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58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58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江希舜 (15851668)
  江希舜(1585-1668),字孺慕,旌德县人。因祖上几代从医,成年后继承家业,行医于乡里,精于儿科。当时,皖南一带常有天花疫病流行,感染者儿童居多。一但染上此疾,大多有生命之虞,即便侥幸治愈,也会留下痘疤(俗称麻子)。可以说,天花在当时是一种人人惧怕,谈及色变的瘟疫。虽说民间不断有人研究预防和治疗此病的措施,但一直收效甚微,大多采用驱神赶鬼的迷信方法,结果是劳命伤财。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中……[详细]
2、黄道周 (15851646)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出生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深井村。父亲黄嘉卿,涉猎书史;母亲陈氏,也通经史。黄道周8岁勤勉嗜学,10岁能写古文词,14岁到广东博罗拜访翰林韩日缵,遍览韩家藏书,游览博罗诸名胜,写《罗浮山赋》,挥笔立就,被称为“闽海才子”。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父亲亡故。两年后,奉母命,迁居漳浦县城东郊(今绥安镇石斋村讲堂自然……[详细]
3、王国庆 (15851674)
   王国庆(1585—1674),字迪之,号吉吾,义乌王宅人。少负逸才,茹古熔今。由文转武,屡建奇功,授游击将军之职。解甲还乡后,施仁行义,德高望重,闻名闾里与县邑。  王国庆出生于义乌县南三十里王宅村(今义乌市佛堂镇王宅村)的名门之家。父亲王文彬轻资慕义,从不占他人的便宜,乡邻遇到经济困难时,总会解囊相助。平生清白自守,平易近人,对公益事业如建宗祠、修谱牒,尤其对办学堂请教师都主动捐资,慷慨乐助。……[详细]
4、李士淳 (15851665)
  (1585—1665)李士淳,号二何,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生于梅县松口洋坑祥安围。自幼聪颖过人,十二、三岁能下笔千言,为时人所称羡。十九岁考中秀才,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8年)中解元。时朝政衰败,民不聊生。梅县境内,遭天灾,发生大饥荒。李二何目睹灾情,内心极为难过,与邑中0共商平粜赈民办法、首先捐出自己赴京会试的津贴花银,兑换官谷,散赈饥民。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他有感于梅溪(松口……[详细]
5、张秉文 (15851638)
  张秉文(1585年—1638年),字含之,号钟阳。安徽桐城人,清代大臣张英的大伯父。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山东左布政使任上,保卫济南,抵抗清兵,以身殉国。妻妾赴大明湖殉国殉夫,家中侍婢十多人也同投湖自尽。张秉文少朗俊,风格标异,大父参政公许为远器。大父即祖父,张秉文祖父是张淳张一包,曾任陕西临巩道参政。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授浙江归安知县。不久,调徽州教授,后迁户部郎中,出……[详细]
  李国木普(1585~1631)字元治,号续溪。高阳庞口村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历任詹事学士、经筵日讲官,官居朝中,粗食布衣,平易俭朴。以讲书经受皇帝赏识,于天启六年(1626年)破格提拔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公。当时魏忠贤得宠,作威作福,朝廷内外许多官员争相献媚。魏忠贤原籍肃宁,视国木普为同乡,竭力拉拢以作同党。李国木普坚持“避权术之私”,不与之交往,……[详细]
7、许獬 (15851621)
  许獬(约1585~1621年),原名行周,字子逊,号钟斗,同安县翔风里后浦村(现属金门)人。因梦到自己中了榜头,改名獬。许獬小时候以“神童”闻名于乡里。9岁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常有使人赞叹的佳句丽言。13岁熟读经史,被当时名人视为“天下材”,预言他将来一定能“魁天下”。先后拜李材、晋江李光缙为师。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乡举。过四年,又在礼部会试中得了第一名(会元),殿试得二甲第一名(传胪)。……[详细]
8、方维仪 (15851668)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今浮山乡陆庄人。其父方大镇,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维仪幼从家学,工于诗,长于画。年十七嫁同乡姚孙为妻,夫患绝症,不久病逝。维仪年轻丧夫,守志“清芬阁”,孤身伴影,潜心研究诗画。堂妹维则十六孀居,两人过往甚密,切磋诗画艺法;胞弟方孔炤妻吴令仪及其姐吴令则,与维仪大姐孟式皆好诗画,五姐妹常聚“清芬阁”,吟诗作画,推敲唱和。维仪的诗风细腻缠绵,平俗易……[详细]
9、党崇雅 (15851666)
  党崇雅(1585—1666) 清初名臣。字于姜,宝鸡县蟠龙乡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累官户部侍郎,督饷天津。清顺治元年(1644)在通州降大顺,仍于户部任职。同年六月降清,以原官赴京补用,九月改刑部左侍郎,适应满清入主中原的需要,以明律为基础,草拟成《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元年秋,上奏重申应把施死刑的方法分作立决和监候,并建议恢复朝审和秋审。顺治六年(1649),擢刑部尚书晋太子太保……[详细]
  爱新觉罗·汤古代(1585-1640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崇德四年(1640年)病逝。万历十三年(1585年)汤古代出生于明末的辽东。初授固山额真。取永平四城,汤古代偕图尔格、纳穆泰把守滦州。 天聪四年(1630年),明兵攻滦州,前线告急,贝勒阿敏惧怕不敢前去救援,汤古代派遣巴都礼率数百人突入重围,进入滦州。明军用红衣大炮攻城,城墙损坏。汤古代等弃城奔永平。回去之后,皇太极在朝堂上……[详细]
  晋赠镇国勤敏公爱新觉罗·阿拜(1585年-1648年),满清远支宗室。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三子。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八月十五日丑时生,庶妃兆佳氏,喇克达之女出。 天命十年(1626年),和塔拜、巴布泰一起讨伐东海女真北路的呼尔哈部,俘千五百户,还,太祖出城迎劳,授牛录章京。 天聪八年四月,授三等副将,后称三等男。崇德三年七月,任吏部承政。崇德四年(1639年),封三等镇国将军。崇德六年(1……[详细]
12、张三谟 (15851649)
  张三谟(1585~1649)明末名臣,平定大峪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历任御史、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署、少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职。常直言指点朝政,多次被贬官降级,但忠心不已。在御史任上弹劾魏忠贤余党,在离京赴福建巡视时上《按闽辞阙书》,纵论“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相和御史官”的道理,其立论精辟,颇中时弊。明王朝灭亡后,闲居故里,终因忧虑国事,抑郁成疾去世,终年64岁。傅山、苗蕃分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