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799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799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巴尔扎克 现代法国小说之父(17991850)
  • 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详细]
2、何福祥 (17991879)
  何福祥(1799~1879),壮族。字善夫,一字宇光,号东轩。州城小东街人(今民权街)。有长者之风,非公事不入官门。道光五年乙酉(1825)科岁贡中式第九名举人,授岑溪县教谕,调西隆州(今隆林县)学正,敕授文林郎保加国子监典籍衔,未入仕前为道南书院童子师,生平孝友甚笃,急公益,卒年80岁,入祀州乡贤祠,其父生时亦孝亲可风,入祀州孝子祠。 州道南书院创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迄至道光二十九年……[详细]
3、普希金 俄国文学之父(17991837)
  • 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应。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详细]
4、杨露禅 中国十大武术家(17991876)
  • 杨露禅
  杨露禅(1799—1875?1876),名福魁。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的伟大武术家。 1840年左右,杨露蝉自豫北温县陈家沟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冀南永年县设坛教拳,拳械运用高妙,所向无不披靡,乡里高手尽皆慑服。后来因故又被荐往北京,历任大户酱园张家,京师旗营武术教师等。晚年时被延请至王府授拳,因众多弟子大都出身高第,礼遇有加,使得太极拳……[详细]
5、张际亮 (17991843)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号松寥山人,建宁北乡蓝田人。鸦片战争时期国内“享有盛名”(《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3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的爱国诗人和力主改革的思想家。张少孤,由继母抚养。16岁成婚,妻朱氏。同年作《童言》一卷。18岁,出诗集《蚕缫集》。长兄见他才华不凡,便资助他读书。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道光三年(1823)间,两度肄业福州鳌峰书院,书院山长陈寿祺称赞他的诗……[详细]
6、许祥光 (17991854)
  许拜庭长子许祥光三十三岁中举,十二年后(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成为许氏家族第一位进士。 许祥光是许广平的曾祖父,他是广州抗英运动领导者之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按《南京条约》,广州虽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但英人惧怕粤民强悍,不敢贸然进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月间,英军坚船利炮闯入珠江港口,以攻城恫吓,欲强行入城时,许祥光联合广州爱国士绅,-英人入城,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并号召城内外居民组织……[详细]
7、孛儿只斤·托浑布 清代蒙古族诗人(17991843)
  托浑布(1799——1843年),字安敦,号爱山,孛儿只斤氏,蒙古正蓝旗人。祖辈为官进仕。精通汉文,立志笃行,成为清代蒙古族诗人,著有《瑞榴堂诗集》。托浑布从小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穷,不得不每天步行六、七里路从师求学,且风雨无阻,这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托浑布的母亲孛齐勒教育子女以忠孝为本,是一位勤俭慈睦的贤良女子。托浑布二十岁时就得中进士,任湖南知县,从此出仕清廷。之后又分别在湖南的安北、湘……[详细]
8、朱玉仙 (17991862)
  朱玉仙(1799—1862年)女,广西著名女诗人,生于今松旺镇茂山村。祖父朱宗腾是清代乾隆时举人,累官安陆、武昌等府同知,父亲朱德玛曾任福建省平潭府同知,授儒林郎,她六个叔父都是书生。其中一人中举,一人中进士。皆任地方官吏。她生长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适妙龄少女时跟随祖父、父亲到湖北、福建等地,用心习文学艺,受到书诗的熏陶,擅于诗画。26岁时嫁给北流县拔贡黎玉章为继室。黎出任山西夏县知县。玉仙也陪伴……[详细]
9、顾观光 (17991862)
  顾观光(1799~1862年),字宾王,号尚之,别号武陵山人,钱圩乡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好训诂,善医道,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等尤有研究。治学严谨,于学问每穷本探源,抉其所以然,摘其不尽然。对古今学说运用辩证处理其相互关系,并兼采中西之长,认为两者之间“可互相证而不可互相废”、“旧法者新法之所以出”,同时也认为“积世、积测、积人、积智,历算之学后胜于前”。平生著作甚多,《九数外录》十篇基本上……[详细]
10、黄取 (17991861)
  黄取(1799年—1861年),字取生,漳州旧桥南岸人。祖上世代冶铸为业,父黄太极经营“金宝兴”号鼎炉。黄太极去世后,他与哥哥黄三仍做铸工,但维持不了日食三餐,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耕种。因家境贫困,他已成人但无法成家。后来村里有个庄氏寡妇和两个儿子,生活艰难,经村里好心人撮合,黄取和庄氏结合。一下子一家增加三口人,生活更困难,幸好胞兄黄三不娶,加以接济,才勉强把家庭维持下来。养子成人后,家境渐好,他又……[详细]
11、何绍基 (17991873)
  何绍基(1799~1873), 中国清代书法家。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嘉庆四年(1799)生。父凌汉,官至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绍基早年师事程恩泽,后又出入阮元之门。庭训师承,为后来成为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奠定了基础。何绍基初补廪生。道光十一年(1831)选优贡。十五年恩科中解元。次年恩科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旋授编修,纂修国史。并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等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甄……[详细]
12、许乃钊 (17991878)
  许乃钊(1799—1878),字信臣,号贞恒,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道光二十一年任河南学政时,逢黄河水决,治河总督文冲因招工被水阻未归,他毅然担负组织百姓奋起抗洪艰任,经过努力,终于堵住洪水,未成灾害。咸丰三年(1853)任江苏巡抚,兼“江南大营”帮办,在苏松一带命令减轻税收,设立难民局,安置难民,并创设以捐代赋方法,增加国库收入,得到百姓的拥护。同年秋,上海小刀会起义,……[详细]
13、黄现炯 (17991864)
   (1799~1864)黄现炯,县城南隆街人。壮剧艺人,南路壮剧创始人之一,有“戏状元”雅号。青年时到广东当兵,退伍后在广东学戏3年,光绪二十五年(1846) 辞班返乡途经南宁,因身上盘缠已尽,投班演出,有吞烟喷雾化妆绝技而出名。回到家乡,妻子已回马隘娘家度日,故随妻定居马隘,经组织当地艺人模仿木偶戏的形式用当地的民歌和道场音乐来演唱,师傅坐在帐帘里,边唱边敲用竹筒做的木鱼,演员在帐前按师傅演唱……[详细]
14、顾太清 清朝女词人(17991876)
  顾太清(1799-约1876)清朝女词人。名春,字子春,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自署太清春。满族。满州(今东北地区)人。原姓西林觉罗氏,鄂文端曾孙女。父母早亡,幼养于顾氏,遂姓顾。乾隆皇帝曾孙贝勒奕绘妾。容貌俏丽,才气横溢,擅长诗词,精通绘事,兼解音律,楷书亦秀整。尤潜心研究宋词,故所作洒脱不羁,豪逸深厚,真气扑人。清代著名词人况周颐称其词云:得力于周邦彦,旁参姜夔之清隽,深稳沉著,不琢不率。与纳兰……[详细]
15、林品南 (17991885)
  林品南 (1799年—1885年) ,字舜琴,镇远县知县,福建福鼎秦屿人。林品南十七岁中举,二十岁进京赶考,途中因病不能如期参加考试。因德行、文采出眾,选荐拔贡,朝考授镇远县知县。历官兴义县、普安州、贵阳府等地。清光绪二年(1876年),林品南到镇远履职,时值刚平息咸丰、同治之乱,经过休养生息,镇远地方秩序较為稳定,市面上经济开始復苏、繁荣。他遂修復了天后宫,又在镇远东仓坪建立了文明书院。在镇远期……[详细]
16、梁韬 (1799~?)
  梁韬(179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嘉庆末年(1820)21岁时,赴美国经商。把中国的棉、丝织品运往销售,同时又把美国的牛痘种苗引入中国,使儿童接种后,得以防止天花病流行。梁韬平素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子训导严谨,且培育成才。其子毓芳曾在广州杉木栏经营布匹生意,并在白纶生创建的爱育善堂兼任董事。三子梁诚又先后担任清廷的驻美、日、秘鲁、巴西等国的外交官,后复出使德国。八子梁询亦曾任驻美国大使……[详细]
17、汪昉 (17991877)
  汪昉(1799—1877)字叔明,号菽民,又号啜菽老人。江苏阳湖(今常州)人。清书画家。1844年举人。官莱州府同知。与赵兰舟、费丹旭朝夕论画,善山水。笔意松秀,墨法淹润。中年所作,邱壑浑成,树石苍润,颇臻妙境。惜晚年颓唐。书临赵孟,姿态秀逸,间作分隶,尤精鉴赏。有《梦衲 集》。……[详细]
18、吴熙载 (17991870)
  吴熙载(1799~1870),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包世臣的学生。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熙载工四体书。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书法功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亦善画。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详细]
19、杨季鸾 (1799~?)
  杨季鸾(1799-?),字紫卿,宁远【今湖南省宁远县】人。监生,与何绍基同庚,并相友善,死后何为其题墓云:“两人足迹轻天下,千古诗怀在永州。”。季鸾之诗,古体磊砢自嘉,于太白、退之为近,近体多清新婉约之所。著有《春星阁诗钞》。附杨季鸾诗贾太傅祠一篇鵩鸟叹文章,濯锦坊前吊夕阳。闻道绛侯高冢上,于今秋草亦荒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