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上海 > 浦东历史名人介绍4

浦东历史名人介绍4

更新时间:2023-03-15

  赵景如(1895~1955),字晋卿,川沙人。19岁时入英商思久生洋行习绘图。民国10年(1921年)起加盟新金记营造厂,参与江海关大楼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民国17年与人合伙创立公记营造厂。先后承建西童学校、仁济医院和大陆商场。民国20年建造大陆商场时,适逢“一二八”事变爆发,赵景如把建成的大楼腾出,作伤兵医院及难民收容所。民国22年起,承建粤汉铁路株韶段5座隧道、衡阳来河大桥、浙赣铁路南萍段桥……[详细]
  顾仁达(1924~1953),又名顾志良,杨思乡人。民国32年(1943年)5月,在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与学校部分师生奔赴浙东四明山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949年5月,任连指导员,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几过家门而不入。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营教导员,荣立三等功。1953年初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营教导员。同年6月24日,参加清剿盘踞在浙江温岭积谷山岛残匪的战斗中,光荣牺牲。遗体安……[详细]
  姚锦林(1875~1944),字锡舟,川沙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租界当马路小工,擢班首,遂结识杨斯盛、江裕生等建筑界知名名人。光绪二十六年,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二十九年,外白渡桥重建,需拆除的旧桥桩却拔不上来,工部局的外籍工程师一筹莫展,姚锡舟揽下这一难事。他在苏州河里停上几条大船,趁落潮时把旧桥桩固定在船上,涨潮时,靠水的巨大浮力,拔出桥桩,深得工部局工程师玛礼逊、罗德、德利等人的欣……[详细]
  张应祥(1905~1941),学名-尔,施湾乡人。民国11年(1922年)小学毕业后,去浙江上虞县春晖中学求学。民国13年回上海,在其兄张闻天引导下从事工人运动,先后结识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恽代英等革命者。民国15年春,东渡日本留学,一年后离日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毕业后又到苏联军事学院学习,结业后留苏工作,担任战地新闻记者。民国30年在苏联不幸牺牲。建国后于195……[详细]
  张效良(1883~1936),原名毅,黄楼乡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其父在南市董家渡开设福隆久记木行。张毅十几岁时就协助父亲经营木行,后以久记名义独自或与人合伙承包建筑工程。光绪三十四年,联合顾兰洲、江裕生等捐资创办水木公学(后改为通惠小学,今马当路小学)。凡同业子弟均可免费入学,还和张继光等共同创办水木医院。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为上海水木公所董事,宣统三年当选为上海水木公所董事长。承……[详细]
  王松云(1857~1930)小名毛毛,高桥镇人。幼随父习泥工,20岁到上海,由泥工小包、挡手起家。和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开创者杨斯盛关系甚笃。杨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开设杨瑞泰营造厂,王松云也投资入股。光绪二十四年,杨斯盛筹建上海水木业公所,王松云随其后捐洋500元自创王发记营造厂,与大房地产商哈同等关系密切。光绪三十年,与宁波赵某合作承建著名的爱俪园(哈同花园),园中筑有楼80座、阁8座、亭48……[详细]
  陈雅楼(1869~1929),字维屏,王港乡人。出身世医门第,早年从父习医,19岁丧父,即从顾宴侯深造。专治内外科,尤长喉疳、疽毒。陈行医重德不重酬,对贫寒病家,义诊施药,体恤备至。坐车出诊(独轮车),遇长途,车夫疲乏,则下车步行。晚年发起“桥路同善会”,捐资为乡里造桥。6年中,12名会员共集资建石桥12座,按建桥次序先后,定名为同善第一桥至同善第十二桥。……[详细]
  沈寿昌(1863~1894),字清和,洋泾镇人,自幼聪颖并有大志。年十二(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被选为出国留学的派遣幼童,入上海出洋总局学习,以优异成绩赴美,在挪威大学学习理化。时清廷初创海军,急需人才,清光绪七年(1881年)奉命回国,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往威远舰实习,旋任二副,光绪十二年任济远舰大副。光绪十五年升署北洋海军中军左营都司,继又升任济远舰帮带(副舰长)。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详细]
  沈千祥(1899-1931)号书云,乳名报荣。本县早期的中共党员,著名革命烈士,泥城乡千祥村人。千祥7岁时进私塾读书,但由于家庭贫困,经常辍学,直到17岁,才从大团小学毕业。1919年,千祥进江苏省第二师范在浦东设立的讲习科读书。1921年毕业,回家乡教书。1925年下半年,他进上海国民大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发起组织“戒烟会”,起草“会章”。北伐革命初期,加入中国国……[详细]
  陈来生(1896-1933)宣桥镇西南乔陈家宅人。陈来生出身贫寒,只读过3年书。1927年参加本地农-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进行抗租抗税的斗争,在群众中威信较高。1929年陈来生任新场区委书记。1930年泥城-前夕,陈来生亲自带汪和尚、乔巧生在新场镇散发传单,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鼓动人民起来斗争,为泥城-作舆论准备。8月,泥城-时,陈来生等按上级指示,手拿木棍、鱼叉镰刀坚守新场镇……[详细]
  徐新楼(1896-1933)又名徐顺庭,本县宣桥乡长春村人。徐新楼的父母务农,兄妹较多,生活十分困难,3个哥哥都因贫病夭折。悲惨的生活遭遇,使徐新楼自幼就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产生了反抗意识。1928年,徐新楼参加农-动,1930年徐新楼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委任为中共中心桥党支部书记。同年秋,中共江苏省委号召开展秋收斗争,发动农民向他主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徐新楼不分昼夜,走村串户,发动和组织农民……[详细]
  姜文奎(1904-1942)乳名财林,又名姜斌,本县泥城乡兴隆村人。7岁入私塾,9岁入发蒙义塾。1914年入泥城小学,因家境困难,毕业后曾一度辍学。1920年春插入大团小学高级部二年级,第二年夏天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接触进步同学,立志“教育救国”。1926年毕业回乡试办高级小学。当时,教育界比较黑暗,当地地主朱曾三等-侵吞泥城、东兴、发蒙3校的公款,姜文奎和沈千祥等组织了泥……[详细]
  周振庭(1904—1944)本县盐仓人。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务农,1925年,为寻求出路,周振庭背井离乡投奔国民革命军,后因不满国民党军队腐败,托病退伍。1937年底,上海被日军占领,周振庭痛恨日军,又毅然参军。1938年初,他加入了“忠义救国军”陈王武的队伍,负责教育训练任务,不久和中共浦东工委及其领导的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取得联系。1939年,日军采用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并举的办法。……[详细]
  黄松涛(1906-1947)本县坦直乡仁义村人,幼年入私塾念书,失学后在农村种田。1939年春,参加农民抗日协会组织,工作认真负责,办事大公无私。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抗日游击队的税收工作。因为黄松涛家三面临河,组织决定他家作为部队的联络站,由他担任站长。1942年8月,松涛随部队到浙东古窑浦,参加浦东民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被派到慈西办事处帮助做税收工作。因眼睛不适应晚上行军,又被调……[详细]
  艾逸之(1907-1933)又名艾晁,学名艾祖根,本县周浦镇赵沟浜人。逸之兄弟姐妹五人,父亲是烟纸店职员,经济不宽裕。1921年从周浦镇小学毕业后即辍学。1924年,艾逸之经人介绍至上海华美印书馆当排字工人,他白天做工,晚上去夜校读书,还自学英语,能阅英文版《上海大陆报》。这时,他接触了马列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上海爆发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逸之作为华美印书馆……[详细]
  汪裕先(1908-1934)又名文翰,别号佐农,本县周浦镇人。裕先的父亲是一个小职员,收入很低。因此,裕先从小就没能上正规学校,只能在周浦孤儿院义务学堂读几年书。8岁时,父亲过世,靠母亲做帮工和叔父的接济勉强维持生活。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13岁的裕先便到上海一家钱庄当学徒。3年学徒期满,因钱庄倒闭,失业回家,后又经人介绍进上海华商电气公司,在灯务科专司抄表收费工作。在同宿舍的地下党员颜楚屏、宋凤翔……[详细]
  姜文光(1909-1941)又名姜耀,本县泥城人。7岁入学,1922年考进松江中学,1924年考进厦门的集美中学。1927年姜文光受进步书籍的影响,在校带头闹-,被国民党当局拘留,并开除出校。回沪后,当年就考进上海立达学院。由于费用昂贵,只读了2年,于1929年回乡,到泥城小学任教。同年,由吴仲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汇县委负责共青团工作。他和沈千祥等一起组织南汇县小学教员联合会,使泥城、同……[详细]
  朱焚(1909-1951)原名朱心园,又名朱明,本县三墩乡树园村人。父亲是晚清秀才,热心于地方教育,在家宅旁独资创建初等小学堂。朱焚在读初小时,父亲病逝。朱焚高小毕业后入黄渡乡师。1927年秋在本县的农村小学执教。1938年上海沦陷后,朱焚的二哥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不久,朱焚也参加了普济乡自卫团。1943年朱焚任常备大队特务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部队北撤后,朱焚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政……[详细]
  王才林(1911-1943)本县盐仓乡立新村人。父母都是农民。才林自幼聪明。深感父母供他读书不易,所以学习十分刻苦,新陆师范毕业时,他的成绩是毕业生中的第一名。毕业后,先后在上海江湾虬江小学、塘桥塘畔小学任教。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王才林弃职返乡,参加“青年抗敌后援会”。后又到上海难民收容所从事抗日的组织、宣传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在中共浦东工委的领导下,王才林与连柏生、林达……[详细]
  张于道(1911-1944)原名张南明,新场镇人。抗战前,张于道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抗战开始,失学在家。张家是新场富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1938年,中共浦东工委根据“灰色隐蔽”方针,动员张于道利用其张信昌绸布店小开的社会地位,做抗日工作。1940年秋,张于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张于道根据上级指示,帮助扩充地下武装。日伪县政府为增加税收,将一名极反动的外地人调任新场镇长。新场镇商号对增税极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