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13)

杨姓名人堂 - 姓杨的名人介绍(13)

更新时间:2023-03-15

241、杨锐 [] 戊戌六君子(18571898)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而每于-时常当众假寐。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详细]
242、杨正高 [] (18331870)
  杨正高 ,号章甫,生于道光丙申年(1833年)卒于同治壬申年(1870年) 安义黄洲七房山下杨家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一身高超武艺,12岁离乡,17岁戍边,22岁疆场掌印,29岁任云贵总督。官居二品。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初四,皇帝下诏,追封杨正高曾祖父杨式珍,祖父杨世耀,父杨之近为武功将军诰命,诰授杨正高武显将军,钦赐刚勇巴图鲁。……[详细]
243、杨隆演 [五代十国] 南吴君主(897920)
  杨隆演(897年—920年6月17日),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南吴太祖杨行密次子 ,南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二十四岁,谥号宣王。其弟杨溥称帝后,追尊庙号高祖,谥号宣皇帝(《旧五代史》作惠皇帝),葬于肃陵(今地不可考)继立吴王908年(天祐五……[详细]
244、杨大章
  杨大章,原名杨世瑛,又名章棣,1909年生于天津一个教员家庭。父亲在一所业余补习学校任教员,思想开明,家境虽然贫寒,仍竭力供杨大章读书,希望他将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在父亲的熏陶下,杨大章自幼勤奋好学,追求进步,学习成绩优异。当时正值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时期,帝国主义任意侵略中国,军阀头子-求荣,与帝国主义勾结一起残酷压迫和剥削人民,社会一片黑暗,民不聊生。他目睹这一切心中十分气愤,在幼小心灵中……[详细]
245、杨炳权
   杨炳权,男,苗族,1968年12月27日生,雷山县人,1991年被雷山县邮电局招收为乡邮员,长年奔走于海拔2000来米的雷公山腹地,3次被评为雷山县邮电局“先进生产工作者”、“邮电系统优质服务‘十佳’标兵”,1991年至1995年被省邮电管理局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 “优质服务‘十佳’标兵”称号,1996年12月被邮电部授予“全国邮电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1月,刚满22岁的杨炳权,……[详细]
246、杨必高 []
  杨必高(?~?),字号不详,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南宋理宗赵昀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武举第一人。对于此科的武状元,有关文献的记载不同,《梦梁录》卷十七“武举状元”条目下记载的是杨必高,《浙江通志》卷十八及《八闽通志》则认为是方枢。而《淳熙三山志》则明确记载方枢是此科的第二名。因资料极少,杨必高的生平事迹,今人已难考其详。此榜有姓名可考的武进士13人。 ……[详细]
247、杨汝南 []
  杨汝南,生卒年未详,字彦侯,今华安县丰山镇碧溪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任过赣州、广州学官,勤学博识。国子监祭酒杨椿称赞他是人们学习的楷模,并推荐他出任古田县知县。汝南廉洁勤政,立志学习古代圣贤,尤以举办教育为首要任务。他每天都要晋谒县学,考核学生的德行,勉励大家勤奋学习,精通学问。他还引荐古田县的优秀学者入京考试,参加朝廷的面试,多数列为榜首。汝南任知县期间,建造了安福桥,桥长六十丈,……[详细]
248、杨怀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971938)
  杨怀(1897-1938),字绍卿,綦江扶欢人。抗日战争时期的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后来在夺回战略要地戴埠的军事行动中与日军发生冲突,壮烈牺牲。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0师180旅359团团长。杨怀于1897年9月29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帮人做工下苦力,及长又身逢军阀混战、匪患四起,穷苦人民在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压榨下,更是苦不堪言,无以聊生。1922年,时值二十多岁,且富有强烈正……[详细]
249、杨士瀛 [] (12081274)
  杨士瀛字登父,怀安县人。生活在南宋嘉定至咸淳年间(1208~1274年)。世代业医,至士瀛医术尤精,声名远扬。其学源于《灵枢》、《素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上溯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至隋唐以下的诸家医籍,莫不搜览殆遍,博采各家之长,悉心钻研,融会贯通,多有独到之处。宋景定元年(1260年),士瀛著首部医学著作《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在总结张仲景《伤寒论》、朱肱《类证活人书》研究成果的基础……[详细]
250、杨甲仁 []
  杨甲仁 [籍贯]射洪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易学验来录>,<下学录>,<忧患录>,<游城录>,<北游集> [小传] 幼颖悟,每听师授经,辄晓大义。喜静室端坐读书,默然不与群儿伍。年十五,入邑庠,学通六经之旨。曾徒步数千里,从楚南硕儒刘丽虚学。归来讲学金华山中,从游者众。康熙三十四年(1695)以明经赴京考取中书,于吏部讲解《太极图》,精辟透彻,闻者叹服。后遇陕西名儒李□于周至县,谈……[详细]
251、杨昌栋 [] (18971983)
  杨昌栋,平潭县苏澳梧井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祖辈务农,家境贫困。昌栋5岁起在村私塾读书,14岁时进福清县龙田融美中学读书,17岁时进福州格致书院就学。由于他勤奋读书,获得学校资助,得以完成学业。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昌栋回平潭联合一些进步青年学生-宣传,-,揭露-污吏、土豪劣绅与奸商的卑劣行径。民国10年秋,昌栋从格致书院毕业后,考上协和大学。民国14年初大学……[详细]
252、杨牢 []
  杨牢,[唐](公元八三一年至?年)字松年,弘农(一作河南)人。杨牢,生于唐文宗太和五年,卒年不详。年六岁,母命就学,误入父友家。友方弹綦,戏以局为题命赋,牢应声而成。父从田弘正,死于赵军。牢走常山二千里,号伏叛垒,求尸归葬。单缞冬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皱瘃,衔哀泣血,时称孝童。年十八,登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进士第。颇有诗名。性卞急,累居幕府,主人多不容。……[详细]
253、杨整 []
  蔡景王杨整,隋文帝之次弟也。文帝四弟,唯整及滕穆王瓒与帝同生,次道宣王嵩,次卫昭王爽并异母。整,周明帝时以武元军功,赐爵陈留郡公。位开府、车骑大将军。从武帝平齐。力战而死。文帝初居武元之忧,率诸弟负土为坟,人植一柏,四根郁茂,西北一根整栽者独黄。后因大风雨,并根失之,果终不吉。文帝作相,赠柱国、大司徒、八州剌史。及受禅,追封谥焉。子智积袭。又封其弟智明为高阳郡公,智才开封县公。……[详细]
254、杨甲 []
  杨甲 [籍贯]遂宁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六经图>,<棣华馆小集> [小传]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对策,直言妃嫔满宫,圣论感溺,朝廷谈兵为讳,恢复之志不坚。帝览对不悦,置之第五,授文林郎。后尝仕于蜀,未得大用。终以坐事罢官,退居灵泉山(今遂宁县东十里)中。未几,卒。甲有声名于时,颇为清议推重。著有《六经图》六卷、《棣华馆小集》一卷,今并存。前书收入《四库全书》,为宋人毛邦……[详细]
255、杨琼 [] (12131278)
  杨琼(约1213~1278)曲阳羊平村人。杨琼从小学习石雕工艺,他的石雕“每自出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焉”。元世祖忽必烈建上都和大都(今北京),诏他去京雕刻,他取二石雕刻了一狮和一鼎,忽必烈一见大喜,称赞说:“此绝艺也!”于是命他管领燕南各路石匠。他率领5000余名石工,加入营建大都的工程,许多宫殿的石雕均出自他手。在营建大都城过程中,杨琼三迁其官,做到领大都等路山场石局总管,后来被任为大都采石……[详细]
256、杨俊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61998)
  • 杨俊生
  原旅大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杨俊生同志是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下吴坊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文书、班长、指导员、教导员、组织股股长、团政治委员、团政委兼团长、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旅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员、军长、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中共北……[详细]
257、杨从仪 [] (10921169)
  杨从仪(1092—1169) 南宋抗金将领。字子和,天兴(今宝鸡县)人。初补凤翔校尉权天兴县事。建炎四年(1130),奉吴玠令领兵在凤翔一带抗金,因功升秉议郎,迁副将。绍兴十二年(1142),拒金兵于仙人关。翌年,出御爱山,抵大池原,断金兵粮道。绍兴三十二年(1162),夺大散关,占和尚原。官至安康郡开国侯。……[详细]
258、杨永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杨永斌(1954.08─)结构工程与力学专家,福建金门人,197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土木系。1984年获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后,随即返回母校服务,至2014年8月初届满三十年自请退休。 现任重庆大学土木学院荣誉院长、台大名誉教授、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SCI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详细]
259、杨乘 []
  杨乘,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祖遗直,客于苏州,父杨发遂家于苏州。有俊才,宣宗大中元年(847)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杨乘与父杨发、叔杨收、杨假、杨严皆以文学登第,时号“修行杨家”。杨乘尤擅长歌诗。《全唐诗》录存其《甲子岁书事》等五首诗。张为《诗人主客图》特标举其会昌四年(844)讨刘稹时所赋《甲子岁书事》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上入室者。……[详细]
260、杨泰之 []
   杨泰之,字叔正,号克斋,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161—1230年(约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年。庆元元年类试,授泸川尉。累知普、果二州,皆有异政。理宗时,迁大理少卿,屡发谠论(正直之言,直言)。诏直宝谟阁,出知重庆府,主管千秋鸿禧观。泰之著有《克斋文集》及论语解、老子解、春秋列国事目等,凡二百九十七卷,今多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