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林姓名人堂 - 姓林的名人介绍(22)

林姓名人堂 - 姓林的名人介绍(22)

更新时间:2023-03-15

421、林思意 北京电影学院
  林思意,1994年4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演员、歌手 。于201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10级本科班,SNH48 Team NII成员。2013年11月2日,以《剧场女神》公演出道。2013年11月16日,在广州举行出道后的首场万人级演唱会“这一年,我们追的SNH48”。2014年6月7日,拍摄首支MV《足球派对》。2014年7月26日,参加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的“《一心向前》……[详细]
422、林宜春 [] (18591898)
  林宜春(1859~1898年)林宜春,学名咸杻,清咸丰九年(1859年)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父林高仰,清代增生,为家乡私塾教师。宜春从小随父读私塾六载,但他力气过人,更喜跟三位武秀才的叔父习武,常练大刀、提托“勇石”、拉弓,持之以恒,力大勇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36岁时,在亲友资助下赴京应试,中武进士,再捷武探花,被录为御前侍卫。是年,在本县宣化坊为其立探花坊。光绪戊戌年(189……[详细]
423、林葆莹 [] (18381897)
  林葆莹(1838~1897年),字季石,又字樨雪、春和子,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漠阳街道)盐场衙。好读书,以词章著称。尤喜研究金石碑帖,善书法,有古意,以隶书著名。早岁应试,久而未遇。后以《观风卷》为学使汪鸣銮赏识,对他所作素馨花七言排律和钟鼎文绝句,特别赞赏,因而考得岁试第一。时张之洞来粤督察,建立广雅书院,考选两粤高材生入学,汪鸣銮特推荐林葆莹入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拔贡应朝……[详细]
424、林黛英 (19211961)
  林黛英(1921—1961)女,演员。浙江新昌人。1931年入大华舞台科班学戏,工花旦。1938年与小生王桂英合作,在宁波中南大戏院演红后到上海。由于她嗓音清丽脆亮,当时有“金嗓子花旦”之称。到上海后,于1940年9月与著名老生商芳臣合作成立标准剧团,至1944年7月先后演出于民乐、九星戏院,聘请编导朱炎、樊篱、乔陵、林椿林、陶贤等进行越剧改革,设立编导组和装置组,编演时装戏《枪毙阎瑞生》一剧运用……[详细]
425、林丁 (19162000)
  林丁(1916—2000) 男,编导。福建省永定县人。原名守端,本从事学校教育,在浙江新昌中学教高初中语文,还教过美术音乐,爱好戏剧。1951年受文化馆委托,课余为回乡艺人姐妹班导演了《信陵公子》、《玉面狼》、《父子争先》等新编越剧,又为她们改编导演《皇帝与记女》参加地区会演。获奖后姐妹班奉命改组为新昌县越剧团,林丁也从学校调进越剧团任团长兼编导,从此他便一生与新昌越剧的三起三落共浮沉。40年代……[详细]
426、林墉
  林墉,1942年4月23日出生。广东潮洲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美协广东分会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全国人大主席成员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89年任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副主任,1991年受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1993年受聘暨南大学艺术中心主任。1997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详细]
427、林祖密 (18781925)
  林祖密(1878~1925年),原名资铿,字季商,祖籍平和,出生于台湾雾峰林姓望族。中日甲午战争,日军进犯台湾时,随父母内渡祖国大陆,择居于鼓浪屿。其间,一度返回台湾处理财产,未几,重回鼓浪屿。他爱国爱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漳属南靖等县山洪为患,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他闻讯后,即筹措5万银元,购米分批运到漳州一带发赈。以往,闽南乡间常有械斗情事发生,死伤惨重。光绪三十四年四月,……[详细]
428、林玉花 (19201973)
  林玉花(1920~1973年),女,原籍晋江县内坑乡,民国9年(1920年)生。因家庭穷苦,十几岁被卖到南安县岭兜村当婢女。她聪明伶俐,常看戏看得入迷便独自摹仿。不久有个戏仔班来岭兜村演出,她毅然随戏仔班出走。后来南安县岩埔村梨园戏德春班“下南”(梨园戏分“下南”、“上路”、“七子班”三大流派。“下南”是指北宋时闽南民间土生土长的戏文表演,有自己特定的剧目、行当和乐曲。因宋代曾把省一级的行政区域改……[详细]
429、林肇元 []
  林肇元,字贞伯,今贺街镇寿峰西塘人,少负奇气,博览群书,时逢世乱多故,童试取庠生后未登科。咸丰年间避乱入湘,为屯军湘之云南布政使刘岳昭招入军营,参与援蜀援陕战事,尤以平黔功著。初任贵州粮道,由按察使、布政使升巡抚,官至二品。居黔20余年,整饬吏治,教民养桑蚕,兴修水利,储义仓以备荒,购书籍训士,并在苗瑶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兴办义学,政绩昭著。民众自发集资欲为其建生祠,肇元毅然劝阻,并将所集之资修桐梓山……[详细]
430、林多奉 (19111935)
  林多奉,字有承,号鼎新,蓬壶乡西昌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父皇潜,佃耕农,兼做脚夫和打草鞋贩卖为生,但却勒紧腰带,让多奉入乡中育英、育美小学读书。民国14年(1925),多奉转入南湖小学高小班学习。他资质聪敏,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在全县小学生会考中名列榜首,被誉为“一日两行,过眼不忘”的神童。16年秋,他从省立十二中学转学南湖中学。当时有位老师姓傅,经常向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多奉……[详细]
431、林可彝 (18931928)
  林可彝(1893~1928年),原名瑞鼎,字可彝,罗源县城关北门街人。民国5年(1916年),林从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为求救国救民真理,东渡日本,先后留学于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留日期间,研读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发表《日人捣乱东南亚和平论》等文章,严责日本侵略中国和北洋军阀政府-行径;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活动。民国9年毕业回国后,林在北京朝阳、平民、文化等5所大学任教,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详细]
432、林泗水 (19011974)
  林泗水,字向曙,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二十七日生。祖父林景卫,字文国,清光绪年间福建水灾捐赈有功,钦赐“奉政大夫”六品州堂卫。父林芳定,务农兼乡村医生,热爱家乡公益事业。泗水童年读私塾,后就学集美师范。在校勤勉好学,又好书法。对生物一科尤感兴趣,致力于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等植物学说的研究。民国13年(1924)6月,泗水师范毕业,即到安溪县国民党党部筹备处任秘书兼公立安……[详细]
433、林辂存 (18791919)
  林辂存,字景商,号鹜生,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今芦田乡芦田村)人。清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二十七日生于厦门,旋移居鼓浪屿鹿耳礁弧园。后东渡台湾,兄弟10人,他排行第四。祖父林远芳,以海防出力,累官至道员,晚年经营茶业,于厦门、广州和台北设分店,家资巨万。父林鹤年,光绪八年(1894)中举,翌年考取誊录。甲午(1894)之役,献款助军需,授工部虞衡司郎中。旋任广东道员,加按察使衔。不久,告退,开办……[详细]
434、林仲易 (18931981)
  林仲易(1893~1981)林仲易,原名秉奇,号竹西,又号属云,长乐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出生。宣统三年(1911),林仲易入福建私立法政学堂学习,民国3年(1914)毕业。民国6年赴日本留学,民国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北京《晨报》。时值新文学革命时期,仲易等人将《晨报》及其副刊办成宣传新思想、倡导新文学的园地。民国12年,任该报代理总,直到民国17年6月《晨报》停刊。民国1……[详细]
435、林宝石 (19361984)
   林宝石(1936一一1984),巴彦县巴彦镇人。出身于教员家庭,由于家庭的熏陶,童年时代就显露出聪颖才气,受到亲朋故旧的称诩。早在中学时代,学校内一些爱好文学的校友自行结社,成立了小小文学社。宝石成为小小文学社的中坚分子,并以诗才的超逸,为同学们所瞩目。他的处女作就发表在当时的《松江日报》上。1954年,宝石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系。功课之余不断的为报刊撰稿。由于过度劳累,加之饮食欠周……[详细]
436、林柏 (19071931)
  林柏(1907~1931)壮族。林逢乡林逢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后考入田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林凤乡明德小学任教。在任教期间,与同事滕德甫等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参加滕德甫组织的宣传队,带领学生到林逢圩、平马街进行革命宣传。1926年夏投身于农-动。秋,被选送到恩隆县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在农讲所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农讲所结业后,回本村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起来打倒土豪劣绅。1927年……[详细]
437、林诚 (19121983)
  林诚(1912--1983),又名林原,本姓苍名玉楼,生于双城县公正乡一个地主家庭。少年在家乡私塾就读,1929年入吉林省立第三中学,任学生会主席。1931年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学习成绩突出,组织能力强,被推为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32年在学校积极领导-,宣传抗日救国、痛斥不抵抗主义,被学校开除。1933年7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进行反满抗日活动,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林诚同一个党小……[详细]
438、林桂清 (18811938)
  林桂清,又名版,字本图,号克武。清光绪七年(1881)六月十九日生于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乡罗岩村)。童年读私塾,贫而辍学,及长,肩挑为生。在厦门开茶行的堂亲雇他挑一担白银回乡发放茶款,途经长泰县白帆岭被盗所劫。失主请官兵到罗岩追查,桂清涉嫌逃匿长泰县花坑。嗣而与堂亲林雷等合伙截途抢劫。在同安县冷水坑抢劫时,同伙乌英被捕入狱,桂清组织敢死队化装劫狱,救出乌英,并抢出长短枪30余支,于是回乡组织……[详细]
439、林绍能 (19081980)
  林绍能(1908~1980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出生于罗源县洪洋乡王认村樟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时父母双亡,与其兄相依为命。16岁后农忙务农,农闲贩卖绢花,艰难度日。1950年林任王认乡(村)农会主席,带领贫苦农民参加土地改革。继之带头组织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春成立农业高级社时,林被推选为社干。为了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林提出发展茶叶的建议,被采纳。……[详细]
440、林秀山 (18991951)
  林秀山(1899~1951),城关乡二兴村人。5岁时父母双亡, 与其兄林燕山依靠叔父抚养。林秀山没有开蒙读书,又不听管教,遂变成一顽童。12岁时其叔父忍无可忍,将其赶出家门,从此流浪鹿寨、雒容、柳州一带。民国3年(1914年) ,因持刀拦路行凶抢劫,案发潜逃柳州,投入沈鸿英部,充当勤务兵和马伕。1917年沈鸿英任桂军第三路军司令,林秀山编入该军卫队排,逞性妄为,出入青楼酒馆、借机敲榨0,鱼肉民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