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61、臧致平 (18691944)
  臧致平(1869~1944),界首城关人。幼家贫,成年后以卖水为生。因生活所迫投身清军,先在第一协统张怀芝部任标统,后为冯国璋辖部。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被选送吉林讲武学堂学习,肄业后返部。民国2 年(1913 年)11 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第十四混成旅旅长。民国6 年9 月12 日,任漳汀镇守使。翌年移驻厦门被提升福建第二师师长,属皖系李厚基部。民国11 年,因反对李厚基、陈炯明“联省自……[详细]
62、罗会廉 (19141944)
  罗会廉(1914-1944年),男,贵州普安县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14年4月25日出生在贵州省普安县楼下河畔一个殷实的家庭。他聪颖好学,1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兴义县中学。那时正是军阀混战、灾难不断的-年代,罗会廉亲眼目睹到一个年龄较大的同学为抵制抓丁派款被枪杀的惨景。他怒火满腔,愤愤不平,在心底埋下了对罪恶社会的仇恨。1932年,罗会廉入昆明市昆华中学高中部读书。在高中读书时,罗会廉学习研……[详细]
63、王伯秋 (18831944)
  王伯秋(1883年—1944年),字纯焘,湖南湘乡人,孙中山女婿,民国时期长乐县县长。父亲王谨巨曾任台湾基隆镇总兵、淮北水军统领,诰封“建威将军”。王伯秋依“父母之命”,15岁时就同李澄湘结婚,婚后就读杭州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又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宋教仁、黄兴等一起,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为己任,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1914年,孙中山托王伯秋照看在美国……[详细]
64、曹世英 (18851944)
   曹世英(1885~1944)字俊夫。陕西白水人。幼年在本县家塾读书,17岁考中秀才。后在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学习,毕业后被聘为同州(今大荔)丰登中学堂教员。此间,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经井勿幕、宋向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夏,受四川保路风潮鼓舞,曹被派回家乡白水组织反清起义。到县城后,同地方武装头领高峻、张海清秘密联络,决定杀官反清。10月30日夜,曹、高、张持刀潜入县衙,杀死知县陈子……[详细]
65、黄金源 (18711944)
  黄金源(1871~1944),花县镜湖上社(今新华镇东镜村)人。少年家贫,念过3年私塾,10多岁就在村中干担“八音箱”等杂活,后到广州、香港谋生,做屠宰工。几年后,便自设肉档营业,逐步扩大为3个肉档。金源跟香港著名拳师林世荣学得一手好武艺,为人慷慨豪侠,仗义疏财,因而受到本派洪门会友及肉行工友的拥护。民国9年(1920),香港各行业为维护本行业利益,纷纷组织各行业工会。其时猪肉行业也成立了工会(行……[详细]
66、李守纯 (19081944)
  李守纯(1908~1944),原名宋耀宏,曾用名来英、李保明、李明、李守信,狮岭镇黎村人,革命烈士。民国11年(1922),李守纯在广州沙面一家洋行当杂工,后加入洋务工会。民国13年7月,他参加中共领导的沙面工人抗议英帝国主义颁布的侮辱中国人民的《新警律》的-斗争,并取得胜利。随后,他又积极投身省港大-行列,参加劳动童子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调到中共广东区委,任机要交通员,兼管油印及……[详细]
67、刘深源 (19101944)
  刘深源,又名刘玉贵,化名刘二秃,1910年生于内蒙古土右旗美岱桥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刘深源在萨拉齐县第一小学读书时,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他的作业和试卷常被陈列展出。1927年春加入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后,立志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建立新中国。1927年夏,刘深源考入归绥第一中学,一年后又转入中山学院,结识了奎璧、杨植霖等一批共产党人,读了一些马列著作和鲁迅、郭沫若、蒋光慈等人的作品。常……[详细]
68、何万祥 (19151944)
  何万祥(1915-1944)八路军第115师教导2旅6团2连连长本姓朱,参军后更名为何万祥。男,1915年出生,甘肃宁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冬加入红军,在红26军42师3团当战士。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开始东征,何万祥所在的部队担任右翼第1梯队。他积极报名参加渡河先遣队,和战友们一举攻破了阎锡山吹嘘的“攻不破的防线”,被誉为渡河英雄,受到军团-的高度赞扬。抗日战争全面爆……[详细]
69、高农斧 (19121944)
  高农斧新四军第3师10旅兼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委员高农斧(1912-1944),陕西绥德人。地主家庭出身。1924年,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接受李子洲等共产党员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失败后,毅然辍学返乡,以串乡货郎为掩护,走村串户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秘密组织农会、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等,发展中共党团组织,进行革……[详细]
70、朱生豪 (19121944)
  朱生豪(1912—1944),原名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生、朱朱等,嘉兴人。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三四岁时,即由叔祖母、母亲教读《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等。5岁入嘉兴开明初小读书,9岁毕业,得甲级第一名。1921年秋入嘉兴县第一高级小学就读。次年冬,母朱佩霞病逝。1924年,父陆润突然患疾去世。生豪过早结束了幸福的童年生活,养成了沉默而又坚毅的性格。是年7月……[详细]
71、孟鹤龄 (18621944)
  孟鹤龄(1862—1944年),字松乔,本县三屯营人。他2岁丧父,7岁丧母,14岁祖父母同年病逝,15岁-废学至遵化县经商,虽处境维艰,但不忘读书。20岁开学馆于本县龙湾,后立馆于三屯营。边教边学,他发奋读书,诵读抄录,常至深夜。 松乔先生的门生科考多列前茅,声名大震,馆事日盛。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与人同做“不缠足会启”文章,载天津《日日新闻》。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被派为赴……[详细]
72、萧谦中 (18831944)
  萧谦中(1883-1944)原名萧逊,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安庆市杨桥镇龙山村人。早年师从姜筠学习山水画,成绩显著。后出游西南、东北名胜,行万里路,开阔艺术视野。1921年重返北京,广泛涉猎历代名家作品,深得传统艺术精华,尤醉心石涛、龚贤、梅清。1920年与周肇祥、金城、陈师曾等人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曾任教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及中国画学研究会。萧氏初从临“四王”山水起步,后涉宋元诸家,受明清之际……[详细]
73、景耀月 (18811944)
  景耀月(1881—1944),字太招,别署大招、帝召、瑞星、秋绿、秋陆。山西芮城人。景耀月出身贫苦农家,幼年随父以种地和编竹器为生。后入县学,师从芮城名儒孙渭鱼。他未及弱冠,即入选太原令德堂读书,1902年再选升山西大学堂。1903年-合闱,他中副榜。清光绪30年(1904年)秋,山西巡抚张曾敫派50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景耀月有幸被选中,成为山西第二批官费留日学生,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孙……[详细]
74、马晓云 (19061944)
  马晓云 (1906—1944)原名马方杲。长山县三区北旺庄(今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北旺庄) 人。抗日烈士。马耀南二弟。幼年读私塾,周村高等小学毕业后,务农且经营作坊。性情豪放,喜武术,乐交往。1924年赴天津参加东北军,屡立战功,升至营副。后返回家乡。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在附近村庄串联有识之士,积极宣传抗日, 筹措0弹药。“黑铁山起义”前夕,他把筹集到的3支手枪和几百块银元交给大哥马耀南带给……[详细]
75、郑祖荫 (18721944)
  郑祖荫(1872~1944)郑祖荫,字兰荪,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仓前山龙潭角,父开草药店,早逝。祖荫幼孤家贫,少时刻苦攻读,曾应侯官童子试,名列第一。青年时期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每日填“功过格”,自我检束身心,为人胸怀磊落,人多乐与交游,0竹,名所居为“种竹山房”。中日甲午战后,维新运动开始兴起,祖荫受其影响,认为要革故鼎新,必先开通民智,振作士气。维新变法失败后,祖荫对清廷深感……[详细]
76、吴震春 (18701944)
  • 吴震春
  吴震春(1870-1944),字雷川,40余岁后以字行。浙江钱塘人。基督教教育家,学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1906-1910年任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监督。1912年任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参事,主管部内秘书工作,直至1925年。1929-1934年出任燕大校长。在教育部任职时接触基督教,于1915年10月受洗,加入北京东太平街中华圣公会,之后积极参与教会工作。在19……[详细]
77、陈济恒 革命烈士(18931944)
  陈济恒(1893—1944),广西桂林城防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号昆山。广西岑溪人。青年时代参加桂系军队,辛亥革命时支援武昌起义军。后在陆荣廷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参加过护国运动和护法战争。1921年,孙中山援桂讨陆,进兵广西,旧桂系瓦解,陈济恒率部投奔粤防的田南警备司令部,仍任营长之职,驻防百色,与黄绍、白崇禧等同属一个部队,后改任司令部少校参谋。1922年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将入桂粤军撤回……[详细]
78、鲁彦 (19011944)
  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现浙江北仑区大碶人),原名王燮(xiè) 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鲁彦,原名王衡,生于浙江镇海。少年时期曾受过高小教育。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夏,先后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1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不少小说,其中……[详细]
79、白文焕 (18831944)
  白文焕(1883~1944),字章甫,靖边县镇靖人。11岁入私塾,因家境贫寒,只得一边为私塾做饭,一边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学好问,仅4年,便能写会算。16岁时入县衙做工役,后提至“户房”,掌管钱粮达10年之久。后因不满-胡作非为,去职还家。清末,白文焕参加了哥老会,为西北“龙头大爷”。武昌起义后,积极拥护并参与革命。民国十年(1921),在杨虎城将军部下充任“粮台”。十九年(1930),任民国靖边……[详细]
80、李述贤 (19071944)
  李述贤(1907~1944年)李述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生,字子杰,又名德怀,螺城镇北门李厝人。2岁时,父病故,母以租种土地及替商贩挑运货物为业,生活艰难。述贤自小聪慧好学,14岁即考上惠安县立中学。民国15年(1926年)春,述贤19岁,中学毕业即跟堂兄李述中在县城倡办新民小学,任义务教员。后到晋江县岭兜银江小学任校长。民国19年春,述贤到南京晓庄师范求学,接受陶行知的教诲。嗣因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