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郭姓名人堂 - 姓郭的名人介绍

郭姓名人堂 - 姓郭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郭子仪 [] 唐代著名的军事家(697781)
  •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详细]
2、郭威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04954)
  郭威(904—954),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称帝,国号为周,定都汴京,建年号为“广顺”,史称后周。后周太祖郭威在惩治-方面异常严厉。他的这些改革与整顿,为后周世宗柴荣的著名改革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局面。对恢复农业生产,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名人生平早年经历郭威,邢州尧山人,父亲郭简,曾为晋顺……[详细]
3、郭祚 [南北朝] (448515)
  郭祚,字季,北魏太原晋阳人。生于太平真君九年(448)卒于延昌四年(515)。原本是太原阳曲的郭淮之后,怎么又成为太原晋阳人呢?这绝非史载讹误,乃支脉迁徙之故。当时晋阳为太原郡之治,郭氏由阳曲迁晋阳,同在一郡望,称其太原晋阳人,当在情理之中。史称,郭祚出于太原士族,家族显盛于魏晋,逮至其祖父郭逸时,两个女儿先后嫁于北魏献文帝朝司徒崔浩为妻。当是之时,崔氏亦为高门士族,崔浩为国之“三公”之一,他长……[详细]
4、郭荣 [] (546614)
  郭荣,字子荣,隋太原人。也有载说“其自称祖籍太原”。生于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卒于隋大业十年(614)。在其父辈影响下,较早步入仕途,身经百战,历仕北周三位皇帝,隋朝两位皇帝。出生于官宦之家的郭荣,在其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下,自小谨慎诚厚,豁达勤奋,史称,“容貌魁岸,外疏内密,人多爱之。”初入仕时,北周权臣皇帝之堂兄宇文护,见郭荣身伟性淳,便引以为亲信,重用他为中外府水曹参军。时北周、北齐尖锐对峙……[详细]
  郭崇韬(865年-926年),中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为唐朝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后归河东晋王李克用,用为典谒,能临机应对。李存勖嗣晋王位,对其才干尤为器重,任中门使,参管机要。他认为应乘连败梁军的声威,迅速挫其前锋。李存勖采纳其建议,大败契丹军,收复成德镇。三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后,他任兵部尚书、枢密使。三年,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文武兼施,书檄先……[详细]
6、郭澄之 []
  郭澄之,字仲静,生卒年不详,晋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人。似应为随家族南渡乔居江南东晋的移民。史称其少有才思,机敏过人。逮东晋末年曾为南康(今江西赣县)郡相。所谓“相”,乃郡守之副职。在任内时,恰逢卢循在广州起义,义军挥师北上,连克南康、庐陵、豫章等郡,势如破竹。是时,郡守见义军势大,南康必不能守,遂率其属下弃城而走,郭澄之则随太守辗转流离返回京师建康(今南京)。当时的东晋王朝,大权旁落,朝政由当朝……[详细]
7、郭无为 [五代十国] (?~979)
  郭无为(?-公元979年),字无不为,号抱腹山人,五代青州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方颡鸟喙,杂学多闻 ,长相很特别。好学多闻善于谈辩,未知其师承关系,穿着粗布的道士服装,隐居在武当山。投奔郭威不得,至北汉为相。979年,宋太宗征北汉,郭无为欲降,被刘继元绞死。早年的时候,郭无为曾在武当山出家做道士,十年不离武当山半步。当年,周太祖郭威称帝的时候,郭无为已经大名鼎鼎,郭威见他气质非凡,决定一纸诏书聘……[详细]
8、郭守文 [] (935989)
  郭守文,名号不见于载,北宋并州太原人。世出将门之后,生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卒于北宋端拱二年(989),终年55岁。守文之父郭晖,行伍出生。五代时,追随后汉太祖刘知远,北伐南征,为护圣军使牞在与郭威征讨河中之役时,死节沙场。当是之时,4岁的郭守文随父从军,郭威见郭晖战死牞守文无人眷顾,遂收留其帐下,代为养育。若干年后牞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逐渐长成的郭守文,充其麾下,为护卫军校,被任左雄殿直、……[详细]
9、郭象 [] 西晋时期玄学家(252312)
  郭象,字子玄,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注《庄子》,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言遂盛焉”。流传至今。郭象注《庄子》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详细记载:文学家向秀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黄门侍郎,少好老庄之学,撰有《庄子隐解》一书,发明庄子奇趣,深得《庄子》神髓,时人以为庄周不死矣!但秀死子幼,无力保护秀注。义遂零落。郭象见秀……[详细]
10、郭泰 [] 东汉太学生领袖(128169)
  • 郭泰
  郭泰(128年—169年)(范晔为避父范泰讳于《后汉书》作郭太 ),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属山西)人 。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出身寒微,年轻时师从屈伯彦,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他身长八尺,相貌魁伟。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士人誉为党人“八顾”之一。最初被太常赵典举为有道,故后世称“郭有道”。官府辟……[详细]
11、郭若虚 [] 画家
  郭若虚,宋代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有《图画见闻志》传世。郭若虚世居太原,出身于北宋初期的豪门望族。其曾祖父郭守文历仕太祖、太宗两朝,官至宣徽院使、北面行营都部署。郭若虚尚仁宗弟东平郡王赵元弼之女永安县主,任供备库使。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冬,任辽国使节接待官,与辽国副使邢希古纵论书画。后又任西军左藏库副使。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郭若虚为赴辽国贺正旦副使,次年……[详细]
12、郭圣通 [] 东汉光武郭皇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52)
  郭圣通 (?年-公元52年),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世称“光武郭皇后”。《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父昌,仕郡功曹,娶真定恭王女,生后及子况。更始二年春,光武击王郎,至真定,因纳后,有宠。及即位,以为贵人。郭圣通生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彊、皇二子沛献王刘辅、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皇七子阜陵质王刘延和皇十子中山简王刘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阴丽华和……[详细]
13、郭彦 [南北朝] (?~569)
  郭彦(?~569),北周大臣。祖籍太原阳曲县(在今山西太原市郊区),后迁居于冯翊(治今陕西大荔县)。北魏永熙三年(534)初,宇文泰占据关中,辟郭彦为西曹书佐。后历任开府仪同主簿、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虞部郎中。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郭彦被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受封龙门县子,食邑三百户。再晋为大都督,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农卿。十六年(550),渭州(今甘肃陇西……[详细]
14、郭嘉 []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170207)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慧眼识主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详细]
15、郭祥正 [] 宋朝词人(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郭祥正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郭维,曾任淮南提刑、度支郎中等职。郭祥正少年即倜傥不羁,诗文有飘逸之气,史传其母……[详细]
16、郭伋 [] (前3947)
  郭伋(前39~47年),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西汉哀、平二帝时期被召人大司空府,后迁渔阳都尉;王莽新朝时做过上谷大尹、并州牧。更始帝刘玄建立政权之初,关中地区屡遭战乱袭扰,百姓惶恐不安,豪强大户皆拥兵自保,不愿归附更始政权,刘玄以郭素有名望,任命为左冯翊,负责管理关中东部地区,借以笼络豪强和安抚百姓。刘秀称帝后,郭伋任雍州牧,转任尚书令,曾数次进言争谏。建武四年(28)郭出任中山太……[详细]
17、郭之藩 []
  郭之藩,字介卿,号培冈,明,潜江(今泰丰办事处)人。其父郭嵓(yán,岩的古体字)是朝嘉靖年间朝廷的推官。(一)郭之藩在明隆庆四年(1570)作为选贡生入国子监就读,学业期满已到了明万历元年(1573),授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主簿。明朝时期县级机构设知县一员(正七品),县丞一员(正八品),主簿一员(正九品),典史一员(从九品)。主簿是知县的辅佐官,也是最低级的-,主要协助知县掌管水利、农桑……[详细]
18、郭嵩焘 [] 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18181891)
  • 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咸丰四年(1854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佐曾国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为苏松粮储道,旋迁两淮盐运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广东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罢官回籍,在长沙城南书院……[详细]
19、郭之干 []
  郭之干,字宗卿,号恭冈,明,潜江人(今泰丰办事处),是郭之藩之弟。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五?名人志,以下简称《县志》)对其记载只有简短的六十余字,“万历癸酉(即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初任卢氏,多惠政,祀名宦。擢刑部郎,出守庆远(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府。入觐,请告居乡”。居乡后“急赈贷,设立义学义田。年六十三卒,祀乡贤”。这份传记只能算作郭之干人生之速写,好在甘鹏云先生所著《潜江旧闻录》,……[详细]
20、郭巨 [] 二十四孝子
  郭巨(生卒年不详),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以孝闻名于世,他“埋儿奉母”的故事被收录《内邱县志》中,东晋干宝编撰的《搜神记》也记载了他的故事。后被选入《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即《二十四孝》),因而被人广为传诵。他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举动,也常常遭人非议。鲁迅曾撰《二十四孝图》来批评郭巨的这一行为。郭巨,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刘向中国古典志怪小说集《搜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