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孙姓名人堂 - 姓孙的名人介绍

孙姓名人堂 - 姓孙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孙思邈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581682)
  • 孙思邈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生于581年卒于682年,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详细]
2、孙武 [春秋战国] 孙子、孙武子、兵圣(前545前470)
  • 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其主要活动时期为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他所撰写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名著,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被称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该书对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孙武祖姓陈,原居陈国(今河南淮阴一带),后避难齐国而定居。其祖父陈书是齐国战将,因伐莒有功受赐姓孙。孙武年轻时曾入吴-队,做过几年军……[详细]
3、孙中山 孙文,南粤先贤,中华民国主要领导人(18661925)
  •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05……[详细]
4、孙权 [三国] 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182252)
  • 孙权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两军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详细]
5、孙膑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前316)
  • 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孙武的后世子孙。原名不详,因受膑刑,被砍去两个膑骨,故世称孙膑。大致于孙武去世后百余年、即公元前3世纪,生于阿、鄄(今山东阳谷阿城镇、鄄城县)之间。他是战国中期齐国人,我国历史上享有盛名并富于传奇色彩的军事家。战国中期,战事频仍,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尚武习兵、建功立业。孙膑青年时期,曾同庞涓一起拜当时隐居山野的鬼谷子学习兵法,有很深的军事理……[详细]
6、孙策 [] 孙策,汉末群雄之一(175200)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总角之好孙策乃吴氏所出,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 据《搜神记》记……[详细]
7、孙坚 [] 东汉末年割据诸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155191)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少年英雄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史……[详细]
8、孙逸 [] 新安四大家(?~1658)
  [清](?—约1658) ,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明朝末清朝初海阳(今安徽休宁)人, 一作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流寓芜湖。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山水得黄公望法,人以为文徵明后身。淡而神旺,简而意足。尝画歙山二十四图。亦工花卉。传世作品有崇祯十二年(1639)与李永昌、汪度、弘仁、刘上延为李生白联作《冈陵图》合卷,每人画一段依次相接,孙逸所画……[详细]
9、孙鲁班 [三国] 吴大帝孙权长女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人。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公主的胞姐,弟弟兼从孙女婿为吴帝孙亮。初嫁周瑜长子周循,于229年再嫁成为右大司马全琮之妻,故称为全公主。孙鲁班和全琮有记载的子女为两个:全怿和全吴(一说全怿非鲁班所生)。孙吴中期,她一度权倾一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了吴国政局。初嫁周循孙鲁班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被称为“大公主”,她的胞妹孙鲁育则被称为“小公主” ……[详细]
10、孙亮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243260)
  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疼爱。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大懿皇后),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最终将他立为太子。因此多次在父前称赞全尚的女儿,劝孙权给孙亮纳娶此女。赤乌十三年(250年),太子孙和被废,孙权于是立孙亮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 太元元年(251年)夏,孙亮的母亲潘氏被册立为皇后。当年冬天,孙权重病……[详细]
11、孙承宗 [] 辽东三杰(15631638)
  • 孙承宗
  孙承宗(1564~1638)字稚绳,号恺阳。高阳西庄村人,晚年居县城南街。13岁应童子试,成绩优异。28岁辑《高阳志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乡试中举。乘赴大同任教机会,登恒山、渡桑干河、走飞孤(在今涞源县北),行程千里,遍历大宁三卫,沿途访察戍边将士,周行边垒,绘制防御地图,借以通晓边防军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考取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春坊中允、左谕德、司经局洗马。万历四……[详细]
12、孙腾 [南北朝] (481548)
   孙腾(481~548年),字龙雀,东魏大臣。咸阳石安(故治在今陕西泾阳县与咸阳接界处)人。其祖父孙通仕北凉沮渠氏为中书舍人,将家迁居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北凉灭,入北魏,居于北边。北魏正光四年(523),爆发了北方六镇大起义。孙腾逃到秀容(在今山西朔县西北),投奔于尔朱荣部下,随尔朱荣到了洛阳,除为冗从仆射。后为高欢都督府长史,受到高欢的信任。高欢任晋州刺史,孙腾仍为刺史府长史,加授后将军,封石……[详细]
  孙梦卿(生卒年不详),字辅之。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五代宋初著名画家。孙梦卿少有清鉴,被人赞誉,而且声名很大。他出身于豪富之家,但没有一般纨袴子弟的习气,而且性格倔强,很有思想。孙梦卿从小就喜爱绘画艺术,并且有志于绘画事业。他常常自我标榜说:“吾所好者吴生耳,余无所取。”他所说的吴生,指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吴道子在唐代画坛上名重一时,特别是他的名人画,很有特色。孙梦卿崇尚吴道子,并说“余无所取”……[详细]
14、孙处约 [] 唐朝宰相
  孙处约,字道茂,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年轻时与朋友郝处俊、来济、高智周一起到江都(今江苏扬州),拜名士石仲览为师。石仲览面试他们的抱负,郝处俊先说:“大丈夫不做官则已,做官就要做到宰相才罢休。”来济、高智周也发誓要官至相位。只有孙处约低调地表示:“做个中书舍人,在天子身边参与机密,掌管百官朝见引纳就行了。”后来四人相继通过制举考。孙处约从瀛州参军的小官做起,经太子通事舍人转任齐王李佑的记室参军……[详细]
15、孙连仲 (18931990)
  • 孙连仲
  孙连仲(1893~1990)原名孙席儒,字仿鲁。雄县龙湾村人。幼年入私塾,后入保定中学,家道殷实,但他既不喜读书,也不好务农。1913年不顾家人反对,弃耕从军,在冯玉祥部当兵。由于他有胆有识,受到冯玉祥赏识,官职升迁很快。由司务长逐级升至师长。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所属部队全部参加国民革命军。孙连仲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东路第二军司令官,奉命率第十二师参加援陕战役,在孙良诚、刘汝明等人的协……[详细]
16、孙抃 [] (9961064)
  孙抃(996-1064),字梦得,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榜眼)。最初担任绛州通判,后来被召回,通过学士院考试,担任太常丞、直集贤院,后来任开封府推官,升任吏部郎中。 皇祐年间(1049—1053),朝廷任命孙抃为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谏官韩绛-说他不具纠弹之才,不可担任谏官。孙抃-争辩说:“我看现在的士大夫,向往升官的多,廉洁退让的少,以善于求事……[详细]
17、孙景烈 [] (16961773)
  [孙景烈](约1696—1773),字孟扬,号酉峰,幼奇颖,今武功镇西街人(祖籍河南固始)。清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乾隆元年(1736),赴礼部试取明通榜,按成例授商州学政。四年(1739)成进士,授检讨,旋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廷试不及格,遂以原官休致归。当其将为学正时,皇帝命各地举荐贤良方正之士,陕西巡抚硕色首推景烈。景烈以如果答应举荐,将不能参加会试为由,坚辞不赴,于是被任命为学正。……[详细]
18、孙复 []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9921057)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 ,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满室,与群弟子讲求儒道,乐之不疲。其门下多出贤良之士如石介、文彦博、范纯仁等,皆一时精英,大有作为。……[详细]
19、孙传庭 [] (15931643)
  孙传庭,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卒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字伯雅,一作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末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万历年中进士,授永城知县。天启初,由商丘知县擢吏部主事。魏忠贤擅政,告归。在孙传庭的一生中。镇压农民起义构成了他军旅生涯的主要内容,其起点始于崇祯八年(1635年)。这一年的秋天,孙传庭出任验封郎中,后又越级升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详细]
20、孙贲 [] (?~210)
  孙贲(?—210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 ,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随叔起事孙贲的父母早亡,弟弟孙辅还是个婴儿,孙贲自己独力抚养弟弟,兄弟俩的感情很深。孙贲起初担任过郡中的督邮、县长之职。中平三年(186年),孙贲的叔父孙坚在长沙举义兵起事,孙贲辞去官职跟随孙坚征战。 初平二年(191年,《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误作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出征荆州攻打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