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 > 丹徒区历史名人介绍4

丹徒区历史名人介绍4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九征(1617—1684),字公选,丹徒县人。清顺治二年(1645)中举人,四年成进士,后在吏部行人司、文选司、验封司任行人、主事、郎中等职。清康熙初(1662),以河南按察佥事身份,视察学政,成绩卓异,按例应得提升,但他归里不再做官,在镇江致力于慈善事业。东乡地瘦土薄,有的不能耕种,而官府按亩征收粮食,农民不堪负担。九征向督抚力陈实情,得免田税数以万计。县内东南地区连年灾荒,瘟疫流行,九征煮粥……[详细]
  陈观阳(1591—1659),字宾之,丹徒县人。父肖,在扬州教书。学生宗孙达,0成性,不服管教,肖严加训斥。宗怀恨,投-于食物中,毒肖致死。时观阳16岁,誓报父仇,四处奔走呼冤。但宗家是淮扬有名的官府,串通显贵,官方多极力为他开脱罪责。有巡按御史对江都知县姚某说:“宗按法应处死,但宗家只此一孙。”姚答以:“陈生只此一父。”御吏默然。案子经过3次检验才定性,但是搁了15年还未呈报刑部。定案前每遇审录……[详细]
  唐侃(1487—1545),字廷直,号默庵,开沙(今高桥)人。3岁学习论语、孝经,9岁读完四书、诗经,16岁进郡学为秀才。后从丁玑学习,为丁门高足。为举人时,曾拾得巨商丢失的一袋金钱,未启封即归还失主。出任郡守、县令,从不携带眷属,只用一二侍仆随从。居茅屋,粗衣淡饭,常怡然自乐。43岁任江西永丰县知县,对百姓厉行教化,待人以诚,严格治理,不为权势左右。在位6年,不谋私利,政绩显著。至京述职时,大冢……[详细]
  江苏丹徒籍革命志士阮德山(1885-1911),清末入伍,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举义,在进攻两广督署战斗,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英勇杀敌,以娴熟的枪法,准确的投弹,毙伤清兵数十名,后与华金元为保护负伤的战友徐国泰,在督署门内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应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阮德山(1885—1911),江苏省丹徒县宝堰人。世代务农,父早逝,幼随在丹徒县署当差的长兄阮少堂住镇江。21岁应……[详细]
  茅乃封(1878~?),字汉台,晚号禅云。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丹徒县红旗口人。光绪二十三年中举。次年与其父茅谦赴沪,佐理《蒙报》。光绪二十八年入江南陆师学堂第一期,与赵伯先等同学,次年毕业,被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后几经周折,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被任命为新军第二标教练官,兼统带事,开始实现其从戎报国之愿望。宣统元年(1909年)被派为七十六标第三营管带,驻防云南大理府。宣统三年,镇江军政府……[详细]
  赵芬(1892~1919),女,字吟香,又字芸香,为赵声之次妹。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丹徒县(今镇江市区)大港镇。才女,辛亥女杰。幼受父教,聪明过人,10岁能写文章,先后肄业于镇江、南京、上海、香港等女校。赵声筹划黄花岗之役时,即参与运送弹药,通讯联络,至起义失败未稍却;同年武昌起义,随兄念伯、光,在沪召声之旧部,组织先锋队,手制炸弹,亲赴前线,转战于宁沪之间,屡遇危而不惧。南京光复后,因……[详细]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生于丹徒,后流寓泰州。词学理论家。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学诗,后习作词,是常州词派后期重要词人和词学理论家之一。中年潜心医道,颇能济人。他的重要著作《白雨斋词话》,是他“历数十寒暑”、“稿凡五易”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去世后两年方由其父陈铣峰审定付梓。《白雨斋词话》提出“沉郁”说,发展了张惠言的词学理论,主张“意在笔先,神余言外”。他反对……[详细]
  何游(生卒年不详),号澹庵。丹徒人。何金秀之子。清末名医。先辈产澄、仁源、绳源,皆以医学著称,为不使家学中断,遂苦志习医。通内、外、针灸诸科,对脉理、医方别有神解。由此声名大振,四方争延之。经其诊视,立奏奇效。车辙马迹历遍9省。著《医学折衷论》10卷;《何氏十三方注解》1卷;《医案》40卷。今所见《何澹庵医案》,为《中国医学大成》单行本。子修业,号学庵,克传家学,声名不亚于父。……[详细]
  杨棨(1787~1862),字羡门,号甦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丹徒人。地方史家。道光五年(1825年)选贡生。道光二十二年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城时,他在围城中居住6日,对青州兵英勇抗击英军的事迹耳闻目睹,曾作《青州兵》一诗高度赞扬。咸丰年间避兵乱居如皋。道光二十四年刊行《京口山水志》20卷,后又自刊《蝶庵赋钞》2卷、《蝶庵诗钞》4卷,《出围城记》因无资刊刻,先以抄本行世。《京口山水志》……[详细]
  殷宝山(生卒年不详),镇江人。秀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到金坛办理考试时,在泰兴坐馆的殷宝山当众递上一份意见书,题名《刍荛之献》,指摘江南吏治、学风种种弊端。刘墉认为“甚属狂悖”,把他抓起来。在他馆内又搜出诗文稿《岫亭诗草》,其中《纪梦》篇中有“红乃朱也”的话,认为他心怀前朝,奏闻朝廷。乾隆帝看了大怒,传旨严办,并申斥地方官“所司何事”。结果殷宝山全家8口,以及为殷宝山诗……[详细]
  何栔(1620~1696),字维南。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年生于丹徒。家有晴江阁,人称晴江先生。少有异才,得到当时文坛领袖黄道周等人的器重。他交游甚广,诗和文都名重一时,与程世英并称为“京口二家”。因他父亲是明朝遗老,临终嘱咐他不要做清朝的官,故而他一生未应科举。康熙九年(1670年)辑刊《文概》初集、二集;康熙二十二年,又受两江总督于成龙之聘,担任《江南通志》的总纂工作。郑成功攻打镇江失败……[详细]
  冷之曦(1621~1645),明天启元年(1621年)生于丹徒。自幼亦聪颖好学,后弃文习武,入史可法军为牙将及右军参将。兵败,他带了一部分溃兵南下,来到金坛,又号召当地群众组成义军,抵抗清军南下,结果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丹阳战败殉难,时年24岁。冷士楣(1628~1710),字又湄,自号秋江散人。冷之曦弟。13岁曾随其兄在史可法军中参与战事。义军兵败溃散后,他辗转回到丹徒隐居,终生不仕,以……[详细]
  李一阳(1552~1624),字长卿,号复吾。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出生。丹徒人。万历丁丑(1577年)进士,初任西安(今浙江衢州市)县令,在任期间,主动揭露、惩罚藏匿的坏人,保一方平安。对品质好、技能优的人,经考核后予以录用;对华而不实之事则予以贬斥、废除,于是民风日淳而政事日顺。在丈量土地时,他亲自下田查勘。在征收赋税方面,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决定田税每亩减九厘,地税每亩减三厘三毫,水淤……[详细]
  刘觐文(1570~1607),字叔熙。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出生。丹徒人。历任县令、知州、礼部员外郎等职。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参加科举考试,礼部尚书兼大学士沈一贯通观试卷,觉得刘文通晓流畅,言之有物,甚合己意,随即将刘文提出,准备置于首甲,要求刘觐文先去拜见他。刘未去,结果得了个二甲。遂任开州令(今四川开县),居任8个月,因母丧归守服。数年后补直隶州汝州知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县),到任……[详细]
  -吉(生卒年不详),明丹徒人。自幼好学,不事举业,年未弱冠,即教授乡里。为诗古文,才思宏远,而律度严正,然多不存。其子丁玑,号补斋。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赐告归婚,一用《仪礼》以变习俗。后丁玑历官广东按察司副使、提学副使、四川按察使。元吉精研《易》理,名自己居所为“易洞”,学者称其为易洞先生。为人宽良仁爱、循循善教,在考古及养生治疾等方面,都有独到不凡的研究和论述。主要著作……[详细]
  俞希鲁(生卒年不详),字用中。祖籍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祖父为庐江令,始迁丹徒。父德邻,宋乡贡进士,赵葵督荆襄时,辟为记室参军。俞希鲁自幼承家学,以秀才授庆元路教授,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学生称他“俞公如洪钟,叩无不响”。任满擢为归安县丞,筑海盐塘,费省而民不劳。升衢州路江山县尹,又改任永康县尹。所在任上都注意兴办学校,聘请名儒讲学,均平民众徭役。最后迁儒林郎、松江府路同知。元至正十六年(1356……[详细]
  郭畀(1280~1335),字天锡。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出生,镇江人。学者、书画家。业承家学,善长辩论,通晓蒙文,身材魁梧,蓄有长须,人称郭髯。20岁时任镇江儒学学录,历任江西饶州鄱江书院山长、浙江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后调任平江路(今苏州)儒学教授,未及赴任,又改解为-行省丞相府掾吏。他精通书画,书学赵孟頫,字迹遒媚,曾代赵孟頫书写《松雪斋集》。赵孟頫作跋称许。画仿米芾,又师事高彦敬,得……[详细]
  解舜臣(1912~1943),又名解小臣、解雅顺、杨再生。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丁岗乡人。烈士。民国29年(1940年)10月,盐阜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他开始在新四军三师八旅供给部开办的阜东商店当会计。民国31年,受部队领导委托,去丹徒县上党地区转运武器弹药。他偕妻乔扮成送葬护柩的“孝子”“孝妇”,把武器弹药装进棺材,终于胜利完成任务。次年春,日、伪军在东坎商业界成立伪商会。敌工部决定趁机派他以合法身……[详细]
  王家驹(1878~1939),字维白。丹徒(今镇江市区)人。名教授。幼就读于赵蓉曾,曾在乡里教过私塾,后东渡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归国后,授职内阁中书。民国期间,历任教育部教育佥事、司长,安徽省教育厅长,北京政法学校校长,中英庚子赔款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天津法商学院讲师、教授。负责起草中国银行章程时,曾拒绝两千块银元贿赂,坚持不改章程中一字。住北京期间,常年以“百效膏”、“一……[详细]
  冷遹(1882—1959),字御秋。江苏省镇江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前身)创始人、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前身)创始人。1905年毕业于安庆武备学堂,期间加入“同学会”、“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是安庆起义总指挥,因密探告发被捕,经营救出狱。创建并主持同盟会广西支部及《南报》(后改为《南风报》)。历任同盟会广西支部副支部长,代理支部长、民军混成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