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3)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3)

更新时间:2023-03-15

41、杨仪 [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189235)
  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 书诽谤,……[详细]
42、杨震 [] 东汉名臣(?~124)
  • 杨震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出身书香门第,少年好学,曾跟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时人誉之为“关西孔子”【注:见《后汉书·杨震传》】。他教书二十多年,家中清贫,州郡官吏多次召请出仕,他都称病不就,年至50,经大将军邓骘推荐才步入仕途。杨震入仕后先后担任荆州刺史、东莱(郡治在今山东黄县东)太守等职。在他赴任东莱的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县……[详细]
43、杨溥 [] 明朝首辅(13721446)
  • 杨溥
  杨溥(1372—1446),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永乐十二年(1414)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汉王朱高……[详细]
44、杨继盛 [] (15161555)
  • 杨继盛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容城北河照村人,出生于耕读之家。7岁丧母,自幼饱尝生活艰辛。11岁开始半读半牧,18岁府未中,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任为留都(今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通律吕之学,亲手制十二律吹奏,都和音律。韩邦奇大喜,尽授其平生所学。35岁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当时正值严嵩当道,广收义子,结党营私。仇鸾因投靠贿赂严嵩而升……[详细]
45、杨士奇 [] 明朝首辅(13661444)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2.3~1444)名寓,字以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明朝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士奇前后侍奉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杨士奇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杨士奇随继父罗性曾改姓……[详细]
46、杨荣 [] 明朝首辅(13711440)
  • 杨荣
  (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有些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详细]
47、杨廷鉴 [] 明朝状元
  杨廷鉴:明朝最后一个状元. 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字冰如,号靖山。生卒年不详。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状元。。登第后,官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即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杨廷鉴改头换面外逃被捉获,遂投降了起义军。成为劝进朝贺最先者,被李自成任命为弘文馆编撰,并加俸一级,与陈名夏为左右亲信。李自成兵败,杨廷鉴又投奔南明王朝。福王宣布投降李自成的大明-罪行,按轻重定为六……[详细]
48、杨再思 [] 唐朝宰相(634709)
  杨再思(634年-709年),名綝,字再思, 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杨再思明经出身,早年曾任由玄武县尉,后累迁至御史大夫。延载元年(694年),拜相,担任鸾台侍郎,次年又任凤阁侍郎。神龙元年(705年),杨再思担任中书令,后改侍中,进爵郑国公。杨再思担任宰相期间,极力迎合皇帝,先后依附张氏(张易之兄弟)、韦氏(韦皇后)等势力,阿谀奉承,毫无作为,但却官运亨通,在政治斗争中始终屹立不……[详细]
49、杨徽之 [] (9211000)
  杨徽之,字仲猷,福建浦城人,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生。自幼刻苦勤学。当时,同邑前辈江为、江文蔚是江南诗赋名家,杨徽之事以师礼,久后,便与之齐名并著。20多岁时,杨徽之就学于浔阳庐山学舍。后潜行绕道,赴中原后周王朝应举。翰林学士窦仪和枢密直学士王朴等见其文章,都叹为奇才。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杨徽之登进士甲科,被礼部擢置“殊等”16名内上奏。周世宗柴荣命近臣复核,只有杨徽之等4人中选,授予……[详细]
50、杨昱 [南北朝] (?~531)
  杨昱(?~531年),字元略,北魏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其家在北魏朝久为大官僚大地主之家,父曾官至太保。他依靠门荫入仕,初为广平王元怀的左常侍。当时,广平王和京兆王骄横不法,常出外打猎,残害百姓,杨昱曾多次规劝。正始中(504~508),宣武皇帝下诏,命御史中尉崔亮查办二王部属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事实,多数人被惩处,唯杨昱因对广平王进行过劝谏免于处分,被除为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延昌三……[详细]
51、杨察 []
  其先祖曾随唐僖宗入蜀,居成都。祖杨钧曾在庐州为官。杨察仪表堂堂。年幼丧父,七岁时才能说话,母亲知书达理,亲自教他读书识字。杨察及第后官授宿州通判。迁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出知颍、寿二州,回朝担任开封府推官,判三司盐铁、修起居注,历江南东路转运使。地方-认为杨察太年青,找别人替换了他。但他一一例举了官场腐败的表现,众人开始对他另眼看待,杨察任职时,把检举官吏枉法当作重要任务。引起别人议论,杨察说:……[详细]
52、杨敷 [南北朝] (?~571)
  杨敷(?~571年),宇文衍,北周朝将领。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528),承袭其祖父杨钧的临贞县伯爵位,食邑四百户,除员外羽林监。北魏朝廷0,孝武帝西迁关中建立西魏,他随孝武帝入长安。大统元年(535),拜奉车都尉。后历任祠部郎中、大丞相府墨曹参军、帅都督、平东将军、太中大夫。魏恭帝二年(555),迁任廷尉少卿。他主持刑法公允,为时人称颂。557年,西魏周公宇文觉取代西魏……[详细]
53、杨妙真 []
  杨妙真(生卒年不详),金末红袄军的杰出女领袖。主要活动时期为金末,大致在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益都人。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善骑射,自称一杆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曾率红袄军坚持抗金十余年,影响很大,是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少有的女领袖,她的许多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南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金兵占据汴州等许多地区后,烧杀抢掠,滥加赋税,激起了民众的反抗。这一年,山东泰安的刘……[详细]
54、杨浩 [] (?~619)
  杨浩(?-619年),秦孝王杨俊长子,隋朝皇帝。因母亲毒杀父亲杨俊而受连坐,取消世子资格。隋炀帝继位后才能继承秦王爵位,后又被--杨浩交通内臣而被免除河阳都尉一职。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拥立杨浩为皇帝,改年号为天寿,成为傀儡皇帝。公元619年九月,宇文化及派人毒杀杨浩。名人生平母罪子及开皇二十年(600年)六月二十日,杨浩的父亲秦孝王杨俊去世,杨俊的王妃、杨浩母亲崔氏,因毒杀杨俊的缘故,被隋文帝下诏……[详细]
55、杨逸 [南北朝] (499530)
  杨逸(499~530年),字遵道,北魏末年地方官吏。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津之子。其家族是北魏拓跋氏皇室的外戚,世代为贵族大地主。他初以门荫入仕,任员外散骑侍郎,赐爵华阴男。武泰元年(528)二月,孝明帝元诩卒,长乐王元子攸与尔朱荣暗中勾结争夺皇位。当元子攸乘黑夜北渡黄河在河阳(黄河北,河南孟县西)与尔朱荣会面时,杨逸独往陪侍元子攸数日,昼夜不离左右。四月,元子攸在尔朱荣支持下渡河返回洛阳……[详细]
56、杨思权 [五代十国] (?~943)
   杨思权(?~943年),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梁乾化初为军校。贞明二年(916),转弓箭指挥使、检校左仆射,累迁控鹤右第一军使。后唐庄宗灭粱,杨思权补右厢夹马都指挥使。明宗天成初年,迁任右威卫将军,加检校司空。明宗子秦王李从荣为河东节度使,以冯赟为副使,思权为北京步军都指使担任参佐。从荣素来骄横,不亲公务。而河南尹宋王李从厚年少,谦恭好礼。明宗乃派人劝说从荣,并用从厚的长处进行激励,从荣很……[详细]
57、杨衒之 [南北朝] (?~550)
  杨衒之(?~约550或559)杨或作羊。南北朝时期北平(今满城)人。曾在北魏做过奉朝请、期城(治今河南泌阳西北)太守,抚军府司马、秘书监等官职。北魏时,都城洛阳佛寺林立。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532~534),洛阳寺院毁于兵火,满目凄凉。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行役重过洛阳,感怀兴废,抚今思昔,不胜伤感。洛阳寺院的衰败集中反映了北魏的衰败,他怕后世人不知道这些史实,于是作《洛阳伽蓝记》。想通过……[详细]
58、杨绛 (19112016)
  杨绛(jiàng),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详细]
59、杨炯 [] 初唐四杰,唐朝诗人(650~?)
  杨炯(650~695年),唐代文学家,唐初文坛“四杰”之一。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详细]
60、杨偕 [] (9801048)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调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县)。他在任数次上 书议论时政,并呈送所写文论,因被召试于学士院,未中,改永兴军(治今西安市)节度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