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南 > 许昌名人

许昌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吴道子 []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古代十圣 (680759)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名人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所绘名人,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喜以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名人生平年少刻苦吴道子大约生于约公元685年左右(唐高宗时期),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详细]
马殷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 (852930)
  马 殷 (852-930)五代时楚王。唐五代许州鄢陵人。字霸图。大中六年(852)生。初为木工,后应募从军,入蔡州戍将孙儒郡,及儒败死,众推刘建锋为帅,殷为先锋。唐昭宗乾宁元年(894),随刘建锋部入潭州。建锋被授湖南节度使,殷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及建锋为部曲所杀,殷被推为帅,主持军府,乾宁三年(896),为潭州刺史;四年,遣将攻克邵州。昭宗光化元年(898),山兵略取衡、永、道、郴、连五州,继之岳州邓进忠归附,又战败雷彦威,夺取朗澧二州,遂统一湖南各郡。再出兵取桂、管等六州及岭南五州地。至此,殷被任为武安军节度使。五代梁太祖朱温即位,殷任侍中兼中书……[详细]
祭遵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33)
  • 祭遵
  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祭遵少爱读书,后为县吏,投奔刘秀后,平定渔阳,讨伐陇蜀,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九。刘秀称帝后,任征虏将军,封颖阳侯。历史评价新野李湖文化苑祭遵浮雕新野李湖文化苑祭遵浮雕 《后汉书》:”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刘秀: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褚亮:“金坛奇正,得之於怀抱,玉钤攻取,无劳於积习,祭遵儒术,未足方其雅歌,曹仁智勇,才可用其胜。” 徐钧:”执法严明凛不阿,西征北讨战功多。“ 王之道:”边城正藉诗书帅,俎豆於今识祭遵。“ 黄道周:“……[详细]
  智顗俗姓:陈生卒:538—597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简评:天台宗开山祖师生平简介智顗,俗姓陈,字德安,常被尊称为智者大师,也被后人奉为“东土释迦”。这位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生于538年,就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当时是一个佛法得到普遍遵奉的时代,也是一个干戈四起的时代,早在智顗出生之前,为避战乱,他的家庭就已随着衣冠南渡的浪潮迁至荆州华容。他的父亲陈起祖在梁朝做官,文武兼通,深受萧绎的赏识——那时萧绎还以湘东王的身份担任荆州刺史——至萧绎即位,其更被封为益阳侯。他的哥哥也身任中兵参军一职。总之,这个家庭在当时仍能享有较为平静而舒适的生活。到智顗十五岁……[详细]
褚裒 [] 东晋时期名士、外戚 (303350)
  褚裒(chǔ póu,303年—350年1月1日),字季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康献皇后褚蒜子之父。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杜乂齐名。被桓彝称赞有皮里《春秋》。历任西阳王掾、吴王文学。苏峻之乱时,被车骑将军郗鉴引为参军。事后,封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出为豫章太守。康帝即位,以太后父亲身份被徵拜为侍中,迁尚书,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平州。后被征拜为卫将军、中书令,他苦请外出,任左将军、兖州刺史,镇金城,领琅邪内史。晋穆帝即位,授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京口。永和五年(349年),率军北伐,不久便因失利退回,惭……[详细]
坚镡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50)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投奔刘秀公元23年(地皇四年)九月,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并把京都迁往中原重镇洛阳。刘玄称帝之后,河北(黄河以北)各州郡都持观望态度,未曾归附更始政权,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令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镇慰河北诸州郡。 刘秀到了河北之后,广纳人才,这时有人向刘秀举荐坚镡,刘秀因而召见。因为坚镡有担……[详细]
李膺 [] 东汉八俊 (110169)
  • 李膺
  李元礼(110—169)东汉臣。字元礼,颍川襄(河南襄城)人。桓帝时为司隶校尉,与太学生首领郭太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宦官张让弟朔贪残无道,膺率将吏捕杀之。使诸黄门常侍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是时朝廷纲纪废驰,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客接者,称“登龙门”。后以党锢免官。灵帝时复起,与窦武等谋诛宦官,事败被杀。《后汉书》称:“天下楷模李元礼。”李元礼出仕之初举孝廉,后历任青州等地太守、乌桓校尉、徵度辽将军、河南尹。在《世说新语》里,直接记载李元礼言行的,共有五条,分布在《德行》《言语》《赏誉》《品藻》四门里。总观这五条记载,对李元礼的评价都非常高……[详细]
晋康帝褚皇后褚蒜子 [] 中国十大太后 (324384)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后封其为皇后。褚蒜子一生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崇平陵,谥号康献皇后。名人生平立为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追赠侍中、太傅,封爵都乡亭侯。褚蒜子聪明有才识。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司马衍去世,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晋康帝立褚蒜子……[详细]
灌夫 [] (?~前131)
  灌夫(?-前131年),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西汉时期-,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吴楚七国之乱之时,灌夫率领一千人跟随父亲灌孟从军,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父亲战死,灌夫不肯返乡葬父,以勇猛闻名。后来,汉景帝任命灌夫为代国宰相。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军事要地,故改命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年),入京,担任太仆。次年,灌夫与长乐宫卫尉窦甫饮酒,酒后殴打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汉武帝怕太后斩杀灌夫,改任他为燕国宰相。几年后,犯法免官,于是以百姓身份在长安居住。灌夫尚游侠,家产数千万,食客每日数十百人,横暴颍川郡。他交……[详细]
王霸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59)
  王霸(?—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末,从刘秀起兵,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 王霸家族世好文法。父亲曾任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过狱吏。王霸不愿意当这无所作为的小吏,平素谈吐举止,慷慨有大志。其父亲深以为奇,便派他游学长安。 刘秀等起兵,经过颍阳,王霸带领宾客拜谒,表示愿意追随。他说:“将军兴义兵,窃不自知量,贪慕威德,愿充行伍。”刘秀见王霸慷慨,不同常人,也特予礼待,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后汉书·王霸列传》)!于是王霸跟随刘秀,在昆阳击破王寻、……[详细]
钟繇 [三国] 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151230)
  • 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钟繇,官至太傅,故世称钟太傅。 相传小时候有次和亲戚出去遇着个算命的,相者说:“此童有贵相,然而会遭水厄,小心啊。”结果没走几里,过桥时马惊,繇落水几死,于是他亲戚认为相者的话是对的,就很看重他,为之供资费,让他专心读书, 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董贼乱后,李、郭跳梁之辈横行长安,议绝曹公,繇说李郭二人当广交英雄、多结羽翼,于是曹操得与朝通。及荀彧推荐,曹操愈加留心繇,后李郭之乱,天子出长安,繇……[详细]
  灌孟,灌夫的父亲,原名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并赐姓灌,为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孟年老家居,吴楚变起,灌何为偏将,灌孟本不欲从军,但为了旧情难却,乃与子灌夫偕行。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夫也有勇力,与乃父自成一队,隶属灌何麾下。吴楚联军攻梁不下,转战到了下邑,却与周亚夫军相值。周亚夫屯兵待着。既见吴楚兵到来,复坚壁相持,但守勿战。吴王濞与楚王戊,挟着一腔怒气,……[详细]
荀淑 [] 颍川四长 (83149)
  荀淑(公元83年—公元149年)字季和,为郎陵侯相,东汉颍川颍阴人(今河南许昌)人。汉顺帝、汉桓帝时名人,以品行高洁著称。有子八人,号八龙。他的孙子荀彧是曹操部下著名的谋士。早年经历荀淑字季和,颍川郡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学问渊博,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被俗儒看不起。但州里却称他有知人之明。安帝时,征召任为郎中,后来再升当涂长。离职还乡里。 号为神君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为师。梁太后临朝理政,有日食、地震的变异,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荀淑回答对策,荀淑讥讽指责皇亲贵戚,遭……[详细]
傅俊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31)
  傅俊,(?—31),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原为襄城的亭长,刘秀起兵之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随刘秀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去世,谥威侯。投奔刘秀王莽新朝时期,傅俊担任颍川郡襄城县的亭长(掌治安,捕盗贼之事),傅俊对莽新政治的黑暗、腐败体会深刻,知其难以长久。绿林军大起义后,南阳郡的大汉宗室刘演、刘秀兄弟也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号称“舂陵兵”。当刘演、刘秀兄弟率部过襄城的时候,傅俊起而……[详细]
徐庶 [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名士
  • 徐庶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名人,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本名徐福(《三国演义》中因对史书的误解错将其名改为单(shan)福),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详细]
  • 荀彧
  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多智谋,举孝廉,拜县令。汉末天下大乱,弃官归乡里,率宗族先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马,被喻为张良。曹操为兖州牧后,兴平元年(194)征徐州陶谦,荀彧以州司马留守。陈留太守张邈等反叛,各郡县响应者众。荀彧率军坚守,与程昱一起,为曹操保存了-基地。建安元年(196),曹操谋迎汉献帝都许,部众犹豫,荀彧极力促成。升侍中,守尚书令,深得曹操信任,军国大事皆与之筹划。能知人举贤,屡荐贤士郭嘉等人,又策划东擒吕布,西抚韩遂、马腾。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曹操军粮将尽,欲退兵还许。荀彧劝其坚持待机,用奇兵制胜。曹……[详细]
郭嘉 []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170207)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慧眼识主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详细]
钟嵘 [南北朝] 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 (480552)
  钟嵘,字仲伟(约公元480年——552年),南朝梁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人,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著有《诗品》等。 钟嵘又名:字仲伟性别:男生卒年:公元前约468—公元前约518所属朝代:魏晋南北朝时代所属文学时期: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作品:诗品作家生平钟嵘(约468~约518)钟嵘字仲伟,祖籍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县)人。齐代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诗品》是他的诗歌评论专著,以五言诗为主,将自汉至梁有成就的诗歌作家,区别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故称为《诗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书名为《诗评》,这是因为除……[详细]
李宪 [] (?~30)
  李宪(?―公元30年),颍川郡许昌县人,东汉初年割据军阀。新朝王莽时为庐江属令,曾率军击败起义军王州公等人。新朝灭亡后,李宪据郡自守。更始元年(公元23年),自称淮南王。建武三年(公元27年),自立为帝,设置百官,拥有九城,部众十余万。建武四年(公元28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派扬武将军马成率领三位将军,征调会稽等四郡兵力攻打李宪。汉军在舒县包围李宪,李宪多次出城挑战,马成坚壁不与交战,围守一年多。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军攻下舒县,李宪逃走,途中其被军士帛意追击斩杀。据郡自守李宪,是颍川郡许昌县人。新朝皇帝王莽在位时期,李宪担任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庐江……[详细]

全部许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