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61、金邦平 (18811946)
  金邦平(1881~1946)字伯平、亚粹, 黟县渔亭镇玛川村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先后任翰林院检讨、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的秘书、练兵处参议、-编查馆咨议官、资政院秘书长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任中国银行筹办处总办。民国3 年,任袁世凯内阁政事堂参议。次年,任农商部次长、全国水利局副总裁、总裁及农商部林务处督办。民国5 年4 月,任段祺瑞内阁农商……[详细]
62、朱腾芬 (18811932)
  朱腾芬(1881~1932年),字承芳,号馨梓,化名达三,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福鼎县果洋村。幼承庭训,勤学自励。8岁入塾,智力超人。光绪二十四年,参加福宁府试,中秀才,名列第一,被选送福建全闽师范学堂就读。毕业后,历任福鼎县视学员、劝学所所长兼高等小学校长、禁烟局局长等职。他主张废八股、研新学,主讲《天演论》及西洋数理知识,为福鼎新学的启蒙者之一。并力倡薄课捐、杜聚敛、重劝戒、严禁烟,广印……[详细]
63、邓慕韩 (18811953)
  邓慕韩(1881年~1953年),白坭清塘村人,世居西南镇。从祖父辈起经营茶叶、典当业,乃县中富户。邓少年时代就读于广州,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东京弘文学院,与当时留日学生中的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胡毅生、何香凝等交往密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邓率先参加,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中山得日本友人萱野长知帮助,秘密购运……[详细]
64、李干公 (18811911)
  李干公(1881~1911.12),字勉斋,河南省商水县人。李家为当地望族。20岁任清军常备军稽查。不久离军,加入仁义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其兄李锦公自日本回到省城开封,创办大河书社。该书社名义上聘请教育名家,编纂东西要籍,其有海内已出各书,亦选厥精华,代为销售,实为同盟会之秘密集议地。李干公任招待,在此接待联络同盟会员及进步人士。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后,河南革命党人谋求响应,李干公……[详细]
65、陈树发 (18811937)
  陈树发(1881~1937) 字雨亭,原名叙才,本县双河口安沟人。幼时家贫,以佣工为生。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入清军某营,后提升为军官。清末驻陕期间,被编入新军加入哥老会,并成为陕西哥老会头面名人。宣统三年(1911),在西安参加同盟会和哥老会联合进行的反清起义筹备工作,并随新军发动起义。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成立后,陈树发被委任为军政部次长,不久又改任陕西省都督府军政司次长、东路招讨使兼秦军第一……[详细]
66、张凤翙 (18811958)
  张凤翙(1881——1958年)字翔初,原籍沁阳市木楼乡张庄人,后迁往陕西。张凤翙自幼聪颖,学业优秀。清光绪年间中秀才,名列咸宁县同榜第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三十年(1904)毕业,被清政府选送日本学习军事。三十二年(1906年)在振武学校毕业后,又考入士官学校骑科,为该校第六期学生。他在振武学校上学时加入同盟会,为该会早期会员之一。但并未决心献身反清事业,毕业回国后……[详细]
67、李春森 中国汉剧演员(18811960)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详细]
68、兰承荣 (18811932)
  兰承荣(1881~1932) 字向青,号自我,赵石庄村人。天赋聪明,过目不忘,加上刻苦好学,及至十几岁,读书成诵,对《十三经》熟背如流。因此,被山西省保送留日,在日本经纬学校深造,专攻人生哲学。回国后,在省城优级师范教书。山西大学成立后,任教授。一生致力教育,信奉教育救国。誓不为官。省府曾几次委任他县长、省教育科长等职,坚辞不受。他的哲学讲授及观点深为省府要人阎锡山等的赏识,先后聘他为省教育会会……[详细]
69、刘光 (18811912)
  刘光(1881-1912年),原名显凖,在同盟会中改名刘光,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祖居三甲堡(今三甲镇)曲岗村,后迁居潭水堡龙窝村。少年立志,跑马舞剑,练习-;至青年,马术精良,骑马赛跑时能飞身换马,百余米距离开枪百发百中,曾在曲岗村前当众枪击200米远河中帆船的缆绳,枪响缆断。清光绪末年,刘光在广东陆军小学堂学习,后赴香港参加同盟会。1911年10月参加革命军光复广州。广东军政府曾给他一……[详细]
70、林宝宸 (18811924)
  林宝宸(1881~1924),又名林炽,生于花县社亭岗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因耕地被地主霸占,随父迁至花县马溪乡(今花县新华镇马溪村),最后移住现花地街招村北外约。林宝宸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花县,这里是近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故乡,深受反清革命故事的影响。清宣统三年(1911),他是参加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的“敢死队”队员。在队长徐维扬的率领下,攻打两广总督署,失败后逃离广州。民国4年(1915……[详细]
71、冯自由 (18811958)
  冯自由(1881~1958),名懋隆(龙),字建华,原籍广东南海县,出生于日本。其父冯镜如,在日本长崎经营文具印刷业,在华侨中颇有声望。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仅14 岁的冯自由便参加了孙中山在横滨创立的兴中会,为年龄最小的会员。当其父冯镜如倒向梁启超的保皇党之后,他仍然忠实地追随孙中山,是兴中会和同盟会中的知名名人,亦是革命党文字宣传工作的主要名人。1899 年秋,冯自由与《清议报》助理郑贯……[详细]
72、田士杰 (18811953)
  田士杰(1881~1953),名俊岩,字晓峰,艺名士杰,以艺名行。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人。幼年善读攻书,长于欧书小楷,惜字迹无传。曾于河间县衙任职文书,专事抄写工作。长子起山、三子荫亭精于书道,皆从父教;田蕴章、英章后享书名,亦皆仰赖祖荫。西河大鼓艺术家;所谓天津有两个西河大鼓艺术世家:郝家(郝英吉、郝庆轩、郝艳霞、郝秀洁等)、田家(田士杰、田起山、田荫亭等)。……[详细]
73、万炳南 (18811913)
  万炳南(1881~1913)湖北郧西人。早年闯荡江湖,加入哥老会,在帮会中很有势力。清末来陕,入清军巡防营当兵。宣统二年(1910)六月,任陕西陆军混成协(即陕西新军)一标三营某队正目(班长)时,新军中的中国同盟会员已由4人增为29人,其中钱鼎、张宝麟有同盟会和哥老会的双重身份,积极联络哥老会共同反清。万等哥老会头目也积极与钱、张交往,使新军中各营队的哥老会头目都愿接受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详细]
74、傅振嵩 (18811953)
  傅振嵩(1881——1953年)号乾坤,王曲乡马坡村人,傅式太极拳的创始人,中国近代颇有名望的武术家。振嵩16岁时,本村集资礼聘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的高徒贾岐山创办武学社,他想学武而又无钱交学费,只得每天晚上到村东大庙武场偷学练武。后被发现,曾几次被赶走,但他每晚必至。他这种顽强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贾老师,允许他免费进场学习。从师9年,振嵩练就一手耍太极球绝技,双手将20斤重的太极石球抛起两米多高,然后……[详细]
75、果湘林
  果湘林,男,京剧旦角。字仲莲。原籍河北省文安府霸县。出生: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逝世:1965年,农历乙巳年。享年84岁。其父果福隆曾经营糖坊,后因水灾破产,携带全家流落北京。为生计所逼,果湘林九岁即卖身学戏,习青衣,与王瑶卿同窗,因不堪师傅的打骂和师兄弟的欺侮,曾服毒自杀,幸好被他人救起。十六岁时由一位仗义文人出资赎身,乃得独立搭班演出,曾红过一阵。经人介绍,与当时名旦余紫云之女余素霞结……[详细]
76、林立山 (18811951)
  林立山(1881~1951),原名懿均,字力山,丹阳后松卜村人。14岁考取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学习。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因与章士钊等对学校顽固派提出异议而被开除学籍,后即率领全体退学学生40余人,到上海加入中国教育会创办的爱国学社,投身于反清活动。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光绪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 宣统元年(1909年),江苏咨议局成立,林被选为江……[详细]
77、黄魁芳 (18811969)
  黄魁芳(1881~1969),仙槎桥人。青年时期,科举考试不第,在乡教私塾2年,立志学医,博览医学百家,对张仲景的《伤寒》、《金匮》等书钻研颇深,临床运用自如。民国5年(1916)冬,一病者患伤寒9天,7天未大便,脉象沉迟,经多方治疗无效。病家邀名医10人会诊。黄详查病情,四肢厥冷,胸腹尚温,呼吸短促,两鼻薰黑,脉虽沉迟,但重按有力,手按腹部,病人表情痛苦。断为阳明腑实症,主以大承气汤2贴,下燥5……[详细]
78、陈陶遗 (18811946)
  陈陶遗(1881—1946年),名公瑶,号道一,松隐镇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秀才,在松隐教书。名人生平光绪卅一年,入松江融斋师范学堂读书,因反对好色嗜赌的学堂经理杨荫安而被开除。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并由同乡高天梅介绍,加入同盟会,改名剑虹。不久,受命回国,在上海和高天梅等创立中国公学,暗为同盟会秘密机关,从事革命。后立健行公学,和柳亚子、高天梅、朱少屏等人任讲师,以《黄帝魂》、……[详细]
79、姚锡九 (18811946)
  姚锡九(1881~1946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北砂姚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原籍读过两年书。生前住道外南十道街姚锡九大院(现道外教委办公楼址)。姚锡九为人狡诈,善于投机。他初来哈尔滨时,开始经营小买卖。之后,稍有积蓄,便积极钻营,逐渐与当时0各种势力拉上关系,贩卖-,开设伎馆,设赌抽头,聚敛各种不义之财。特别是自当上修筑松花江桥的工头,千方百计地剥削和残害工人,由此发了横财。后来投靠日伪政权,成为……[详细]
80、赵又新 (18811920)
  赵又新(1881~1920),原名复祥,字凤阶,凤庆县鲁史镇鲁史村人。幼年就专读于凤山书院,15岁补博士弟子员。自幼聪敏好学,在《-穆奉诏班师赋》的补廪应试中,以“一木难支,宋室之偏安已定;百年遗恨,英雄之结局如斯”的名句,表现其鲜明爱憎和敏捷才思。戊戌变法失败,国家内忧外患,赵每与朋辈谈及国事便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不能如班超立功异域,亦当学马援战死疆场。”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入东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