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21、武百祥 (18781966)
  武百祥(1878~1966年),名作善。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何新庄,幼年在本村私塾读书5年。因家境贫寒,无力继续求学,于1892年随其父闯关东到长春,在一家粮米铺学生意。1902年,武百祥独自来到哈尔滨,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先做走街串巷的小本生意,以后又做摆地摊的小贩。1903年,武百祥等3人合资创办了一个街头摊床,贩卖日用杂货。并为这个摊床起了同记的字号。不久,同记搬入道外北大街,成了一个有门市的……[详细]
22、林志钧 (18781961)
  林志钧先生 ( 一八七八年 --- 一九六一年 ) 字宰平,号北云。福建闽县人。北京大学教授林庚先生为其哲嗣。林志钧与沈钧儒同为癸卯科举人,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曾任北洋政府-部长,后为清华研究院导师,建国后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林志钧先生为闽派著名诗人,法学家和哲学巨擘。曾撰有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法律的专著《汉律考》,稿久佚。与梁启超先生交厚,编《饮冰室合集》分《文集》和《专集》两部分编年排列,由中华……[详细]
23、沈瓞民 (18781969)
  沈瓞民(1878—1969),名祖绵,字瓞民、迪民,浙江钱塘人,中国近代革命家、国学家。沈瓞民幼承家学,及年长,考入浙江大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习。1897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史地。沈瓞民早年受康、梁思想影响,返国后即在上海创办“时宜学塾”和“识字处”,宣传救亡思想,被清廷列入“乱党”名单予以通缉,遂先后八次遁往日本为逋客,化名“高山独立郎”(后著记辛亥革命前后之事)。客居日本时与孙中山、章太炎……[详细]
24、吴樾 (18781905)
  吴樾(1878——1905),字梦霞,一作孟侠,今雨坛乡人。吴樾父尔康,有5子,吴樾居四。樾家境清贫,8岁丧母,父外出谋生,靠兄抚养。樾幼时常喜聚村童以牛为马,或泛木盆于池塘中,作水陆战游戏,每次必决胜负而后已。读书甚聪敏,喜诵古文辞,尤好读史。“每读明史,朗诵长吟,感叹唏嘘不能置”。12岁起参加童子试,6次应试而不第,遂放弃科举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吴樾到上海,考入“广方言馆”。当时八……[详细]
25、刘百泉 (18781942)
  刘百泉(1878~1942) 原名丕汉,板桥湾人,生于清光绪四年。少年时,就读于陕南公学。光绪三十一年,在陕西省优级师范求学时,因撕毁学校限制学生革命活动的布告,被当局以闹-的罪名,通令缉拿,百泉闻风潜逃,只身南下,考入上海公学,后转入理化专修学校,毕业后历任汉口大江日报、芜湖中江日报、上海黄报记者及上海汉文协和报总,又在于右任主办的《民呼》、《民立》两报兼职。为各报撰写了大量传播进步思想和……[详细]
26、杨铭源 (18781926)
  杨铭源(1878~1926),字西堂,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是辛亥革命陕西省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幼年时,在本村私塾念书,以后就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曾受到陕西省学使沈卫(淇泉)的赞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陕西省派遣30名官费生到日本留学,其中从宏道学堂选拔的有杨铭源、张季鸾、宋相宸、李述膺等15名。到日本后,杨铭源被分配到早稻田大学就读。 当时……[详细]
27、陶骏保 (18781911)
   陶骏保(1878~1911),字璞青。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人。辛亥革命将领。少时从学其兄陶逊,受强国强种思想的影响,抱有推翻清廷的志向。18岁考入江南武备学堂受训,又曾去日本留学和考察军务。后从军于福建、广东,先后任徐绍桢常备军管带、军政局参谋兼武备学堂教员,与谢刚德、方声涛、方声洞诸志士相交甚笃。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徐绍桢回江南筹建新军。光绪三十一年总办江南征兵局,兼办镇江征兵事宜……[详细]
28、焦德海 相声八德(18781935)
  焦德海(1878~1935)是徐有禄的徒弟。他深得师父的艺术精髓,从单口相声发展成对口相声。他对相声艺术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人长得精瘦,细长挑,剃光头,脸上皮包骨、骨顶皮。他说相声不使怪脸,没有夸张表情,可是甭管什么段子,从他嘴里说出来,观众都忍不住要笑。他说的段子主要是自己编的,他的许多徒弟后来成了名家.中国相声艺人。北京人。幼年时学唱竹板书,后改行说相声,拜徐有禄、魏昆志为师。与万人迷合作,在……[详细]
29、卓锦湖 (18781965)
  • 卓锦湖
  卓锦湖(1878~1965),壮族。字赢洲。新靖镇民权街人。有长者之风,生性勇敢刚毅,MM前清南宁讲武堂毕业, 在清军任过外委、哨官、补用守备、帮统、队官、管带。民国后任营长、副司令、旅长、司令、县团务总局长、广西省顾问、专区保安协进会副主任等职。与旧桂系陆荣廷是郎舅关系。解放后曾任县军政委员会委员、县清案委员会委员、县人民政府参事、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届县人民代表、委员……[详细]
30、熊从周 (18781946)
  熊从周,字心畲,1878年5月4日出生于云南省新兴州玉溪县桃源乡麻栗树村。父亲熊玉柱,清朝进士,儿科医生。熊幼年读私塾,刻苦好学,成绩优秀,是清朝文生。清朝末年,熊从周在玉溪大营街开中药铺,为群众治病。1911年(宣统三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云南于9月9日夜响应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全滇光复后,政局统一,地方秩序恢复如常。这时四川同乡会向云南省政府请求派兵援助,拯四川人……[详细]
31、彭允彝 (18781943)
  彭允彝(1878-1943) 民国大学校长,国会众议院委员长,北京政府教育总长。湖南省湘潭县人,1878年生。早年就读长沙明德学堂师范科。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入警监学校和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国同盟会。他是早期会员之一。1906年至1908年间,孙中山、黄兴等常回国领导革命斗争,难以顾及设在东京的同……[详细]
32、胡朴安 (18781947)
  胡朴安(1878~1947),学名韫玉,字仲民。泾县溪头村人。青年时孜孜好学,涉猎广传。既读儒学经史,又习中西算术。七次应试,六次被黜,最后一次院试,首场例考杂学,胡朴安报考算术,入场得题“算论”一篇,因恨主试人之昏,敷衍成章,交卷出场。正场考试“经义策论”,又草草成篇,纳卷出场,竟然获取。光绪三十年(1904 年)离乡去当涂黄池镇,在同乡翟晏如家为家塾教师,常往芜湖购报刊新书,如《民约论》、《自……[详细]
33、陈侠农 (18781917)
  陈侠农(1878~1917) 原名家儒,又名宏尤,字聘珍,新桥镇山柚脚村人。18岁考廪生,后因家境不济而辍学,在家以烧陶为业。幸得邻村父老陈明善等资助,赴穗考入两广师范学堂。在校期间,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而加入同盟会,参加秘密的反清活动。1900年毕业返乡创办进取小学,自任校长,次年出任文昌县育才高级小学校长。响应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共和,平均地权”的号召,在师生中开展反清宣传……[详细]
34、林伯襄 (18781956)
  林伯襄(1878~1956.11),河南省商城县人。父维垣是黉门秀才,生子6人,他居长。六七岁时即受父教诵读经书,14岁以汝宁府试第二游泮。戊戌变法后,林伯襄居家乡,到易姓家馆课徒,等待科举试期。馆课暇时,尤喜研读史书,后来阅读上海《时务报》、《申报》及译文西洋书刊。光绪二十九年(1903),征得族人同意,在林氏祠堂筹办明强学堂,他自任教习。甲午之后,林伯襄将学堂交由族弟主持,变卖家产游学省城开封……[详细]
35、林宗素 女权运动先驱(18781944)
  林宗素,原名易,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父亲林剑泉,有文才。母亲黄夫人出自书香门第,能作诗填词,并做得一手好女红。林宗素与哥哥林白水幼年受教育于母亲。后到大舅家,跟从家馆老师高啸桐学习西学。林宗素性格活泼,颇具新思想,10多岁时便自行放足,积极主张屏弃缠足恶习。不久母亲去世,林宗素在生活上便完全依靠仅比她年长3岁的哥哥林白水。林宗素在林白水的引导与影响下,成为富有……[详细]
36、井岳秀 (18781936)
  井岳秀(1878~1936)字崧生。陕西蒲城人。井勿幕的胞兄,排行第十,人称“井十”。清武庠生,陕西武备学堂毕业。曾拜三原名拳师“鹞子”高三的大弟子魏金钟为师,练习拳剑,结交了一些江湖游侠(时称刀客),和关中各界人士交游更广。常与其弟勿幕谈论时政,目睹国势衰弱,斥责清廷腐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兄弟分家后,勿幕因债务无法应付,离陕赴渝,投靠父亲的朋友在重庆读书,次年冬赴日留学。光绪三十一年(……[详细]
37、焦子静 (18781945)
   焦子静(1878~1945)原名冰,字子静。陕西富平人。少年时随父到西安读书。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起,即到其父负责的陕西按察使司驿传房学吏事,时年还不满13岁。二十二年(1896)春,秦、晋两省驿站交接公文时发生重大失误,陕西巡抚端方怒而追查此事,驿传房诸人均不敢前往应对。焦子静挺身而出,面见端方,对答如流。端方由惊奇而器重,焦从此名闻省城,被正式任用为驿传房经承,兼管三原驿站。他性情豪爽……[详细]
38、陈琪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18781925)
  陈琪(1878—1925),字兰薰,号润章,浙江省青田县阜山人。江南陆师学堂毕业,曾任湖南省武备学堂监督兼教导队管带。光绪三十年(1904),因精通英语,被清政府派赴美国圣路易博览会陈设湖南参赛品。次年,戴鸿慈、端方等五位大巨奉命出国考察政治,陈琪任参赞。归国后到江苏主持南洋劝业会、江南公园诸事。宣统三年(1911),辽东大饥,陈琪建议开设农业银行,发行纸币20万金,以贷灾民,恢复生产。民国3年(……[详细]
39、胡景伊 (18781950)
  胡景伊 (1878-1950)字文澜,出生在一个重庆巴县一个从事制盐业的家庭。1901年(光绪27年),他获官费派赴日本学习军事。他先入学成城学校,后来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歩兵科第三期。与他同期的校友有蔡锷、蒋百里等。留学期间,他参加了蓝天蔚组织的拒俄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光绪30年)归国后,他被四川总督锡良任命为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管堂委员兼教习,训练中下级军官。当时尹昌衡已经被保送出国,……[详细]
40、赵钟奇 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将领(18781970)
  赵钟奇(1878—1970年),回族,曾用名钟琦,字毓衡,云南凤仪(今大理)人。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将领。赵钟奇幼年在家从塾师读书和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天资聪慧,苦心攻读,对于经史子集和伊斯兰教经典均有较深造诣。及长,便有远游大志,怀救国救民的抱负。1904年(光绪三十年),赵钟奇因学习优秀,被地方官费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实现了他投笔从戎、武力救国的夙愿。在此期间,他与蔡锷、唐继尧、熊克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