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金华 > 义乌历史名人介绍3

义乌历史名人介绍3

更新时间:2023-03-15

  楼化篷(1910—1996),原名展,曾用名南高。浙江义乌人。新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组织者、领导者和开拓者之一。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西北行署党组成员、秘书处长、专署专员,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干部教育处处长,林业部教育司司长、顾问,享受副部级待遇。  1910年10月,楼化篷出生在义乌荷叶塘东大路村—户世代务农、耕读传家的家庭。楼化篷七岁进私塾式旧制小学堂读书。高小毕业后……[详细]
  吴斐丹(1907—1981),原名汝勋,笔名斐丹、映雪、赤松等。义乌稠城镇石古金村人。经济学家、人口理论家、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通晓英、法、德、日、俄五国语言。  少年“实业救国”梦  1907年7月,吴斐丹在稠城镇石古金村的一幢民宅中呱呱降生。他的父亲是位教书先生,母亲是位纯粹的农民,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吴斐丹出生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清朝政府统治摇摇欲坠之际。  他5岁进蒙馆那年,辛亥革……[详细]
  虞抟(1438—1517),字天民,自号华溪恒德老人。今义乌市廿三里镇华溪村人,明代中期著名医学家。《金华府志》中载:“义乌以医名者,代不乏人,丹溪之后,唯抟为最。”与现代名医陈无咎(号黄溪),合称义乌医家“三溪”。  虞抟年幼即“习举子业,博览群书,善记诵,能诗”。年轻时,因母多病,立志学医。潜心研读各种中医经典著作,继承发挥朱丹溪医理。其医药以丹溪为宗,集张仲景、孙思邈、钱乙、李杲诸家之精华,……[详细]
  冯敬玉(1671—1727),字其相,号铁庵,义乌赤岸村人。康熙末、雍正初的勤政贤臣,官至陕西甘山道道员、通议大夫。在任期间,兴利除害,鞠躬尽瘁,曾屡受朝廷嘉奖,深受黎民百姓爱戴。  清顺治十年(1671)六月初六,冯敬玉出生在义乌县赤岸村。他少时即禀赋过人,聪灵颖悟,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年十四,父亲不幸去世,面对辛劳持家的母亲,冯敬玉愈加发奋勤学苦读。康熙五十一年(1712),壮年的他由太学选拔授……[详细]
  楼俨(1669—1745),字敬思,号西浦,义乌苏溪齐山楼人。工于辞章,勤政为民。官至提刑按察使致仕。以词学名于世。  词坛名家  楼俨生于清康熙八年(1669)十月初二。其父楼宗圣,因贸易迁居松江云间,楼俨也随父同往,父常带楼俨往来于京师。  楼宗圣与余姚名士徐绳武相交甚厚,常带楼俨去徐家玩。徐公见他天资聪颖,性嗜读书,博闻强记,胸有大志。偶与交谈,对答如流,遂与之结为姻亲。楼俨的生活因此安定。……[详细]
金汉鼎 [] (1614~?)
  金汉鼎(1614—?),字公铉,号紫汾。义乌赤岸人。他虽非名卿显宦,却因清高耿直、敢言直谏、政绩卓著、志行超逸,而被世人所称道。与族兄弟金汉蕙系同科进士,被称为“金氏二雄”。  名门望族  金氏是义乌的名门望族。元代的理学大儒金涓、钦赐“清慎”玺印的清官金德孚、明工部右侍郎金世俊、抗倭名将金福、清初名将金光,均为同一世族,他们都是名盛一时的文臣武将和志行卓异的俊士。  金汉鼎的父亲金德义(1579……[详细]
  金光(1609—1676),原名汉彩,字公绚,号天烛。义乌县青村(今义乌市塘下洋村)人。清朝康熙年间,从征陕西、山西、湖南、广东、广西共30余年,功绩卓著,官至鸿胪寺卿。  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十月初四,金光生于乌伤青村。自幼聪颖好学,无论是经史百家、历代典章,还是伏羲、神农的医药、占卜,他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就显露出非同一般的才华。稍长,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奇门阵术,且好游艺书画琴……[详细]
   金汉蕙(1607—1652),字公树,号湘邻,明金华府义乌县凌塘(今义乌市稠城镇)人。官至广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分守右江。柳州失守被俘,宁死不屈,殉节于敌营之中。与族兄金汉鼎为同科进士,名动六馆,人称“金氏二雄”。  金汉蕙出身于官宦人家,其伯父金世俊乃明末一代名臣,被崇祯皇帝誉为三清官之首。其父金世俨,字季思,自号雪原。少则善文,长入国子监。经考试授泾州判官。上任后勤政为民,深受百姓拥戴。明万历……[详细]
  贾维承(1604—1670),字益君,号明山。义乌佛堂燕里村人。他第一个从福建引种糖蔗,研制红糖成功,从而成为义乌人种糖蔗、制红糖的始祖。  由苦想甜  南出稠城10公里,义乌江与南江汇合处,有一个大树环抱、草木葱笼的小山丘,在背后高大的石牛山衬托下,极象一个屋檐下的小燕窝。明成化十年(1474),贾文泰携妻带子,迁来定居,取名为燕里村。  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初五,燕里村第五代孙贾维承呱……[详细]
傅启耀 [] (?~1646)
  傅启耀(?—1646),明末将领。号秀岩,义乌人。他从守卫北塞边关开始,转战津、粤、赣、闽,官至都督同知,最后全家殉难福建。清廷赐谥“烈愍”,入祀忠义祠。  明朝建国后,北方的蒙古族,依然威胁明朝的安全。明朝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州卫,到了明朝后期,建州卫都御史努尔哈赤统一了分散的女真族,一方面与明修好,一方面整治图强。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今辽宁建国,名后金。后金强盛严重威胁明朝安全。天启……[详细]
  楼挺(1601—1645),字文达,号镇阳。明朝义乌县知者乡里介村(今义乌市夏演乡里介村)人。万历年间,官至淮阳都督同知,与史可法同守扬州阵亡,英名彪炳史册。  志在报国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义乌知者乡里介村已身怀六甲的楼天明之妻贾氏,梦见一颗耀眼的流星飞入她的口中,惊醒后,不觉肚子作痛就要临盆,过了一会,生下一个男孩。此男孩生得鼻直口方,天庭饱满,哭声洪亮。不久,便……[详细]
傅商弼 [] (?~1646)
   傅商弼(?—1646),字赉予,义乌钟墟人。明末武将。  傅商弼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陈氏抚养他长大,备尝艰辛困苦。傅商弼知道母亲的辛勤劳苦,因此对母亲十分孝敬。平日循规蹈矩,从来不与他人惹是生非。由于家穷读不起书,只得依靠族中私塾那同族人不收学费的优惠规定,读了几年《四书》、《五经》。母亲缝纫纺织,他上山砍柴,换些粮食维持生活,母子相依为命。  傅商弼喜欢武艺,常与他人练习举重和拳脚功夫,谈……[详细]
  丁文明(1587—1642),字莅甫,号少华,义乌塔山上宅人。明末爱国将领。官副总兵、都督佥事。在抗击清军,保卫兖州城战役中阵亡。  文明出生在一个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家庭里。其父丁一治治家有方,意志高远。虽有抱负,但一生不得志。二十八岁那年生下文明后,望子成龙,为酬己夙志。故对文明管教极严,倾其所知培养文明成材。  所喜文明自幼聪颖好学,颇有悟性,故少时就能通晓经史,令长辈们十分喜爱。但是,在那……[详细]
   王国庆(1585—1674),字迪之,号吉吾,义乌王宅人。少负逸才,茹古熔今。由文转武,屡建奇功,授游击将军之职。解甲还乡后,施仁行义,德高望重,闻名闾里与县邑。  王国庆出生于义乌县南三十里王宅村(今义乌市佛堂镇王宅村)的名门之家。父亲王文彬轻资慕义,从不占他人的便宜,乡邻遇到经济困难时,总会解囊相助。平生清白自守,平易近人,对公益事业如建宗祠、修谱牒,尤其对办学堂请教师都主动捐资,慷慨乐助。……[详细]
   金世俊(1573—1658),字孟章,号稠原,义乌县北门凌塘(今义乌市稠城镇)人。为官清正、廉洁奉公,明崇祯皇帝于御屏上 书天下三清官时称他为首。以工部侍郎致仕。他精通理学,一生著作颇丰,有《四书宗贯录》、《宁我录》等传世。  少年好学  金世俊父名金文亮,字汝宏,号寅所,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但命运乖蹇,屡试不中。后绝意仕途,居家自守。  金世俊九岁受读《春秋》、《左氏内外传》及《史记》……[详细]
  龚子敬(1543—1592),字伯头,号阳山。明朝义乌县石塔鱼头(今义乌市城郊黎明村)人。谙习韬略,勇武过人。抗倭、平寇战功累累,官至游击将军。镇守北方边关时,变卖家产以充军饷。在征剿刘、哼反叛时,孤军深入,后援不至,因寡不敌众而殉职沙场。  初试牛刀  龚子敬自幼就不喜文牍哱,专爱习武,他常以抗金名将岳飞为榜样,立志当一名保家卫国的英雄。他常对旁人说:“大丈夫应以社稷为重,尽忠报国乃吾辈之本分。……[详细]
  龚一清(1538—1594),字仲和,号日池。明朝义乌县松门里(今义乌市城西大水畈村)人。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官至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分守广西右江。为官清正,执法秉公,威镇边陲,被当时广西两台使者奏称:右江多事,一日不可无龚一清。  农家儿郎好读书  龚一清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十八日出生于义乌城西大水畈村。其父龚果是个勤劳的农民。虽终年扶犁执锄,总摆脱不了贫困。但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能飞黄……[详细]
  朱廉,生卒年不详。字伯清,义乌赤岸人。以文章知名于世。金华知府王宗显征辟为郡学师。后应李文忠之聘为钓台书院山长。洪武三年(1370),应召编修《元史》,授职国史院编修官。  朱廉的父亲名叫朱同善,字性与,幼承父朱杓的家学,年轻时又至东阳八华山拜许谦为师,学习数载。凡天人性命之本,礼乐行政之原,古今治乱之得失,莫不知悉。曾受聘两淮屯府僚佐,只数月即辞职归家,荷锄躬耕,教子课读。自号居所曰:“裕轩”。……[详细]
  傅藻(1321—1392),字伯长,号国章。义乌人。历任翰林编修、监察御史、东宫文学、武昌知府、河南廉访使。告老还乡后,在今义乌杜门创建杜门书院。  元至治元年(1321),傅藻出生在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书香门第。他从小生性聪颖,天资过人,看书过目不忘,被当地人称为小神童,深得父母喜爱。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知书达理的母亲为成就傅藻的功名,守寡誓不嫁人,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傅藻身上。……[详细]
王袆 [] 元末明初名震域中的文史学家 (13221374)
  王袆(1322~1374),字子充,号华川,元至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于江浙行省婺州路义乌县(今浙江义乌)县城西北隅。明洪武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国家一统大业而捐躯云南。受授师承王袆先祖王彦超,五代吴越王钱镠时,任越州节度使,因避乱而从会稽(今绍兴)迁到义乌,居住于凤林乡。以后子孙渐多,所居村落就叫王村,其地在今义乌南部毛店镇朱店村。及王袆祖父时,已在义乌县城内居住。王袆祖父王炎泽,字威仲。致力经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