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名人介绍(1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名人介绍(18)

更新时间:2023-03-15

341、舒兴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舒兴田(1940.4.21- )分子筛和炼油催化剂制造专家。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定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任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分子筛炼油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研究,研制出含磷和稀土、兼有二次孔的五元环结构的高硅ZRP分子筛;采用沉积硅和稀土氧化物与Y型分子筛之间水热反应的独特改性方法制成的SRNY分子筛;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稳Y分子筛--SRY分子筛;……[详细]
342、汪旭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汪旭光(1939.12.31- )工业0与爆破技术专家。安徽省枞阳县人。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长期从事工业0的研制及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在研究开发半乳甘露聚糖——田菁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高威力的田菁10号浆状0并广泛推广;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EL系列乳化0;通过理论研究,成功地研制出适用于各种不同爆破作业使用的8个系列、34种乳化0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BGRI……[详细]
343、翁宇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翁宇庆(1940.01.01)钢铁材料专家。生于四川省西昌市,原籍江苏省常熟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国家973项目顾问组成员和国防科工局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连续两届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称号。 翁宇庆从事钢铁结构材料研究40多……[详细]
344、王玉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王玉忠(1961.6.16—),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山东文登人。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在四川大学晋升教授。现任所创建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主任。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化与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在解决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可生物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提出和发展了新的阻燃原理和技术,有效解决……[详细]
345、段宝岩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段宝岩(1955.3.4- )电子机械工程专家。河北省冀州市人。1977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作博士后,2000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电子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交叉学科―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研究……[详细]
346、李三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李三立(1935.8.24- )计算机专家。上海人。1955清华大学毕业。1960获前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曾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召集人,IEEE中国分部主席(95/96)。1956年起从事计算机,曾负责研制过我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计算机,其中的724机是70年代我国各大学中用于国家尖端科……[详细]
347、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吴澄(1940.1.14- )自动控制专家。浙江省桐乡市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方法”首席科学家。从1986年起参与国家863计划的规划与实施,曾任CIMS主题专家组组长,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1987年至1992年主持多学科科技人员联合……[详细]
348、魏子卿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魏子卿(1937.4.15- )卫星大地测量学家。河南省睢县人。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测绘专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70年代,从事海上大气折光修正研究,为我国首次洲际导弹实验提出折射修正方案。主持长测程气体激光测距仪的研制和测试。在我国首先开展卫星多普勒定位研究,提出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布设方案,研制成功平差程序。主持完成全国多普勒网平差。80年代在国际上较早开……[详细]
349、孙忠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孙忠良(1936.8.26- )微波毫米波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一)1980年首先提出体效应谐波振荡器原理,研制出94GHz体效应谐波模振荡器。(二)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介质谐振器基波稳频谐波输出毫米波微带振荡器;3毫米短槽耦合器级联耦合谐波……[详细]
350、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潘云鹤(1946.11.4- )计算机应用专家。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7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系。1981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历任计算机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5月-2006年8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2006年6月至今担任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顾问、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详细]
351、孙家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孙家广(1946.1.4- )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家。出生于江苏镇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十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管理技术与系统以及软件工程与系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负责研制了……[详细]
352、余少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余少华(1962.9.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专家。湖北武汉人。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总工、副院长、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网络与通信主题专家组成员。曾任国际电联ITU-T光和接入网研究组(SG15)副主席,国家973项目首席。 他长期从事光纤传输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研究,是我国……[详细]
353、卢锡城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卢锡城(1946.11.13-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专家。194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研制成功了银河Ⅲ并行巨型机系统,负责总体技术方案设计、重大技术问题决策和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了全局共享分布存储、无死锁的三维环状网络及高带宽、低延迟互连等关键技术问题,系统已……[详细]
354、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丁文江(1953.3.28- )轻合金研究专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绍兴。198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现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在国际上担任或曾担任:世界轻合金联盟轮值主席,中挪(中国和挪威)轻合金研究中心中方主席;日本九州大学外部评价委员;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顾问;美国通用—交大先进材料制造联合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详细]
355、刘尚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刘尚合(1937.4.11- )静电与电磁防护工程专家。1937年4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教授、所长。他领导项目组在静电安全工程方面,建立了电火工品静电发火数理模型,说明了高压静电场中物质导电的机理;提出了真实静电感度测试方法,测定了火箭弹、导弹电火工品的真实静电感度,解决了弹药“反常发火”的难题;提出了“信号自屏蔽电荷耦合”……[详细]
356、曾广商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曾广商(1935.07.06- )飞行控制技术专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第十八研究所首席专家。曾任第一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研究员,第十八研究所所长、科技委主任。 主要从事飞行控制执行技术研究。负责攻克了大型液体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集成天/地两种能源的整体式动压校正电液伺服机构、机械反馈式第二代电液伺服机构、……[详细]
357、潘君骅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潘君骅(1930.10.14- )应用光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在获原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天文光学,获副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仪器研制中心退休,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早在50年代后期留学苏联期间,提出了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原苏联6米望远镜和我国60厘米望远镜及2.16米望远镜的副镜检验;60……[详细]
358、何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何友(1956.10.19- )信息融合专家。吉林磐石人。1982年、1988年分获海军工程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战场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T Fellow等。 长期从事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详细]
359、郭桂蓉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郭桂蓉(1937.10.25- )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现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特征提取与识别系统、宽带雷达目标自动识别……[详细]
360、张乃通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张乃通(1934.7.17-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956-1958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任助教);1958年8月回哈工大无线电系任教至今。现任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所名誉所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他奠定了航天部哈工大通信教学、科研的技术基础;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他主持研制成国产化的MPT1327集群移动通信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