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6)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6)

更新时间:2023-03-15

101、杨秀 [] (573618)
  杨秀(573年-618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四子,隋炀帝杨广同母弟,隋朝宗室,性情暴烈,甚至“生剖死囚,取胆为乐”。581年,隋朝建国,立为越王,不久,徙封蜀王,任柱国、益州刺史、益州总管,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582年,以本官,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592年,任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再出镇蜀地,文帝又派元岩为益州长史,益州大治。593年,元岩卒于官。杨秀日渐奢靡骄纵,造浑天仪……[详细]
102、杨守勤 [] 明朝状元(15701630)
  杨守勤(1570-1630年)明代状元,字克之,号昆阜,浙江宁波兹城人。其父杨世思是乡里的教师,家虽清贫人却旷达,他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取名为守勤。杨守勤不负父望,勤奋求学,并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宁淡斋,以表明自己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志向。万历丁酉年(1597年)的乡试中名列五经魁之列,夺得经元,南下漫游来到遂昌城东的马鞍山,在一个书院留下执教。万历癸卯年(1603年)的冬天,他信心十足地从家……[详细]
103、杨鼎 []
  杨鼎(生卒年不详),字宗器,明代大臣。陕西咸宁(今陕西西安市)人。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寒,但他好学上进,每日手不释卷。宣德十年(1435)参加陕西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听说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知识渊博有学行,于是求人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不携一僮,刻苦力学。陈敬宗试其文,察其行,感叹道:“闭户端居,甘人所苦,生活又是那样的简朴。”大力称赞他的贤能有才。有一位郡守看中杨鼎,欲将女儿嫁给他。杨鼎以未征得父……[详细]
104、韩国夫人杨氏 [] (?~756)
  韩国夫人(?——756年)杨氏,唐蒲州永乐人,生年不详,卒于至德元年(756年)。杨氏下嫁崔峋。两人有一女崔氏,是唐代宗李豫的正妻。杨氏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大姐。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家人鸡犬升天,杨氏姐妹和杨国忠等人先后来到长安,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大姐、三姐、八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又分别封她们三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三位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详细]
105、杨惟中 [] (12051259)
  杨惟中(1205~1259年),字彦诚,弘州(故治即今河北阳原县)人。金末,蒙古军大举南侵,这时,尚在童年的杨惟中,丧失父母,孤苦伶丁,被蒙古军掳去,元太宗窝阔台将他选作侍从。他勤读书,有见识,为窝阔台所重爱。20岁时曾奉命出使西域,遍历三十多个国家。皇子阔出领兵南下进攻中原,杨惟中受命随军行中书省事。他注重搜罗中原有知识的名士,获得数十人。又将收集的古籍经典送往燕都(即今北京市),建太极书院,聘……[详细]
106、杨惠之 []
  杨惠之(生卒年不详),唐代吴县吴山张古村人,一说香山(今胥口乡)人。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雕塑家。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雕塑手,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其塑像能抓住名人的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传神,曾在京兆府塑名优留杯亭像,像成之日,并加装染,放之大街上,面向墙壁,过路人看其背影即能辨认出是留杯亭,其神巧可知。还……[详细]
107、杨楫 []
  杨楫(生卒年不详),字通老,长溪县潋村(今秦屿冷城)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与杨方、杨简同为朱熹高足,时号“三杨”。杨楫平生清廉有守,刚正不阿。任莆田县尉时,闽帅程叔达“移县括逃田”,杨楫屡次上疏指责其过失,叔达表面信服而心不悦,俟杨秩满至其府告辞时,叔达怒曰:“尉格帅命乎?”杨楫徐徐陈对,无所屈。于是被罢官而归。漕使林祈深感杨楫节直可钦,遂上 书朝廷荐举他。此后,杨楫官至司农寺簿。……[详细]
108、杨骏 [] 西晋三杨(?~291)
   杨骏(?~291年),字文长,西晋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其家四代为名门大族,族侄女杨艳是晋武帝的皇后。他初以荫任高陆县令,历任骁骑、镇军二将军府司马。泰始十年(274),晋武帝的杨皇后临死之前曾向武帝进言,劝武帝纳杨骏之女杨芷继为皇后。武帝与杨艳感情很好,便依照她的遗言把杨芷册立为皇后,杨骏也因此而被超升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有朝臣向武帝上 书,认为杨骏并无才干,不可担当社稷重任,……[详细]
109、杨寘 []
  杨寘少年时,很有才学,乡试即为第一。庆历二年(1042),杨寘进京赴考,国子监、礼部皆第一,崇政殿殿试,仁宗临轩启封,见名喜动于色,对辅臣言:“杨寘也”。遂擢为第一,朝内公卿相贺,以为得人。杨寘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任颍州通判,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丧事办完不久,杨寘亦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年仅30岁,可谓才华未展,英年早逝,时人甚为惋惜,仁宗特地降旨抚恤杨寘家属。壬午科状元殿试第一本……[详细]
110、杨小楼 (18781938)
  杨小楼(1878-1938),名三元,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月楼之子,安徽怀宁人。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从师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七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表演。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拜俞菊笙为师。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掖,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太后赏……[详细]
111、杨雄里 中国科学院院
  • 杨雄里
  杨雄里(1941年10月14日—),出生于上海。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杨雄里祖籍浙江省镇海县,出生于上海殷实的商贾之家,1946年入上海钱江小学,幼时尚聪明,生性顽皮,学业只在中上,但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1955年在上海光明中学读高中,后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学业不断进步,对俄语学习情有独钟,……[详细]
112、杨忠 (507568)
  杨忠(507~568年),小名奴奴。北周大臣,隋文帝杨坚之父。祖籍弘农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北魏初期,杨忠的高祖父杨元寿担任武川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以西)司马时,将家迁于朔州神武郡殊颓县(在今山西寿阳县北)。他的祖父杨烈担任过平原郡守,父亲杨祯以战功除宁远将军(从《隋书·高祖纪》和《北史·隋本纪》)。杨忠自幼生长在武川镇,18岁客游泰山郡(故治在今山东泰安县西南)时,正遇南朝梁军队攻陷该地……[详细]
113、杨盐 [] (15231621)
  杨盐(1523~1621年),字尔贡,号炼庵,系杨良臣第三子,出生于山西黎城。杨盐自幼聪敏,4岁即能诵诗,14岁时,不仅文章有成,且洞晓声律,在县内颇有名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然而后来屡试不第。明万历八年(1580年 )任山西吉州学正。杨盐重视教育,鼓励读书人上进,使吉州士风大变。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选南直隶沛县令。临走时,吉州百姓攀辕号泣,车不能行。任沛县令期间……[详细]
114、杨次山 []
  杨次山,南宋中期大臣,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杨桂枝之兄。杨次山虽贵显能避权势,不干预国政,时论称贤臣。嘉定十二年卒,八十一岁,赠太师、冀王。宋宁宗皇后杨桂枝之兄杨次山,仪状瑰伟,能文能武,初为宫中武德郎,杨后认亲后从吉州刺史升福州观察使,复任岳阳节度使。杨后册立,加太尉。韩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少保、封永阳郡王。南郊加封少傅,万寿观察使。致仕,加太保,授安抚军,昭庆军节度使,改封会稽郡王。杨次山虽贵显……[详细]
115、杨洸 [] (19171945)
  杨洸,原名杨宗祥,辽宁海城人,1917年出生。中学读书时接触了进步思想,接受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拥护平均地权。1938年,考入国民党武汉军校十二期电训班受训,毕业后到皖南屯溪一带沦陷区潜伏电台任报务员,后调回重庆军统电讯总台任报务员。在重庆军统电台工作期间,与赵力耕等7名进步青年主动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1939年10月,经中共中央南方局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杨洸与赵力耕等7名……[详细]
116、杨国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杨国祥
  杨国祥1929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小六垄(现称“小活村”)的彝族山村。1948年春考入峨山地下党领导的峨山中学,1948年10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命为团部骡马队指导员,1950年3月玉溪军分区成立后仍担任骡马队指导员,1950年6月被保送航校学习,成为新中国资助培养的第一代空军飞行员;1971年12月30日中午,根据中央命令杨……[详细]
117、杨石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18971985)
  • 杨石先
  杨石先(1897~1985),原名绍曾,怀宁县人,中国现代化学家、教育家。他的曾祖父在清代任过四川学台、国子监学官、翰林院学士。在他祖父任嘉兴知府时,举家迁往杭州。后其父任职山东,又迁家济南,时年6 岁,入私塾就读。11 岁迁家天津,入天津民立第二小学。宣统二年(1910 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苦读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高等科。民国7 年(1918 年)赴美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农科学习,翌……[详细]
118、杨珧 [] 西晋三杨
  杨珧字文琚,杨骏之弟,为华阴世家,兄弟皆贵显,时朝中称为第一家。历官尚书令、卫将军(位亚三司)。珧素负众望,因之得幸于武帝,当时威望犹在其兄杨骏之前。以兄贵盛,知权宠不可居,自己请求退位,前后恳至,没有得到武帝的批准。开初,武帝聘悼后杨芷时,珧曾上表说:历观古今,一个家族二个后人,是不会得以保全的,甚至会引起灭族之祸。我请求将我上奉的表藏放在宗庙里,如果发生如我所言之事,请免除我的罪过。武帝从之。……[详细]
119、杨兆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若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这是古典诗词中一首以美人眉眼形容山水的绝妙诗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秀美的山水对人的感动,比喻如人们看到美人眉眼一般美仑美奂,赏心悦目。 当人们走进“杨兆三书画院”,徜徉在兆三先生的《中国名胜百图》山水之间,真有如驻足于秀眉媚眼的越女、楚腰之前,一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近乎异性吸引般的感官享受,醇香醉浓地弥漫开来。 且不说苍茂古朴的黄帝……[详细]
120、杨异 [] (528590)
  杨异(约528~590年),字文殊。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市)人。祖父杨钧,魏时-。父杨俭,任过侍中。杨异相貌俊美,天资聪颖,胸有-。9岁丧父,他闭门不出,发奋苦读,涉猎群籍,博采众长。周闵帝闻知,让他做了宁都(治今陕西紫阳县安家河)太守。在任甚有能名。不久受爵昌乐县子,后因立军功升为侯爵。北周末年,杨异在济州(今山东茌平县)做官。杨坚称帝,拜他为宗正少卿,加上开府。当时,蜀王杨秀镇守益州(治今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