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01、沈靖 (18781953)
  沈靖(1878—1953),一名嘉绩,字建豪,瑞安人。早岁师从孙诒让,后中府学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江宁设立江楚编译局,任职员。三十年五月东渡日本,进振武陆军学校,毕业后入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和程潜、李根源、阎锡山、孙传芳、杨杰、周荫人、唐继尧等同学。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为早期老会员。毕业回国后,派往江南任第三十二标第二营管带,屯驻镇江。旋调充第三十六标第一营管带,驻南京。宣统……[详细]
102、庄喜泉 (18781938)
  庄喜泉(1878~1938),字廉夫,号如渊,附西乡人。清附生,通经史诗文。1905年寓居金堂知县家.始读政法丛书,通晓法律知识。1911年,川人争取川汉铁路股权。他被推选为蓬溪县股东代表,赴省参加大会。7月发生保路运动.此间他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四川成立军政府。张澜被任命为川北宣慰使,庄喜泉任宣慰使署民政科员。张澜巡视川北到蓬溪、南充视察,庄喜泉参与地方士绅向张澜具文陈述蓬溪县衙总……[详细]
103、汪孟邹 (18781953)
  汪孟邹(1878~1953)学名练,行名邦伊,绩溪县城内白石鼓人。曾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毕生致力新书业的发展。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集资1200 元(银元),在芜湖创办安徽省第一家新书店—— 科学图书社,传播新文化书刊,承印和发行-的《安徽俗话报》。“五四”运动时期,书社成为革命党人和学生交流新文化思想的活动场所。民国2 年(1913 年),接受-建议,赴上海创办亚东图书馆,先后任经理、董……[详细]
104、黄植桢 (18781935)
  黄植桢(1878~1935),字维周,惠阳县府城(今惠城区桥西)柏子树下人。惠州知名教育家。工诗词,精通历史和数学。早年任教丰湖书院,1910年后任惠州府两等学校、惠阳县立第二小学校长25年。治校注重言传身教,遴选教师要求德才兼备,教育学生谆谆善诱。主持校政期间,学生升中率达99%以上。“栽成后进,门无弃才,腾达者不可胜数”(张友仁语)。积极支持同盟会反清和孙中山讨袁(世凯)讨陈(炯明);爱国思想……[详细]
105、余家庆 (18781954)
  余家庆 字竹如,号骞翁,(1878—1954),安义县鼎湖镇安塘村人。教育家,书法家。清代贡生,190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转入早稻田大学,后转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专业学习。1915年回国,任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校长,1921年任江西省教育厅督学,1926年任江西省工业专科学校校长。1930年安义县创办龙津中学。他热爱桑梓,欣然应聘 。1939年安义沦陷,日军得知他乃留日……[详细]
106、张匹青 (18781961)
  张匹青(1878~1961)张匹青,原名张以祥,字弼卿、匹青,长沙县东乡宋家桥陈家冲(今属安沙镇)人,清光绪四年(1878)九月生。二十六年,就读于南京格志学堂,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又受《猛回头》等进步书刊影响,乃投笔从戒,于二十九年考入湖南兵目学堂。毕业后赴日留学,初人东京振武学堂,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在日本期间,他先后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和“同盟会”,筹募经费资助国内革命事……[详细]
107、沈祖绵 (18781968)
  沈祖绵(1878—1968),字念尔,号瓞民,-日本时化名高山独立郎,杭县(今杭州)人。早年执教于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章太炎会于杭州虚白堂,一见如故。谈及清初-,浙省士子受害最深。沈氏祖先也因与汪、查为姻娅而受株连。太炎谓:“此浙人一时之不幸,日后当以此为荣也。”后与太炎义结金兰,并命长子延国拜章为义子,从章研究古文。光绪三十年,投身革命,为光复会筹组人之一,先后七次亡命日……[详细]
108、朱师辙 (18781969)
  朱师辙(1878~1969)字少滨,生于黟县,祖籍苏州,教授,文字训诂学家。祖父朱骏声为清代著名学者,于道光年间任黟县训导。民国初年,朱师辙与其父朱孔璋相继任清史馆编修,与名学者缪荃孙等先后以15 年时间汇集清代史料,成书536 卷,定名《清史稿》。其中《列传》出于朱师辙手笔的有100 多篇。史馆工作结束后,任北平辅仁大学及中国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教授。抗战时,任成都华西大……[详细]
109、俞宽增 (18781959)
  俞宽增(1878-1959),文登区葛家镇林子西村人,著名革命烈士邹恒禄的母亲。其丈夫邹连群因病失聪,靠她支撑贫苦的家庭。她为人宽厚善良,深明大义,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炼就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大儿子邹恒禄是文登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凭着朴素的阶级觉悟,她很快就理解并支持党的事业。中共文登县委和胶东特委多次在其家中开会、接头,她主动担负放哨望风、秘密传送情报的任务。1933年秋,她又支持第三个儿子……[详细]
110、汤定之 (18781948)
  汤定之(1878-1948)名涤,字定之,小字丁子,号乐孙,亦号太平湖客、双于道人、琴隐后人,室名画梅楼、茗闲堂。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清代名画家汤贻汾(1778-1853)之曾孙,幼年失怙,生于清贫,随母习学,年未弱冠而书画皆通。中年长居北京,与萧逊、王云同是民国年间北京画坛的重要画家。山水学李流芳,峻爽流畅、气韵清幽;又善墨梅、竹、兰、松、柏,用笔古雅。平时作画极速,巨幅之作,一气呵成,正所谓……[详细]
111、曹炳章 (18781956)
  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又名彬章、琳笙,鄞县人。14岁随父迁居绍兴,进中药铺学业,从名医方晓安7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业行医。光绪三十四年,与何廉臣等创组绍兴医学会,《绍兴医药学报》。1913年,与何廉臣一道创设和济药局,主持日常事务,刊行《医药学卫生报》,并以身作则,考正传讹药品,改革不良炮炙,订正丸散方书。1927年,任《绍兴医药月报》。1929年,受神州医药会绍兴分……[详细]
112、王光谟 (18781926)
  王光谟(1878—1926年),字二典,号鸿文,别号觉禅,临高县东江区美山村人。曾在琼台书院读书,与琼山县的王国宪、澄迈县的王钦寅友善。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取得拔贡后,厌恶仕途,回到家乡,发动美山村群众集资办学,邻近乡村的学生慕名而来,他不辞劳苦,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他为人耿直。光绪末年,临高县政被一班土豪劣绅把持,结党营私,鱼肉人民。他激愤之下,写了一副长联讽刺。上联是:“郑公黄公薛公,……[详细]
113、吴炳荣 (18781941)
  吴炳荣 (1878—1941年)北海松表岭村人,青年时到北海经商致富,在珠海西开设胜隆号,专营日用陶瓷器及铁镬等炊具,又与人合资开设兴隆庄,经营生猪出口业务。民国17年(1928年)秋,投资大洋4000元在高德七星江畔创建吴园缸厂,年产粗陶缸、煲、钵等8万件,兼营榨油作坊(原址即今国营陶瓷厂),是北海第一所较有规模的手工业企业。吴为人善良,在工商界中急公好义,有口皆碑。二度当选北海商会主席,第一……[详细]
114、袁带 (18781966)
  袁带(1878—1966) 号瑞庭,又名砺山,小榄永宁人。幼年家贫,曾以卖白粥为生,后当佣工。民国13年(1924)任香山县“剿匪”队长,1929年任中山县护沙统领、小榄护沙局长,1933年任第一集团军总部咨议,1938年11月任中、顺两县敌后别动队司令,1938年任第四战区挺进第三纵队司令,少将军衔。1940年任第七战区第三纵队司令,1941年10月至1943年12月以游击队司令身份兼中山县县长……[详细]
115、陈希龄 (18781962)
  陈希龄(1878—1962)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人。陶瓷技师。出身于陶瓷世家,身有残疾,年幼即随父学艺。早年主攻原料、造形技术,20岁时用当地原料仿制紫砂器,以胎质细腻、色调纯正闻名业内。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山东省工艺局在博山创办陶瓷工艺传习所,局长黄华对其作品甚为赏识,遂聘入所。该所系官办,“所有出品,祗求精细而不求多”,且招有多名江西工人,他经常与瓷都同行交流技艺,并利用当地原料致力于新……[详细]
116、田骏丰 (18781917)
  田骏丰(1878年—1917年),字枫溆,号二澍,伏羌县城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优贡,同年入陕西巡抚岑百煊幕,三十年派赴日本留学,以事旋归,襄治军政。三十二年(1906年)任广西百色厅同知,宣统二年(1910年)迁宣化知县,次年转知容县。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出为上海都督府顾问、北京临时参议会议员,次年署甘肃省国税筹备处处长、财政司司长兼警察厅长。民国六年(1917年)复选为临时参议……[详细]
117、李长天 (18781973)
  李长天(1878~1973),名峄桐,号半日道人。博罗汝湖霞村(今属惠城区汝湖镇)人。著名画家。在伯父李星阁的指导下,勤学苦练,把伯父的书画艺术继承下来,从伯父学到的画雁、鹌鹑、雄鹰,有青出于蓝之誉。广泛学习历代名家作品,特别是对“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画十分倾心,自号宗王。晚年又爱上新安画风,一改往日清秀的风格,笔墨日见老辣,常用焦墨,横涂竖抹,沉雄浑厚;又喜用鲜艳的色彩,艳而不……[详细]
118、张金海 (18781948)
  张金海(1878~1948)艺名三盏灯。定兴北堽上村人。幼年读私塾。因家境贫寒,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拜容城北章村拂灯蕊(外号)为师。先学青衣,后改刀马旦。他体格匀称,面目清秀,被师爷(外号老永红)看中,领去学花旦,5年出科,应邀到三河县一家戏班,担任主角两年半,被请到保定第一楼组班。巡回于京东一带演出,主要剧目有《春秋配》、《董家山》、《杨家将》等70余种。演出中,他一出场亮相,两只眼睛光彩……[详细]
119、勃洛姆堡 (18781946)
  维尔纳·爱德华·弗里茨·冯·勃洛姆堡(Werner Eduard Fritz von Blomberg,1878年9月2日-1946年3月14日),又译布隆伯格,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曾任纳粹德国-长、武装部队总司令。他在1904年进入军事学院,1907年毕业,1908年进入参谋部。在一次大战时,他在西线有特出表现,因而获颁蓝马克斯勋章。他在一战结束后继续在陆军任职,1920年升为中校,1925年升……[详细]
120、金颂清 (18781941)
  金颂清(1878—1941),字兴祥,金尔珍之子。少习儒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补博士弟子员。后致力于经史之学。对图书文物的研究有较高造诣,善鉴真伪。1914年与罗振常创食旧廛书店于上海天主堂街,翌年停闭;1915年创青籁阁书店,未久亦停闭。1926年,在其父收集的大量古籍藏书基础上,于上海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九江路口)开设中国书店,专营古今图书,重点经营清代的精校精刊书,独树一帜,颇具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