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11)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11)

更新时间:2023-03-15

201、杨健侯 [] (18391917)
  杨健侯(1839—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是杨禄禅之三子。杨健侯的拳术刚柔并济,出神入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且善发弹,拿三、四弹丸于手中,往往能同时击中三、四只飞鸟,有弹无虚发之美称。露禅逝世后,他接替父职在京授拳。他宽厚仁慈、秉性温和,从不恃拳傲扬,有极高的武德。《永年太极拳志》说他“性情温和,德高望重。杨禄禅逝世后,继续在(北)京教拳为业,并将杨禄禅‘大……[详细]
202、杨洞潜 [] (?~935)
  杨洞潜(?~935)杨洞潜,字昭元,广东始兴人。自少喜读书,博通经史。唐末,任邕管(今广西南宁)巡官,后寓居南海。刘隐为清海军(今广东)节度使,驻南海,聘杨为辅佐,以师礼相待。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刘隐任清海、建武(今广西)两镇节度使,推荐杨为试大理评事,清海、建武节度判官。梁太祖乾化元年(911)三月,刘隐病逝,刘岩继任。当时已有不少中原贤才因战乱而南下避难及定居,杨建议刘岩广开幕府,延揽人……[详细]
203、杨爵 [] (14931549)
   杨爵(1493~1549年),字伯修,号斛山,明代学者。陕西富平人。杨爵在幼年时就爱好学习,因家中贫困,躬耕时带着书本诵读。后受其兄牵连,被逮至牢狱中。于是他给县令上 书,辞语激烈。县令为之惊讶说:“此奇士也。”当即将他释放,以礼相待。嘉靖八年(1529)杨爵中进士,授官行人,经改选为御史。二十年(1541),他见到嘉靖帝的昏庸,直言不讳地上 书说:“今日致危乱者五:一则辅臣夏言习为欺罔,翊国公……[详细]
  杨文逸后梁乾化四年(914年)生,字慕贤。浦城人。祖郜,仕闽为本部义军指挥使。父弼为义军讨击副使,皆以武功称著。文逸雅好学问,十余岁,以世父澄为浦城令荫,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以丁父忧归,见闽乱,遂不仕。闽亡,入南唐,授右千牛胄曹参军,知建州仓事,加本卫骑曹参军,调南丰薄,升为玉山令,以治闻,加大理司直,仍留任。不久得代回乡。宋兵平江南,有司敦促入朝,以疾推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卒。文逸详……[详细]
205、杨俊 []
  杨俊(?~?),字号不详,山西蒲州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杨俊的情况,只在《山西通志》武进士表中有以上的记载,不过,《山西通志》上写的是“戊辰科兵部试第一。”笔者认为兵部试第一,即会试第一。考隆庆年依旧没有武举殿试,兵部试第一即可称为武状元。另外,隆庆二年恰是武举开科之年,所以杨俊应该是大明朝隆庆二年的武会元,亦即武状元。杨俊考取武状元后,官至左都督同知(从一品)……[详细]
206、杨悦春 []
  清光绪十七年(1891 年)冬十月(公历11 月),发生于内蒙古东南部并波及辽宁、吉林、河北三省的金丹教武装-(因起事暴徒头裹红巾为记,故而蒙古族称“红帽子事件”,当地受害汉民则骂之为“红头蛆”)事件,其性质在1947 年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的《热河蒙古土地问题》文件中已做出了客观总结。 八十年代以来由赤峰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牵头,全市12 旗县区政协联合展开的有关该事件的调查的深入,始知金丹道事……[详细]
207、杨嗣昌 [] (15881641)
   杨嗣昌 (1588-1641) 明尚书,东阁大学士。明武陵(今常德)人。字文弱。杨鹤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生。三十八年进士,历任杭州府教授、户部郎、兵备副使。崇祯五年(1632)夏,擢右佥都御史。七年,升迁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时值中原饥馑,民不聊生。嗣昌奏请开金、银、铜、锡诸矿,以苏民困。又先后六次陈说边境事宜,深得崇祯帝赏识。八年冬,因父丧去官。八年,荥阳……[详细]
208、杨博 [] (15091574)
  杨博(1509年6月11日-1574年9月23日 ),字惟约,号虞坡。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人。 明朝名臣。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被严世蕃认为是天下三才之一。早年随翟銮巡视九边时便受赏识,其后在兵部受到张瓒、毛伯温两位兵部尚书的器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时,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肃然。后任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保定军务,两次击退蒙古首领……[详细]
209、杨浚 [] (1830~?)
  杨浚(卒年不详),字雪沧,一字健公,号冠悔道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生。晋江县十九都曾坑(今属石狮市湖滨曾坑村)人。杨浚自幼喜爱读书,博学多才。咸丰二年(1852年)乡试中举。援例授内阁中书,先后担任翰林院国史馆、方略馆校对官。不久,告假辞归。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西南时局动荡。杨浚“筹饷有功”,被保举以道员资格候选。同治三年及四年(1864~1865)间,福建粮荒,复受福建巡抚徐宗干……[详细]
210、杨文忠 (19011947)
  杨文忠(1901~1947),1901年10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四方山下杨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五口人,仅一亩多山地,主要靠父母帮工为生。杨文忠少年时给地主放牛,稍大一点,又当长工,亲身体验过受剥削、受压迫的苦楚。1926年,在武汉读书的共产党员阳协堂受党的派遣,返回大悟山区,秘密进行革命的宣传和发动工作。杨文忠听了宣传,感到他讲的道理说出了他想说而不会说的话,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从……[详细]
211、杨梅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61978)
  • 杨梅生
  杨梅生(1906-1978)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湘潭县(今株洲县)人,1906年1月出生于湘潭县东五区淦田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做过童工,当过学徒、店员。1927年2月,在长沙参加工人运动,并加入工会,后赴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武汉警卫团。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一连班长。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0据地的斗争。在黄……[详细]
212、杨善集 (19001927)
  杨善集(1900—1927),字义甫,笔名杨白。海南琼东(今琼海)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大革命时期广东共青团工作和青年运动的先驱,海南地区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创建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不懈的奋斗,1927年9月光荣牺牲,时仅27岁。杨善集生前的战友聂荣臻赞誉说:“杨善集同志短暂的一生,一贯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他是一位好同志。” 杨善集,字义甫,笔名杨白。1900年2月4日……[详细]
213、杨体元 (18881974)
  杨体元,原名杨荫培,陆良马街人,1888年出生,1911年到昆明考入云南工矿学堂读书,受到军事救国思想的影响,立志从军。1912年考入云南讲武堂丙班学习军事,1914年毕业,先后任炮兵团见习排长、连长、营长、上校副团长等职。  杨体元为人正直,富于正义感,倾向进步,同情人民。1924年他随滇军将领唐虞侯参加护国运动,转战湖南、四川、广西等地。旧军队沿途拉夫,骚扰人民,行军路上常见官兵尸体。他深感救……[详细]
214、杨玉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玉良
  杨玉良,高分子科学家 1952年11月14日生于浙江海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6~1988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复旦大学教授,连续两次“973”项目——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聚烯烃的多重结构及其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将分子轨道图形理论中的唐-江……[详细]
215、杨尚希 [南北朝] (533590)
  杨尚希(533~590年),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祖父杨真,魏时任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太守。父亲杨承宾,曾任商、直、淅三州刺史。杨尚希龆龀而孤,11岁就辞母去长安求学,被召入太学。对学业专精不倦,同辈深为佩服。周太祖曾令他讲解《孝经》,他语言流畅,为人称道,太祖听后十分惊奇,赐姓普六茹氏,擢为国子博士,当时他只有18岁。累迁舍人。周明帝、周武帝时,历任太学博士、太子宫尹、计部中大夫,东京(今……[详细]
216、杨勋 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勋,广东省惠州市人,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旭日集团创办者、总裁。杨勋、正名杨振勋,1952年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1972年移居香港,投身工商业行列。1974年与兄长杨钊创办旭日制衣厂,并于1975年成立旭日集团,任职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及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其直属公司有八十多间,员工超过三万人。集团业务范围包括:服装制造、贸易、零售及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在香港、中国、柬……[详细]
217、杨武 []
  杨武,秦末汉初名人,刘邦部将,官拜郎中,公元前202年,杨武随灌婴追击项羽至武将,项羽自刎后,将其分尸,与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各得一体,被刘邦封为吴防侯。 史书记载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详细]
218、杨国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51982)
  杨国夫(1905~1982),霍邱洪集人。民国16 年(1927 年)冬,在姚李庙黄油坊帮工时参加农会,次年1 月加入共青团,任大别山秘密交通员。民国19 年参加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率领一支由18 人组成的红军小分队活动于鄂东北、豫东南。参加了长征。历任连长、营长,直罗镇战斗后,提升为陕北红四军十二团团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清河军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详细]
219、杨恭懿 [] (12251294)
   杨恭懿(1225~1294年),字元甫,安西路(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人。《元史》称奉元路人。幼年时,正值金朝衰亡,蒙古军大举进攻中原之时。关中战乱,他随父母逃亡他乡,但仍坚持读书不断。17岁时回归故乡,因家贫,为人作长工谋生。劳动之暇,抓紧读书,广涉经史子集,特别通《易》、《礼》、《春秋》,尤其推崇朱熹集注之《四书》。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朝廷召他入京做官,他不愿往。名士许衡极力向中……[详细]
220、杨焕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21994)
  • 杨焕民
  南京军区空军原司令员。杨焕民原名阳泰祥,孝昌小悟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班长、科长、营政治委员、师参谋长、新四军团政治委员、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副校长、旅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副军长、兵团参谋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