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21、梁林 (19111944)
  梁林(1911~1944),原名梁仁,曾用名于飞,1911年4月出生于广西融县潭头乡(今属融安县)新桂村一个耕读世家。父亲梁钟珀一生从事农耕,且勤奋自学,阅读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颇有文化修养。伯父梁钟塘,知书识礼,平易近人,曾任地方官吏,从政廉洁,两袖清风,颇受世人敬重。梁林小时候常听父亲和伯父讲述太平天国和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故事,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29年,梁林考入融县初级中学(今融水县……[详细]
22、马本斋 抗日英雄(19011944)
  • 马本斋
  尤素夫·马本斋(1901—1944年),是抗日英雄马本斋的经名,原名马守清,男,回族,共产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随部队赴延安途中,马本斋带状疱疹发作,又感染肺炎,病逝于山东莘县。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详细]
23、李景波 (19111944)
  李景波(1911~1944)名广年,字景波,1911年2月27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韭园乡李家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春,入陕北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就学。四师是陕北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方,1930年11月,李景波在这里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李景波入党后,更加积极地向乡亲们宣传革命,结合农村实际,揭露反动土豪剥削压榨的罪行。成年累月被天灾-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贫苦百姓,被李景波的讲演深深吸引,冬闲时……[详细]
24、高选锋 (18561944)
  高选锋,字稚英,号拔庵,安溪县新康里大坪乡(今大坪乡大坪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于台北二张犁。光绪十二年(1886)考取台北府学第二名秀才。选锋成秀才以后,不自满足,继续进修,决心中举人,成进士,金榜题名。其学习成绩每列玉屏书院前茅。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发生。清廷命黑旗将军、广东南澳镇总兵官刘永福到台湾加强防务。选锋学识渊博,素为历任知府所器重。甲午战败,台北知府陈文□立即召见选锋,……[详细]
25、张晓初 (19131944)
  张晓初,又名张成业、章冠,化名陆增福,1913年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金桥乡社庄村(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父亲在乡村行医,家境一般。张晓初小学毕业后考入浦东新陆师范学校就读。他从小喜欢读书,除完成功课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从中接受了不少革命真理。1931年,张晓初为谋生到上海大西药房当学徒,其间耳闻目睹了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大中学生三次赴南京-,敦促蒋介石北上抗日,遭到国民党武装-镇压的惨状。他对日本帝……[详细]
26、徐申如 (18721944)
  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字曾荫,海宁硖石人,实业家,诗人徐志摩之父。交游甚广,与南通张謇尤为友善,深受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热心公益的硖石首富徐申如(1872~1944年),名光溥,浙江海宁硖石镇人,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他交游甚广,深受其“实业……[详细]
27、卫兴顺 (19181944)
  卫兴顺,1918年出生在北京市延庆县-科乡汉家川村。家里老少三辈十几口,依靠不到10亩薄沙地维生,日子过得极端贫困。卫兴顺只读过三冬私塾。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幼年时就不得不去打短工或砍柴卖,以补贴家用。1932年,日本侵略军为推行“以华治华”政策,策划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溥仪登上伪满“皇帝”宝座,延庆县被划归伪满后,1936年9月初,伪满在-科设警察分所,对当地人民实行血腥统治。-科伪……[详细]
28、张思德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19151944)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详细]
29、王伯沆 (18711944)
  王伯沆(1871—1944)先生名瀣,一字伯谦,晚年自号冬饮,又别署沆一、伯涵、伯韩、无想居士等等,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先后执教于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大学(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等院校。名人生平王伯沆先生由清末入民国,曾作过岭南学者陈寅恪先生昆仲的家学业师,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均有往来。 1871年生于南京。幼聪颖,曾学于端木采、高子安。后入钟山书……[详细]
30、王甲本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9011944)
  王甲本,字立基,1900年出生于云南省平彝(今富源)县中安镇一个旧军人家庭。父亲王田栋曾在滇军中供职。1918年王甲本毕业于云南省讲武堂第14期,在滇军范石生所部历任连长、营长等职,先后参加了1922年驻粤滇军讨伐反对孙中山的广东军阀陈炯明之役以及攻打广西军阀沈洪英等战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毕业于南京国民政府陆军大学将官班。在长达3个月的淞沪抗战中,时任革命军第十八军第九十八师副师长的……[详细]
31、吴茂林 (19131944)
  吴茂林,原名吴廷健,1913年生于湖北省咸宁县古田乡方吴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那年,鄂南各县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民革命运动,启发和教育了吴茂林,在他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火种。1931革命根据地大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已发展到鄂东豫南皖等十余县范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胜利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也于黄安中心七里坪地区建立起来。吴茂林深受鼓舞,告别亲人,直奔红区,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详细]
32、黄一青 (19071944)
  黄一青(1907~1944) 1907年出生,清澜镇陈家村人。少年时,进入翠英小学读书,因经济困难,读完初小便弃学回家捕鱼过活。1926年,他同贫农女儿祝朝南结婚,生二男一女。后来赴马来亚,白天协助父亲捕鱼,晚上进夜校读书。在夜校里接受进步思想教育,从而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共产党组织。 1931年,他从马来亚回到家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宣传革命道理。1932年任中共文南区委-,开展对敌斗争……[详细]
33、徐翼 (19171944)
  徐翼,原名徐宏仁,祖籍江苏省吴县,1917年2月生于辽宁省辑安县城。父亲原是东北军一名校级军官,九一八事变后因从事抗日秘密活动,被敌人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扩大侵略坚贞不屈,后病死于狱中。其舅父亦为东北军军官,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1923年,徐翼入辑安县城小学读书。1928年考入沈阳省立第一中学。初中毕业时,正值日军扩大侵略东北。他目睹日军对中华民族的蹂躏和压迫,义愤填膺,小小年纪就参加了抗日民军……[详细]
34、朱学勉 (19121944)
  朱学勉,原名应端贤,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城一个穷苦读书人家庭。是著名画家应野萍先生的胞弟。朱学勉的父亲应桂磬是前清秀才,为人慷慨正直,爱诗能文,工书法,以教书为业,安贫乐教,淡泊明志。他的这种秉性,对朱学勉的成长颇有影响。1925年朱学勉高小毕业的时候,家庭的厄运接踵而来,“父死兄丧家四壁”。从此,年仅14岁的朱学勉走上了谋生的艰辛历程。开始时在本县一家中药铺里做小店员。1929年他到了上……[详细]
35、王桂生 (19211944)
  王桂生,1921年1月31日出生于河北省魏县回隆镇后赵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宋屯亲戚的资助下读完了小学,又就读于楚旺中学。在学校里,吃得最差、穿得最差的同学是他;而听讲认真、学习刻苦、尊师爱友的同学也是他。“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啊!”时任楚旺镇中学教师的中共地下党员吴芝圃等老师对王桂生的评价很高。吴芝圃不会忘记,就是在艰难条件下求学的王桂生,还尽可能地关心和帮助比自己条件更差的同学。一次,几个小流氓在学……[详细]
36、汪林兴 (19081944)
  汪林兴(1908~1944),崇安县岩后村人。少年时,跟着父亲学种田,并利用空暇时间到村里学堂外面旁听塾师讲课,还借来中医中药书籍挤时间阅读,很快就熟记许多药方。民国14年(1925),他父母送他到里洋村跟一个老中医学医。三年后他开始单独行医。民国17年初,中共崇安县委把工作重点从县城转移到乡村,汪林兴毅然弃医回村,投入共产党宣传和组织的农-动,成为农运骨干,组织动员群众准备参加武装-。民国18年……[详细]
37、马吟南 (19121944)
  马吟南,又名马宗周,字承武,化名崔林、李杉,1912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马店子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玉田师范讲习所。在学习期间,他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写过很多文笔犀利有独到政治见解的文章。1927年10月18日参加了震动北方的玉田农民第一次武装-,嗣后转入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1928年毕业前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以人民解放事业为已任的革命……[详细]
38、朱希祖 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18791944)
  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盐长木桥(今富亭乡)上水村人,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详细]
39、康俊仁 (19081944)
  康俊仁,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夏县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性格刚毅,抑强扶弱,爱抱打不平,深得乡亲们拥戴。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都乐意找他拿个主意。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周村村长的康俊仁,耳闻日军杀人放火的暴行,义愤填膺。在共产党干部金长庚的指示下,他经常以村长的身份作掩护,进入县城为党刺探情报。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山西形势急转直下。到1938年初,临汾、安邑、运城相继沦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详细]
40、李良 (19121944)
  李 良(1912~1944) 又名李永萃,南阳镇小美丹村人,1912年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幼年时期和两位胞兄随同双亲到过南洋。母亲在南洋去世,便随父亲返乡。 1921年,李良在两位胞兄的接济下,赴上海暨南学校读书。不久,转回文昌中学就读。约两年后,赴广州学习军事。1933至1938年,在国民党琼山县步兵连当连长。不满官场腐败,1938年毅然弃职回家,在迈众小学(现美丹小学)当校长。1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