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金华名人

金华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乔行简 [] 宋朝宰相 (11561241)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浙江东阳人。南宋大臣。宋光宗绍熙年间进士,宋理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并被封为鲁国公。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宋史 乔行简传 宋史 卷四一七 乔行简,字寿朋,婺州东阳人。学于吕祖谦之门。登绍熙四年进士第。历官知通州,条上便民事。主管户部架阁,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官。升秘书郎,为淮西转运判官,知嘉兴府。改淮南转运判官兼淮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言金有必亡之形,中国宜静以观变。因列上备边四事。会近臣有主战者,师遂出,金人因破蕲、黄。移浙西提点刑……[详细]
  滕甫(1020~1090),字符发,改字达道,东阳(今浙江东阳)人。北宋仁宗皇?五年(1053)癸巳科郑獬榜进士第三人。滕元发初名甫,字符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滕甫降生之前,其母梦见虎在月中行走,坠落在其房间。滕甫性格豪爽慷慨,不拘小节。9岁能赋诗,范仲淹见了连连称奇。举进士时,本为廷试第三,因为用声韵不和法式,被除名,再次应举,又夺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当时守杭州,见了他大为惊异,说:“奇才也,今后肯定是一员贤将。”就传授给滕甫治理繁难及守边的策略。滕甫经过礼部考试后,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监铁户部判官、-起居注。英宗曾经把……[详细]
  惠约(453—535),又作慧约,俗姓楼,名灵璨,字德素。乌伤县竹山里(今义乌市夏演乡)人,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南朝齐梁间高僧。  惠约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世族大家。八世祖楼峻是三国东吴散骑常侍。楼峻的儿子楼陟,任宣威将军。楼陟的儿子楼胤,任康乐县令。自楼胤的儿子楼丰,到灵璨的父亲,都任郡守属员。灵璨幼年喜欢用砖块叠成高高的法座,用沙石堆砌成佛塔的形状玩耍。7岁上学,始习《论语》、《孝经》等经典史籍。  灵璨的叔叔喜欢打猎,常常把捕获的野兽放在门前屠宰。邻里小朋友都爱在一旁围观,唯独灵璨总是躲开,不忍观看,也不肯吃野兽的肉。家里人向邻家取来鱼肉,说明……[详细]
王淮 [] 宋朝宰相 (11261189)
  王准(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名人评价赵昚:①陈康伯虽有人望,处事则不及卿。②丞相直谅无隐,君臣之间正宜如此。 脱脱:王淮为伪学之禁,毒痡善类。 史籍记载《宋史·王淮传》: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人。幼颖悟,力学属文。登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为台州临海尉。郡守萧振一见奇之,许以公辅器。振帅蜀,辟置幕府。振出,众欲留,淮曰:“万里将母,岂为利禄计。”……[详细]
玄朗 [] (673754)
  玄朗(673—754),俗姓傅,字惠明,法号玄朗。唐咸亨四年生于义乌县上傅村(今义乌市塔山乡上傅村)。善慧大士傅翁六世孙。唐代高僧,天台宗第八教祖,人称左溪尊者。  玄朗祖籍河南宜阳,祖上在汉魏时是北方大族。晋朝时有一位祖先出任东阳郡乌伤县令,遂举家南迁,定居乌伤县今塔山乡。  玄朗小时心静体安,9岁那年离家求学。唐如意元年(692),玄朗刚满20岁,就在义乌县清泰寺出家剃度为僧,取法号玄朗。第二年开始云游四方,寻师学道,前后近30年。他先到光州(今河南省潢川)拜岸律师为师,受具足戒,学习律宗。后来,又回到会稽郡妙喜寺向印宗禅师学习律部。在学习律宗多年之……[详细]
  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祖父景圭,金吾卫上将军,居浦阳(今浦江)。父琳,迁居义乌。黄中辅赤诚爱国,忠奸分明,崇尚气节,不为苟合。时秦桧柄国,诬害忠良,-,不思北进,黄中辅于京师临安太平楼题句“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为世人所重。黄中辅出生于宋大观四年(1110),幼承家学,尚气节,有胆识,才智过人。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国发动对北宋的掠夺战争。朝廷急召宗泽到抗金前线磁州(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磁县、武安等市、县地)任知州。他招募义军,抗击金兵。宋徽宗则慌忙把帝位让给儿子赵桓(后……[详细]
  朱元龙(1193—1252),字景云,又字冠之,号厉志。南宋婺州义乌县(今义乌市)西门人。历任温州平阳、池州青阳县尉,宗正寺丞、权左司郎官,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等职。一生刚直不阿,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贵,深得世人赞誉。  家族身世  朱元龙生于绍熙四年(1193)。时值南宋晚期,-、政治矛盾突出,社会动荡不安。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权相韩侂胄因对金用兵失败而被杀,继任宰相的史弥远一贯采取对金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当时的-置之不理,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掠夺人民的财富上面,致使南宋晚期物价飞涨,民生憔悴。到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处在求生……[详细]
叶衡 [] 宋朝宰相 (11141175)
  叶衡(1114—1175),字梦锡,金华城区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授宁德县主簿兼摄县尉。调任於潜知县。任间,整顿户籍、赋税,查征富户隐漏,减轻贫户负担,而库入增加。考绩第一。升常州知州。适遇水灾,发常平仓米烧粥赈饥。有人劝说常平仓不可轻发,叶衡说:“ 储蓄正备缓急,民饥怎可不救?”灾后疫病流行,率医生携药品遍问疾苦,救活甚众。升太府少卿, 奏请将合肥40里圩田募民耕作,年收谷数十万斛,初免租赋,后官私各收其半。《宋史》卷三八四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详细]
  康植(1196—1250),字子厚。南宋婺州义乌县稠岩(今义乌市后宅镇曹村)人。南宋理学家徐侨的高足,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时事,触怒权臣,险遭死罪。他勤政为民,卒于赴任途中。  康植祖居金华含香。父亲康仲颖,字蕴之,和徐侨有同年之谊,又是淳熙十四年(1187)的同科进士,故私交甚厚。康仲颖考中进士后复试中教官,迁居义乌稠岩。南宋庆元二年(1196),康植出生于稠岩。年稍长,正值徐侨讲学于东岩书舍,康植奉父命投师徐侨门下受教三年。康植聪明颖悟、学习刻苦用功,是徐侨颇为得意的门生,与王世杰并称为徐侨的高足。  嘉定七年(1214),康植进士及第,授职奉化县主簿……[详细]
赵志皋 [] 明朝首辅 (15241601)
  赵志皋(1524-1601年10月8日),字汝迈,兰溪人(今浙江兰溪)。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内阁首辅。万历初年,为侍读,后因与张位、习孔教等人解救吴中行、赵用贤而冒犯张居正,出任广东副使。张居正死后升任解州同知,后改任南京太仆丞,历任国子监司业、祭酒,再升任吏部右侍郎,均在南京,不久担任吏部左侍郎。万历十九年(1591)秋,由申时行举荐,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张位一同进入内阁。次年,首辅王家屏罢官,由赵志皋暂时接替。万历二十一年(1593),王锡爵返回朝廷,为内阁首辅,又因“争国本”事件于次年五月辞官,赵志皋接替王锡爵成为内阁首辅。万历二……[详细]
辩机 [] (619649)
  辩机(公元619-公元649年),唐朝和尚,师从道岳、玄奘,是唐三藏的高徒。辩机助玄奘大师译经,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十五岁出家,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辩机和尚与高阳公主私通,后因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名人生平辩机,生年不详,卒于贞观二十三年。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后因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叙述,他少怀高蹈之……[详细]
   龚永吉(1399—1471),字天民,号澹斋,义乌龚大塘村人。系龚泰子。官至大理寺卿。为官40余年,两讨麓川、五征川夷,南征北战,戎马生涯20年;平冤狱、决疑案,公正廉明,人称“龚青天”。  寒窗苦读承遗志  龚永吉生于明建文元年(1399)六月初三。其父龚泰秉节尽忠,于南京金川门投城殉难时,龚水吉年仅4岁,正嗷嗷待哺。龚泰殉节后,母亲傅氏带着他和两个姐姐扶柩回乡,依靠叔父龚寿为生。  龚永吉自幼聪明伶俐,喜好读书。长辈见其秀异无比,都暗自欢喜,谓龚氏后继有人,平日对他十分钟爱。7岁时,入学攻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他谙晓大义,发誓继承先父遗志……[详细]
骆宾王 [] 初唐四杰 (626684)
  骆宾王(约626或627~684后)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事被诬下狱。次年,……[详细]
  厉仲方(1159~1212),字约甫,初名仲详,后改名仲方。浙江东阳人。宋光宗赵惇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武举第一人。该科共录取58名武进士。厉仲方的祖先厉文才居住在婺州东州,为唐朝的都督刺史。厉文才的四世孙厉玄为殿中侍御史,厉玄住的地方名叫“御史里”。厉仲方曾祖、祖皆不仕于朝廷。其父厉邦俊因厉仲方在朝廷为官而追赠为武义郎。厉仲方年轻时在武学学习,其家离学校数百里,每到休假,同窗三三两两散去,独他一人闭坐室内,专心致志苦读,不敢有半点松懈,对此,同学们都很敬畏。他的老师曾亲切地询问:“你有兄长在外任事吗?他们经常指导你吗?”仲方回答:“没有兄长教……[详细]
喻良能 [] 乌伤四君子 (1120~?)
  喻良能(1120—?),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乐大典》。宣和二年(1120年),喻良能出生在义乌高畈村一户奕世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喻葆光为当朝奉议郎,很有德行。喻良能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长兄良倚,弟良显、良材、良弼。时父亲“方游乡校”,家业经营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良能读书时家境已中落。母亲有时只好变卖一点嫁妆,支付老师的薪金。有一……[详细]
  龚泰(1367—1402),字叔安,义乌龚大塘村人。为官清廉勤政,一生正气凛然。官至户科都给事中。朱棣率“靖难师”攻破南京时,龚泰秉节尽忠,于金川门投城殉难。赠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寺卿,赐谥“忠愍”。清乾隆改赐“忠节”,与宗泽、王袆同人“三忠祠”。  夙怀大志孝义双全  龚泰之父,名印可,志趣淡泊,不恋功名,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有一次,西邻失火,风焰逼人,人们皆各自保。有一老者,因病不能行走被困于屋内。龚印可不顾危及自家,冲人大火之中,背负老者脱离险境。  龚印可娶妻傅氏,名善贞。生有二子,长子名龚泰,字叔安,生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二月二十日。次子……[详细]
  楼偃(461—547)字希贤,南朝齐梁时期乌伤县(今浙江省义乌市)香山人,在梁武帝时,征战沙场,镇守北平数十年,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燕国公。告老还乡后,又应达摩之请,主持修建了香山寺。公元502年,萧衍废齐建梁,建元天监,史称梁武帝。梁武帝认为经学衰退,玄学盛行是战乱频繁的根源。因此,他竭力提倡儒家的经学。天监四年(505)春,下诏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设立五个学馆,每馆置博士一名,负责教授《五经》,学生的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寒门学士也可入学。学成后,经“射策”考试,合格者则授以官职。楼偃身材魁伟,天资聪慧,能文善武。16岁就已熟读《易经》、《尚书》……[详细]
  王槐(1099—1196),字植三。历翰林学士、大理寺卿,致仕归里后,修筑蜀墅塘,泽被后人,奉为塘神。  一  王槐父王汾,系福建转运使。王槐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王方燮、王方烈、王方熺。  王槐生活于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战争频仍,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目睹当时国政弊败,民不聊生的现状,王槐忧国忧民之心油然于胸。为此,他从小就怀有一颗读书强国之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致力经籍、博综诸家,从而兼容并蓄,博古通今。  绍兴二十一年(1151),王槐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历官翰林学士、大理寺卿。王槐生性淳厚朴实,为官勤勉慎行,有古代人臣之风,深得孝宗……[详细]
留异 [南北朝] (?~564)
  留异(?—564),长山(今金华)人。世为东阳郡著姓,雄豪乡里。南朝梁时,先为蟹浦戍主,后历任晋安、安固县令。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爆发后,返回乡里,召募士卒,率先除掉阻碍其势力发展的东阳郡丞及其妻子。太守沈巡出援都城,让郡于异。异使兄子留超监知郡事,自己率兵随沈巡赴都城抗击侯景。东阳郡的统治权落入异手中。三年,侯景攻陷都城,异随东扬州刺史萧大连还军会稽。萧大连以其为司马,悉以军事委之。侯景部将宋子仙渡浙江攻会稽,异即奔回乡里,旋以其众降于宋子仙,并为宋子仙当向导,追执经东阳郡信安岭欲奔鄱阳的萧大连,被侯景封以东阳郡太守。大宝二年(551)初,侯景军……[详细]

全部金华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