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1)

李姓名人堂 - 姓李的名人介绍(11)

更新时间:2023-03-15

  李庭珪(生卒不详)易水(今易县)人。本姓奚。其祖奚鼐,善造墨,所制者面有光气,印文有“奚鼐”或“庚申”二字。唐朝末年,社会-,庭珪随父奚超携家至安徽歙州。因此地多松树,故此定居,父子以造墨为生。奚氏造的墨坚如玉、纹如犀,其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捶捣细。庭珪造墨技术尤高,被酷爱书画的南唐皇帝李煜任为墨务官,并赐姓李,李煜还常以墨赏赐功臣。赐翰林院的墨都是双脊龙样,为上乘佳品。相传,庭珪的墨存放五……[详细]
202、李春烨 [] 明朝兵部尚书(15711637)
  李春烨(1571-1637)明末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泰宁城郊际溪村人(一说泰宁城西放坑尾村人)字侯质,号二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6岁的李春烨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名人生平春烨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曾奉诏存问楚王、岷王,再奉节祭葬益藩。任行人四载,不辞辛苦,不负使命,在京官的统一考选中,考绩列为第一,被任为工部给事中。明天启二年(1622年),转……[详细]
203、李撰 [] (10431109)
  李撰(1043~1109年),字子约,宋庆历三年(1043年)生于连江县城务后街一个官宦门第,幼承家学。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初任越州余姚主簿。先时,有茶商结队夜行遇海舶,钲鼓齐鸣,疑为盗至,于是各持兵器格斗,误伤10余人。涉案者被捕入萧山牢狱,久悬不决。时越州太守赵抃,令李撰代理县事,撰到任后,细心检阅案卷,发现此案乃误会所致,便作出判断:“犯时不知,在律勿论。”并具文呈报越州,对涉案者杖……[详细]
204、李之仪 [] 宋朝词人(10381117)
  • 李之仪
  李之仪(?—1117年),字端淑。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县)人。北宋词人。李之仪,宋神宗时进士,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年,于定州参加苏轼幕府。二人诗词唱和,相互切磋,深受苏轼推许,曾在诗中把他比作唐代的孟浩然(见《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谈至夜半,书其后》)。由于二人关系亲密,在苏轼遭贬后,元符中御史石豫参其曾与苏轼幕府,因而罢官,以致“一生坎坷,晚节益牢落”。(苏轼《与……[详细]
  九江公主,她大概是唐朝第一个下嫁异族的公主。贞观年间,九江嫁给了执失思力。执失思力是突厥酋长,隋唐时期的武将。贞观元年(公元626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兵南下。执失思力在这次行动中担任先锋,率先到达离长安城不远的渭水便桥。颉利派他进城探清唐军的虚实,李世民为了不让颉利知道长安缺少精兵,于是把执失思力扣押。几天后颉利与李世民结盟,颉利北返,执失思力同时获释。贞观三年(629年),-厥被唐军击败,颉利被……[详细]
206、李雄 [] 成汉太宗,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272333)
  李雄(272-333),字仲隽,李特的第三子。年轻时以烈气出名,每次回乡里,有识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带领流民在四川起义,李雄积极响应,并在起义军中担任前将军。李特和李流牺牲后,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今四川)牧、建都郫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平西将军罗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击败罗尚的进攻,占领了成都,僭称成都王,在境内特赦,建年号为建兴,废除西晋的法规,设立约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详细]
207、李永通 []
  李永通于正统十二年(1447)乡试中举。天顺四年(1460)高中榜眼,授翰林编修。纂修《英宗实录》成,皇上赐白金、文绮、织金袭衣。李永通曾出任会试同考官,所拔皆天下名士。皇上特命他教习内书馆达十年之久。成化三年(1467)八月,升为翰林侍讲,直经筵,担任日讲官,为宪宗讲学,多有启沃,经常受到嘉奖。成化十五年(1479)十月,升为翰林侍讲学士,正欲重用,李永通却因病去世。宪宗特遣官谕祭,举柩乘傅归葬……[详细]
208、李明彻 [] (17511832)
  李明彻(1751—1832),字大纲,又字飞云,号青来。清代天文学家。祖籍江苏,出生于广州。少年时曾入道观当道士,其间,除受教于道教学说外尚攻读了先秦诸 子百家学说。成年后,又对已传入国内的西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曾赴澳门向外国传教士学习观察天象推算地理测绘法和三角几何学。自此,他与天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李明彻兼学了西洋油画的画技而被视为通晓西方艺术之才。他曾受地方官府之命,携带西洋油画进京城向……[详细]
209、李贯 []
  李贯(?~?),字号不详,江西庐陵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胡广榜进士第三人。李贯于建文元年(1399)乡试中举,第二年进士一甲第三,与状元胡广、榜眼王艮“并授修撰”。李贯春风得意,数次-建言时务。燕王朱棣率兵逼近南京,好友王艮与妻子离别说:“食人之禄,死人之事,吾不复生焉”饮鸩而亡。而胡广,解缙也是建文重臣,却忘记在王艮面前的慷慨激昂,陈说大义,转而投靠燕王,李贯“亦迎附”。明成祖朱棣……[详细]
210、唐玄宗新平公主 [] (?~775)
  唐玄宗新平公主,新平公主(?—775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八女,母常才人。新平公主自幼聪明好学,为玄宗器重。初嫁裴竑(或作“今”“玲”),裴竑出身河东东眷房裴氏,拜太仆卿(其兄裴虚己尚唐睿宗女霍国公主),于天宝十载(751年)前逝世。天宝十载(751年),公主改嫁姜庆初。姜庆初是玄宗前期宠臣姜皎的之子,生下来没多久,玄宗就说将来要让他娶公主。可是后来姜皎得罪,姜庆初沦落二十年,唐玄宗早把自己当年……[详细]
211、李可大 []
  李可大,字汝化,生于明嘉靖年间,杞县荆岗(今圉镇乡荆岗村)人。幼习诗书,颇有成就。因其母多病,家人屡受牵累,遂弃儒习医,投拜多家名医为师,博采众长,潜心研读医学名著,将理、法、方、药理论及辨症施治原则运用于实践,不断丰富临床经验,终成一代名医。 他医德高尚,凡求医者,不论贫富亲疏,不计日夜寒署风雨,随请随到。他诊断细心,用药精当,以真知灼见多次治愈奇难大症:一青年诉说其母40岁,忽然拇指肿大,猝倒……[详细]
212、李壁 []
  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又号石林,谥文懿。眉之丹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宰相周必大见其文,大为惊异,“谪仙李白之才也”,即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初升迁著作郎,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开禧初年奉旨出使金国,……[详细]
213、李纯 北洋直系军阀(18741920)
  李纯(1874~1920),字秀山,直隶(今河北省)著名的直系长江三督之一。天津府河东水梯子大街东兴里人。1875年9月14日(清光绪元年年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祖父李明、父亲李荣平均以卖鱼糊口,李纯幼年过继给大伯李荣庆为嗣。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纯随嗣父到北塘依靠二姐夫谭清远,开设小杂货铺维持生计。光绪十五年(1889年),谭清远为生计所迫投聂士成军先后任领官、管带,李纯即入营当……[详细]
214、李弥大 [] (10801140)
  李弥大(1080~1140年),字似矩,连江县城人,李撰长子。生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崇宁五年(1106年)中进士,任兴仁府宛亭县主簿。后入京都召对,授校书郎,累官至监察御史。宣和四年(1122年),徽宗命童贯为统帅,领兵伐辽,时弥大任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兼修国史。他上疏反对轻率对辽用兵。同年十月,宋军在白沟被辽击败,战局的发展果如弥大之所料。童贯的部将白锷竟掩盖败绩,未加任何处理。弥大激……[详细]
215、唐太宗遂安公主 [] 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女
  遂安公主(约武德四年-7世纪) ,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女,陇西成纪人。生母不详。遂安公主先嫁窦抗的孙子信都县男窦逵。窦逵去世后,公主改嫁歙州刺史王大礼。遂安公主去世于王大礼之前,公主与驸马陪葬昭陵。遂安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女,生母不详。公主先后两嫁,前一任驸马窦逵,出自太穆皇后一族,是民部尚书窦静之子,袭爵信都男。公主与驸马应育有一子,名窦松涛,曾任殿中少监 。窦逵早逝,卒年、卒因已不可考。之后……[详细]
216、李子谦 (19011950)
  李子谦,名承章,字子谦,大荔县步昌乡上鲁坡村人。生于1901年2月,故取乳名正吉。地下工作时曾化名纪朝纲、李戊寅。是最早在县内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子谦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和父亲都以坐馆授徒为业,因而从幼年起,就受到较为严格的教育。在长辈们那种超乎寻常的要求之下,他既熟读了一般学童学习的《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和《朱子家训》等常规启蒙读物,还痛下功夫攻读了《四书》、《五经》中的……[详细]
217、李猪儿 []
  李猪儿(?—?),中国唐朝政治名人,安禄山“大燕”政权的宦官。名人生平他出自契丹部落,10多岁开始就侍奉安禄山,成为他的亲兵,非常狡黠聪明。后来,安禄山持刀将他阉割,血射出数升,快死的时候,安禄山用灰火涂抹在他伤口上,过了一整天就恢复了。随后成为一个宦官,并受到安禄山的信任与重用。 安禄山的肚子很大,每次穿衣系带的时候,都要三四个人帮助,其中两人抬起肚子,李猪儿则用头顶起来,然后再系腰带。唐玄宗宠……[详细]
218、李遵勖 []
  李遵勖,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孙。李遵勖在少年时期,特别喜好骑马射箭,即使冰雪覆盖原野,仍往来驰骋其中。他善于写文章,尤见长于诗、词。李遵勖进士及第后,历官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澄州刺史,均州、宏州、康州团练使,泽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等。李遵勖任澶州知州时,逢黄……[详细]
219、李远 [] 唐朝诗人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唐文宗开成末,在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任过职,约为令、丞之属,旋为福建观察使幕宾。武宗会昌中除殿中侍御史。历尚书司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宣宗时,历任忠、建、江、岳、杭州刺史。终官御史中丞。他的主要活动在武宗、宣宗两朝,大约在懿宗咸通中辞世。《唐才子传》称其“夸迈流俗,为诗多逸气,五彩成文”,其人品、气度也可从此……[详细]
220、李特 [] (?~303)
  李特(?-303),字玄休,略阳(今秦安县东人)。年轻时在州郡做官,雄武善骑射,沈毅有大度。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关西一带兵祸扰乱,再加连年大饥,略阳、天水等6郡流民10余万人经汉中入蜀求食,李特也是流民之一。到达汉中后,朝廷强迫流民限期归还本乡,并且在归路上设关,夺流民的财物。李特屡次为流民请求放宽期限,流民感激而推举李特为首领,于永宁元年(301)在绵竹(今四川绵竹县)聚众2万,请示益州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