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81、姚若思 (18801944)
  姚若思(1880~1944年),名世俨,字若思,今阳西上洋上洋村人,是孙中山早期同盟会会员。民国11年(1922年),任阳江县县长。民国13年,任茂名县县长。次年,改任电白县长,后又任英德县县长、阳江县县长。姚若思当政期间,乐于助人,为民办实事。一次,一汉子担柴进阳江城卖,行至南恩路时,因饥饿体力不支而摔倒,姚若思正好路过,被担柴汉撞个正着,手下人欲与之论理,姚若思摆手说:“他因为饿急了才摔倒,我……[详细]
182、赵永清 (18851944)
  赵永清(1885~1944),开封东大寺阿訇,字玉光,河南省封丘县海庄人。早年致力于宗教事业,多次任教于开封东大寺、封丘、武陟、辉县、博爱、沁阳等地,历时30余载之久,其弟子中声名较著者如李希章、刘圣亮、莫世明、何国安、丹鹏举、曹世勋、买庆堂、兰玉田和长子赵殿庆,这些弟子散布在河南各地,主要是豫北地区。赵永清阿訇一生有三大成就。首先是他在东大寺掌教期间,使东大寺与文殊寺两大教派(即格底木派和伊赫瓦……[详细]
183、惠光前 (19201944)
  惠光前(1920~1944)化名王甘前、林亦青、李新民、李健吾。陕西甘泉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甘泉县高小读书的惠光前,与同学一起走上街头,呼吁各界民众抗日救国。1934年考入陕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反帝爱国活动,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西安事变后奔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学习。1937年9月到安吴青训班任队长,旋调兰州,改名林亦青,在刚成……[详细]
184、妙月 (18831944)
  妙月和尚(1883~1944年),俗姓邵,讳腾朗,号铁罗汉。晋江县安海镇邵厝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少年因久病,母亲送他去洋南乡斋堂长斋奉佛,身体竟康复转健。于是到厦门朝天宫剃发,拜觉明上人为师,在南普陀寺从喜参和尚受戒,向妙释寺愿意老人学法,精读《金刚经》,嗣继曹洞正宗。19岁回安海东郊古庙,开云水堂就近侍奉双亲。平时垦荒、化缘,为人治病,把收入供给信徒挂搭食宿。25岁,双亲去世,他再……[详细]
185、贾征远 (19161944)
  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川。1936年元月编入刘志丹-带领的红28军,贾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送往延安后方医畹治疗。伤愈……[详细]
186、何迈泉 (18831944)
  何迈泉(1883~1944)何迈泉,派名前众,号佩吾,长沙县新康都亭梓庙(今望城县格塘乡三合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辛亥革命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独立二团上校团长,不久弃职还乡。1917年,何迈泉被委任长沙县新康团防局长,时三湘大地天灾-不断,人民苦不堪言。有些贫苦农民,不甘官府、豪绅盘剥,或啸集山林,夺富济贫;或对重租苛捐不满,言词偏激。一旦被他发现捕捉……[详细]
187、饶菊生 (18731944)
  饶菊生(1873~1944)饶菊生,字鸿运,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于长沙县东乡泉塘湾一农家。幼读私塾2年,16岁进长沙一绸庄习商,因勤俭好学、礼貌待人而深为店主器重。及长,先后赴上海、杭州、北京、武汉等地投师学艺,眼界大开,技艺大进。回长沙后,结合当地实际,推陈出新,自成一家,活跃于本市工商界。他初以日新昌绸庄为基础,继而拓宽经营范围,集资开办源生长寿坊店、宏济堂药房、华昌木器店、鸿庆堂响房等……[详细]
188、恩和巴图 (18821944)
  恩和巴图(1882~1944)蒙古族,字子荣,姓杭锦,太仆寺左翼牧群正白旗五旗敖包人,该旗总管斯仁栋日布之三弟。8岁到北京雍和宫当喇嘛,29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常以巨商的身份深入东北、内蒙、西北、京津等地区,扩展同盟会组织、筹集资金,得到孙中山的高度评价。恩和巴图拥护孙中山的新“-”,多次在孙中山与李大钊之间做通讯联络工作,1924年他与李大钊等5人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详细]
189、李静诚 (18671944)
   李静诚(1867—1944),字洁斋,府城圩诚意街人。幼年随任惠泉书院院长的父亲李亿年到院就读。 清光绪十年(1884年)考取贡生,以后应3次乡试皆落第。25岁学刑务,进身仕途,先后在府、厅、州、县衙门充当幕僚,掌管刑务、钱粮、文案达10余年。光绪三十三年陆荣廷当左江镇总兵时,李静诚在上思厅办刑务。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于龙济光广东陆路提督衙门供职。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后,广东宣布独立,各……[详细]
190、张国权 (18801944)
  张国权(1880—1944),字震欧。阳朔县高田乡乐响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清朝宣统元年(1898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第一中学。毕业后回广西陆军小学堂任教官。1912年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其部属对新军青年军官十分岐视,张国权乃离开广西,在湖南军队任师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为了笼络广西军界耆宿,任命张国权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军,张国权坚辞不就,只身出走香港。1930年,张……[详细]
191、林谋盛 (19091944)
  林谋盛,南安美林后埔村人,林路第十一子,朋辈或以“林十一”称呼,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幼年就读于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16岁南渡新加坡,入莱佛士学院学习,毕业后到香港大学攻读商科。两年后父亲病逝,谋盛返星继承父业,接手经营砖瓦厂、饼干厂等企业,勤勉自重,精心管理,不到10年,事业宏发,声誉大振。先后任过新加坡建筑公会会长、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执委兼教育科主任等职。抗日战争爆发,谋盛以抗日救……[详细]
192、卜荣久 (19081944)
  卜荣久(1908-1944)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卜荣久,原名卜汝宣,化名卜庸、张依文,蓟县板桥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蓟县抗日大-领导人之一,历任蓟县抗日救国会总会主任,昌(平)延(庆)怀(柔)联合县县长,蓟(县)遵(化)兴(隆)联合县县长,冀热边行署秘书长等职。1944年10月17日,在丰润县杨家铺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终年36岁。卜荣久自幼勤奋好学,性格刚直,早在学生时代就是……[详细]
193、鞠思敏 (18721944)
  鞠思敏(1872—1944)名承颖,字思敏。荣成县(今荣成市)成山卫镇人。教育家。20岁时考选生员、补廪。1904年(光绪三十年)入山东师范学堂。1906年经刘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优级师范学堂毕业。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时,任山东省视学,曾参与策划山东独立。同年与刘培源、曲璜返回荣成发动光复运动,成立荣成县军政府。 1912年1月“光复”失败,其脱险返回济南。同年任山东省高等师……[详细]
194、方炳文 (19031944)
  方炳文(1903~1944)字质之,歙县罗田人。高小毕业奉父命到屯溪万隆衣庄当学徒,后继续求学。民国15 年(1926 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被聘为南京中央研究院研究员,从事动物学研究。民国27 年,接受法国巴黎博物馆聘请,去巴黎从事鱼类研究。民国33 年8 月26 日晚,在巴黎空袭中罹难。方炳文在鱼类形态结构学、分类系统学研究方面多有创见,如纠正鱼类学权威、大英博物馆长莱格对居氏银鱼命名的错误……[详细]
195、尤鸿源 (19201944)
  尤鸿源(1920~1944年),原籍泉州北郊罗溪乡(今罗溪镇),1920年(民国9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出生。父亲早逝,少时失学,做过报童和餐馆、西药店学徒,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人生活。1935年,尤鸿源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简称“民武分会”)。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推动“民武分会”成员与工、商、学业余俱乐部店员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团体。1937年5月,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倡议组织华侨劳工……[详细]
196、王子余 (18741944)
  王子余(1874—1944),名世裕,晚年自号聻庐老人,绍兴人。父庸吾与周恩来祖父周殿魁同在江苏淮阴为官,结成儿女亲家。清光绪二十年(1894),子余在绍兴城内火珠巷板桥头与周殿魁女桂珍(1873—1912)结婚。自幼受业于世交、明末朱氏后裔宗稷辰,中过秀才。光绪二十八年,出任会稽县学堂督办,在仓桥街开设万卷书楼,印刷与销售进步书刊。次年参与组织越郡公学,资助徐锡麟等创办明道女校。同年七月创办绍兴……[详细]
197、吴剑学 (18831944)
  吴剑学(1883—1944),字熙农,湖南湘乡县潭市茶湾(今属湘乡市潭市镇)人。吴剑学1908年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以成绩优异,派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并于此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投入山西第六镇吴禄贞部任军官。吴禄贞被袁世凯刺死后,他便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第二期和第三期军事教官,嗣后回到湖南。他通过湘军中的一些关系,先后担任湘军守备队司令及湘军第二是第四旅旅长等职务。1916年率部……[详细]
198、彭海鲲 (18681944)
  彭海鲲(1868~1944)彭海鲲,原名祖植,字钝叟,晚年自号知止老人、行三,长沙县福临铺希古台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光绪二十年(1894)举秀才,后弃科举人时务学堂学习,受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影响,锐意变革图新。后与弟彭汉怀(著名金石书画家)、孀嫂颟皋(清末女教育家)一起东渡日本留学,人东京早稻田大学学法政。在日本他受孙、黄革命思潮薰陶,矢志推翻清王朝。宣统元年(1909)彭海鲲回国后受聘于……[详细]
199、游仕桢 (18651944)
  游仕桢(1865~1944年)原籍江西南城,清末秀才。中年以后,定居建阳县城,专事医药,为人诊脉治病,不计报酬,是民国时期建阳的著名中医师。仕桢自办人和堂中药店,出售中药材及自制丸、丹、散、膏等成药,质优价实,尤以参茸桂附丸著称。什桢诊病,望、闻、问、切四诊俱到。开方后还吩咐煎服方法,加何引子。如本堂缺少药味,从不肯改代用药,嘱病家往别处补购。他不计较酬金,贫困人家欠交诊金,再次请他出诊,从不拒绝……[详细]
200、冯金荣 (18861944)
  冯金荣,字秀山,又名冯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顺昌县大布乡,他少年好学,尤其爱习武功,后考进福建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很有造诣,遂被输送到保定军官学校深造。清光绪三十三年,冯金荣由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回到福州,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外侮接踵而来,冯感到民族危机深重,立志投身革命,秘密加入同盟会福建支部,积极参与反清救国活动。当时,福州同盟会以组织合法的社会团体——桥南公益社,借办学、办报、组织救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