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61、葛松林 (18851944)
  葛松林(1885~1944)字月波,人称老月。望都西阳邱村人。幼年丧父,曾入读私塾,稍长到药铺当学徒。成年后务农兼作兽医,间或给人治病,在当地小有名气。育有二子二女,皆就学,平时教育以气节为重,鼓励他们接受革命思想,参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葛松林目睹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径,深以国破家亡为忧。他毅然要求儿子们离家,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见儿子犹豫不走,便拿起棍子把他们赶出家门。兄弟俩西走山……[详细]
162、陈琳 (19131944)
  陈琳(1913~1944)原名陈之骏。涿县(今涿州)毛家屯村人。11岁考入涿县城内完全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通县师范学校。勤奋好学,历次考试名列前茅。通过学习,逐步懂得了爱国爱民的道理。对“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感触很深,不顾冀东伪政权阻挠,与通县师范爱国师生一起,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联络涿县籍同学,组成抗日救国宣传小分队,回乡进行宣传活动。1936年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经人举荐……[详细]
163、沈恩孚 (18641944)
  沈恩孚(1864~1944),字信卿,号渐盦,又号心磬,晚号若婴。原籍吴县,生于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15岁回吴县应童子试,入县学为诸生,后肄业上海龙门书院。光绪二十年(1894年)应乡试中举人。后执教于宝山县学堂。光绪三十年倡议改龙门书院为师范学堂,旋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受任龙门师范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一年江苏学务总会(后改名江苏省教育会)成立,任评议员,致力教育革新。当年为反对苏杭甬铁路……[详细]
164、赵得臣 (18721944)
  赵得臣(1872~1944),原名揖泉。祖籍泗阳,因水灾落户扬州西乡七里甸赵家庙,是扬州中医经方派创始人。幼年丧父,随母陈氏进扬州城,14岁从东关名医朱素臣学医,18岁悬壶旧城仓巷。其时扬州西医甚少,疔、疽、痈等外症难得医治,赵得臣大胆进行手术治疗,故人称赵氏中医内外方脉。由于他替人医病处方灵巧,医理贴切,且获愈者众多,百姓称颂道:“扬州出了个少年神医,有华佗刮骨疗毒之功术。”盐商大贾相继求诊,赠……[详细]
165、姚锡舟 (18751944)
  姚锡舟(1875~1944),名锦林,字锡舟。上海南姚人。中山陵的承建者、中国水泥工业的先驱。13岁独自外出谋生,充当童役、小贩、筑路工,曾受教于著名工匠杨斯盛,营造技术造诣日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上海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三十年,承建上海电话大厦而崭露头角。此后,又因建造外白渡桥、中央造币厂、法国总会,在南京建筑南洋劝业会、总理陵(今中山陵)、和记洋行大厦等著名建筑而闻名全国。民国1……[详细]
166、徐明富 (18901944)
  徐明富(1890~1944),金坛县建昌乡沟嘴头村人,出身贫苦家庭,祖辈务农。民国26年(1937年)冬,日军侵入金坛建昌圩,烧杀抢掠,人民深受其害。次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东进茅山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沟嘴头村地处建昌圩大芦滩西侧。他家单门独户,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土墩上,只有一座小木桥通向陆路。水里芦草茫茫,无闲人进入,是抗日战士隐蔽的好地方。新四军得到徐明富、王吉娣夫妇的支持,把他们家作为活动基地。……[详细]
167、缪谷稔 (19051944)
  缪谷稔(1905~1944),又名青裳,化名李念慈、陈一鸣。江阴申港缪家垫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14岁到常州当学徒。民国15年(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武进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长。民国1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曾回申港暂避,两月后返常州,在《中山日报》、《武进商报》上撰文,抨击国民党右派镇压人民的罪行。同年冬,回到申港,以小学教师身份……[详细]
168、朱前 (19161944)
  朱前(1916~1944),原名贯义。涟水县余圩乡人。烈士。日军侵占涟城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对敌斗争有胆有识,工作热情高,开辟新区有办法,不久被调到离大汉奸王培坤盘踞的时码据点最近的光华乡任指导员。光华乡当时是伪化区。他一到那里,就发动群众摧毁了伪乡、保组织,组建共产党领导的乡、村组织和联防队。为对付敌人,在全乡搞破(破路)、拆(拆砖墙、庙宇)、打(打狗)等活动,把交……[详细]
169、王道正 (19021944)
   王道正,字瑞甫,陕县西张村乡凡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死于1944年9月。曾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随国民党宋哲元部到察哈尔省,先后任龙关、宣化两县县长。1935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时,在保定专区任专员。1938年返里。初在家习书法、练武功,后与他人经营棉花行业,任合作供销理事会理事长。饥馑之年,王道正常散发家资接济穷人,对他的门族,每户还格外分发5块银元度荒。 1944年5月……[详细]
170、刘崇本 (18711944)
  刘崇本(1871~1944)字悟民。雄县孤庄头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贡生,二十九年(1903)举人。新学兴起后,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和北京北洋法政大学。民国初年,参与创办雄县第一高等小学和本村初等小学。执教多年,历任热河法政大学、河北大学、保定高等师范、保定第二师范、吉林大学教授,晚年回乡治学。刘崇本精研经史、汉学、金石考据、文学,其著作有《孤庄诗录》、《孤庄文录》、《考察日韩江浙教育日记……[详细]
171、萧竹雯 (18651944)
  萧竹雯(1865-1944),名湘柱,今洪溪乡黄佩村人,清同治四年(1865)生。肄业于濂溪、岳麓书院。曾任湖南省资议局议员,积极建议清政府兴办学校,向西方学习;坚决反对清廷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外国。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同乡周辛铄等人发起,创办大同高等小学堂,先后五任校长,历时15年。他择师与教育学生均极严格,故校风良好,人才辈出。民国6年(1917),萧竹雯当选为湖南省议会议……[详细]
172、许德佑 (19081944)
  许德佑(1908~1944),丹阳城镇人。民国16年(1927年)江苏省立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兼修社会科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中学同学陈鲤庭最友善,经陈介绍,加入田汉、洪琛办的南国剧社,担任过导演。民国19年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入蒙伯里大学攻读地质学。民国24年获碴士学位,加入法国地质学会。当年回国,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任无脊椎动物研究组主任,主要研究湖北的三迭纪……[详细]
173、梁琨 (19151944)
  梁琨(1915~1944年),字毓亭,武陟县北小段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组织工人抗日游击队,任指导员。后任太行南区工委委员和修武县工委委员。1938年初,梁琨为了抗日,组织了抗日敌后援会和武陟县抗日宣传队(他担任副队长和指导员)。他带领宣传人员,奔走于城镇乡村之间,以演讲、写标语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梁琨除以搞宣传工作外,还十分重视组织发展工作。他经常组织“民先”成员……[详细]
174、黄锦棠 (19121944)
  黄锦棠(1912—1944)曾用名黄颉、黄贯夫,民国元年(1912)2月15日出生于长洲北村。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毕业后回到中山,先后执教于烟州小学、北山小学、会同小学、牛起湾小学、雍陌小学、县立一小及周崧小学。在中共党员孙康、叶向荣(叶蔚文)、李琴芳等人教育影响下,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初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在石岐组织话剧协社宣传抗日,其发挥自己在音乐、美术、书法、演讲等方面的专……[详细]
175、王少奇 (19121944)
  王少奇 (1912-1944)原名王季如,河北省香河县人。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在板桥村开办诊所,以医生身份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建立了抗日救国会组织。1938年4月王少奇在盘山千像寺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召开的扩大会议,在会上被任命为蓟县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7月中旬,参加冀东西部抗日-,并于7月31日配合主力部队攻克蓟县县城。1939年9月,王少奇任蓟遵兴游击支队政委及盘山八路军办……[详细]
176、杨雅欣 (19151944)
  杨雅欣(1915~1944年),又名昌维,福鼎县贯岭茗洋半岭头村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7月16日。雅欣少时聪敏,民国21年因家贫而辍学。翌年随父去福州当筑路工。后因时局动荡随父返乡。民国23年,开始与中共地下党员、表亲王老五(浙江南宋洋人)在鼎泰、鼎平边界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参与组织茗洋村民抗击劣绅张元记的斗争。民国25年春,参加鼎泰区游击队,任文书,继而担任鼎泰区青年团书记,不久加入中国共……[详细]
177、周振庭 (19041944)
  周振庭(1904—1944)本县盐仓人。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务农,1925年,为寻求出路,周振庭背井离乡投奔国民革命军,后因不满国民党军队腐败,托病退伍。1937年底,上海被日军占领,周振庭痛恨日军,又毅然参军。1938年初,他加入了“忠义救国军”陈王武的队伍,负责教育训练任务,不久和中共浦东工委及其领导的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取得联系。1939年,日军采用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并举的办法。……[详细]
178、姚锦林 (18751944)
  姚锦林(1875~1944),字锡舟,川沙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租界当马路小工,擢班首,遂结识杨斯盛、江裕生等建筑界知名名人。光绪二十六年,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二十九年,外白渡桥重建,需拆除的旧桥桩却拔不上来,工部局的外籍工程师一筹莫展,姚锡舟揽下这一难事。他在苏州河里停上几条大船,趁落潮时把旧桥桩固定在船上,涨潮时,靠水的巨大浮力,拔出桥桩,深得工部局工程师玛礼逊、罗德、德利等人的欣……[详细]
179、魏元信 (18931944)
  魏元信(1893~1944)字复乾。安国奉伯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考入保定官立中学堂,1912年肄业,在安国伍仁桥村任教,1915年考入直隶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图画音乐专修科,毕业后赴英国留学,系统学习西方绘画理论,绘画技巧有很大提高。他的山水、名人、梅、兰、荷等作品,以墨色润泽、沉雄、郁茂、挥洒姿肆而不失条理著称。经过潜心钻研,反复实践,他将中西方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画风别具一格。1935年11……[详细]
180、王乐天 (19051944)
  王乐天(1905—1944) 小名永贞,又名郊麟,麟游县河西乡上庄村人。麟游地下党和游击队负责人,革命烈士。曾在三原第三师范和凤翔二中读书。民国16年(1927)受聘为麟游高小教务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4月,任麟游党支部书记。民国19年(1930)春,随赵伯经入“西北民军”警卫团第三营搞兵运,后又进入杨虎城部新编旅赵慧生团。民国20年(1931)12月,与赵伯经率领三营起义。他和魏含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