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41、徐梦周 (19041944)
  徐梦周,又名徐德辅,1904年生于安徽省寿县李山庙。父亲徐士端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兄弟4人,徐梦周最小。10岁左右入堂叔徐子香办的私塾读经史。五四运动后,革命的思潮冲击着徐梦周的心扉,他立志报效国家。1920年春他得胞姊资助,先入本县芍西国立小学,1921年转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学习。时值革命活动家恽代英来芜湖讲学。徐梦周得恽代英的教诲,进步很快,不久即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春,经……[详细]
42、沈振黄 (19121944)
  沈振黄(1912—1944),名耀中,字振黄,嘉兴人。世居嘉兴城内南大街。父沈阜升,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任海军舰长。振黄幼年在嘉兴东栅镇读小学。1927—1929年,在上海中法学堂就读,1930年离开该校,考入上海中法工学院,攻读铁路工程专业。课余从事美术创作,投稿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九一八事变后辍学,由《中学生》杂志宋云彬引荐,入新中国书店工作。1933年去……[详细]
43、李大和 (19181944)
  李大和(1918—1944)  李大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曾任中共崖县区委委员兼组织部长。l944年初在新丰村被日军包围,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在战争岁月里,他的1个妹妹和2个弟弟都参加革命,被敌人杀害。李大和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永存,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李大和在入党时更名为李实,1918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五区莺歌海村(进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一个渔民家庭。祖辈以捕鱼……[详细]
44、罗裕庭 (18881944)
  罗裕庭,1888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道林乡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随父罗德明学唱湘剧,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他有天赋的洪亮噪音,专演以唱工见长的紫脸戏。。罗裕庭的唱腔雄浑高亢,表情豁达大度,动作稳健优美,善于把名人悲歌慷慨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形成湘剧紫脸独特风格而驰名三湘艺坛。曾与他的老艺人谈起罗裕庭的演唱技巧,总是津津乐道。罗裕庭待人谦虚和蔼,慷慨好义,平生不求积蓄,同行中遇有困难者,他即倾囊……[详细]
45、卫国尧 (19131944)
  卫国尧(1913~1944),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祈氏抚养长大。民国17年(1928)15岁时考进中大附中,中学时期,经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勉,立志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23年春,高中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考进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得到该校进步校长岗山万之助的指导,阅读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初步建立起马列主义世界观。这时,他刻苦用功,把岗山万之助的译著《……[详细]
46、林宗素 女权运动先驱(18781944)
  林宗素,原名易,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父亲林剑泉,有文才。母亲黄夫人出自书香门第,能作诗填词,并做得一手好女红。林宗素与哥哥林白水幼年受教育于母亲。后到大舅家,跟从家馆老师高啸桐学习西学。林宗素性格活泼,颇具新思想,10多岁时便自行放足,积极主张屏弃缠足恶习。不久母亲去世,林宗素在生活上便完全依靠仅比她年长3岁的哥哥林白水。林宗素在林白水的引导与影响下,成为富有……[详细]
47、桂树魁 (19121944)
  桂树魁,原名永吉,1912年生于海南岛昌江县海尾上村(渔业村)。父亲叫桂开信(又名桂二乌),生育4男2女。二、三十年代桂家有渔船,以捕鱼为业,生活较富足;可是自从日寇侵琼后,由于战乱影响,树魁的3个弟弟相继病故,加之船只被日敌没收,房屋被拆去建炮楼,家景逐渐走向衰败破落。 桂树魁9岁开始在海尾上私塾。1927年起,先后在海尾国民学校和昌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就读。 为追求革命真理,1935……[详细]
48、高桥 (19141944)
  高桥,原名高明海,字镜天,化名苏然、徐文良,1914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今辽阳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7岁的高桥,不当-奴,流浪关内。1934年,考入河南洛阳军校。他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在1935年结业时,拒绝去国民党军队,到唐山海关当了雇员。在这里,他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朱欣陶、李楚离,走上了革命道路,于1938年参加了共产党。同年6月,他去河北省丰润县北火石营,参加了抗日联军。7月,……[详细]
49、王艾武 (19211944)
  王艾武,1921年生于北京市平谷县乐政务乡井儿峪村。家境贫寒,为了生活,10岁时就给地主放猪、放羊。1937年七七事变后,家乡沦陷。王艾武同所有穷苦农民一样,不甘心当-奴,盼望翻身解放,能过上好日子。1938年6月,宋时轮、邓华率领八路军第四纵队到冀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进到平谷县后,井儿峪村也第一次驻上了八路军。八路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给群众扫院子、担水、打柴等等。同时深入浅出地宣讲抗日救国……[详细]
50、贾继英 (18751944)
  贾继英,字俊臣,祖籍山西榆次郝家沟村,生于1875年。幼进私塾研习四书五经,稍长入大德恒票号学徒。因精明干练,有胆有识,善于应对,而得到掌柜的赏识。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偕光绪以及嫔妃、亲王、文武大臣千余人马仓惶出逃。途经太原时因感经济拮据,提出向省城金融界人士借银30万两。当时,贾继英任大德恒票号驻并主事。大德恒票号系山西祁县乔家 (闻名全国的商业金融资本“在中堂”)的“财东”,实力雄……[详细]
51、张文彬 (19101944)
  张文彬(1910-1944) 红七军政委,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书记。 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张纯清, 1910年5月生于平江县梓江东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教会学校就读,积极投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到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返回平江,组织工农武装,任中共平江西乡特委书记。后被捕,经多方营救出狱。继续进行革命武……[详细]
52、蒋潘 (18711944)
  蒋潘(1871-1944),字恢吾,号蓼庵,祖居睢县,后迁杞,住县城大南门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1900、1901)恩正并科河南乡试举人,朝考大挑一等,授职拣选知县(未任),是晚清及民国年间河南著名学者一,有“南有李敏修,中有张开促孚,北有蒋恢吾”之誉。 蒋博览群书,学力深厚,其居室“梧荫楼”藏书数千卷,平生潜研经史,文宗昌黎、诗法少陵、史尊班马,造诣颇深,尤擅于史志,精……[详细]
53、赖月华 (19051944)
  赖月华,乳名煌姑妈,1905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西门赖屋的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赖月华与当时在励勤学校任教的张鼎丞结为夫妻。丈夫接受新思想、倾向革命的言谈举止,对赖月华有着直接的影响。1927年9月,永定溪南党组织成立后,金砂各乡在溪南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办起了平民夜校,以启发农民的觉悟。赖月华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之下,不但带头剪短发,参加西湖寨夜校学习,还走村串户动员其他妇女上夜校学习。在……[详细]
54、王韶 (19121944)
  王韶(1912—1944),女,汉族,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王韶,原名王毓贞,1912年12月16日出生于怀远县龙亢镇后菜园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29年到安徽省芜湖省立第二女子中学读书,1931年考入凤阳女子师范,1932年高中毕业。1933年初,王韶经朋友介绍,到南京莲花桥小学教书。为了继续深造,193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校期间,她进一步受到进步思想熏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详细]
55、黄伯尧 (18951944)
  黄伯尧(1895—1944年),原名黄世芬,凌云县平乐(今属凤山县)力那村人,壮族。田南道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回平乐乡任教。民国十四年(1925年)5月到万岗甲篆巴盘小学任教,9月参加韦拔群在东兰举办的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即回平乐发展积极分子并在海亭组织革命同盟,建立区、乡农民协会及农军武装,开展打倒-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活动。他先派农军10多人给平乐的团总班述澄打长工和当团丁,然后联系东……[详细]
56、吕光 (19141944)
  吕光,原名陈癤,苗族,1914年生于云南省思茅县复兴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陈景星早年从政,后弃政从教,在家乡曾任过中学教员和校长。吕光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在家乡高小毕业后,考入昆明省立工业学校附属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时值日本侵略者侵吞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最严重的时刻。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吕光积极参加了一二九爱国--活动。后又随学联组织——南下扩……[详细]
57、刘泗方 (18801944)
  刘泗方(1880~1944.2),字滨阁,河南省内乡县夏馆镇人。自幼随武生员萧龙甲练武。光绪二十四年(1898),成为内乡县武生员。1905年考入南京高等警务学堂。在此期间,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后秘密加入同盟会。此后,他与十余位同学结伴东渡日本,入日本法政学堂深造。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刘泗方遭清廷通缉而被日方驱逐回国。船抵上海时,得知秋瑾被捕,他积极参与营救,未果。秋瑾……[详细]
58、李平东 (19141944)
  李平东,原名李振瀛,1914年出生在河北省南宫县开河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在本村读书,学习刻苦。1930年夏考入县立中学,在校期间,在老师和进步同学的影响下,接受革命思想,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政府的腐败,使其立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夏,李平东中学毕业后,又考入冀县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在这里他阅读到了大量马列著作,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加入共产党成了他的最……[详细]
59、胡继庭 (19161944)
  胡继庭(1916~1944),金寨县南庄畈人,出身于贫农家庭。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皖西北道委任道委书记郭述审的秘书。民国23 年10 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胡继庭继续留在皖西北道委工作,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民国24 年初,红二十八军建立,胡继庭被调往红二十八军,任军委秘书,参与高敬亭主持的党务、军务等决策工作。他为红二十八军起草了很多……[详细]
60、孟凡书 (19221944)
  孟凡书,1922年8月出生于孟兴庄镇一个农民家庭。18岁那年,由于目睹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毅然拜别父母和新婚妻子,参加了由中共灌云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灌云县大队(后升格为“警卫团”)。1942年2月开始担任县大队三支队二小队队长。他作战勇敢,先后参加大小战斗50余次,打死打伤日伪军70余人,3次受轻伤、1次受重伤。1944年农历5月,位于汤沟镇西北20华里,紧靠柴米河北岸的黄荡村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