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3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3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奕劻 (18381917)
  • 奕劻
  爱新觉罗·奕劻(1838~1917年)晚清宗室大臣,满族镶蓝旗人。清高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永璘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子。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1911年,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详细]
2、山县有朋 日本近代陆军的奠基人(18381922)
  山县有朋(やまがた ありとも,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 )日本军事家,政治家。幼名辰之助,后改小助、小辅。明治维新后由山县狂介改名山县有朋,号含雪。长洲藩中间(地位比足轻还低的一个阶层)出身,早年参加“尊王攘夷”活动。历任陆军卿、参军、参谋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 ,在日军和日本政府中势力庞大,是日本陆军之父……[详细]
3、谢正安 黄山毛峰创始人(1838~?)
  • 谢正安
  谢正安,安徽徽州歙县人,黄山毛峰创始人,其创办的“谢裕大”茶行居徽州五大茶行之首。1875年,谢正安在歙县漕溪(今徽州区富溪乡)选采肥壮的新鲜嫩叶,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大胆改进,经过“下锅炒(五桶杀青)、轻滚转(手轻揉)、焙生胚(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显毫)”等工序精心制作,形成“外形似雀舌均齐壮实,锋显毫露,色为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详细]
4、李臣典 (18381864)
   李臣典 (1838-1864)李臣典,号祥云,今巨口铺乡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七月生。少时家贫,卖马草为生,常弄巧得双价。时有童谣:“李臣典卖马草,人小尽耍狡;现草卖两次,主人不知晓。”咸丰五年(1855),投身湘军,从曾国荃进击太平军,以凶猛善骑击闻名全军,两次救曾于危阵,深得曾的信任。在军中九年,与太平军作战,常打头阵。先后陷吉安、安庆,进军江宁镇,直逼天京。以此升守备、参将、总兵、提……[详细]
5、徐润 (18381911)
  徐润(1838—1911) 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香山县北岭村(今珠海市北岭乡)人。父亲徐宝亭曾任清朝官吏,叔伯皆为洋行买办。清咸丰二年(1852),14岁时随叔父徐荣村经澳门抵达上海,在英商开办的宝顺洋行当学徒起直至工作16年。勤奋刻苦,悟性颇高,得洋行主管器重,成为领管各分行的总买办。其预见到长江航运业的发展前景,决定购置江轮、船坞,将进出口贸易和航运作为洋行的主要业务,并将出口……[详细]
6、薛福成 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18381894)
   薛福成 (1838~1894),字叔耘,号庸盫。清道光十八年三月十八日(1838年4月12日)生,祖居金匮县(今无锡)西漳寺头,后迁城内前西溪。抗法将领,外交家。父薛湘,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浔州知府。薛福成于咸丰八年(1858年)中秀才。咸丰十年撰写《选举论》上、中两篇,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要求变革,以利振文风、兴士气、选人才。同治三年(1864年)入曾国藩幕。在入幕前,他曾向曾国藩呈递-,提……[详细]
7、李元庆 (18381904)
  李元庆(1838~1904.10),回族,清祥符县治台村人。清末开封农民抗粮斗争领袖。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习武,为清道光年间武庠生。平素性情耿直,不满清廷统治,富有反抗思想。他组织贫苦农民成立老虎会,被会员推举为会首。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把巨额赔款强加在人民头上。1904年8月20日,河南巡抚陈夔龙为完成摊派给河南的122.8万两纹银赔款额,张贴了压沙地征粮(并加征过去18年粮税)告……[详细]
8、杨玉科 (18381885)
  杨玉科(1838-1885年),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字云阶,白族,今兰坪县营盘街人。 同治初,以义勇入清军滇池营,隶和耀曾麾下,累功擢为前锋,守备,升游击、参将、总兵,升提督,赐号“励勇巴图鲁”。赐黄马褂。1885年初,法以重兵入关,开关搦战,中炮亡。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名人简介清同治(1862-1874)初,以义勇入清军滇池营,隶和耀曾麾下,参加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1864年,获代理云南布政……[详细]
9、戈鲲化 (18381882)
  • 戈鲲化
  出于美国在华利益的考虑,美国商人兼外交官鼐德于1877年2月给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写信,建议哈佛开设中文课,通过中国老师的教授,让那些愿到中国发展的美国人在动身之前就具有一定的中文基础、掌握必要的知识。哈佛大学对鼐德的建议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反复酝酿之后,他们最终选定了戈鲲化。戈鲲化是安徽休宁人,1838年出生,早年在黄开榜军中作幕僚。离开黄开榜后,他到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做译文抄员和翻译教员,后迁居宁……[详细]
10、大隈重信 日本第8任和第17任内阁总理大臣(18381922)
  大隈重信(おおくましげのぶ,天保9年2月16日(1838年3月11日)-大正11年(1922年1月10日),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日本第8任和第17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大隈重信1838年出生于日本肥前藩佐贺城,其父是佐贺藩炮术长,享有很高的俸禄。当时朱子学在佐贺藩占据绝对主流地位,被称为“锅岛论语”的狭隘隐诲的教材是武士必修书目。大隈重信被当作改革派赶出弘文馆反而成全他有机会进入学习荷兰……[详细]
11、童兆蓉 (18381905)
  童兆蓉(1838~1905)童兆蓉,字绍甫,号芙初,宁乡县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生。同治六年(1863)中举人,后应聘赴陕西刘典幕中管理营务,兼统防军。曾率军打败回民起义军对三水、淳化的进攻,又镇压北山兵变。十年,受护理巡抚谭钟麟委派办律武军营务,兼管全省军需,晋知府。光绪元年(1875),他以道员用,加盐运使衔。三年,他任兴安知府,暂署榆林府。这年榆林大旱,饥民遍地,他不顾延榆绥道和榆林知……[详细]
12、武训 (18381896)
  武训(1838—1896) 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柳林镇)人。清末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出生贫苦农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时的赐名。 武训七7岁丧父, 随母沿街乞讨。年十五六岁,母死,到一远房姨父张举人家为佣。当支取工钱时,张举人因武七不识字用假帐相欺,以侵吞其血汗钱。武七稍一争辩,即遭痛打,口吐白沫病倒(别人由此送号“武豆沫”)。渐悟没文化、不识字是穷人遭受……[详细]
13、张铨 (18381905)
  张铨(1838~1905)字恒斋。清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优贡,入实录馆为誊录。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举,仍回实录馆。十一年(1886),以知县职分发云南,历署晋宁、武定、石屏、镇南、元谋、禄劝、楚雄、保山诸州县和巧家厅同知,补定远知县,又调昆明知县。初任晋宁,征粮建仓,工事劳累,不推诿他人。再调巧家厅同知,期间,主持实施改土归流。有两位土著首领为承袭绝产,诉讼数年,并相互攻杀。他秉公……[详细]
14、何如璋 (18381891)
  何如璋(1838~1891)何如璋,字子峨,号璞汕,广东大埔人。出身农家,清道光三十年(1850)因家贫辍学牧牛,遂在家自修。姑父陈芙初嘉许他的志向,遂助其复学。咸丰六年(1856)补廪生,咸丰十一年中举人。同治四年(1865)为福建署汀州知府朱以鉴的幕僚,参与镇压汪海洋所率太平军余部,-奖叙知县,加五品衔。同治七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授编修。他专心探求西学,得直隶总督李鸿章赏识。光绪……[详细]
15、王贵 (18381916)
  王贵(1838—1916)南蓢泮沙王屋村人,别号香谷、殿璋。清咸丰五年(1855)17岁时随亲友从加州赴美国夏威夷,在瓦胡岛(Oahu)东北部的普那路岛(Punaluu)登岸,开始从事种水稻等农活。几年后入读正规学校,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参加校内外活动,扩大视野,为以后发展和进入夏威夷上流社会打下基础。后在檀香山华埠(摩诺奇亚街)开设米铺和干货铺,渐为富商。其商铺与孙中山之兄孙眉开设的“德隆商店”邻……[详细]
16、田考 (18381904)
  田考(1838~1904年),又名成玉,田厝村人。田家世代务农。田考少年时,正逢鸦片战争后,社会-,民不聊生,闽南沿海百姓纷纷逃往南洋谋生。清咸丰四年(1854年),16岁的田考只身到马来西亚,在煤矿当苦力。咸丰六年(1856年),到沙捞越古晋石窿门当店员。他为人老实,办事勤快,深得主人信任。数年后,田考改在石窿门山下搭草寮摆摊。当时,大片土地荒凉,尚待开发。他便在周围开垦200多“移结”(每“移……[详细]
17、丁豫麟 (1838~?)
  丁豫麟(1838.7~?),字吉堂,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幼年从祥符县学廪生杨兰亭及门受业,读书过目不忘,尤喜书法。大字帖临颜真卿《颜家庙》碑、《八关斋》碑、《多宝塔》碑及行书《争座位》帖,刻苦研练、食古而化,达到不仅形似而又神似之境界。小字帖临《灵飞经》,其圆润端秀,精工尤为酷似原帖,至真伪难辨。他与同治十三年(1874)翰林陈文騄,本邑廪贡、南阳教授马继贞(干庭),为书坛密友,3人结字课社,……[详细]
18、黄文英 (18381864)
  黄文英(1838—1864),文地镇汉平村人。为人刚毅文静,幼丧父母。由堂兄文金抚养长大。13岁跟堂兄文金、文玉等亲属赴金田村参加起义誓师大会。后随文金所部太平军行军作战,挥戈桂北,进军湘鄂,扫荡长江,定都南京。在倥偬的戎马生涯中成长。其主要差事是筹措军饷,经管粮草并兼理文金家务。长期往复奔驰于安徽、江西、浙江、江苏数千里地之间,奔波劳累,历尽艰辛。1863年9月12日叙功论赏晋封黄文英为昭王。翌……[详细]
19、包立身 (18381862)
  包立身(1838—1862),又名立生,诸暨包村人。性悍鲁,笃信神仙,节食茹素,夜则结跏趺坐。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李秀成部进袭浙东,九月攻下绍兴府,另一路从金华攻诸暨。立身在本村首举地主武装“东安义军”,以其衣其帜均为白色,又称“白头军”,自任统领。以神仙佑助惑众,每发令“必借神仙”。自言是白衣大仙下凡,拯救众人。地主、士子多以为信,为敌太平军,纷纷进入包村,骤时“东安义军”达数万人,……[详细]
20、郑廷江 (18381892)
  郑廷江(1838—1892)字啟在,号秀山。祖籍三乡雍陌村。郑观应同宗叔父。清封通仪大夫,赏戴蓝翎,赏换花翎,三品衔,候选郎中。名香山买办。19世纪50年代在上海成为一名成功的买办,是英商上海新德洋行买办。清咸丰八年(1858)接济远离家乡来到上海学贾的17岁的郑观应寓居。因观应“家贫服贾”没钱专攻英语,其一方面教观应学习英语,一方面在新德洋行安排“走奔之劳”的工作给观应做,当自己助手,并支付观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