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渭南 > 潼关县名人

潼关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王孝杰 [] 唐朝宰相 (?~697)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军深入,全军覆灭,坠谷而死。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开元中,赠特进。 免死归唐 王孝杰,生于京师长安附近(雍州,后来的京兆府)的新丰县,年轻时以军功晋级。公元677年(仪凤二年),吐蕃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书令……[详细]
杨震 [] 东汉名臣 (?~124)
  • 杨震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出身书香门第,少年好学,曾跟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时人誉之为“关西孔子”【注:见《后汉书·杨震传》】。他教书二十多年,家中清贫,州郡官吏多次召请出仕,他都称病不就,年至50,经大将军邓骘推荐才步入仕途。杨震入仕后先后担任荆州刺史、东莱(郡治在今山东黄县东)太守等职。在他赴任东莱的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县令王密是杨震为荆州刺史时举荐为官的,不无感激之情。夜深入静时王密拿出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大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举荐的人竟会如此,沉痛地说:“我自以为了解你,而……[详细]
  杨宝(生卒年不详),杨震之父,中国东汉弘农华阴人。是古代神怪小说及成语“结草衔环”的“衔环”典故的主人翁。生平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衰、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居摄二年(公元7),杨宝与龚胜、龚舍、蒋翊一起被王莽征召,他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东汉光武帝刘秀很敬重杨宝才华、学识、品德和气节,建武中特派官家车辆征召他人朝做官,他因年老有病,未能成行,而老死家中。故事杨宝在9岁时,在华阴山北(华山之北)见一只凶恶的大鸱鸮咬伤了一只黄雀,后又被一堆蚂蚁团团围着,杨宝于是起了恻隐之心救了受伤的黄雀。杨……[详细]
刘宽 [] (120185)
  刘宽(120—185),字文饶,本县刘家村人。历任南阳太守、尚书令、太尉等职。 一次驾车出行,失牛人说:“驾车之牛是我失落的。”刘宽不与辩解,任其将牛牵去,徒步而回。不久,失牛复获。失牛人以误牵刘宽之牛而愧惧,亲往还牛道谢。刘宽说:“物有相似。事许人错。烦你送牛。道谢个什么?”乡里钦佩刘宽,称其村为“还牛堡”。至今成为佳话。 在任南阳太守时,主政三郡,以蒲制鞭,属员有过,执之示责而已。不闻其恶言厉色。有客来,令仆买酒,时久醉归。客怒骂仆:“狗养的”。刘宽安慰仆人说:“是人么。骂狗养的,侮辱太甚!”又命他仆劝慰,勿使其因受辱而自杀。宽妻试夫,是……[详细]
  张晰哲(1889—1970),字朗仙,老县城内别家巷人。清末增生,高等学堂毕业,任教20余年,并任河南新野、镇坪县政府秘书及潼关县政府督学、科长、秘书等职。民国十九到二十年(1930—1931),与赵冠青等学者编修《潼关县新志》。建国后,任中学教员、潼关县第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县人委委员、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和陕西省一、二、三届政协委员。1959年由潼关中学教员调任文化馆馆长。1965年退休。 张晰哲生活俭朴,治学严谨。新文化运动后,又博览新文学。二十一年(1932),至友马诚斋赠送的一件皮袍,穿着40余年。历任政府要职,从不以权谋……[详细]
张沣中 [] (?~1848)
  张沣中(?~1848)字兰沚。陕西潼关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刑部主事,主持提牢厅;后任郎中。因办事认真、执法公允,曾多次随部院大臣去黑龙江、奉天、山东和江苏、安徽等地平反冤狱。官至巡抚、刑部侍郎。道光十二年(1832),在直隶大顺广道任上,率兵镇压“无生教”聚义民众。后升任福建按察使、直隶布政使,署理山西巡抚。二十年(1840)实授云南巡抚。二十三年(1843)调任刑部侍郎后,于刑狱更矜慎。二十七年(1847)河南发生饥荒,清廷拨库银100万两,命张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赈灾。到河南后,他亲自核查户口与赈银发放数量,将虚报冒领赈银的考城知县参……[详细]
  孙蔚尚(1890—1977),本县代字营村人,粗识文字,中-员,陕西省劳动模范。解放前务农兼营酿酒业,家道宽裕。 孙蔚尚终生勤劳俭朴。冬、夏粗布衣。冬系腰带保暖,夏季敞怀赤足下地,出外持锨挑笼拾粪。鸡鸣起,夜半归,不避严冬酷暑,成年累月,劳动致富。他常说:“一年打三百六十个鸡起,不怕没饭吃,不愁没衣穿。” 治家严谨,教育子女要把“富日子当作穷日子过”。他常年粗米淡饭,夏、秋粮掺和,子女穿着,不准奢侈,勤学习、勤劳动、勤俭持家。 致富济贫,待人宽和。他在家门前常拴一头牛,置套、犁、耱等农具,无偿供贫寒农家使役。乡邻求借不取息,不讨债,知有……[详细]
  任维明(1963—1984),甘肃省庆阳县人。赵大海(1963—1984),甘肃省天祝县延喜乡人。生前均系驻潼84857部队炮兵连班长。任维明1982年在长庆油田作临时工时,首先报名参军,有人问:“不领120(元),去领12,图个啥?”他说:“我不能爱钱不爱国”。入伍后,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达到目标,而在于达到目标的奋斗之中。”1983年调连部当通讯员,被考核的各项科目均为“优秀”,受到嘉奖。安康水灾时,随军带病抢险,三次舍生忘死抢救人民生命、财产。 赵大海在担任炊事员时,认真改灶节煤,维修灶具,给病号送饭到床前。他在安康抗洪救灾……[详细]
  王锡命(1904—1975),字晋三,本县万仓村人。高等小学校毕业,历任国民党政府区长、区团长、联保主任、乡长、连长、副营长、自卫队大队长、总队附、参议员、代县长等职。 王在高等小学毕业后,目赌匪徒横行乡里,日夜出入弱男寡女家中,抢钱掠物,奸污妇女,“扯肉票”(以人质抢劫财物),逼得两户村民离乡背井,邻里敢怒而不敢言。他与好友刘荫堂、朱东娃、刘顺里等商量,当匪徒在一寡妇家作恶时,借机击毙,人心大快。 民国二十七年(1938)后,任太要乡联保主任、乡长期间,正值抗日战争,城内难民疏散原上,土匪蒋仓(北歇马村人)、李狗娃(南歇马村人)、赵邦才(西……[详细]
   张维任(生卒年不详),字觉菴,本县老县城张家巷人。明万历七年(1579)举人(一说万历十九年)。初任巫山令,后提升御史。巡视河南时,河捕官倍征夫役。维任上疏指陈。治以重刑。巡视两浙盐政,盐法被破坏。力予整饬,革除积弊。后升任大理卿。 他鉴于潼河夏季屡次暴涨,泛滥北涌,冲坍民房,危及城廓,久为民患。慨然出资,倡议募捐。得院、司、道资助。修筑城内潼河石堰。人称“张公堰”。又创建明新书院。购置学田百亩。还请准增庠廪10石。潼民感其德,为其立生祠。天启六年(1626),勒令建坊,题名“宸翰保忠祠”。……[详细]
  徐国桢(1870—1938),字干丞,本县第一寨人。清光绪末年廪生。宣统二年(1910),在西安法政学堂学习期间,目睹清廷腐败,官府鱼肉百姓,遂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矢志反清,建立共和。辛亥革命(1911),西安光复,只身返回潼关,联络同情革命的哥老会员王吉祥、孔绪群、陶德胜、张森茂等,秘密发动青壮年,组建潼关复汉军,自任司令。他和华阴游侠马耀群(今本县蒿岔峪口人)约期起义,马攻于外,国祯内应。同年九月十二日黎明,马耀群率众攻入县城,国祯率义军紧密配合,潼关协营内清军慌乱溃退,潼商道道员瑞清逃匿,协统桂和被俘。潼关光复。旋以瑞清求援驻阌底镇……[详细]
   王济人(1915—1968),又名重台,华阴县东栅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西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华阴中山街小学任教,二十八年(1939)任校长。解放后,任本县第三科(文教科)科长,1956年任副县长,1959年并县后任渭南县政协副主席,1961年,复任本县副县长。 王在华阴中山街小学任校长期间,以合法身份掩护国民党蓄谋-的民主人士张景毅、郗学文、张浩青、袁万恒、张长生等,常向中共华潼工委负责人刘邦显、邓达九等通报信息,保障党组织的安全。 在本县任职期间,主管文教、卫生事业。1952年,推广“速成识字法”,培训师资200余人,在城乡开展拼……[详细]
  赵德容(1870—1955),字海如,老县城内南大街赵家巷人。清末廪生,工楷书善草,以诗见长。与辛亥革命元老焦易堂相友善,加入同盟会,受聘关中书院任教。辛亥革命后,任武功县知事、陕西政法学堂教习、冯玉祥部二等参谋、潼关妇孺收容所长、电报局长、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临时参议会议长、陕西省参议员、第八行政区救济院院长等职。1955年病故西安寓所。 民国初年,德容在武功主政时,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主持修纂县志,政绩较著。有一年,暑热闷人。他差狱吏将在押犯人提出亲自审问,对9名案犯,除4人因罪行严重继续收监外,5人当场释其回家度夏,令过9月9日返狱服刑。9月……[详细]
  焦启铠(1904~1932)亦作起铠、其铠,又名介仁。陕西潼关人。1920年春考入西安中华圣公会中学,1924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奔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第三期,被录取编入步兵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干事会候补干事、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参与特别党部创办的《革命军》的和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领导工作,同孙文主义学会和国家主义派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孙中山北上病逝的消息传来,焦撰文回击国民党新老右派破坏国共合作的阴谋,呼吁继承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革命精神”。1926年初黄埔军校第三期结业,焦留校继续参与《革……[详细]
  王作舟(生卒年不详),河南省安阳县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宋哲元部中校副官。民国十六年(1927),任潼关县长。 他在主政期间,兴建益民渠,水绕县城西部主要街巷,民赞其便。注重绿化环境,躬自率领机关员工学校师生在滩地造林,令市民街巷植树,悬挂姓名牌,管栽管活,市容一改旧观。劝导妇女放足,严禁青年妇女缠足,违令不遵,以其母是间,没收裹足布,展挂县署示众,人皆畏服。明令禁止-,派警日夜巡查,一经发现,赌具、钱物一概没收,屡犯不改者,送县板责,科以罚金。匪首孙文祥、张山辰(鹿岭村人)、阮安云(姚青村人)等结伙匪徒200余人,出没秦岭南北,劫财掠货,奸0……[详细]
  王怀彦(1925—1949),原籍陕西省横山县新庙滩人。民国十八年(1929),逃荒到安塞县井塌村,二十四年(1935),安塞解放,分得土地、窑洞以及牛羊等。全家人不忘共产党,响应党的号召,运盐、发展农业生产,参加战勤,交售公购粮,支援革命战争。 王怀彦12岁时上枣湾村小学,学习5年后在村里帮助群众写信,在乡政府搞统计、写材料,参加基干民兵维护地方治安等。三十七年(1948),参加游击队,担任侦察班长、分队长、副指导员。同年,在西北党校李家渠分校学习。三十八年(1949),中共西北局将5个专区及西安市党政干部队伍和李家渠分校组建成渭南专区总队,王怀……[详细]
  张晓良(1953—1974),本县吊桥村人。1972年,高中毕业后,担任生产大队团支部委员、民兵排长、生产队出纳员。他带头示范棉花育苗移栽,带动全队棉花高产;在任出纳期间,他坚持原则,从不损公肥私,主动揭发出他人-公款460元的罪行。同年7月3日,第七队有户社员房屋失火,他带领民兵奔赴现场,率先登上墙头奋力扑救。1974年10月31日,有150余名社员去渭河北岸收秋、种麦,下午返渡时,狂风大作,浪击船颠,女青年赵惠霞被身旁受惊的驴撞落河中。晓良一见情急,甩掉棉袄纵入激流,奋力将其托出水面,他却被浪头打翻。经船工抛篙营救,几经浮沉,浪推人远,时久力竭,终被……[详细]
  马耀群(1874—1930),祖籍陕西山阳县漫川关,清初移居本县蒿岔峪口村。清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满清的斗争。同盟会在西北的领导人井勿幕委派他在潼关发展同盟会员,组织和扩充革命队伍。他同师之敬等人以组织戏班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收容地方“刀客”,配合徐国祯潼关复汉军在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一日黎明率部直逼县城,经过激战,清兵溃败,通商道瑞清逃匿,潼关协副将桂和被俘,一度光复潼关。后因清军反扑,关城复失。张钫率秦陇复汉军入关后委以营长,每战身先士卒。后奉令西援乾州、礼泉,屡立战功。 清政权被推翻后,于右任、邓宝珊组织靖-,马……[详细]
  韩嘉会,字合卿,原阌乡县太要区老虎城子村(现属陕西省潼关县)人,清代光绪丁酉(1897年)科拔贡。民国三年(1914年)任阕乡县视学。七年(1918年)任县劝学所长。17年(1928年)任县财务局长,为河南第一届省议会议员。民国21年(1932年)编纂《新修阌乡县志》,计8册24卷,开封聚丰印刷所承印。志书记事简而不略,行文细而不繁,史料丰富,堪称佳志。……[详细]

全部潼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