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21、高培支 (18811960)
  高培支(1881--1960),名树基,字培支,别号悟皆,富平县人。清末拔贡生,后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同盟会员。历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代表、陕西模范讲演所所长、陕西省图书馆馆长、陕西省公署咨议、参议、陕西省教育厅咨议,曾获中华民国“四等嘉禾章”、“二等金色嘉禾章。五四运动后,先后兼任西安师范、西安师专、西安商专等校国文、国音教员、讲师等职。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西北文联委员、西安市文联委……[详细]
22、陈发炎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811911)
  陈发炎,男,汉族,福建连江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 而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生卒时间: 1881——1911-4-27陈发炎(1881~1911年),出生于连江县丹阳镇新洋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务农,淳厚朴实,沉默寡言,心中自有理想志向。平时好拳术,常练不释手,被称为国术教师。对清廷腐败时有愤慨。光绪三十四年(190……[详细]
23、张作相 (18811949)
  张作相(1881—1949),抗日将领。字辅忱,又作辅臣。辽宁义县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投靠张作霖,并结成盟兄弟。翌年,随张作霖被清政府收编,任新民巡防营哨官、奉天巡防营管带。1912年,任陆军第27师骑兵团长、炮兵团长。1915年授陆军少将衔,任第27师兵步第54旅旅长、第五混成旅旅长、代理第27师师长。1919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长兼卫队旅长、奉天警备司令、奉天陆军第27师师长,晋升陆……[详细]
24、胡笔江 (18811938)
  胡笔江(1881~1938),原名敏贤,字筠,号笔江,以号行,亦署辟疆。江都县中兴洲(今扬州邗江区沙头乡胡墩村)人。金融家。18岁时到泰县姜堰镇一家小钱庄学徒。3年满师后到江都仙女庙义善源银号当职员。宣统二年(1910年)与友人相约去北京,先在公益银行当职员,不久进北京交通银行当行员。他善于言辞,尤熟悉银行业务,得到交通银行经理梁士诒的赏识,不久晋升为总行稽核,分行副经理、经理等职。民国5年(19……[详细]
25、葛温仲 (18811914)
  安庆一中前身之一———全皖中学是安徽省立中学之始。学校1912年3月开办,初设在旧藩署(今安庆一中校园西侧),1913年7月因战乱而停办。1914年2月复办并与务实中学合为安徽省立第一中学,迁入前安徽高等学堂旧址(今安庆一中校园东侧,1924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一初级中学)。首任校长葛温仲是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四世孙邓绳侯的女婿,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姑父,也是-青年时代的好友和亲戚。葛温仲(大约1881-1……[详细]
26、耿毅 (18811960)
  耿毅(1881—1960),河北任县南留寨人。他自幼好学,立志报国。1906年在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即保定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10月改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当教官时参加同盟会。1910年初,耿毅与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的教官和毕业生何遂、冷遹、陈之骥、刘建藩、吕公望、成铭斋,留日士官学校毕业生赵恒惕、孔庚、尹昌衡等人,被同盟会员王孝缜邀往广西,分别在桂林的广西陆军小学堂、陆军干部学堂、学兵营任……[详细]
27、杨仲起 (18811950)
  杨仲起(1881.11~1950.9),原名杨丙震,字仲起,后以字行。河南省禹州城东南35里杨庄(今范坡乡谭陈杨庄)人。开封著名律师和眼科医生。杨家世代务农兼中医眼科,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杨仲起有一兄一姐,自幼家里省吃俭用供他一人读书。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一面在私塾刻苦攻读,准备应试,一面随父杨同合学习医道,深得要领。17岁考中秀才,后在襄城、禹州做教书先生。1909年,杨仲起外出求学,考入北京……[详细]
28、邵力子 原国民党中宣部部长、著名民主人士(18811967)
  • 邵力子
  邵力子(1882—1967),绍兴陶堰乡(今陶堰镇)邵家漤村人。初名景奎,字仲辉(取义“奎壁连辉”),进校时,改名闻泰,任《民立报》时,笔名力子。初读《论语》、《诗经》,11至15岁在家研读完《康熙会稽县志》、《嘉庆山阴县志》、《道光会稽县志》、《绍兴府志》、《会稽先贤传》、《会稽后贤传记》等绍兴地方志。17岁进上海求志学堂学习。18岁考入广方言馆学法文,不久又考入苏州中西学堂学习。21岁乡试中举……[详细]
29、吴肇基 (18811917)
  吴肇基(1881—1917),原名璀光,字翔夫,号吉堂。义乌吴店萧皇塘人。1903年游学日本,痛恨清廷腐败,愤而弃文习武,毕业于日本武备学堂。回国后,为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因积劳过度而英年早逝于任内。  农民世家棍棒少年  1881年农历十月初三的晚上,“哇”一声婴儿的啼哭从萧皇塘村的一所农家大院“十八间”的一间厢房里传出。这“十八间”的主人姓吴,名琅琴。此时此刻,他的妻子何氏……[详细]
30、徐廉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811911)
  徐廉辉,花县五华村人。安南华侨,业工。1911年“三·二九”之役,转战飞来庙,负伤。后随徐维扬攀山越岭至三元里。维扬嘱扶伤归里,行抵高塘大东桥又遇敌兵,惨遭杀害,时年三十一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详细]
31、李养初 (18811959)
  李养初(1881~1959)名培基,字养初。陕西蓝田人。幼时在家乡私塾读书。稍长,到距家十公里的芸阁学舍,从牛兆濂学习程朱理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 01),清廷在西安发布废科举、兴学堂的《兴学诏》。两年后,陕西巡抚升允将设于西安的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并聘牛兆濂为总教习。李随后考入这所学堂,继续攻读儒家学说,并接受西学教育。时值清朝末年,庚子大赔款给家乡和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使李看清了清……[详细]
32、郭希仁 (18811923)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时斋,又字思斋,后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后废原名,以字行世。陕西临潼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考入陕西大学堂,受梁启超等影响,批评时政,次年四月被开除。同年秋中举,得陕西学政沈卫批准,免试入宏道高等学堂读书。三十年(1904)会试未中,三十一年(1905)主讲于渭北学堂,即临潼县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1907)春,得渭南知县张育生资助赴日本考察,对日本明治……[详细]
33、孟佐天 (18811912)
  孟佐天(1881~1912),原名钱山。建湖县恒济镇人。辛亥革命先驱者,烈士。早年在家乡任塾师时,正值《辛丑条约》签订,他深恨清廷腐败,常与同乡青年议论国事,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忧虑。光绪三十二年(1906),孟佐天去南京投奔南洋陆军第九镇。先后结识柏文蔚、熊成基、范传甲、伏龙等革命党人,受到孙中山革命学说的影响,坚定了民族革命的信念。不久,经同盟会江苏主盟人章梓介绍入会,同时更名“钱山”为“佐天……[详细]
34、徐连胜 (18811918)
  徐连胜(1881年—1918年), 字名渊、远运, 号捷卿, 湖南省桂阳县太和乡地界村人。少年丧父, 17岁辍学务农, 常去广东挑盐谋生。 19岁赴粤为生。宣统元年(1909)升为管带兼哨官, 两年后任广东新兵巡防营管带。时以陈炯明、邓铿为首的中华革命军东江第一军进驻广东惠州, 徐连胜与洪兆麟联合参加循城起义, 投奔革命。与清军作战, -连胜,因名“连胜”,并以军功升第五标统, 补陆军中校。简介1……[详细]
35、张敬尧 (18811933)
  • 张敬尧
  张敬尧(1880~1933),字勋臣,幼年绰号黑虎,出生于霍邱临水桑郢子一个贫苦家庭。父张锦轩以教书为业,母常氏,生子4 人,张敬尧居长,其弟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人称二、三、四大人。张敬尧幼无所依,寄居族父张德行家。幼年当过粮坊学徒,后流落山东,因犯杀人罪潜逃京津地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随营学堂,结业后任排长,又到保定军官学校受训。宣统三年(1911 年),任第……[详细]
36、罗仲霍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811911)
  罗仲霍 (1881~1911),名璋,号则君,白花镇联丰村人。其堂叔祖罗添,是太平天国时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仲霍幼年丧父,母杨氏,生有三子,仲霍居长,日常生计,靠母亲帮人缝补衣服维持。仲霍幼时靠族人资助,在乡间私塾就读。他聪明过人,重师好义,深得老师赏识,悉心教诲,学业日进。仲霍兴趣很广,尤其爱好文学,擅长诗文,他的习作文笔生动,被誉为“神童”。 仲霍长大后,娶妻杨氏,生一……[详细]
37、李鼎铭 (18811947)
  李鼎铭(1881~1947)原名丰功。陕西米脂人。幼年家贫,无力延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寄住舅父家中就读,学习经史子集,兼习医学。二十九年(1903)赴绥德州应考,取为廪生。次年,回乡教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绥德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曾在当地提倡放足、剪发、禁赌、破除迷信和兴办学校。1913年任米脂县东区区长期间,利用临水寺庙宇开办米脂县第一所国民小学,并兼……[详细]
38、饶辅廷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811911)
  饶辅廷,男,汉族,1881年出生于广东梅州 ,1911年4月27日参加由黄兴、孙中山等人策划领导的广州起义,被捕后英勇就义,时年30岁,遗体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饶辅廷,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名可权,字竞夫。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入上海中国公学。1910年(宣统二年)毕业归里,充高等小学堂教师。1911年3月,与妻同赴广州,策划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并被推举管理粮饷。4月27……[详细]
39、蒙浚生 (18811938)
  蒙浚生(1881~1938)名发源,字浚生,亦作浚僧。陕西蒲城人。少年读私塾,天资聪颖;上县学时,即名噪一方。嗣入西安陕西高等学堂就读,逐步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发,在西安各界人士为死难学生原斯健举行的追悼大会上,蒙以“陕西高等学堂同仁”名义撰写祭文,猛烈抨击腐败朝政,革命热情感人至深。宣统元年(1909)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同盟会陕西籍的老会员于右任、井勿幕、……[详细]
40、包丹庭 (18811954)
  包丹庭,京昆名票。名桂馥,原籍浙江绍兴,生长在北京。祖包衡甫居官工部,父包荣星夙喜戏曲。 其父因虑丹庭自幼体弱多病,甫逾十岁,即经何桂山、张紫仙介绍,拜文武老生王福寿为师,锻炼武工。每晨由大安营寓至王宅练功,历数十寒暑,基础功外,王更以昆腔《探庄》、《雅观楼》为开蒙,续授以《别母乱箭》、《对刀步战》及皮簧《战潼台》、《镇澶州》等十四、五出剧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丹庭考入琉璃厂五城官学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