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镇江 > 丹徒区历史名人介绍

丹徒区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章成之(1904-1959)字次公,号之庵,丹徒县人。幼年丧父,以一个偶然机会为孟河名医丁甘仁赏识,带到上海进入丁办的中医专门学校半工半读,后又在广益中医院临床实习3年。他受江阴名医曹家达力倡《伤寒》、《金匮》的学术影响和孟河派丁甘仁、余听鸿的陶冶,行医重在辨证施治,不拘门户之见,时或采用民间草药单方。诊断时运用现代科学,接受西方关于病源、病灶的认识,选用有效的西药。历任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部主任……[详细]
  赵祥瑗(1899─1973)字思伯,丹徒人。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从民国13年(1924年)到民国26年,先后在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太仓中学、镇江县立师范学校、杭州市立中学、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任教导主任、部主任、校务主任、校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逃难到苏北,在江苏省立第一临中、东台县中等学校任教。民国34年回镇江任县立师范校长,兼私立谏壁中学校长。1949年8月任江苏省立镇江中学校长。后调……[详细]
  巫之禄(1923-1971)又名赵文节,笔名闻捷,丹徒人。小学毕业后,入南京朱鑫记煤炭店当学徒。抗日战争爆发,他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民国26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时参加文工团。民国33年后,担任随军记者,创作许多战地通讯、散文、诗歌和秧歌剧本。1952年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创作不少反映边疆民族兄弟生活的诗。1953年任《文艺报》记者,到东南沿海和……[详细]
  戴敦邦(1938—),江苏省丹徒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同年任《中国少年报》美术编缉;1957年任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美术,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编绘《传统题材画稿》丛书;198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副主任。擅中国名人画,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名人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生活气息浓郁,画风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详细]
  田丽丽(1924~1966)田丽丽,女,原名田秀英、田根弟,江苏丹徒人,滑稽戏演员。幼年家境贫困,当过童养媳。民国29年(1940年)8月,田开始卖唱。翌年加入新东方剧团学唱文明戏。民国31年1月,在东方大世界演出什景歌剧。民国36年,加入一飞剧团,开始到电台播音。后加入筱快乐剧团,在电台经常播唱《越剧小姐》、《扬州五更相思》等。田以当时流行于上海滩的外国歌曲《噢,苏珊》旋律为基础,创造了滑稽戏至……[详细]
  李馥仁(1937~1984),江苏省丹徒县人。1961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1962年被分配到来安县来安中学任教。1968年春,他患了食道喷门癌,被送进上海肿瘤医院。经过手术治疗,他少了一根胁骨和16厘米长的食道以及二分之一的胃。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给下一代留下一点东西,李馥仁出院后从不愿在家休息,不是踱到办公室帮教师批改作业,就是到实验室里整理实验仪器。在这段时间里,他研制成功了供地震测报用……[详细]
  罗春发(1912—1951),又名罗松柏,丁岗乡罗家巷人。14岁在上海学徒,20岁歇业回家,以贩卖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地方自卫团,任班长。民国28年(1939)被日军逮捕,遂委身投敌,任谏壁伪自卫团长及情报组长。从此大摆香堂,收门徒千余人,经常带领爪牙寅夜抢掠。大港区苦竹乡马湾村王双寿、王双才等三家遭掠一空,并火炕王双寿及其女儿,致双寿年余不能起床。后又迫王双寿杜卖三间瓦屋,直至拜他为师才了……[详细]
  陈可余(1897—1949),上党乡人。23岁入匪伙,绑架0,为害人民。抗战初,自立山头,广收门徒,聚集大批0,拼凑队伍,在日军卵翼下组织上党自治会。其武装被新四军打垮后,投靠国民党镇江县县长庄梅芳,任常备队队长,是杀害新四军特务营营长马峰,包围、解除特务营武装的罪魁之一。民国29年(1940)春,庄被镇压,转而依附日军派驻上党的警备队队长中月辉,任上党区自卫团总团长,敌伪情报员。并派其骨干至前村……[详细]
   赵文豹(1920—1988),原姓宦,名暮林,因继承舅家,改姓赵。大港乡宦家村人。幼从塾师,后去南京学徒,抗战爆发后,失业回家。经新四军“挺纵”-科长周苏平培养,于民国28年(1939)3月加入共产党,任挺纵服务团青年股长、镇五区区长。积极建立民兵组织,发动人民群众抗日;领导武装人员先后抓土匪百余人,捣匪窝十几个,镇压了一些危害人民、破坏抗日而屡教不改的匪首;剪除了为虎作伥的敌特分子;教育争取了……[详细]
  梅初(1920—1986),无锡县人。8岁出家于圌山西林寺,后在该寺受戒,作住持。抗日战争爆发后,西林寺成为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的隐蔽之地。民国35年(1946)12月29日,-阁、高俊杰、周忠等带领40余人,夜宿西林寺(半山庙),次日拂晓,遇国民党县保安队搜山,发生激烈战斗。下午(农历腊月初八)梅初被捕,受尽酷刑,终未屈服。后用去大米百余担,始取保释放。梅初回寺后,与共产党的联系更为密切。建国后……[详细]
  赵俊欣(1913—1986),大港镇人。为赵念伯次子,赵伯先亲侄。幼从祖父学习,后赖其岳父冷遹帮助,得进镇江润商学校、江阴南菁中学就读。民国24年(1985),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柏文蔚、于佑任联名提案,送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学,获博士学位。民国27年,转德国柏林威廉大帝国际法研究院深造。次年回到重庆,曾参加国民党,先后任-编纂、重庆大学商学院教授(任教两年间,在国民党组织部兼职)、外交……[详细]
  黄大泰(1922—1985),祖籍谏壁。原姓瞿,3岁时继承到和尚洲大舅黄正权家,改姓黄。幼读私塾3年。15岁起先后在蔡、钱、高等船主家做渡工。1956年参加工作,担负谏壁到江心洲的渡运任务。江心洲四面环江,出洲非乘船不可,遇有难产妇、重病号或其他急事,请他摆渡的,不论寒暑风雨,从未回绝过。1962年,在他当班以外时间,渡送过江的就达300余人次。12月底,南京有一条船在丹徒口下沉,黄纵身跳入江中抢……[详细]
   陈侠(1923—1984),辛丰西石人。民国33年(1944)在南京建村农学院毕业,经学院介绍在南京国立农校任教,对农业教育事业满腔热情。时仅一年,因支持学生反对校长-腐化的斗争被解职,去苏州永盛祥商店司帐。1950年,商店亏本歇业,闲居到次年2月,被上海市新泾区人民政府录用,在生产建设科工作,研究蔬菜生产技术,成绩显著,被提为副科长,并当选为上海市园艺协会理事。1958年西郊区并入上海县,任县……[详细]
   姚一青(1915—1980),原名庆云,曾名华山,姚桥镇人。幼读私塾,16岁至苏州大陆袜厂学徒,后任职员。“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七·七”芦沟桥事起,返乡组织“青年救亡团”。民国28年初,参加新四军江南挺进纵队,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去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不久调“挺纵”指挥部。“挺纵”改为新四军三团,开赴扬泰地区后,任团-股长。民国……[详细]
   孙祥华(1946—1978),辛丰乡后韦村人。读小学时成绩优良,多次被评为三好生。因家贫,虽考取初中而未能入学,参加农业劳动。1965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通信员、文书、班长、参谋、连长等职,先后6次受到部队领导的奖励。1966年7月加入共产党。入伍时曾对一起服役的王连生说:“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政治、学习军事、尊重领导、服从指挥,为国家、为家乡人民争光,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详细]
   赵鑑明(1919—1973),女,幼名静媛,安徽金寨县花桥乡人。父为清末廪生,田产较丰,后家道中落,靠出卖、出租土地和竹园收入维持生活。大姐、三姐均于30年代初加入共产党。不久,大姐文媛被国民党逮捕坐牢三年;三姐慧媛在大别山苏维埃政府工作,工农红军撤退时被敌杀害。赵曾就读于安庆第一女中、上海沪江大学附中、安徽第一临中。日军侵华,“临中”被炸,赵右臂受伤致残。因不甘依附家庭,乃以左手学书,先后任小……[详细]
  江谦吾(1888—1972),原名江鸿钧,字谦吾,祖籍安徽凤阳县,幼年随父寄居镇江。17岁考入安徽省武备学堂,毕业后在南京新军赵声部任排长、左队队官。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声为两江总督端方疑忌撤职,江亦被免职,去皖于冷遹部任前队队官,参加次年11月熊成基领导的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远流成都。清宣统三年(1911)一月,得悉赵声在港粤一带召集旧部谋划起义,即离川赴沪,待轮去港。报载广州起义失败……[详细]
  吕家鸿(0012—1967),宝堰乡丁角村人。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南通农科大学附中、镇江中学、苏州中学。民国22年(1933)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民国26年任滁州中学教员。次年初,日军入侵滁州时,随学校训育主任率领二三十名学生转移后方,途遇胡宗南,被吸收参加随军服务团,为总干事。胡宗南成立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时,任上尉教官,后升少校教官、中校教官。民国28年集体参加国民党。民国36年12月,由胡宗南以公……[详细]
  陈恭禄(1900—1966),高资镇人。曾受业于镇江名儒鲍心增门下。16岁起,入扬州美汉中学、南京金陵大学就读。学习期间,即编写出版《日本全史》。民国15年(1926)毕业后,任南京明德中学教师,写成《印度通史》。民国17年9月,至金陵大学讲授中国近百年史。民国22年夏,任武汉大学教授,出版《中国近代史》,历三年仍回金大,出版《中国近百年史》。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至皖南,后抵成都,饱尝艰辛,深受……[详细]
   赵桐庆(1894—1966),字汉生,大港镇人。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商业学校,先在津浦铁路局及中国银行工作,后得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赏识,委为该行储蓄部经理。不久,南通分行经理张祝三年老告退,赵受命前往接任。未几,调总行工作。民国16年(1927),总行拟设沈阳、大连、哈尔滨3个分行,遴选赵及资耀华负此重任,至汉口待命,因皇姑屯事发而中止。民国18,总行设8处10部,赵任业务处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