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61、何雨农 (18781954)
  何雨农(1878~1954) 名劲,字雨农,长沙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自号六不先生,晚年自称“三新翁”,系基督教徒。饱读经史,但不参加科举考试。光绪末年,与徐特立等创办梨江高小,宣统元年(1909)又与黎雪渠等创办县立第二高小。辛亥革命后,任湖南学务司模范演说团团长,并自办《演说报》。1914年,更名为《通俗教育报》,他发表诗词、歌谣,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被汤芗铭逮捕。汤被赶走后,他仍任……[详细]
162、张继训 (18781962)
  张继训(1878~1962)张继训,原名继舜,字杏骢,长沙河西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丧母,赖祖母鞠育成人。家贫,父常负贩于外,无暇课子。而他自力苦学,至13岁通读四书五经,14岁为童子师。三十年,考入岳麓书院,同年中举,旋赴礼部试,成进士,授户部主事。三十三年,他调任驻俄罗斯大使馆一等参赞,次年内调户部司长。辛亥革命后归里,不与官场相接,惟与湘中学人杨树达等相交往,隐迹林泉,留连诗酒,凡……[详细]
163、曾雄 (18781923)
  曾雄(1878~1923),原名宪伦,号庭森,博罗汝湖汤村人。毕业于晚清武备学堂。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任职东莞都国府,其后又连续担任两广水师提督李准亲兵营管带、海军江碧舰舰长、亲军营代统领兼虎门陆军速成学校总教官等职。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时,李准派胞弟李涛往香港与胡汉民达成协议,将广东军政大权交给革命党,而广东的和平起义则由曾雄负责。这时,刚好惠州陆路管带洪兆麟起义,广东大局遂定……[详细]
164、黄天锡 (18781934)
  黄天锡(1878~1934)  今子长县杨家园子镇吴家寨子人。性情粗暴,横蛮狡诈,绰号“黄儿子”。民国17年(1928)冬,于安定东区操办民团,任团总。民团得瓦窑堡驻军崇保庆团支持,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好坪沟一梁姓人家遭土匪抢劫,要求民团搜捕,民团折腾数日无果,还向其索要辛苦费,比匪盗还多。张家峁子张福才、张九兄弟被民团以通“匪”罪抓捕、吊打,张九被杀,张福才幸得脱逃,民团搜捕未获,遂将其族弟张梦……[详细]
165、任采芹 (18781945)
  任采芹(1878—1945)清末拔贡。昌江县新街镇(今属东方县)玉章村人,少时天资聪颖,入私塾后又勤奋刻苦学习,因而学业成绩十分出众,后参加科举,考取了拔贡,成为昌江县当时为数不多的拔贡之一,后一直在乡间执教,成为当地名儒。1919年任采芹出资120个光洋给昌江县学子刘开汉到广州读书,这事在当地成为美谈。1939年日军侵琼,次年任采芹受中共昌感县委书记陈克文的委派,打入了日军设立在新街的琼西伪维持……[详细]
166、赵席聘 (18781957)
  赵席聘(1878~1957)字国珍。保定市区赵庄村人。赵席聘与刘郁芬系姑表兄弟,幼年在本村上小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袁世凯武卫右军,不久升哨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入保定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毕业后仍回武卫右军任副队官,冯玉祥任队官。宣统二年(1910)任北洋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连长、第十六混成旅营长。1918年任团长、西北军骑兵第八旅少将旅长。1……[详细]
167、董炳章 (18781956)
  董炳章(1878~1956)又名彬章,字赤电,鄞县人。14岁随父迁居绍兴,进中药铺当学徒,后师事方晓安,博览医书,曾与何廉臣同编《绍兴医药月报》,继创办和济药局、绍兴医学会及《和济医学卫生报》,举办朔望医学学术汇讲。1929年,国民党政府通过取消中医提案,他以绍兴中医界代表身份据理抗争。于医学文献用功尤深,1934年应上海大东书局聘请,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丛书,选辑医书365种,汇集汉唐至明清一百……[详细]
168、张伟文 (18781941)
  张伟文(1878—1941),字蔚斋,云和街头铺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谋求实业救国。三十年回国,在上海加入光复会。次年,再东渡日本,在东京经宋教仁介绍入同盟会。三十二年初回国,四月与魏兰等赴南洋、印尼等地进行反清活动。回国后受陶成章委托,负责苏、浙、皖等省联络会党,策划浙江起义。宣统元年(1909)春,与阙麟书、徐仰山在杭州羊坝头张顺余烟店,密谋浙江起义。随后去乐清县策动洪邦首……[详细]
169、李瑶屏 (18781938)
  李瑶屏(1878—1938)原名文显,字显章,号耀屏,后号瑶屏,晚号“榄山山樵”、“榄溪渔隐”。生于清光绪四年戊寅(1878)正月三十日。小榄人。初期绘画以清末海上画派南京吴石仙泼墨雨景山水画为范本,后继学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石各)、王原祁“四王”山水画法。其绘画沉练工细,以山水名人画著称于广东画坛,也擅画花卉、翎毛、草虫。民国初年一度在民军王和顺麾下任参议,后退出军政界,与广州画友赵……[详细]
170、王邈达 (18781968)
  王邈达(1878—1968),名孝检,号若园、盎叟、覆船山农,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人。博通经史,尤精《周易》。早年就读于杭州紫阳书院,尊父命弃儒从医,遍读家藏医籍。27岁在家乡行医,后至沪、杭,医名渐著。1919年,在嵊县开办芷湘医院,自任院长。1924年,因在杭以处方一剂治愈富商沈某重病而被誉为“王一帖”,朝鲜著名汉医也来函求教。1945年后,与史沛棠等合办杭州六通中医疗养院,自任院……[详细]
171、王心葵 (18781921)
  王心葵(1878—1921)名露,号雨帆。诸城县城里人。自幼爱好音乐,15岁跟古琴家王心源学琴,“初学虞宗数小操,旬日得其梗概,逾月克尽其妙,三载而尽通其业。”经过十几年的苦心钻研,终于融汇王心源、王冷泉两家之长,兼收并蓄,独成一家。其琴艺精湛,出神入化,备受同行的推崇。他不仅精古琴,且对琵琶弹奏有很深的造诣。 他曾跟自号“白云道人”者学琵琶3年,深得要领,成为北派琵琶演奏的代表名人。1907年,……[详细]
172、苏逸云 (18781958)
  苏逸云(1878~1958年),又名寿乔,号卧云居士,东城社兴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时敏而好学,废科举后,就学于省师范学堂。清末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民国元年(1912)出任光泽县知事四年,民国5年,北京重开国会,他进京充众议院秘书,翌年回省任省长公署机要秘书。民国8年后,任省立九中教员,并受聘为《龙岩县志》总纂。民国11年被推为龙岩县知事,任职十个月。民国15年继魏梦云之后曾任过省立九……[详细]
173、王家驹 (18781939)
  王家驹(1878~1939),字维白。丹徒(今镇江市区)人。名教授。幼就读于赵蓉曾,曾在乡里教过私塾,后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归国后,授职内阁中书。民国期间,历任教育部教育佥事、司长,安徽省教育厅长,北京政法学校校长,中英庚子赔款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天津法商学院讲师、教授。负责起草中国银行章程时,曾拒绝两千块银元贿赂,坚持不改章程中一字。住北京期间,常年以“百效膏”、“一……[详细]
174、袁康侯 (18781927)
  袁康侯(1878~1927),名祖成,号退僧(退生),以字行。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泰州人。民国烈士,同盟会会员。袁少有才子之称,擅长诗文书法。光绪三十三年出任泰州教育会坐办兼书记,次年因海安凤山两等小学堂急需教员,亲自前往任教。宣统元年(1909年)任南洋劝业会调查科科员。辛亥革命后,出任扬州军政分府参谋长。民国2年(1913年)到上海,任《神州日报》主笔,后被荐为东海县知事,因不满上司……[详细]
175、茅乃封
  茅乃封(1878~?),字汉台,晚号禅云。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丹徒县红旗口人。光绪二十三年中举。次年与其父茅谦赴沪,佐理《蒙报》。光绪二十八年入江南陆师学堂第一期,与赵伯先等同学,次年毕业,被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后几经周折,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被任命为新军第二标教练官,兼统带事,开始实现其从戎报国之愿望。宣统元年(1909年)被派为七十六标第三营管带,驻防云南大理府。宣统三年,镇江军政府……[详细]
176、唐宝锷 (18781953)
  唐宝锷(1878—1953)族名宗鎏,字秀锋(秀丰),香山县上恭都唐家村(今珠海市香洲区唐家镇)人。清光绪四年(1878)三月十四日出生于上海。光绪二十二年(1896)考派往日本官费留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毕业即任代理长崎领事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调东京公使馆任馆员。光绪三十一年(1905)获早稻田大学学士学位回国,经朝考一等,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12月以参赞衔随载泽赴日考察政治。光……[详细]
177、许沅 (18781972)
   许沅(1878~1972),字秋帆,南京同文书院毕业。其父许黉竹在南通为张謇助手,许沅少年时得以活动于江南各地。民国成立后,出任外交部上海交涉使,后又担任过郑州交涉使。上海交涉使公署大厦就是他任职时所建。他精通数国外语,在对外交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工商业者利益不遗余力。在当时的弱国外交中,他处理得当,赢得地方信赖。 民国16年(1927)后,离开政界,组建上海大中华饭店和中央饭店,自任……[详细]
178、永灿 (18781966)
  永灿,法名淡洋,法号禅灯,清光绪四年(1878)生于福安大石虎壑村。家贫,父母无力抚养,九岁便出家萌源兴福寺。在寺内私塾书房刻苦自学,受住持僧宿缘禅师影响较深,加上寺内塾师的悉心指教,文化水平和佛学造诣不断提高。宣统元年(1909),永灿赴福州鼓山涌泉寺学习佛学经书,适逢圆瑛法师主讲佛学《护-》,永灿学业大进,参加经卷考试获得第二名。宿缘禅师圆寂后,永灿主持寺务,增置藏经、华严经等七百多卷,精心研……[详细]
179、李云霄 (18781956)
  李云霄(1878~1956)李云霄,字步青,号凌庵,连城县新泉乡乐江人,清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书香之家。幼年勤奋好学,喜书法。清末中拔贡后,曾出任江西省南丰县知县。他为官清廉正直,处事公正无私,政声卓著。善书法,其书法源自颜、柳碑帖,秀丽刚劲,飘逸潇洒,自成一体,在广东潮州和闽西各县颇负盛名。云霄热心教育事业,关心后辈成长。民国初年县内仅有一所县立中学,不能满足青少年入学需要,因此他为首倡议……[详细]
180、杨景文 (18781961)
  杨景文(1878~1961年),字子晖,厦门人。10岁进县学(秀才),早年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黄廷元、洪晓春等人发起成立大同两等小学堂,被聘为校长。光绪三十四年,发起倡办淘化罐头食品厂,后淘化与大同酱油厂合并为淘化大同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董事。同时又投资厦门自来水公司和厦门电灯电力公司。宣统三年(1911年),在林则徐之孙林炳章的督促下成立厦门去毒社,杨景文任社长。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