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金华 > 义乌历史名人介绍

义乌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沈滨义,男,汉族,1944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义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个人简历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12月任海军快艇电航兵,196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4月后任海军快艇艇长、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1975年3月入军政大学军事系学习,1978年2月后任海军快艇支队参谋长、副支队长、支队长,1980年9月入海军学院合成指挥班学习,1983年……[详细]
  金涓(1306—1382),字德源,号青村,义乌人。元末明初知名学者和诗人。其一生幽居在野,不应征聘,咏水歌山,传道授业,深为时人与后世钦敬。  从师受业设帐授学  元大德十年(1306)四月十九日,金涓出生于义乌县县治之西风光绮丽的绣湖之滨。金涓上祖本为刘氏。五代吴越之际,因“刘”与吴越王钱镠之“镠”谐音而讳之.时任东都越州刺史刘昕率先易刘为金,于是吴越境内刘姓多改为金姓。  金涓自幼颖悟警敏,……[详细]
  冯友仁(1244—1323),字辰翁、存翁,号古澹。宋末元初义乌县赤岸村(今义乌市赤岸村)人。  宋淳祐四年(1244),冯友仁出生在义南赤岸村。从小聪明伶俐,悟性很好。景定元年(1260),冯友仁17岁,入州学攻读,成绩优异,时人刮目相看。  冯友仁为人正气凛然。他在年幼时就有卓识远见。时宋室衰微,盗贼四起,百姓苦不堪言。乡绅们虽欲共同对付盗贼,但无人承头,大事难成。冯友仁知道后就大义凛然说道:……[详细]
  刘应龟(1244—1307),字元益,号山南,宋末元初义乌县青岩(现义乌市江东镇青岩刘村)人。曾任杭州府学学正,义乌教谕。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后归隐而终。  遁迹林壑  刘应龟出身于耕读之家,祖辈没有人做过官。他父亲虽只初识文字,但也属“头面”名人,村中凡有“口角”之类纠纷,他一到场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他母亲出身“大家”,贤能淑慧,是翰林院编修左曹郎官黄梦炎的女儿。刘应龟自少意气恢宏,落落多大志……[详细]
  叶由庚(1202—1279),字成父,号通齐,义乌后宅人。南宋理学家,他精心研究、传播理学,学识渊博,主张知行并进,修身齐家,身体力行,因而备受尊重,称为“通斋先生”。  刻苦历学声名鹊起  叶由庚生于官宦世家,是南宋进士叶维休的曾孙。其父名蓁,字实之,以世科官升至太常寺主簿,在向皇帝上疏时称:中书省之长官,应做出清廉勤正的榜样,选用人才应择优而仕。他的话引起当朝宰相的不满,后被弹劾降为荆门军的属……[详细]
  朱元龙(1193—1252),字景云,又字冠之,号厉志。南宋婺州义乌县(今义乌市)西门人。历任温州平阳、池州青阳县尉,宗正寺丞、权左司郎官,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等职。一生刚直不阿,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贵,深得世人赞誉。  家族身世  朱元龙生于绍熙四年(1193)。时值南宋晚期,-、政治矛盾突出,社会动荡不安。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权相韩侂胄因对金用兵失败而被杀,继任宰相的史弥远一贯采取……[详细]
  康植(1196—1250),字子厚。南宋婺州义乌县稠岩(今义乌市后宅镇曹村)人。南宋理学家徐侨的高足,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时事,触怒权臣,险遭死罪。他勤政为民,卒于赴任途中。  康植祖居金华含香。父亲康仲颖,字蕴之,和徐侨有同年之谊,又是淳熙十四年(1187)的同科进士,故私交甚厚。康仲颖考中进士后复试中教官,迁居义乌稠岩。南宋庆元二年(1196),康植出生于稠岩。年稍长,正值徐侨讲学于东岩书舍,康……[详细]
  刘仕龙(1196—1264),字时甫,南宋抗元将领。刘仕龙登进士做官后,多数时间都处在抗击蒙古军的前线。他力主抗战,刚正不阿,敢于同主和派权臣作抗争。他忠于职守,身先士卒,最后战死沙场。  刘仕龙出身于官宦世家。仕龙曾祖刘豪曾在宋仁宗天圣年间担任平昌州知州。刘仕龙在家中排行第五,父亲是刘祖尹。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刘仕龙被选为太学生员,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  刘仕龙中进士后,先在史嵩……[详细]
  虞复(1188—1259),字从道,号远斋,一号东岩,南宋时婺州府义乌县华溪(今义乌市廿三里镇华溪村)人。  虞复早年向东阳人倪千里求学,得永嘉《春秋》之传。嘉定十六年(1223),由大学生登进士第,授迪功郎,任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县尉。宝庆元年(1225),授修职郎。任满,改临安府(今杭州)杨村酒官。此时,宋理宗刚刚登基即位,年轻气盛,欲谋求有一番作为,每天都请老成宿望的儒臣讲解儒学经典……[详细]
  童必大(1182—1259),字本原,号梁仁,义乌稠城西门人。邑儒杨忱中弟子,授竹山县令,劝农兴学,有惠政。擢安定知府,因平乱寇以身殉国。  童必大幼时因家贫而失学。西门陈姓宗祠里有个塾师见他生得聪明伶俐,就免费收为弟子。他一边给塾师做点杂活,一边跟塾师学些文化。除了熟读《诗经》之外,还听塾师讲了宗泽、岳飞率军抗金的故事。受民族英雄事迹的熏陶,他从小就立下了救亡图存的决心。  宋庆元六年(1200……[详细]
   鲍公琰(1156—1228),一说鲍公禄。字茂勋,号阡益。义乌义亭人。南宋淳熙五年进士,功升兵部尚书,后以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致仕。卒谥“文襄”。  鲍公琰祖父鲍浣,兄弟四人,年轻时曾师从义乌陈晹求学,北宋宣和年间,因盗贼在桐庐滋事,朝廷名扬继中讨伐,鲍浣献策破敌有功,被授以湖州路判司转司马、保信军节度使、捡校都尉。因他年轻倜傥、胸纳奇才,为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力主抗金的县人楼图南所器重……[详细]
   朱质,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南宋婺州府义乌县溪西(今义乌市佛堂镇溪西村)人。累官太常寺少卿兼权吏部左侍郎。他能文善武,秉性刚直,因反对权臣对金妥协投降而被罢官。  朱质自幼聪明好学,过目成诵。少年拜理学家吕祖谦弟子叶邽为师,后转而就学于金华的唐仲友。在名儒的悉心指导下,学业大进。  绍熙四年(1993),朱质与永康的陈亮一起在会试中被录为进士。殿试时,陈亮是魁首(状元),朱质为第二(榜眼)。陈亮于……[详细]
  傅寅(1148—1215),字同叔,南宋义乌双林乡(今义乌市佛堂镇嵇亭村一带)人,因讲学于杏溪,故称为“杏溪先生”。  傅寅的父亲是个讲求孝义的正人君子。傅寅从小就受礼仪孝悌的熏陶,深明大义,事亲孝谨,兄弟叔侄亲密无间。他自幼卓识过人,且喜爱读书,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经史百家,多能成诵。稍长,拜金华唐仲友为师,对待学问认真严谨,凡疑问之处,无不追本溯源,务求甚解。唐仲友高兴地称赞道:“你是我的知音……[详细]
陈炳 [] 乌伤四君子
  陈炳,字德先(古志作“德光”)。乾道二年(1166)进土,才气卓荦,态度严冷,与人寡合。好古文,务为奇语。曾任太平县主簿。后到灊皖山中学道。陈亮说他是“举一世不足以当其意,而人亦不愿从之游;然其文清新劲丽,要不可少”。著有《易解》5卷、《进卷》5卷、《岩堂杂稿》20卷。陈炳父,字孟坚,号坦翁,曾出任浙江西路转运司使。母傅氏。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乾道二年(1166),陈炳进士及第,任太平县主簿。……[详细]
喻良弼 [] 乌伤四君子 (1125~?)
  喻良弼(1125—?),字季直,人称杉堂先生。喻良能弟。南宋太学生,中特奏名进士,曾任新喻县尉。陈亮说他:“遇人无亲疏贵贱,皆与之尽,而于予尤好。其为文蔚茂驰骋,盖将色罗众体,而一字不苟,读之而无厌也。”著杉堂集》10卷、《乐府》5卷。喻良弼为喻葆光第五个儿子,入太学为太学生,得国子监进士解。后举特奏名,授修职郎。良弼是晚年得官,更加忠于职守。同时,由于受大哥喻良倚和二哥喻良能的仕途影响,社会见闻……[详细]
何恪 [] 乌伤四君子 (11281178)
  何恪(1128—1178),字茂恭,号南湖居士,义乌官塘村人。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初任永新县主簿,再调徽州录事参军,末上任,在家励学,筑园自娱。陈亮说他:“目空四海,独能降意于一世豪杰,而士亦乐亲之。其文奇壮精致,反复开阖,而卒能自创其意者。”曾著《南湖文集》20卷。何恪孝悌出众,德以文行。他从小就受良好的家教。父何榘,人称万十公,为人仗义,忠勇刚直,在河北恩州为机宜武官。对何恢、何恪两个……[详细]
喻良能 [] 乌伤四君子 (1120~?)
  喻良能(1120—?),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乐大典》。宣和二年(1120年),喻良能出生在义乌高畈村一户奕世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喻葆光为当朝奉议郎,很有德行。喻良能兄弟五……[详细]
  楼图南(1108—1198),字鹏举,义乌县城东门人。为宋室南渡以后义乌举进士第一人。选韶州主簿,官至吉州郡守。  图南素性机警聪敏,喜好读书,稍长即旁通诸子百家。尤喜学习钻研政府之法令法规。他少怀大志,于游京师入太学时与钱塘(今杭州)张九成志同道合,相交甚厚,常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时值金兵入侵,二帝被掳,宋室南迁,中原百姓面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战乱形势,同仇敌忾,义愤填膺。  宋绍兴二年(113……[详细]
  王槐(1099—1196),字植三。历翰林学士、大理寺卿,致仕归里后,修筑蜀墅塘,泽被后人,奉为塘神。  一  王槐父王汾,系福建转运使。王槐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王方燮、王方烈、王方熺。  王槐生活于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战争频仍,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目睹当时国政弊败,民不聊生的现状,王槐忧国忧民之心油然于胸。为此,他从小就怀有一颗读书强国之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致力经籍、博综诸家,从……[详细]
玄朗 [] (673754)
  玄朗(673—754),俗姓傅,字惠明,法号玄朗。唐咸亨四年生于义乌县上傅村(今义乌市塔山乡上傅村)。善慧大士傅翁六世孙。唐代高僧,天台宗第八教祖,人称左溪尊者。  玄朗祖籍河南宜阳,祖上在汉魏时是北方大族。晋朝时有一位祖先出任东阳郡乌伤县令,遂举家南迁,定居乌伤县今塔山乡。  玄朗小时心静体安,9岁那年离家求学。唐如意元年(692),玄朗刚满20岁,就在义乌县清泰寺出家剃度为僧,取法号玄朗。第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