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21、惠华亭 (18811956)
   惠华亭(1881~1956) 名文藻,字华亭,人称惠先生。祖籍康家圪垯,后迁县城;生于清光绪七年三月二十五日(1881.4.23)。国民党员,同善社社员,-道徒,清涧有名的大豪绅。20年代任县警察局(-)局长,20~30年代担任县商务会会长。30年代初,任陕北地方实业银行清涧分行经理。1932年始任县保卫团副团总,1934~1935年任清涧国民党感化院负责人,1936年任县保安大队少校队副。19……[详细]
122、梁乔山 (18811920)
  梁乔山(1881~1920),字恢生,号维岳,湖南涟源市杨市镇人。1894年考入邵阳县立中学堂,结业后,入邵阳中路师范深造。1904年,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日本。次年秋,经黄克强、谭石屏诸君介绍,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并代表留日学生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中华革命同盟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冬,日本文部省宣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勒令全部中国留日学生回国。新化陈天华出于义愤,投海自尽,以示抗议。梁亦愤不欲生,经同……[详细]
123、汪更生 (18811940)
  汪更生(1881~1940)原名汪应龙,字更生,以字行,原籍四川省巴县。辛亥革命时期,在川陕联络志士密谋反正,剪辫明志。事泄,乔装病妇离渝,辗转汉口、上海等地,覆以假发,以卖鼠药为生。改名汪甦,字更生,以示永志不忘。后获悉表兄龚德珍在安康开设德源荣商号,便来落脚谋生。1913年安康成立商会,被推选为商会会长。1916年,陈树藩督理陕西军务兼行政长,委任汪更生为商县知事,旋调蒲城,后任省财政厅科长。……[详细]
124、陈可庄 (18811965)
  陈可庄(1881~1965)本名陈步瀛,号扬钧,砖坪厅漳河坪人。7岁发蒙于私塾,23岁考入烛烽书院,26岁保送陕西省高等学堂法文组。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留学日本东京桑校,后入群马县东亚蚕桑学校。除在校上课外,还帮助住户提蛾制种,学选种技术。曾到凤空制丝厂参观学习缫丝经验。宣统元年(1909)回国,三年(1911)在兴安中等农业学堂执教。民国元年(1912),任岚皋县南区总团总。二年(191……[详细]
125、曾兆春 (18811956)
  曾兆春(1881—1956年),爱国华侨,五经富镇庵背村人。曾兆春青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尤喜习医,在道济中学读书时,一边认真学习文化,一边到福音医院(英国人办的)刻苦钻研医学。1925年曾兆春东渡南洋,在曼谷石龙君路创办兆春医院。他医德好,医术高,悬壶济世,宽慈为怀,给贫病者施医送药,为人敬仰。“九·一八”事变前夕,由于形势的变化,道济中学、观丰书院、五育女子中学相继停办,五经富中学教育走向低潮。曾……[详细]
126、高亦吾 (18811941)
  高亦吾(1881-1941),字盘之,山东省章丘县(今章丘市)人,1881年出生在旧县城绣惠镇西关一个家学深厚、颇有名望的耕读之家。他自幼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12岁时,在私塾就已读完四书五经,16岁时自设私塾,教育蒙童,惠及乡里。1907年高亦吾通过府试,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山东高等学堂历史科深造。在这期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的同盟会,也先后以山东青岛、烟台和济南等地为重点,尤其在这些……[详细]
127、余金海 (18811971)
   余金海(1881—1971),芳林乡石坂村人。世代务农。光绪24年(1898),聘拳师,教自弟习拳、棍。余刻苦自练不辍,功夫日精,成为北乡著名拳师。冬闲时节,出门授艺,以酬金补家用。他收徒有两个规定:品性不良者不收;酬金过高不收。民国27年(1938),余迁居开化城内。大地主余斐然以重金聘作私人保镖,不就。 解放后,余积极参加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被群众推为农会主任。大地主余斐然曾手托金银首……[详细]
128、王麦才 (18811965)
  王麦才(1881-1965),又名麦儿。同州梆子演员。大荔县双泉乡王旗营人,早期曾在袁老三、王学山戏班搭班演戏,擅长大花脸、二花脸。1953年起先后在朝邑九三剧团、省戏校,后又到戏曲研究院,1964年因病由省戏曲剧院回家。王麦才在家乡热心为农村业余剧团排戏,连续3年为本乡双泉南龙池业余剧团排戏,从不计较个人报酬,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1961年在戏校时,组织曾着手为他拍电影戏曲片《渔家乐》,后因身体……[详细]
129、曹梓材 (18811974)
  曹梓材(1881~1974年),字春荣,号梦江,生于阳江直隶厅太平乡(今江城区平冈镇)石庙村。专志习医。民国21年(1932年),参加广州市医学机构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国医资格。抗日战争期间,回阳江行医。1958年,任阳江县中医进修班教师。1962年,受聘于广东省卫生厅中药研究所为特约编审。他精研医典,谙熟《内经》,注意搜集民间单方、验方,辩证运用于临床。他对病人高度负责,从不以药试人,而常以身试……[详细]
130、顾椿庭 (18811937)
  顾椿庭(1881~1937) 又名顾润生,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武进人,是有名的实业家。顾氏兄弟3人,椿庭居幼。自幼勤劳,13岁学木匠,16岁满师自立,在青果巷开设小木器铺,虽有盈余,但发展不大,才约友赴沪,经介绍至上海地政局当工人,改名椿庭。时值民国初期,列强进入上海,上海初列商埠,荒地较多,顾利用尚未开发之荒地、低洼地,-购置,申报为己有,取得了土地所有权。有人说他是“阿木林”(“呆大……[详细]
131、施见三 (18811964)
  施见三(1881—1964),字文灼,新会县里村(今属蓬江区)人。出身书香门第,父设帐授徒。施18岁考取末科秀才。先后在里村、大泽等学堂任教。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担任过香港《华字日报》特约撰述员。与何琴樵等创办《新会醒报》,并担任。民国4年(1915年),因教学无暇顾及而停办。民国23年(1934年)冬,任《五邑民权报》(后改《民权报》)。撰文立-允,思想倾向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详细]
132、黄其桢 (18811925)
  黄其桢(1881-1925年),字爱棠,祖居阳春河西塘基头村,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其桢少年就读于阳春县立高等小学堂及广东陆军小学堂,后加入广东新军,曾任营长、团长、协统参谋长和花县清乡司令。清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庚戌起义”。民国建立后参与建立庚戌女子中学,以纪念死难同胞。民国2年(1913年)在龙济光都督府任职,曾参加都督府军事会议,共商控制粤局。民国3年调离都督府,代任永安县(……[详细]
133、靳云鹗 (18811935)
  靳云鹗 (1881—1935)字荐卿,亦称荐青。邹县(今邹城市) 苗庄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投奔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的“新建陆军”当炮兵,两年后升为排头(排长),并以学兵身份考入保定参谋学堂。毕业后,任清军江北清江浦陆军第十三混成协参谋官。1912年,任北洋第二路备补军混成团团长、陆军第八混成旅第二团团长, 初隶皖系。 1918年底,经直系首领曹锟保举,升任第八混成旅旅长。1920年直皖……[详细]
134、朗缪尔 (18811957)
  朗缪尔,美国化学家。1881年1月31日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1957年8月16日卒于马萨诸塞州法尔默斯。190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矿业学院,获冶金工程师称号。1906年在德国格丁根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06~1909年在斯蒂芬斯理工学院任教。1909年起在纽约的通用电气研究实验室研究物理化学,任助理主任,1932年任副主任。朗缪尔于1912年研制成功高真空电子管,使电子管进入实用阶段。191……[详细]
135、高盘之 (18811941)
  高盘之(1881—1941)原名高守铭,号亦吾。章丘县城(今章丘市绣惠镇)西关人。曾任周恩来老师。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进入省城济南高等学堂读书。秘密阅读进步报刊,申请加入同盟会,并参加同盟会的宣传活动,因发表《伊奴出关》一文,被当局通缉。连夜只身流落关外,辗转到奉天(今沈阳)。1910年(宣统二年),经友人介绍,到奉天东关模范小学任史地教员。翌年,随伯父来奉天的周恩来正好转学进入这所学堂读……[详细]
136、马安氏 (18811959)
  马安氏(1881—1959)女。长山县三区北旺庄(今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北旺庄)人。 3位抗日烈士的母亲。她17岁嫁于本村,早年丧夫,独自扶养3男1女成人。其长子马耀南去济南、天津读书,全靠她养蚕收入供给费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先后支持3个儿子参加抗日军队。 她说:“咱不当-奴,用剪子、刀也要和日本拼!”并拿出家存银元资助儿子抗日。1938年,其次子马晓云被捕入狱,她变卖田产,托人保释出狱……[详细]
137、袁桂生 (18811941)
  袁桂生(1881~1941),名焯,以字桂生行。江都县(今扬州市)人。出身中医世家,伯父开昌,字昌龄,长于眼科及外科,善用火针治外症。父开存,字春芳,亦精医术,同开昌徙居镇江业医。袁桂生16岁时,伯父病逝,家父患肺病卧床,遂坚定习医之志,攻读家中所藏医书,父亲时而为之讲解。后又搜求旧籍,广购新书,包括西医著作,均一一阅览,参照互证,始为人治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和光绪三十四年,应两淮盐运……[详细]
138、李文田 (18811930)
   李文田(1881~1930) 字瑞蓉,名镜容,1881年出生,白沙人。幼时苦读经书,爱习诗文,青年时期,胸怀大志,关心国事, 他曾在诗中写道:“多少兴亡愤,凄凄无所支,愿将身世泪,化作杜鹃啼”。 为了寻求国家富强之道,于1903年留学日本,次年与秋瑾女士一同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同秋瑾、郭定安等一道回国,清政府赐李文田“进士”学衔, 他婉言谢绝说:“愿作痴农,不当学士”。后立足……[详细]
139、魏荫桐 (18811928)
  魏荫桐(1881—1928年),字恩生,男,长武县进贤区(今彭公乡)孝村人。幼时家贫,入私塾勤学苦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秀才名列第一为增广生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完全科。武昌起义,陕西革命党人极力倡导响应,魏荫桐毅然加入举义行列,奔走活跃,不甘落后。毕业后回长武任县立高等小学(宜山书院)教习。忠于教务,尽心竭力,连续从教16年。他忠诚耿直,待人和蔼,关怀爱……[详细]
140、戴凤翔 (18811962)
  戴凤翔(1881—1962)字钟奇,号光晔,汉族,湖南长沙县东乡(今北山镇)人,国民党早期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目睹清廷之愚昧腐败,立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19岁投军南京两江总督府,任勤务兵兼督府子弟陪读,1902年考入江南将弁学堂,开始接触西方军事指挥理论。1904年毕业充新军第9镇马标任排长,时晚清政府为培养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鼓励在职军官进新式军校继续学习。经湖南同乡两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