,可是南北朝以来礼教废弛,公主出降时都不再遵守这个礼节了。可是王珪却说:“当今主上圣明,凡事都遵守礼法。我受公主拜见,岂是为了自己荣耀,是为了成……[详细]
264、李秉衡 (18301900)
  • 李秉衡
  李秉衡(1830—1900),字鉴堂,清朝大臣,今辽宁庄河鞍子山人。初捐资县丞,迁知县。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为冀州知州。越二年擢永平知府。十年(一八八四年)移任广西按察使,法军侵越犯边时,李衡主持龙州西运局。翌年与冯子材分任战守,取得谅山大捷,彭玉麟奏言:“两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1900年庚子之变,起用为巡阅长江水师大臣。一度列名张之洞等人发起的东南互保协议,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后,李……[详细]
265、李巽 [五代十国] (949~?)
  李巽字仲权,号席帽居士,县乌洲人。生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他兄弟3人,长名建中,巽居第二,李贾是他的三弟。巽成年后,独自结庐于县镇岭坊席帽山前,潜心学习。当时光泽士子大都不敢参加科举考试。巽博学能文,立志要中试,以求学以致用。初试不遇,有人嘲笑他说:“李秀才席帽何日离身?”但他并不因此气馁,仍勤学不倦,终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在全县历代士子中第一个考中进士。为回敬人们对他的嘲弄和鼓励乡……[详细]
266、李宗闵 [] 唐朝宰相(787843)
  李宗闵(787-843)唐代大臣,远支宗室,牛李党争的另一主人公。唐高祖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之后。字损之,行七。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元和三年又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洛阳尉。七年入为监察御史,累迁礼部员外郎。十二年宰相裴度讨淮西,署为彰义军观察判官。淮西平,迁驾部郎中知制诰。十五年拜中书舍人。长庆元年贬剑州刺史,寻复入为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十月权知兵部侍郎,宝历元年正拜。大……[详细]
267、李观象 []
  李观象,五代后期临桂人。先在楚国辰州刺史刘言帐下任掌书记职。后周广顺元年(951年) ,楚恭孝王马希范弟马希崇篡位,将恭孝王囚禁于衡山。刘言兴兵讨伐,率大军进攻潭州。马希崇派使者求和,李观象向刘言献计,说恭孝王的旧将还驻扎在长沙,他们必不肯坐视潭州落入别人之手,不如先发檄文令马希崇杀了他们,取潭州之事放到以后再说。刘言依计行事。马希崇惧怕刘言,为使刘言退兵,果然将恭孝王旧将杨仲敏等10多人的首级献……[详细]
268、李长
  李长,原名伍松长,号列仑,籍贯恩平市。香港著名实业家,江门市荣誉市民。现任香港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恩平市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四邑会所永远名誉会长,江门市政协委员,恩平市政协委员,恩平市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 1926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李长出生于恩平市沙湖上关村。父母是忠厚老实的农民,以耕田种地为业。他们劳碌奔波,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李长在6兄妹中排行第三,他自幼天资聪……[详细]
269、李宽 [] 石鼓七贤
  李宽(生卒不详) 又名宽中,字裕卿,“本唐处士,元和时由巩昌(今甘肃陇西)来衡”(《李氏七修族谱》)。唐朝文人。李宽(Li Kuan)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无意仕途。裴垍欲荐其入朝,遭拒。为避免朝廷延揽,遂决意远走他乡,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正值韩愈途经衡阳、游览石鼓山、吟下千古绝唱《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不久,受韩诗感染和吸引到石鼓山赏游,见江山旖旎,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千里烟……[详细]
270、李世光 []
  李世光,字绍前,号近亭。盖洋镇人,生卒年无考。世光幼年聪明好学,文章冠于同辈。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优等第一选拔会试,为相国董蔗林所器重,由董荐至京都在《四库全书》馆任誊录职7年。交游皆京城名士。世光性至孝,笔墨所得,除留自己的膳食费外,其余寄回乡作赡养父母之需。《四库全书》告成后,中丞孙永清知他书法、文章均好,留他为幕府,掌管奏章文牍工作。当时战事多,世光随孙制府出征,在随军期间,他卧不解……[详细]
271、李韶石 []
   李韶石,又名李林,翁城五一村人。九岁能写古今各体文章,十四岁中秀才,就读于官办学堂。康熙三十二年举“孝廉”,丁丑年参加京城会试,获取“会元”(第一名),殿试取得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四年,在澹宁宫御试,主考官奉旨宣布:“文章做好誊写端正的即可呈缴”,李林首先交卷,荣获“钦定第一”,特命他编修三朝国史及《大清一统志》。康熙帝圣驾南巡,命随行诸学士即时即景赋诗献艺,李林荣获“赋献第一”……[详细]
272、李结 []
  李结(公元12世纪)〔南宋〕字次山,生卒年不详,《宋史》无传,画史失载。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寓居浙江湖州霅溪。曾官休宁主簿、昆山宰、毗陵守、蕲春守,光宗绍熙元年(1190)以尚书郎为四川都转运使,然后奉祠请退休。卜筑霅溪,又号“渔社”。与范成大、周必大、赵雄、洪迈、尤袤等著名文士交往。善诗文,亦擅绘画,特善山水,传世作品有《雪溪渔社图》卷,绢本,水墨,纵40.7厘米,横135.5厘米(画面绢素破……[详细]
273、李焘 [] (15441625)
  李焘(1544—1625),字若临,号斗野,河源县城镇上城石狮李屋人。他天资聪颖,四岁习句读,不懂的就请人解答。长大后,学无不通。明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先后做官15任计50年,直到云南巡抚,人称“槎城之魁”。李焘中进士后,授任福建泉州府推官。不久,调任浙江金华府同知。他办事严谨,注意调查研究,到浙江金华府任职时,发现监狱里关押有7个犯盗墓罪的犯人有冤情,便深入民间查访,了解事实-,终于弄清……[详细]
274、李希烈 [] (?~786)
  李希烈,辽西人。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唐,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被唐德宗加封为南平郡王,兼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六月,李希烈统帅大军进驻随州。时随州刺史刘长卿有诗记其事,称李希烈“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诗中还记述了政府军受到随州百姓“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的欢迎。面对征讨,梁崇义企图突围南下江陵,“以通黔、岭”,……[详细]
275、李宗勉 [] (?~1241)
  (?—1241年),字强父,富阳古城(今常安乡)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任黄州(今属湖北)教授。嘉定十四年(1221年)主管吏部架阁,改任太学正。十六年迁国子博士。宝庆初,通判嘉兴府。绍定元年(1228年)迁著作郎;二年,兼权兵部郎官。宝祐元年(1241)卒。宋史·李宗勉传》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开禧元年进士。历黄州教授、浙西茶盐司、江西转运司干官。嘉定十四年,主管吏部架阁,寻改太学……[详细]
276、唐高宗义阳公主李下玉 [] 唐高宗李治的长女(640691)
  李下玉(640年代? -691年),中国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长女,始封义阳公主,萧淑妃所生。母亲死后,在冷宫中长大。金城长公主(640年代?-691年),中国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长女,初封义阳,名下玉,萧淑妃所生。母亲萧淑妃因与武则天争宠失败,在655年被杀。李下玉因母亲萧淑妃的缘故,与妹妹高安公主一起,被囚于掖庭宫。咸亨二年(671年),义阳公主嫁翊军权毅。《新唐书·李弘传》 《新唐书·公主……[详细]
277、西夏太宗李德明 [] 西夏皇帝(9811032)
  西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小字阿移,《辽史》记为李德昭, 夏太祖李继迁长子,夏景宗李元昊的父亲。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由于“依辽和宋”能麻痹辽、宋,“国家”得以和平,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详细]
278、李乂 []
  (公元0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李乂[唐](公元0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详细]
279、李日知 [] 唐朝宰相
  李日知(?一715) ,郑州荥阳人。唐代进士出身,官至宰相。天授中,累迁司刑丞。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复至于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武则天天授年中 (690—691),累迁司刑丞,时法令严厉,吏争为酷,独日知执法宽平无冤滥,曾为一犯量刑与少卿胡元礼强争,终免囚死。唐中宗……[详细]
280、李鸿藻 [] 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18201897)
  • 李鸿藻
  李鸿藻(1820~1897年),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同治元年,擢侍讲,深受西太后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四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光绪二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对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以病乞假,旋卒,年七十八岁,予谥文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