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南历史名人介绍13

河南历史名人介绍13

更新时间:2023-03-15

  • 武亿
  武亿(1745年—1799年),字虚谷,清代河南偃师人,著名的学者、金石学家,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生著作颇丰。武亿十几岁父母双亡,家境困难,但他却学习刻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武亿中举人,四十五年(1780年)中进士,五十六年(1791年)授山东博山县知县。博山县山多地薄,他充分利用当地矿藏,积极带领民众生产自救,他还在县里开办范泉书院,选拔好学者进行培养,以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他勤于……[详细]
  吕谦恒,字天益,号涧樵。为人忠厚,自幼聪慧好学,曾在家乡苦读40余年,日久天长,其书案下足迹可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授编修,参与编纂《一统志》、《万姓统谱》等。曾任山东、湖广、浙江典试官,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并为河南道御史、户部给事中、刑部掌印给事中、光禄寺正卿。雍正五年(1727年)被免官返回家乡。他长于诗,著有《青要山房文集》1卷、《诗集》12卷。……[详细]
  吕履恒,字元素,号烜庵,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曾任宁县知县、广西道监察御史、奉天府丞兼学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宗人府丞、户部右侍郎等职,还曾为云南、江南典试官。他少承家学,擅诗文,著有《冶古堂文集》5卷、《梦月岩诗集》20卷、《诗余》1卷,另有剧作《洛神庙传奇》传世。……[详细]
  张治公(1881~1951年),又名张树林,河南省伊川县人,出身于绿林世家。祖父张士耿是清末“刀客”,叔父张黑子曾与“中州大侠”王天纵一道在嵩县杨山聚义,后张黑子被清南阳镇总兵谢宝胜捕杀,张治公遂上杨山,与王天纵等结为“杨山十大兄弟”。武昌起义爆发后,张治公率部跟随王天纵攻打洛阳,因谋事不密,清军有备,加入张钫秦陇豫复汉军和王天纵共同东征。镇嵩军成立后,张治公任第二标标统(团长)。此后,随着镇嵩军……[详细]
  杜夔,字公良,洛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东汉末年至魏文帝年代。他精通音乐,不仅熟悉乐器的制作和演奏,而且对音乐理论也有很高的造诣,是我国古代著名音乐家。杜夔自幼聪明过人,对音乐特别感兴趣,曾向许多名家学习音乐知识及乐器的演奏。因此,他对金、石、丝、木、竹等材料所制的钟、铙、埙、鼓、琴、弦、筝、笙、竽、箫、笛等乐器皆很精通。他还对当时各类音乐界的名师进行深入研究。如善咏雅乐的邓静、尹齐,能歌宗庙祭……[详细]
  于忠(462年—518年),字思贤,又字千年,北魏洛阳人。曾官至侍中、领军将军,权倾一时。于忠出身名门,是北魏名将于栗的曾孙。初仕孝文帝,任武骑侍郎、太子翊军校尉,被赐名登,以朴直见称。宣武帝时渐被重用,以平元禧之功,封魏郡开国公,宣武帝改其名曰忠。正始二年(505年),为太府卿、使持节,兼侍中。曾为西道大使,代表朝廷巡抚诸州县。其间,他严厉执法,对政绩突出的官吏,及时报朝廷予以奖励,对贪赃枉法、……[详细]
  宇文福,生卒年不详,北魏洛阳人。他一生战功卓著,为官清廉有方,名声甚好。宇文福“少骁果,有膂力”。孝文帝太和初年,他先后官拜羽林郎将、建节将军、南征校尉,赐爵新昌侯。因功升为显武将军,不久又为恢武将军、北征将军。他率军击败蠕蠕部,俘敌万余。太和十七年(493年),为假军将军、后军将军,随孝文帝南征。定都洛阳后,孝文帝命他于京城附近寻找合适的牧马之地,宇文福经过反复考察,选定了东至石济、西到河内,跨……[详细]
薛琡 [南北朝] (?~550)
  薛琡(?年—550年),字昙珍,北朝时洛阳人。历北魏、东魏、北齐三代,他善谋划,为官执法严厉。薛琡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薛豹子为北魏徐州刺史。薛琡最初为典客令,是国家负责接待宾客之官。每次待客,他礼节态度都非常优雅恰当,不卑不亢,受到北魏宣武帝高度赞赏。孝明帝正光中,薛琡任洛阳令。都城之地,素为难治。但他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并严肃整顿属下作风。所以,其任职期间,洛阳社会秩序相对比较好。他审案注重的是……[详细]
  长孙俭(492年—569年),北朝时期河南洛阳人。他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18岁时,长孙俭即为员外散骑侍郎,随从尔朱天光定关中。北魏末年,关中与全国一样,局面非常混乱。大将宇文泰被派往夏州,他以长孙俭为录事参军,非常器重。后关中军事首领贺拔岳被杀,宇文泰急忙赶赴平凉,收拾残局。凡有大事,他都与长孙俭商议,很快控制了关中地区。长孙俭被宇文泰任命为秦州长史、防城大都督,封信都县伯。不久,长孙俭转任夏……[详细]
侯刚 [南北朝] (?~525)
  侯刚(?年—525年),字乾之,北魏洛阳人。他出身寒微,但因善烹饪而入宫,历孝文、宣武、孝明三朝,曾权倾一时,特别是胡太后执政时期,他颇受宠信。孝文帝时,侯刚因善于烹饪,能做一手好饭菜,所以常出入宫廷。后被封为中散,又迁冗从仆射、尝食典御。他忠心耿耿,服侍孝文帝多年。宣武帝因他耿直,遂赐名为刚。其后历任奉车都尉、左中郎将、领刀剑左右,加游击将军、城门都尉、武卫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宣武帝念他对孝文帝……[详细]
王嘉 [] (?~385)
  王嘉(?年—约385年),字子午,北朝河南洛阳人,著名方士。王嘉形貌丑陋,很不注重举止,看起来滑稽可笑,不与世人交往。他通常不穿华丽衣服,不食五谷,类似现在说的辟谷。然而他外拙而内聪。初隐居于东阳谷中,后居终南山,凿崖穴居。追随其受业者常数百人。前秦时苻坚屡次征他为官,皆不应。他喜谈神仙怪异之事,善预测未来。后来被后秦主姚苌所杀,但许多人说又曾见过他。王嘉著有《拾遗记》,共10卷。前9卷记述上古庖……[详细]
于翼 [] (?~583)
  于翼(?年—583年),字文若,洛阳人,北周太师燕公于谨之子。于翼“美风仪,有识度”,11岁娶宇文泰之女平原公主,官拜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平县公。他善谋略,知人善任,为官清正,历任数朝,皆受重用。大统十六年(548年),于翼进为郡公,任大都督,统领宇文泰亲兵,负责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其后又历任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武卫将军。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因于谨攻江陵之功,朝廷重赏,于谨将所受……[详细]
元岩 [] (?~593)
   元岩(?年—593年),字君山,北周、隋初洛阳人。他从小就喜爱读书,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为官后,他敢于直言诤谏,不计个人得失,堪称一代名臣。元岩步入仕途时为北周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大冢宰宇文护对他非常器重,令他为中外记室、内史中大夫,封昌国县伯。周宣帝继位后,为政暴虐,无恶不作,他动辄诛杀大臣,国家几丧,但无人敢于进谏。有一次,京兆丞乐运忍无可忍,遂抬棺至朝堂上向宣帝进谏,面陈宣帝八条错恶,条条……[详细]
丘和 [] 北周、隋、唐三朝重臣 (551637)
  丘和(551年—637年),河南洛阳人。历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个朝代,是北周、隋、唐三朝重臣。文武兼备,显赫一时。丘和少年善骑射,有侠义之风。北周时为开府仪同三司。隋朝为右武卫将军、平城郡公。历任资州、天水和蒲州刺史。为政宽惠,深受朝廷依赖和同僚的敬重。后因参与文帝第五子汉王杨谅的反叛活动,被削官为民。遂倾心依附大将军宇文述,因揭发元胄有功而东山再起,官拜代州刺史。在隋炀帝北巡时,丘和所献礼……[详细]
  苌弘(?年~前492年),东周洛阳人,为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献公、刘文公所属的卿大夫,著名的音乐家。中学语文课本选有韩愈《师说》一文,其中有孔子师苌弘、老聃,老聃即老子李耳,我们都比较熟悉,苌弘则很多人并不知晓。其实,苌弘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很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对乐特别精通。中国古代一直认为,礼、乐都关系国家的兴亡,国家兴,则礼乐兴;国家衰,则礼乐亦衰。国家兴,则雅乐兴;国家将亡,……[详细]
   虞初(约前140年~约前87年),西汉洛阳人,号黄车使者。汉武帝时,任方士侍郎。据《汉书·封禅书》载:“(武帝)予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又说:“太初元年(前104年),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洛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可见虞初在汉武帝时以方士得登高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文学艺术自古有之,诗、赋、散文、小说等,浩如烟海。洛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期作为中国……[详细]
种暠 [] (103164)
  种暠(103年—164年),字景伯,东汉洛阳人。他的父亲是个县令,有财产3000万。父亲死后,种暠把全部财产用来救济同宗及周围乡里贫困之人。后被河南尹推举为孝廉,又被征至太尉府,之后,种暠历任侍御史、州刺史、郡太守、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最后官至司徒。《后汉书》将他列入《循吏列传》,“号为贤相”。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种暠担任检举揭发官吏的侍御史。他立志查明正邪,为朝廷推荐良臣,为民除……[详细]
单超 [] (?~160)
  单超(?年—160年),东汉中后期宦官,洛阳人,汉桓帝时,因参与诛灭外戚势力,被封为新丰侯。汉桓帝初年,单超任中常侍。当时梁冀的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桓帝的皇后,他自己为大将军。梁家亲属及其势力布满朝廷内外,他们飞扬跋扈,相互间依仗权势,肆无忌惮。连汉桓帝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因此,心中常怀不满,一直想伺机除去梁氏势力,但又怕计划不周,反而遭遇不测。延熹二年(159年),梁皇后去世。有一次,汉桓帝借去厕……[详细]
孟光 [三国] 三国蜀汉大司农
  孟光,字孝裕,三国时期河南洛阳人,长期任职于蜀国,官至大司农。孟光博物识古,博览群书,尤精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谙熟汉代旧典,好《公羊》、《春秋》。东汉灵帝末年为讲部吏。后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甚为尊敬。蜀先主刘备定益州,授孟光议郎之职,让他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刘禅继位后,孟光经屡次升迁,官至大司农。孟光为官正直,性格刚烈,直言无所回避,常弹射利病。后主延熙九年(246年),蜀……[详细]
  明元郭皇后(?-264年),郭氏,西平郡人,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郭氏出身于河西大族,黄初元年(220年),全城太守平定西平郡叛乱,临走时将郭氏带入皇宫,成为皇子曹叡的妾室。曹叡即位后,郭氏受封夫人,深得曹叡的宠幸。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立郭氏为皇后。景初三年(239年),曹叡去世,八岁的皇太子曹芳即位,尊郭氏为皇太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芳被废后,郭氏历为曹髦、曹奂两朝皇太后。景元四年(26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