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金华历史名人介绍15

金华历史名人介绍15

更新时间:2023-03-15

  项荒途(1915—1942),原名寿海,浦江石塔湾村人。1913年春,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版画系旁听,因经济困窘辍学,在杭州某小学执教。时鲁迅提倡版画反映人生,荒途即深入社会写生,将小贩、农民、纤夫、渔民等社会底层名人摄入画稿,有《荒途素描集》1册传世。七七事变后,至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后返乡,参与筹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浦江县大队,开展抗日救……[详细]
  黄乃耐(1876—1942),女,小名奶奶,祖籍安徽歙县,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祖父迁居金华,有四兄一姐。出生十余天,即给灵岳乡里郑村郑恒梓家作童养媳。及长,以勤劳著称乡里。婚后生两子皆夭折,丈夫另娶,被遗弃。晨磨豆腐,日间耕地,晚上纺纱,艰苦度日,积有余钱即存入四哥元秀所开商店生息。深感平生不识字之痛苦,决心捐资兴学。大哥画家黄宾虹也将两亩田资助办学。1921年3月开学,全村学龄儿童免费入学,又赠送……[详细]
  诸葛韵笙(1871—1942),字泰,号源生,兰溪诸葛镇人。父亲棠斋,善鉴别中药材。清咸丰年间,在县城开设天一堂药店,继于香港、上海、广州开设祥源药号。韵笙初习举子业,曾中秀才,光绪末年弃儒经商,继承父业。扩充天一堂药店为药行,又在上海、杭州分设祥泰药号、同丰泰运输行。天一堂所制丸散膏丹,以“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自称,选料道地,制作精细,百补全鹿丸药效显著。有鹿园两处,分设县城圆石洞与诸葛……[详细]
  章驹(1904—1941),字之鸿,汤溪北源乡下章村(今属兰溪游埠镇)人。家贫而发愤读书,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师范部就读。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金华第一个中共支部成员之一。毕业后,在兰溪县私立绳武小学任教。后脱离中国共产党,以公费生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1932年毕业后任职浙江省民政厅。1933年,兰溪改为实验县,中央政治学校教授胡次威出任县长,邀其任教育科长。次年调任浙江省第四行政……[详细]
  杨岩溪(1890—1939),又名吉祥,缙云新安村(今磐安仁川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缙云县东区委武装委员,以演唱独角戏、卖膏药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次年3月,组建革命武装。12月20日,在下坑真因寺成立浙西工农革命军支队,任支队长,有130多人。当夜袭击新渥,战胜保卫团阻击。次日在后塘村休整时,冲破县保安队及地方保卫团400余人包围,突围脱险。此后转战金村、唐市、白岩等地,屡获胜利。一……[详细]
  陈其蔚(1884—1939),又名文明,字熙甫,东阳后律村(今磐安深泽乡后力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考入武备学堂。三十年,选送北京练兵处,成绩优良,选派留学日本振武学堂,继入士官学校,参加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学成归国,应陆军部考试,授陆军校官衔。9月,充浙江陆军步兵第八十一标帮教练官。次年,调任广西陆军测绘学堂监督,兼广西测量局局长、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工兵科科长及教官。三年夏,调……[详细]
  吴复夏(1913—1938),曾用名金馥桂,东阳南溪(今吴宁镇)西坞村人。1931年,进笕桥中央航空学校。1935年毕业,分配到空军第一大队任少尉侦察机驾驶员,后改任轰炸手。抗日战争爆发,多次奉命飞临敌阵侦察,屡建战功。曾奉命轰炸日本侵略军台湾基隆机场、仓库,完成任务后绕基隆上空一周,胜利返航。1938年3月16日,奉命与射击手虞卫民、驾驶员王景常同机从南昌起飞,与友机一起轰炸被日军侵占的杭州笕桥……[详细]
  张浩(1881—1937),乳名荣泰,字雨樵,号兆椿,东阳尖山楼下宅(今磐安尖山镇楼下宅村)人。出身贫寒。少时发愤读书,府考落选后为塾师数年,赴杭州考入浙江巡警学校。毕业后,派充省城警署巡官。旋选送日本警监学校,结识孙中山,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奉孙中山指示,携带大量革命书报回浙江,任金华府巡警教练所所长。继入浙江警务研究所学习。毕业后任余杭瓶窑镇巡官。不久……[详细]
  王廷扬(1866—1937),字孚川,金华蒲塘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江苏、广东知县加同知衔。曾襄办龙州边防,历任留日学生监督、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浙江省视学等职。早年曾入绍兴大通学堂,后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书信往来频繁。清政府向英国借款,出让苏杭甬铁路权,浙江各界人士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六日在杭州召开特别抵制会,被推举为副会长,主持会务,抵制清政府丧权辱国之举,获……[详细]
  楼其团(1906—1934),永康舟山村(今舟山镇)人。从小以裁缝为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下东桥村兴罗汉班,公开演讲,鼓吹革命。1929年秋,受派开辟仙居县西部组织工作,在岭下、溪口、黄寮、四都、新罗等村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同年冬,参加党中央巡视员卓兰芳发动和领导的年关斗争。在武平区三十四坑、四十四坑一带烧毁“土地陈报”表册,开仓分粮。复随卓兰芳赴上海中央训练班受训。1930年4月……[详细]
  潘漠华(1902—1934),原名恺尧,学名潘训,笔名潘四、田言、锡田、若迦、季明等,宣平上坦(今属武义)人。小学毕业考入县师范讲习所,在小学任教后复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与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后又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湖畔》、《春的歌集》,两书收入其新诗68首。又创作农村题材短篇小说,有9篇收入《雨点集》。1924年考入北京大……[详细]
  马富进(1860—1933),东阳佐村谷岱(今佐村镇)人。7岁人学,11岁学篾匠,先后师事马炳彩、马章桂,苦学6年,技艺日进。自学诗词、书画、雕刻、铜锡镶嵌,融百艺于竹编。17岁后自开作坊,制作篾丝书箱(考篮),常年供不应求。擅长劈篾,丝细0.33毫米,光滑均匀,同行誉为“天下头把篾刀”。作品运用书、画、雕、镶诸手段装潢,配以自己设计的铜配件,雅致精美。1914年,曾应聘担任东阳县习艺所及设在兰溪……[详细]
  曾志达(1906—1932),乳名尚志,化名曾听,宣平后溪(今属武义)人。1927年夏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受同乡潘漠华影响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宣平县以三益小学校长身份开展党的工作。不久,于柳城东街协盛酱园建立宣平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同时在柳城组织工会、青年读书会,开办平民夜校、妇女夜校。10月,中共宣平县委成立,任书记。1929年1月,三益小学党的秘密联络站负责人被捕,领导成员名单暴露,被悬赏……[详细]
  陈榥(1872—1931),字乐书,义乌城区人。幼随父亲陈玉梁习经史兼及新学。13岁中秀才,后人杭州求是书院研读数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高才生首批官费留学,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日本编撰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大专教材,印成运销国内,风行一时。在日本,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参与反对清朝封建-的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谢绝日本政府高薪聘用,回国任陆军部军实司科……[详细]
  徐英(1907—1930),原名胡连,曾用名余古月、紫衡、凤鸣,武义水碓后村人。5岁时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长大。13岁外出当学徒,19岁进宁波美球袜厂做工。五卅反帝运动后,与同厂几位工人于1925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不久,任中共宁波地委联络员,后被选为宁波地委委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离厂转入秘密斗争,不久调中共浙江省委工作。10月,指派回武义重建中共武义县委,任县委……[详细]
  吴溶品(1902—1930),义乌稠城镇前洪村人。家境清贫,读初小三年级即辍学务农。及长,乡人誉为劳动能手,并得村校教师帮助,自学文化,能读报写信。1926年冬,义乌县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次年2月初,北伐军到达,中国共产党人一度掌握县政领导权。前洪村组织农民协会,溶品当选会长。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党组织人员转移外地前,曾发动上千农民进城--,反击土豪劣绅的倒行逆施。溶品带领的前洪村青壮年农民……[详细]
  邵李清(1900—1930),字泽民,武义邵宅人。父亲为雇农,母亲早亡,赖外祖母抚养长大。1921年,在金华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结识同乡千一,参加白话诗文研究会,阅读进步书刊。1924年,回乡执教小学。1926年8月,由千一、钱兆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下半年,在邵宅村组织武义县第一个农民协会,迫使族长出借“祖常积谷”给贫苦农民度荒,收回常田庙产给60多户农民耕种。1927年3月15日,发动千余……[详细]
  蒋宝贤(1897—1930),金华蒋里村人。1928年2月,中共宣平县派陈玉川到邻近的金华县安地一带发展党组织;7月,吸收宝贤等8人入党,建立中共支部。历任支部书记、总支书记。1930年1月,在蒋里村祠堂召开党员会议,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红军北路军游击队,宝贤任总指挥。游击队以党总支部为核心,各村分片分组负责组织。规定参加红军条件及纪律,建立训练基地,进行军事训练,自制土枪、火药。同年5月,浙南红十……[详细]
  吕思堂(1895—1930),又名思恭,曾化名镇江,永康派溪(今清溪镇)吕村人。20年代,在嵊县打铁,受当地农民减租抗捐斗争影响,常与好友胡长好、陈廷旺、胡双录等聚议,立志劫富济贫、除暴安良。1928年春,回乡组织一支以手工业工人和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武装队伍,号称工农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县内出现几支农民武装,号称“浙南红军”,共推思堂为司令。1929年夏,率部秘密远道袭击武康县上柏镇警察……[详细]
  严汝清(1904—1929),兰溪县(今兰溪市)聚风严村人。1925年,在建德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师范部读书时,帝国主义者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汝清与童祖恺等发动师生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建德县第一个党小组。1927年毕业后,在建德大洋小学执教,从事建德南乡建党工作。假期回兰溪,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发动群众组织从善区农民协会,会员1.2万余人,并组织人民自卫军,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