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东 > 聊城历史名人介绍

聊城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雪舫(1917-1975),女,山东清平县人。幼年丧父,随伯父闯关东,定居哈尔滨。9岁拜河北梆子艺人孙金钟(艺名筱金种)为师,习青衣。12岁登台演出,艺名金香水,在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一带演出,颇有声誉。她洁身自好,以“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演戏”为人生信条。1931年,东北沦陷,她不愿为敌上层名人演戏,毅然离开舞台,移居北平。新中国成立初,张雪舫积极联络河北梆子艺人,组建北京河北梆子剧团,……[详细]
  张秀英(1929-1959),女,中共党员,山东省莘县人。1956年,张秀英响应党开垦荒原的号召,说服丈夫,从山东省莘县来到黑龙江省青冈县新村。她战胜了气候不适应、生活不习惯、生产不熟悉的种种困难,带领家乡父老搞生产,旗帜鲜明地抵制了返籍风,赢得了群众信任。从1957年开始,她担任新农管理区妇女主任,并被选为青冈县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和青冈县第二届人代会代表。1959年2月28日下午,安达县境内草原起……[详细]
  张稷臣(1875-1972),字绍农,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桑营村人。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清末秀才、晚清廪生。生前为县人大代表,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光绪十八年(1892),18岁始,均以教书为业,先后执教近70年,仅在册学生即有3000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张稷臣以书法知名远近。其书法师柳公权、颜真卿、兼习王羲之、孙过庭、欧阳询、米芾,集诸家之长,自成一体,潇洒圆润,雄健庄秀,柔中有刚。所书匾……[详细]
  崔瑞(1924.4-2005.11),男,汉族,原籍阳谷县人,1949年10月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随彭德怀赴朝,归国后在黑龙江云山农场职业中专担任教务处主任兼任书法教学工作,被定为教授职称,1984年退休后回聊城定居,仍然笔耕不辍,积极参与书法活动,多次应邀举办书法讲座。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书法展,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经史子集无不涉猎,诗书词曲都有研究,其书法真草隶篆守规矩,-度,重传统,雅……[详细]
  曹作梅(1930.3—2002),莘县曹楼人,1948年参加革命,曾任聊阳县委,聊城县委办公室文印员、秘书,后任聊城地区公路局党委书记,1991年离休。自幼酷爱书法,临池不辍,专攻历代名家草书,师古而不泥古,书作潇洒飘逸,灵秀生动。多次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地级书展并获奖。作品入选十多种书法典籍。曾任聊城地区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东昌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详细]
  许继善(1929.5—2007),别署愚夫,男,汉族,堂邑县西杏二庄(今属冠县)人。1942年参加抗日工作。先后任范县县委办公室主任,聊城县委副书记,阳谷县委书记,聊城地委秘书长、-部长。1988年任聊城地区政协工委主任、党组书记。工作之余喜诗文、擅书法。系中国书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理事,聊城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其书法传统功力深厚,既有二王神韵,又具颜柳风骨,作品多次参……[详细]
  黄洪玉(1922—1981.4),聊城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聊城五中、聊城二中、蒋官屯中学、聊城实验小学任教。自幼擅书,工行楷,尤善榜书。20世纪60年代,曾书“东风池”三个大字镌刻在东风池大楼之上,另外还为原聊城市粮食局大门两侧书写“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其书法既有鲁公之风,又有欧柳之骨,遒劲洒脱,雅俗共赏,在当时书法界和社会上小有名气。……[详细]
杨萱庭 革命烈士 (19172006)
  杨萱庭(1917—2006.1),东昌府区东关人。六岁即随当地一晚清秀才学习书法,步入少年每天坚持练习400个小字、50个大字。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范筑先领导的鲁西抗日游击队,战斗间隙仍不忘练习书法。1945年后在济南教书,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工作,仍辛勤耕耘、临池不辍书画艺术,颇有建树。曾被聘为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孙子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书法创作和研究……[详细]
  孙百川(1916—2003),山东齐河县人,1940年参加工作,曾任聊城地委宣传部科长,聊城一中校长,聊城县革委会宣传组长,聊城师专顾问等职,1983年离休。生前系中国书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老干部书画研究会理事,聊城地区书协副主席,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自幼酷爱书画,少年读书时即临颜柳,获老师好评,从而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参加革命后,虽处战争环境,仍坚持读贴临池。建国后又认真学习毛泽东、周恩来、……[详细]
  崔鼓源(1914—1993),字晋泉,祖籍茌平,世居聊城。民国时期曾任职地方官员,建国后在聊城文具社工作。“性耿直,乐道安贫,淡于名利”崔氏家族历来以“崔字”出名。崔鼓源自幼耳濡目染,挚爱书法近乎痴迷,遍临名帖,广涉博取,专攻颜、柳、欧、华四家字体,深得其丰润俊逸、遒劲、典雅之美妙,努力追求其风神。在多年的临池实践中,反复体察、切磋琢磨,将四体融为一炉,形成了细而有力量,粗而不臃肿,瘦而见血肉,肥……[详细]
吴运涛 革命烈士 (19132001)
  吴运涛(1913.10—2001.1)东昌府区人。七岁入私塾,自幼酷爱书法。青年时代以才学和书法投身抗日活动。1938年在范筑先创建的“政治干部学校”结业后,随战地服务团协助前方军队做抗日宣传工作,后任三十一支队司令部秘书,其间书写了大量的标语、布告及文稿。1939年后任济南《华北新闻》驻苏州记者,以蝇头小楷为报刊书写了许多进步文章。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文史研究和书法创作,曾任山东文史馆馆员,山东民……[详细]
  刘克平(1872—1948),字志岑,东昌府区城内人。1904年任聊城农村学堂代理庶务长。1924年任聊城正神商业学校校长。1928年北伐军攻占聊城,被民众推荐为聊城县长。1945年任聊城参议长。幼喜书法,初学欧体,继学魏碑,悟得名家之神,自称一路。其书端庄工整,钢健不折,笔力遒劲,挺拔清癯。清末民初与顾逢臣、戴介石共称为聊城三大书法家,被书画界称为“聊城三臣”。1948年病故。……[详细]
  朱正履,朱学笃次子。受其父教诲,工擅书法。少年时就写一笔好字。当时县衙立碑书文都是由他承担书丹。其书法秀丽、劲遒,如铁钩银画,力透纸背。1885年考中光绪科拔贡,(定例擅书者才能中试)。所书小楷具有《灵飞经》神韵。曾书写匾额《泰岱东来作翠屏》悬挂光岳楼一层东侧,其手迹多已不存,现存者尚有《登光岳楼》五言诗石刻,今仍嵌在光岳楼底层楼壁上。……[详细]
  傅淦(1845—1922)字笠泉,傅斯年的祖父。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尤以书法知名;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拔贡生,之后不再应举,绝意仕途。喜爱游山玩水,足迹遍及塞北江南。……[详细]
  傅谱,字皖生,号达泉,傅以渐六世孙。同治十三年(1874),考取内阁中书,后任浙江严州知府。他能诗善画,尤以书法著名。在任知府期间,外出查案,途中看到一处风景甚美,乃停留其地,作书画三日,竟误公事,被上司斥为“书生迂腐”,罢了四品知府,其墨迹存世不多。……[详细]
  傅光宅(1547—1604)字伯俊,号金沙,聊城九州洼人。明万历五年进士。先后任灵宝县、吴县知县,重庆府知府,河南道监察御史,南京兵部郎中,按察副史,督学政。自幼聪慧过人,其才博大通敏,擅诗书画,书摹黄豫辛体,苍劲有致。万历戊子七月,书灵岩寺御书阁大悲菩萨赞碑。河北保定西北长城紫荆关北门上题门额两行,上题“河山带砺”,下题“紫荆门”,落款“万历丁亥夏傅光宅书”。秦皇岛市天马山景区,主峰西南一巨石上……[详细]
  郭敦(1370~1431),明代大臣。字仲厚。聊城道口铺郭庄人。郭敦是户部尚书,东昌府明代大书法家。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诗举乡试,授户部广西主事,年余,出任衢州府知府。在衢州问疾苦,礼贤秀,恤高年,扶孤独,修学校,明教化,表节义,易风俗,毁淫祠,立义冢,多有惠政。在官七年,治绩为天下最。以忤中贵人得罪,下狱,衢州耆老百姓千余人伏阙乞留。廷臣以敦廉正不阿上奏,诏为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布政司左参……[详细]
  傅继勋(1807—1866),字述之,号玉溪。山东聊城人,傅绳勋弟,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祖。自幼才思敏捷,悟性极强,十岁能文、善书,道光元年(1821)中秀才,时年十四岁,十八岁由癝生拔列贡成钧,分发安徽省,历任庐江、东流、歙县、合肥、贵池、全椒、霍山等县知县。所至有绩,擢升徽州知府,后改任风阳知府,特授太平知府、安庆知府。咸丰初年安徽巡抚福济专摺密奏保以道员署理蕃司(布政使)。后引迹归里,居家8年卒……[详细]
  • 傅绳勋
  傅绳勋(1793~1865):清朝官员。原名傅声,字接武,号秋屏。今山东东昌府区人。傅以渐五世孙。父廷辉,历任河南怀庆、归德二府经历。自幼受母严教,刻苦读书,嘉庆十八年(1813)甲戌科二甲47名进士,入翰林。先后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广东琼州知府、陕西潼关兵备道、广东盐运使。时潮州有洋人入城,百姓起哄闹事,傅绳勋前往处理,到后以恩谊结百姓,以威德慑洋人,迅速平复事故。后任陕西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详细]
朱弘祚 [] 清朝大臣 (?~1700)
  朱弘祚(?—1700)朱昌祚弟,字徽荫,山东高-,清朝大臣。弘祚自举人授江南盱眙知县,有惠政,举卓异。康熙十四年,行取御史,以昌祚子绂官大理寺卿回避,改刑部主事。再迁兵部督捕郎中,出为直隶天津道佥事,调直隶守道参议。二十六年,超擢广东巡抚。入见,奏对称旨,赐帑金千,及内厮鞍马。过庾岭,察知夫役苦累,首禁革之。复牒兵部,凡使者过境,有驿站供亿,不得更有所役。广东军兴后,无艺之徵,浮於正供,悉罢免。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