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名人介绍(19)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名人介绍(19)

更新时间:2023-03-15

361、何新贵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何新贵(1938.10.26.-) 浙江省浦江县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 1955年毕业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0年毕业。1964年考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师从徐献瑜教授,1967年毕业。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原-第五研究院、国防科委、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国防科工委……[详细]
362、陈建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陈建峰(1965.08.29- )化学工程领域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86年、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中心主任,国家基金委第一届国际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等。 国际超重力化工技术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超重力反应器工程思想并实现了产业化。他以化工反应强化为主……[详细]
363、陈立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生于四川省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2004~至今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曾是物理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详细]
364、姜文汉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姜文汉(1936.5.9- )光学技术专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有开创性工作。1979年在我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他在自适应光学和光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重大……[详细]
365、闻雪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闻雪友(1940.9.14- )生于上海市,原藉浙江慈溪。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装置的研究、设计工作。 在舰船主动力领域,曾任我国首台航机舰改大功率燃气轮机的技术负责人,后又负责我国首台第二代舰船燃气轮机的研制工作。现任新的国产化舰用燃气轮机的总设计师,己批量装舰,打破了我国大……[详细]
366、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郑南宁(1952.12.19- )自动控制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西安市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获日本庆应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校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明了一种图像边……[详细]
367、李建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李建刚(1961.11.3-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安徽省合肥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详细]
368、蒋洪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蒋洪德(1942.7.4- )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长沙市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主持研究开发的汽轮机全三维设计体系综合了当代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最新成就,使这一设计体系成为理论先进、系统配套、具有我……[详细]
369、李焯芬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李焯芬(1945.5.4-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专家。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 1972 年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土木建筑部主任。现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 参与并主持了加拿大多座大型火、水和核电站的地质论证、环境评价和土建工程,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大型工程的岩土问题,如大坝安全、核废料处理、核电站抗震等,取得新的进展。 ……[详细]
370、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刘吉臻(1951.8.14- )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山西省岚县人。1982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发电厂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 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详细]
371、邱爱慈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邱爱慈(女)(1941.11.22- )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加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研制成功我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近年来,主持研制成功紧凑型小焦斑高能X射线装置……[详细]
372、马永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马永生(1961.9.9- )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人。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90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沉积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学术委员会主任。 从事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在海……[详细]
373、于本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于本水(1934.05.01- )宇航科学与技术专家。吉林省九台市人。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员会顾问、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任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国务院-军品定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等职。 先后参加和主持多种导弹研制。60年代参加我国防空导弹创业和第一代防空导弹生产和研制,在解决拦截高空高速和机……[详细]
374、武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武强(1959.10.10-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学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 执委,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文地质”专家组组长,《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副主编,-生产监督管……[详细]
375、陈森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陈森玉(1939.12.2- )加速器物理学家。福建省仙游县人。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高能加速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1982~1990年, 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简称BEPC)工程的建设,是该工程的主持人之一。1986~1990年任BEPC工程副经理,协助经理对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和投资全面负责。在BEPC建造过程中, 负责并有创新性地完成BEPC……[详细]
376、尤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尤政(1963.12.02- )机械电子工程专家。江苏省扬州人。199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精密仪器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微米纳米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科技部863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委机电与运载学部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光学学科评议组成……[详细]
377、薛禹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薛禹胜(1941.2.7- )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江苏无锡人。1963年山东工学院毕业,1981年获电力科学院硕士学位,1987年获比利时列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开创了非自治系统运动稳定性的量化理论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定量算法,发现了多种新的动态行为并揭示其本质。开发成功该领域国际上至今惟一的商品软件,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包括美、加、英、爱尔兰、墨西哥、韩国……[详细]
378、杨绍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杨绍卿(1941.02.15- )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辽宁省康平县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1984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研修飞行器控制工程。现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灵巧弹药工程型号总设计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弹箭专家组顾问、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详细]
379、吴有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吴有生(1942.04.02- )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专家。浙江省嵊县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获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博士学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 曾为发展舰艇结构与设备抗水下0与核空爆理论、测试与应用技术做出了贡献,解决了舰船抗核加固与战效预估的重要技术问题。长期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建立的三维线性与非……[详细]
380、卢秉恒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卢秉恒(1945.02.05- )机械工程专家。安徽省亳州市人。1967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咨询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等。 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了增材制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