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金华 > 义乌名人

义乌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惠约(453—535),又作慧约,俗姓楼,名灵璨,字德素。乌伤县竹山里(今义乌市夏演乡)人,生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南朝齐梁间高僧。  惠约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世族大家。八世祖楼峻是三国东吴散骑常侍。楼峻的儿子楼陟,任宣威将军。楼陟的儿子楼胤,任康乐县令。自楼胤的儿子楼丰,到灵璨的父亲,都任郡守属员。灵璨幼年喜欢用砖块叠成高高的法座,用沙石堆砌成佛塔的形状玩耍。7岁上学,始习《论语》、《孝经》等经典史籍。  灵璨的叔叔喜欢打猎,常常把捕获的野兽放在门前屠宰。邻里小朋友都爱在一旁围观,唯独灵璨总是躲开,不忍观看,也不肯吃野兽的肉。家里人向邻家取来鱼肉,说明……[详细]
玄朗 [] (673754)
  玄朗(673—754),俗姓傅,字惠明,法号玄朗。唐咸亨四年生于义乌县上傅村(今义乌市塔山乡上傅村)。善慧大士傅翁六世孙。唐代高僧,天台宗第八教祖,人称左溪尊者。  玄朗祖籍河南宜阳,祖上在汉魏时是北方大族。晋朝时有一位祖先出任东阳郡乌伤县令,遂举家南迁,定居乌伤县今塔山乡。  玄朗小时心静体安,9岁那年离家求学。唐如意元年(692),玄朗刚满20岁,就在义乌县清泰寺出家剃度为僧,取法号玄朗。第二年开始云游四方,寻师学道,前后近30年。他先到光州(今河南省潢川)拜岸律师为师,受具足戒,学习律宗。后来,又回到会稽郡妙喜寺向印宗禅师学习律部。在学习律宗多年之……[详细]
  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祖父景圭,金吾卫上将军,居浦阳(今浦江)。父琳,迁居义乌。黄中辅赤诚爱国,忠奸分明,崇尚气节,不为苟合。时秦桧柄国,诬害忠良,-,不思北进,黄中辅于京师临安太平楼题句“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为世人所重。黄中辅出生于宋大观四年(1110),幼承家学,尚气节,有胆识,才智过人。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国发动对北宋的掠夺战争。朝廷急召宗泽到抗金前线磁州(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磁县、武安等市、县地)任知州。他招募义军,抗击金兵。宋徽宗则慌忙把帝位让给儿子赵桓(后……[详细]
  朱元龙(1193—1252),字景云,又字冠之,号厉志。南宋婺州义乌县(今义乌市)西门人。历任温州平阳、池州青阳县尉,宗正寺丞、权左司郎官,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等职。一生刚直不阿,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贵,深得世人赞誉。  家族身世  朱元龙生于绍熙四年(1193)。时值南宋晚期,-、政治矛盾突出,社会动荡不安。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权相韩侂胄因对金用兵失败而被杀,继任宰相的史弥远一贯采取对金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当时的-置之不理,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掠夺人民的财富上面,致使南宋晚期物价飞涨,民生憔悴。到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处在求生……[详细]
  康植(1196—1250),字子厚。南宋婺州义乌县稠岩(今义乌市后宅镇曹村)人。南宋理学家徐侨的高足,为人刚正不阿、直言时事,触怒权臣,险遭死罪。他勤政为民,卒于赴任途中。  康植祖居金华含香。父亲康仲颖,字蕴之,和徐侨有同年之谊,又是淳熙十四年(1187)的同科进士,故私交甚厚。康仲颖考中进士后复试中教官,迁居义乌稠岩。南宋庆元二年(1196),康植出生于稠岩。年稍长,正值徐侨讲学于东岩书舍,康植奉父命投师徐侨门下受教三年。康植聪明颖悟、学习刻苦用功,是徐侨颇为得意的门生,与王世杰并称为徐侨的高足。  嘉定七年(1214),康植进士及第,授职奉化县主簿……[详细]
   龚永吉(1399—1471),字天民,号澹斋,义乌龚大塘村人。系龚泰子。官至大理寺卿。为官40余年,两讨麓川、五征川夷,南征北战,戎马生涯20年;平冤狱、决疑案,公正廉明,人称“龚青天”。  寒窗苦读承遗志  龚永吉生于明建文元年(1399)六月初三。其父龚泰秉节尽忠,于南京金川门投城殉难时,龚水吉年仅4岁,正嗷嗷待哺。龚泰殉节后,母亲傅氏带着他和两个姐姐扶柩回乡,依靠叔父龚寿为生。  龚永吉自幼聪明伶俐,喜好读书。长辈见其秀异无比,都暗自欢喜,谓龚氏后继有人,平日对他十分钟爱。7岁时,入学攻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他谙晓大义,发誓继承先父遗志……[详细]
骆宾王 [] 初唐四杰 (626684)
  骆宾王(约626或627~684后)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事被诬下狱。次年,……[详细]
喻良能 [] 乌伤四君子 (1120~?)
  喻良能(1120—?),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乐大典》。宣和二年(1120年),喻良能出生在义乌高畈村一户奕世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喻葆光为当朝奉议郎,很有德行。喻良能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长兄良倚,弟良显、良材、良弼。时父亲“方游乡校”,家业经营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良能读书时家境已中落。母亲有时只好变卖一点嫁妆,支付老师的薪金。有一……[详细]
  龚泰(1367—1402),字叔安,义乌龚大塘村人。为官清廉勤政,一生正气凛然。官至户科都给事中。朱棣率“靖难师”攻破南京时,龚泰秉节尽忠,于金川门投城殉难。赠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寺卿,赐谥“忠愍”。清乾隆改赐“忠节”,与宗泽、王袆同人“三忠祠”。  夙怀大志孝义双全  龚泰之父,名印可,志趣淡泊,不恋功名,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有一次,西邻失火,风焰逼人,人们皆各自保。有一老者,因病不能行走被困于屋内。龚印可不顾危及自家,冲人大火之中,背负老者脱离险境。  龚印可娶妻傅氏,名善贞。生有二子,长子名龚泰,字叔安,生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二月二十日。次子……[详细]
  楼偃(461—547)字希贤,南朝齐梁时期乌伤县(今浙江省义乌市)香山人,在梁武帝时,征战沙场,镇守北平数十年,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燕国公。告老还乡后,又应达摩之请,主持修建了香山寺。公元502年,萧衍废齐建梁,建元天监,史称梁武帝。梁武帝认为经学衰退,玄学盛行是战乱频繁的根源。因此,他竭力提倡儒家的经学。天监四年(505)春,下诏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设立五个学馆,每馆置博士一名,负责教授《五经》,学生的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寒门学士也可入学。学成后,经“射策”考试,合格者则授以官职。楼偃身材魁伟,天资聪慧,能文善武。16岁就已熟读《易经》、《尚书》……[详细]
  王槐(1099—1196),字植三。历翰林学士、大理寺卿,致仕归里后,修筑蜀墅塘,泽被后人,奉为塘神。  一  王槐父王汾,系福建转运使。王槐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王方燮、王方烈、王方熺。  王槐生活于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战争频仍,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目睹当时国政弊败,民不聊生的现状,王槐忧国忧民之心油然于胸。为此,他从小就怀有一颗读书强国之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致力经籍、博综诸家,从而兼容并蓄,博古通今。  绍兴二十一年(1151),王槐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历官翰林学士、大理寺卿。王槐生性淳厚朴实,为官勤勉慎行,有古代人臣之风,深得孝宗……[详细]
  • 宗泽
  宗泽(1060~1128) 中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宋金战争爆发后,奉命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兼河北义军都总管。靖康元年(1126) 闰十一月,金军包围东京(今开封)。宗泽为断其退路,率兵攻黄河渡口李固渡(今河北魏县西),以轻兵夜袭,破金营30余座。随即就任兵马副元帅,反对康王赵构东逃,毅然孤军南下救援东京,沿途屡破金军。进至卫南(今河南滑县东),陷入重围,他挥戈直前,率部死战,击退十倍于己的金军,然后迅速转移,使其夜袭扑空,由此威名日著。建炎元年(1127)六月,……[详细]
  龚一清(1538—1594),字仲和,号日池。明朝义乌县松门里(今义乌市城西大水畈村)人。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官至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分守广西右江。为官清正,执法秉公,威镇边陲,被当时广西两台使者奏称:右江多事,一日不可无龚一清。  农家儿郎好读书  龚一清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十八日出生于义乌城西大水畈村。其父龚果是个勤劳的农民。虽终年扶犁执锄,总摆脱不了贫困。但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能飞黄腾达、荣宗耀祖,还是节衣缩食送龚一清到三里外的杨村读书求学。由于家中经济不宽裕,故在读书之余,龚果即命其操持农事。而龚一清亦少即懂事,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去田里帮……[详细]
  楼重玉(31~130),东汉会稽郡人。楼重玉出生在累世官宦人家,祖先本为夏禹姒姓,楼与姒均属夏禹之裔。史书中说他“绍祖宗同居之业,世习家庭授受之道。训诗书,广积米粟,谏谏相应”。  楼重玉为人颇有城府,“胸藏百万甲兵而智勇不露”。当时的人们认为一个人能驰马善射为真本事,楼重玉不以为然。他出资开设义塾,延请名师马融(79~166,字季长,汉扶风茂陵人),设帐授徒,天下英才,闻风而至,求学的门生竟达400多人。楼重玉对门生关怀备至,如有缺衣少食、经济上有困难的,则处处周济,使他们能按期完成学业。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下,老师和学生们都非常努力,“忘寒暑,……[详细]
   金世俊(1573—1658),字孟章,号稠原,义乌县北门凌塘(今义乌市稠城镇)人。为官清正、廉洁奉公,明崇祯皇帝于御屏上 书天下三清官时称他为首。以工部侍郎致仕。他精通理学,一生著作颇丰,有《四书宗贯录》、《宁我录》等传世。  少年好学  金世俊父名金文亮,字汝宏,号寅所,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但命运乖蹇,屡试不中。后绝意仕途,居家自守。  金世俊九岁受读《春秋》、《左氏内外传》及《史记》、《汉书》等书,他读书过目不忘,日记千言。万历十四年(1586),即在县考中崭露头角,被选入县学。万历十八年(1590),在州试中名列第一,选入郡学。万历二十一……[详细]
  童必大(1182—1259),字本原,号梁仁,义乌稠城西门人。邑儒杨忱中弟子,授竹山县令,劝农兴学,有惠政。擢安定知府,因平乱寇以身殉国。  童必大幼时因家贫而失学。西门陈姓宗祠里有个塾师见他生得聪明伶俐,就免费收为弟子。他一边给塾师做点杂活,一边跟塾师学些文化。除了熟读《诗经》之外,还听塾师讲了宗泽、岳飞率军抗金的故事。受民族英雄事迹的熏陶,他从小就立下了救亡图存的决心。  宋庆元六年(1200),童必大进入县学为邑庠生。后随杨忱中研习《十三经注疏》,颇知韬略。嘉定十五年(1222),得中进士,授职竹山(今湖北省西北部)县令。  宋自靖康之难,金兵入侵……[详细]
  叶由庚(1202—1279),字成父,号通齐,义乌后宅人。南宋理学家,他精心研究、传播理学,学识渊博,主张知行并进,修身齐家,身体力行,因而备受尊重,称为“通斋先生”。  刻苦历学声名鹊起  叶由庚生于官宦世家,是南宋进士叶维休的曾孙。其父名蓁,字实之,以世科官升至太常寺主簿,在向皇帝上疏时称:中书省之长官,应做出清廉勤正的榜样,选用人才应择优而仕。他的话引起当朝宰相的不满,后被弹劾降为荆门军的属官,分管军事。叶蓁到任后,建堡垒,筑栅栏,开沟挖渠,操练民兵,荆门军士气大振。  时京西制置使赵方的幕僚建议在东、蒙两山山顶上建筑城墙以防御金兵。叶蓁认为山顶既……[详细]
颜乌 []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颜乌,乌伤(今义乌市)人。先祖从鲁国(今山东一带)迁居而来。父颜凤。他们一家人独居荒原,以耕作为生。生活虽苦,但合家团圆,远离战争,日子倒也过得舒心。可是,灾难偏找穷苦人。不久颜乌的母亲因操劳过度、身体极度虚弱而离开了人世,丢下年幼的颜乌与父亲相依为命。颜乌的父亲颜凤,因受祖上被称为圣人的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而不变其志的安贫守道思想的影响,对颜乌言传身教甚笃。他既当爹又当娘,苦苦地把颜乌拉扯大。家境的贫困,生活的磨难,培养了颜乌勤快、孝顺、善良的品格。颜乌体贴父亲年老体弱,不让父亲干重活。从田头回到家里,总是抢着做饭烧菜,且每次都等父亲吃好了才拿起筷子。……[详细]
  楼图南(1108—1198),字鹏举,义乌县城东门人。为宋室南渡以后义乌举进士第一人。选韶州主簿,官至吉州郡守。  图南素性机警聪敏,喜好读书,稍长即旁通诸子百家。尤喜学习钻研政府之法令法规。他少怀大志,于游京师入太学时与钱塘(今杭州)张九成志同道合,相交甚厚,常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时值金兵入侵,二帝被掳,宋室南迁,中原百姓面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战乱形势,同仇敌忾,义愤填膺。  宋绍兴二年(1132)张九成榜进士,是在兵荒马乱中进行的。当时离“靖康之难”还不到6年,金兵还在不断南犯,南宋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这次取仕,由宋高宗亲自主考,以“中兴之本”为题……[详细]

全部义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