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东 > 聊城历史名人介绍20

聊城历史名人介绍20

更新时间:2023-03-15

  齐南峰(1915~1942),原名齐秀增,字岚峰,今史庄乡齐庄人。曾就读于私塾和堂邑县第一高小。1934年武训中学毕业后,县招考小学教员时被录用,先后在千户营、堠固等小学教书。1938年夏,入聊城政治干校学习,其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民军第一路任指导员。1938年底,任八路军先遣纵队政治部-科长。1939年9月,任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他……[详细]
   胡腾霄(1918~1941),今东古城镇胡马园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6岁高小毕业后在村内任小学教员。1936年6月考入馆陶县师范讲习所,因翌年抗战爆发学校停办未及毕业。1938年6月参加馆陶县干部训练班,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馆陶县第一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他深入农村讲演,动员广大青年投入抗日斗争,不到3个月,青救会就发展到3000多人。1938年底,奉中共组织派遣入郝国藩的民团第四大……[详细]
  郭芳臣(1899~1941),名兰皋,字芳臣,今贾镇许辛村人。幼时读私塾,后入冠县师范讲习所读书。在校期间,接受新事物敏锐,因闹-被学校开除回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加入国民党,积极参加拉庙放足的宣传和农民协会的组织等活动。后因对蒋介石的反动政策不满,声明退出国民党。1928~1936年,长期在农村教书,做过短时间第五区助理员。1936年夏,由冯干才、王维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提出组建武装准……[详细]
  马廷骧(1918~1940),今万善乡马王段村人,出生于一个稍富裕的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32年冠县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冠县师范讲习所。在校期间,接受进步思想,曾和同学一起反对守旧的县教育当局。1933年毕业后,在高王段村当小学教员。“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冠县第七区青年救国会主任。他积极参加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改组了被其控制的县文化界抗……[详细]
  沙延孝(1914~1940),字露庭,回族,今梁堂乡申阎村人,后迁至县城南街定居。9岁入学,19岁高小毕业,1932年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熏陶,参加并领导-。1934年,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八乡师支部书记,通过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在校内外广交朋友,发展壮大中共的力量。1936年春,至济南受训1年。1937年3月,到馆陶县房寨乡农学校任教务主任。不久,……[详细]
  孙树声(?~1940),又名书生,今东古城镇张查村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卫河一带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冬,参加组建卫河支队,任支队教导员。后任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第一团第十营连指导员,和连长王德林一起率领群众所称的“铁连”与日伪军作战。1940年2月,和王德林与60余名战士在邱县赵官寨被上千日伪军包围在一座民楼内,激战一昼夜。在弹尽粮绝、突围无望的情……[详细]
   王德林(1910~1940),出生于今杨召乡后田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以讨饭、扛小活为生,后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糊口。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八路军129师卫河支队第二中队队长、先遣纵队第一团第十营连长。他带领全连在卫河两岸猛打猛冲,巧夺智取,被群众称为“铁军”。1940年2月,奉命率部歼灭叛军石友三部途中,受到大股日伪军截击。王德林率部在邱县赵官寨与日伪军展开巷战。后被从威县、临清、曲周、……[详细]
  朱冠友(1918~1939),祖籍济宁,后随其父逃荒到县城北街落户,一家人靠父亲开小饭馆维持生计。1933年,勉强读完高小后,考入包食宿的冠县师范讲习所。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常读进步书刊,经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到五岔路村任小学教师。1937年11月,参加省第六区政训处在冠县的抗日救亡工作。后去聊城加入政训处的政训队,曾荷枪负弹随范筑先去茌平、博平、清平、堂邑等地参加阻击日军的战斗。同年……[详细]
  何元鑫(1914~1939),字金三,县城西街人。自幼聪敏好学,高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2年,1929年考入设在聊城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3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校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34年毕业后,在冠县师范讲习所任语文、历史教师,并任中共师范讲习所支部书记。1938年3月,任中共冠县临时县委秘书,不久改任中共冠县县委宣传部长。1939年2月,因患肺病逝世,年仅25岁。他大力传播……[详细]
  王登明(1910~1939),出生于今贾镇王辛村一个农民家庭,仅读了3年小学即辍学,跟作乡间中医的父亲在药铺当帮手。1936年秋,由王维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附近村庄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道理,努力发展中共组织,先后介绍10余名贫苦农民加入中共,并发动群众与豪绅进行斗争。193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发动周边村庄群众成立工农青妇抗日群众团体,开展清匪反霸、夺取乡村政权的斗争,成为领导群众抗战……[详细]
  荆维德(1904~1939),今辛集乡火烧营村人。幼时家贫,及长至北洋军阀部队当兵8年,练就了一身驭射技艺。卸甲回乡后,加入国民党县政府的骑兵队。处事大方、好朋友、重义气的性格,使他和三教九流的人均有交往。1935年前后,一度当土匪,曾为范筑先部捕至聊城,后被保释。1937年秋,他收拢民团0,在韩路村北拉起一支武装,后与石洪典部合为一体称“华北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1938年初,所部被范筑先……[详细]
  周学闵(约1907~1937),原名希闵,字景骞,今烟庄乡前小化村人。出生于一个有百余亩地的殷实之家,自幼上学,最后毕业于设在聊城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在郓城任过短期教师。1927年,在三师求学期间加入国民党,曾在暑假时回冠县和田增林、邱树模等人一起进行秘密活动。国民党在冠县公开后的1928年,为国民党冠县临时党部执行委员,扶植成立起县党部领导的农民协会。国民党“整理党务”时,被省党务整理委员会任……[详细]
  张永珍(1906~1937),原名甫生、春立,今冠城镇戴屯村人。自幼读书,16岁考入济南一中,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毕业后去武昌、广州、福州读大学,后在江西河口镇、北平任教师,又入保定军官学校。曾任某军师长、河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1933年,因作战失利赴北平报社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宪兵3团逮捕,作为政治犯被押至南京国民党-复审,判刑15年,投入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他带领难友进行了……[详细]
   张其维(1850~1934),回族,今冠城镇张尹庄人,著名武术大师。自幼即酷爱习武,7岁随名师张乾学艺,终日苦练,常年不辍,20岁时武艺便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查拳、滑拳、跑拳、洪拳、腿拳等无不精通,尤其是查拳,身法不凡,出神入化。并善使各类器械,尤善虎头凤尾镗,镗使开如风车,数十人不能近身,人在其旁以数枚枣投去,枣尽被镗克出。所练铁拳钢指也堪称绝技。江南武林高手丁某找上门来比武,张推辞再三,丁某……[详细]
  任长山(1907~1931),祖籍河北省南宫县,清末其父迁居县城南街以做小买卖为生。他7岁上学,16岁毕业于冠县第一高级小学,后即在家帮父亲作生意。因受人欺负,1927年出走外地,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常在青岛、济南等地活动,后在中共山东省委工作。1931年2月,因叛徒告密,在青岛租界被捕。被解往济南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亲自劝降,并以高官厚禄相诱。任长山当面予以斥责痛骂:“你们的钱是喝的人民的血……[详细]
   么凌云(1845~1929),字悦桂,今东古城镇东古城人。30岁时继承父业,为人治疮,医道精深,在周边县区颇负盛名。其施方施药概不收费,仅当饭时留饮即可,因此求医者络绎不绝。原本是小康之家,因舍药致使家计贫困,但一生舍药始终不变。亲友不忍视其寒苦,众人相帮方免饥寒。逝世后,众人为其立碑3通,赠“妙手济众”匾额。其美德为后人传颂。……[详细]
  孙立民(1914~1942),又名长山、长信,今孙疃乡唐寺村人。父亲早逝,靠祖父抚养长大。11岁考入县立高级小学读书,擅长绘画。1928年毕业后,回乡为年老的祖父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1933年考入冠县师范讲习所,次年到外地就读乡农学校,1937年冬学校停办回家务农。1939年,冲破家庭阻拦,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冠北游击大队,任文书、副排长等职。1940年3月,任由冠北游击大队和冠县游击第二营合编的冠县……[详细]
  宋汝功(1923~1949),今冠城镇宋三里庄人。家境贫寒,少时到东北逃荒。1945年在东北参加革命军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野战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在解放海南岛战斗中英勇牺牲。……[详细]
  曲凤祥,又名曲元,今兰沃乡大曲村人。清光绪年间,知县-,引起公愤。他联合绅民控告到巡抚衙门,因违背上意没被理睬。他没有恢心,再次到有关衙门控告,不但没准,反而更触怒了当权者。他为此受到酷刑,倍受摧残,后被判为流刑,含冤逃至辽宁死去。他不惧权贵,为民请命不惜赴汤蹈火的行为受到县民的一致钦敬。……[详细]
  阎书勤(1860~1900),冠县梨园屯(今属河北省威县)人,冠县义和团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家贫寒,习练红拳,武艺高强。1893年(光绪十九年),与同称“十八魁”的高元祥等人一起,武力护卫拆毁天主教堂后在其址上建起的玉皇庙,反对洋教。又联合梅花拳首领赵三多,组成义和拳。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打起“助清灭洋”的旗号,以义和团的名义在蒋家庄马场正式发动了3000余人参加的起义,攻教堂,杀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