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渭南 > 大荔名人

大荔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历任后梁崇政院院使、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等职,是后梁太祖朱温的谋臣。敬翔从小好学,善写檄文,应用敏捷,在唐僖宗乾符年间应试不中,乃东出潼关至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投靠同乡汴州观察支使王发。王却很久没有向朱温推荐敬翔,他就为人作笺传于军中。文章用词浅显,通俗易懂,受到朱温喜爱。朱温通过王发召见敬翔,问道:“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答道:“诸侯争战之事耳。”又问:“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答道:“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於今。”【注:《新五代史》第208页】朱温听了甚……[详细]
  严善思(644~728年),本名撰,字善思,以字行。同州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其父严延通晓儒术,善识图谶。善思继承家学,尤善天文、历数及卜相之术。青年时即以博学出名,为宰相褚遂良和上官仪所赏识。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善思应销声幽薮科登第,除襄阳尉。后因母亲去世,离任服丧。此后又隐居十年不仕。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后,延揽人才,擢善思为监察御史兼右拾遗内供奉。善思生性耿介,嫉恶如仇。他数次上 书陈时政得失,议论国政,受到武则天的重视。当时,由于武则天实行的酷吏政治,来俊臣等一帮酷吏,任意诬陷朝臣,大兴冤狱。中书舍人刘允济遭诬陷,定为死罪,善思出面为刘辩冤,……[详细]
郭彦 [南北朝] (?~569)
  郭彦(?~569),北周大臣。祖籍太原阳曲县(在今山西太原市郊区),后迁居于冯翊(治今陕西大荔县)。北魏永熙三年(534)初,宇文泰占据关中,辟郭彦为西曹书佐。后历任开府仪同主簿、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虞部郎中。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郭彦被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受封龙门县子,食邑三百户。再晋为大都督,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农卿。十六年(550),渭州(今甘肃陇西县)以南至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的羌族人起来反抗官府,朝廷派大将军宇文贵领兵镇压,郭彦奉命随军出征。恭帝元年(554),他升为兵部尚书。是年十月,宇文泰派柱国于……[详细]
李丰 [三国] (?~254)
  李丰(?-254年2月)字安国(一说字宣国),冯翊东县(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官至中书令。卫尉李义(字孝懿)之子。以品评名人明显海内,嘉平年间因与夏侯玄、张缉等谋诛司马师事败后遇害。名闻海内李丰是曹魏卫尉李义之子,黄初年间,因为其父的任职被征召随军。起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十七八岁,在邺下品性纯洁,善于品评名人,得到全国人的一致称赞,没有人不留意他。后来随军到了许昌,声望一天天兴盛起来。李义愿意他这样早早出名,就叫他闭门读书,命他断绝跟宾客来往。起初,曹叡是太子时,李丰还在研习学问。等曹叡登上了帝位,有一次接见一位吴国投降的人,问道:“你在江……[详细]
   张承业(847~923年),字继元,(今陕西大荔县)人,本姓康,幼为宦者,内常侍张泰养子。唐末,昭宗为节度使李茂贞所逼,欲奔太原依附李克用,先派他去向李克用说明意图,因授他为河东监军。及昭宗被杀,他附于李克用。天祐末,晋王李克用病重,召承业托孤,委他辅佐子李存勖。存勖出兵潞州与后梁作战十多年,军国要事尽由承业处置,他积蓄财物,扩充兵马,发展农桑,严行法制,使后唐国力日益强盛。李存勖自魏归太原省亲,宴席间,让子李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李存勖要承业用国库的银钱赏继岌,承业说:国库钱并非我的私财,不能随意赏赐。我爱惜库物,是为佐王成就霸业。若财尽兵散,岂独我……[详细]
  李子谦,名承章,字子谦,大荔县步昌乡上鲁坡村人。生于1901年2月,故取乳名正吉。地下工作时曾化名纪朝纲、李戊寅。是最早在县内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子谦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和父亲都以坐馆授徒为业,因而从幼年起,就受到较为严格的教育。在长辈们那种超乎寻常的要求之下,他既熟读了一般学童学习的《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和《朱子家训》等常规启蒙读物,还痛下功夫攻读了《四书》、《五经》中的许多篇章。在中国传统的“忠孝义节”思想影响之下,他不仅把先贤们“读书致用,内而正心修身,外而齐家治国”的格言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而且对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处……[详细]
   李周(生卒年不详),字纯之,北宋地方官吏,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县尉。遇灾荒饥馑,官府设粥饭以救济饥饿百姓,但人多非常拥挤,秩序很难维持,他设栏杆将男女老少分隔开来,使秩序转好。转任洪洞县令。前任在职,民间发生绝世户时,官府没收其家产,但没有将遗券交给族人,李周到任取之交还百姓。郡吏责备李周,他说:“利民,所以利国也。”【注:引自《宋史·李周传》】该县南山涧中水流漫溢,他命百姓修筑新堤,百姓不再受灾。改知云安县(即今四川云阳县),免除盐井征税百万。改为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县)通判。州内少数民族人民不会用牛耕地,他为辟农田数千亩,选……[详细]
  • 张奚若
  张奚若(1889~1973)原名耘,又名志明,字亦农,号熙若,后改为奚若。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赴上海中国公学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井勿幕见他积极肯干,就派他赴日本购买军火。张接受任务到日本后得知,购买军火不难,难的是运抵上海躲不过口岸检查。他即折返上海了解过关办法,找到门路正拟再赴日本,武昌起义爆发,朋友们劝他快回陕西组织响应。他绕道一个多月回到西安,西安起义早已成功,被委任为军政府参议。1912年初,张受井勿幕指派前往汉口,与黄兴建立直接联系。行至河南淅川被清军逮捕,关押在南阳监狱两月有余,受尽了……[详细]
吉旼 [] 香山九老 (758847)
  吉旼(jí mín)(758—约847),一作吉皎、吉耿,冯翊郡大荔县(今陕西大荔)人,唐诗人。元和初年(806)授河南登封县令,元和十五年(820)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令,晚年以御尉卿之职致仕(退休),致仕后居洛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月二十四日,与白居易(772—846)、胡杲、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等于洛阳履道里白居易居处聚为“七老会”,赋《七老会诗》;同年夏,又合李元爽、僧如满为“九老会”,一同宴游洛阳香山。时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后人称之为“香山九老”。(据《新唐书・卷119》、《全唐诗・卷462》、白居易《七老……[详细]
张春 [] (?~1631)
  张春(?~1631年),字泰宇,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于乡,曾任刑部主事。重视修养,善于谈兵。天启二年(1622),努尔哈赤率兵渡辽河,占领广宁(今辽宁北镇)、义州(今辽宁义州),攻陷四十余城。朝廷急需武官,就将张春升为山东佥事、永平(在京师北京东、山海关内)燕建二路兵备道。当时,大军屯驻山海关,永平为交通咽喉,过往兵马络绎不绝,关外难民云集,事务繁杂。张春筹划有方,处理得井井有条。崇祯元年(1628),张春改任关内道。兵部尚书王在晋听信谣言,劾张春好杀,一日斩12人。张春具揭辩白,关内百姓也为他讼冤。王在晋又劾张春克扣军饷,……[详细]
  马勤动,男,生于1918年10月1日,卒于1940年4月25日。系大荔县步昌乡伏坡村马家庄人。1937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在安吴青训班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政部追认为烈士。马勤动从1925年至1935年,先后在本村小学、县职业学校纺织印染班、省立第二师范上学。他天资聪敏,学习勤奋,博览群书,酷爱文史,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家里,其父马吉甫(共产党员)老人的言传身教,使他懂得处事待人的道理,尤其是老人那幽默的打油诗,首首皆是言近意远、富有生活的哲理,使他倍受感染和启发。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不抵抗主义政策,将东北大好河山拱手……[详细]
王之寀 [] (?~1625)
   王之寀(?~1625年),字心一,明代官吏。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任清苑知县,后升刑部主事。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宫廷发生“梃击案”。朝廷内外都怀疑郑贵妃与其弟国泰企图谋害皇太子,指使张差所为。东林党给事中主张追究主谋者;非东林党大学士方以哲等主张以“疯颠”治张差之罪,办案人迎合贵妃旨意,定张差“疯颠、奸徒”罪。王之寀对此案深表怀疑。同年五月十一日,王在牢狱值班,当狱卒发饭时,最后轮到发张差囚饭。王之寀就命狱卒将饭放在张差面前,吩咐左右离去,只命二吏扶着张差,亲自询问他“梃击案”的内幕。并说:“你说实话就给……[详细]
赵好学 革命烈士 (19191942)
  赵好学,又名赵志敏。生于1919年6月12日。大荔县埝桥乡黄家营村人。也许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吧,赵好学从小就同自己的名字一样聪敏好学。十四岁那年,便考入蒲城尧山中学。1936年,由于他积极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组织与活动,被勒令离开学校。这年后季,赵好学又投考了同州师范学校继续学习。1937年冬,他父亲因欠债难还,为躲账投奔他乡,家中只留下年迈的祖父和身体孱弱的母亲,生活十分窘迫,再无力供他上学。彼时的同州师范校园内,由于共产党地下活动的影响,不少思想进步的青年学生,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冲破重重阻碍,北上投奔了当地人称为“红区”的陕北。赵好学由于平时耳濡……[详细]
蔚沛霖 [] (1953~?)
  蔚沛霖男,汉族,1953年生,安仁镇东太平村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渭南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渭南市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政协陕西省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渭南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常委。蔚沛霖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大荔县财政局企财股股长、大荔县国营企业管理处副处长,渭南地区财政局企财处处长、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渭南市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不论处在什么岗位,分管什么工作,他都坚持从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用改革的思路和实践创新的观点解决工作矛盾与问题,在行政财务管理、企业财务……[详细]
  拜柱,元代蒙古族冯翊人,元仁宗时(公元1023年—1063年),任金紫光禄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每议大政,必依据典章制度,晓于理,寄于情。  公元1064年元英宗赵曙即位,任中书同平章事,铁面无私,公正干练,平定谋逆有功,晋升中书左丞相。他告诫左右”尔等须谨慎,若犯国法吾容,拜柱不容也。“元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英宗欲扩建内蒙古正盟旗东的上都行宫,拜柱用充分的理由苦谏。英宗感慨地说:”天下之大,非朕思虑所及,尔之规谏,补朕不足亦。”  拜柱说:“昔尧舜为君,每事询臣,善则舍己从人,万世称圣;桀纣为君,拒谏自负,悦人从己,好近小人,国灭而身不保,民称……[详细]
   李行简(生卒年不详),字易从,北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他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立志读书,能下苦功,每天攻读至夜半,无论寒冬盛夏,从未间断。又聚木叶练习书法,笔法遒劲。考中进士后,为陇州(治今陕西陇县)司理参军,又调任彭州(今四川彭县)军事推官。陵州(今四川仁寿)富人陈子美的继母伪造丈夫遗书,欲将陈子美逐出家门。陈子美屡次上诉,均未得以公正判决。李行简受命审决,遂使错案得以纠正。不久升迁太常博士知坊州(治今陕西黄陵)。后经副相王旦等人荐举,李行简被召入朝廷,迁侍御史。在任期间,曾奉命赴陕西安抚和救济灾民,又减免重灾区耀州(治今陕西耀县)民户多年拖欠的租……[详细]
  乔知之,唐代同州冯翊人,以文词知名。著有文集二十卷,以《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唐(公元?年至六九七年)名不详,同州冯翊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详细]
   韩邦奇(1480~1556年),字汝节,号苑洛,明代学者。朝邑(今陕西大荔县)人。父绍宗,曾任福建副使。邦奇聪颖好学,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任吏部主事,进员外郎。正德六年(1511)冬,京师地震,邦奇上疏陈述时弊,触怒武宗。不久,给事中孙祯等弹劾失职臣僚,邦奇亦列名其上,被贬为平阳通判,迁浙江佥事,辖杭(今浙江杭州)、严(今浙江建德县)二府。当时,在浙江的四名宦官为非作歹,王堂为镇守,晁进督织造,崔泬主市舶,张玉管营造。爪牙四出,民不聊生。邦奇曾上疏请予制止而无效。他出于怜悯百姓,对宦官借采富阳茶、搜刮民众深为不满,作歌讽之。遂被宦官诬奏怨谤朝……[详细]
  杨乘,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祖遗直,客于苏州,父杨发遂家于苏州。有俊才,宣宗大中元年(847)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杨乘与父杨发、叔杨收、杨假、杨严皆以文学登第,时号“修行杨家”。杨乘尤擅长歌诗。《全唐诗》录存其《甲子岁书事》等五首诗。张为《诗人主客图》特标举其会昌四年(844)讨刘稹时所赋《甲子岁书事》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上入室者。……[详细]

全部大荔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