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渭南名人

渭南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白居易 []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唐诗四大家,渭南三贤,唐朝诗人,香山九老 (772846)
  •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发动叛乱,战火骤起。他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将他送到今浙江去避难,他便随母离开家乡,飘泊江南。唐德宗贞元三年(787),16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城长安。他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送给名诗人顾况去看。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令顾况叹服,于是,顾况到处赞扬白居易的诗才,白居易……[详细]
寇准 []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渭南三贤 (9611023)
  • 寇准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详细]
郭子仪 [] 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697781)
  •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详细]
  • 习近平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69—1975年 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党支部书记1975—1979年 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1979—1982年 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现役)1982—1983年 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1983—1985年 河北省正……[详细]
隋文帝杨坚 [] 中国十大皇帝 (541604)
  • 隋文帝杨坚
  杨坚(541~604年),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杨坚出身名门望族。相传他是西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代世孙。其父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早年随宇文泰在关西起义。赐姓普六茹氏。立过大功,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15岁因父望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16岁迁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明帝时,任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周武帝时,任左小宫伯,进位大将军,后袭爵隋国公。武帝将杨坚长女聘为皇太子妃,从此,杨坚益加受宠。北周建德四年(575),杨坚率领三万水军攻打北齐。次年又随……[详细]
王翦 [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十七史百将传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早年经历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事侍奉秦王政(秦始皇)。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王翦……[详细]
杨绾 [] 唐朝宰相 (?~777)
  杨绾(?—777年8月27日 ),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醴泉令杨侃之子。杨绾出身华阴杨氏,早年以聪慧闻名,中举后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年(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因成绩优异升任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绾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之后,拜杨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宰相。众人闻知其拜相后,都相互祝贺。杨绾为相不久,便因中风离职休养,代宗多次遣使探望,旋即病逝。追赠司徒,谥号文简。《全唐文》收录其文。早年经历杨绾的祖父杨温玉,在武则天时任户部侍郎、国子祭酒……[详细]
张仁愿 [] 唐朝宰相、名将 (?~714)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击退突厥默啜可汗的进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张仁愿被召回,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受降城,向北拓地三百余里。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又加镇军大将军。开元二年(714年),张仁愿去世,追赠太子少傅。早期事迹 张仁愿原名仁亶,因与唐睿宗李旦名字的发音相似,故改名仁愿。 张仁愿年轻时文武……[详细]
  石亨(1405~ 1460),明渭南(今属陕西)人。嗣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善骑射。正统中累迁都督同知,充参将,佐朱冕守大同。以功渐至都督同知。也先寇大同,兵败,单骑奔还。降官,募兵自效。以于谦荐诏掌五军大营,进右都督,封武清伯。守北京,-进侯。景泰元年(1450年),佩镇朔大将军印败敌大同,予世袭诰券,加太子太师提督团营。为感激于谦的知遇之恩,他向皇帝请求封赏谦子于冕,于谦斥为徇私,竟与于谦交恶。代宗病重,遂与曹吉祥,徐有贞等迎英宗复辟,进忠国公,因私憾杀于谦等。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杨瑄、张鹏等十七御使--曹吉祥、石亨,被石亨、曹吉祥诬陷为“……[详细]
  杨愔(511~560年),字遵彦,小名秦王。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公元511年他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一个贵族官僚之家,祖辈在拓跋氏立国时就投靠了鲜卑贵族统治者,在北魏王朝世代为官。父亲杨津在魏孝庄帝时位居司空。杨愔生性颖悟,6岁开始读书,11岁时已通《诗》、《易》、《左氏春秋》。北魏孝明帝正光中,他随父到了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在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以西的悬瓮山(亦名龙山,或称汲瓮山、结绌山,在太原西南10里)读书。孝昌初年(525),杨津调任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刺史,杨愔随父赴任所。这时,北方六镇军民大起义席卷燕赵,柔玄镇杜洛周领导……[详细]
司马迁 []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前145前87)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一生只写了《史记》,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详细]
王孝杰 [] 唐朝宰相 (?~697)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今陕西潼关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于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军深入,全军覆灭,坠谷而死。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开元中,赠特进。 免死归唐 王孝杰,生于京师长安附近(雍州,后来的京兆府)的新丰县,年轻时以军功晋级。公元677年(仪凤二年),吐蕃进攻凉州(今甘肃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书令……[详细]
吴筠 [] (?~778)
  吴筠 ,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茅山,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吴筠 (?一778年)字贞节,华州华阴人(此据唐礼部侍郎权德舆撰《宗玄先生文集序》、《新唐书》本传。《旧唐书》本传、《仙鉴》卷三十七、《玄品录》卷四则云“鲁中之儒士也”)。少通经史,尤善属文。举进士不第,……[详细]
  杨侃(约487~531年),字士业。北魏末年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出身于世代显贵之家,权势显赫,父兄叔侄同时在北魏做官,唯他不愿急于出仕,在家读书习画,以琴棋为乐。他的父亲、华州刺史杨播死后约四年时间(516~517),他承袭了父华阴伯的爵位。此时杨侃31岁,初任汝南王元悦的骑兵参军,后转任扬州刺史长孙承业的参军、统军之职。魏孝明帝拓跋诩正光五年(524),杨侃的叔父杨椿任雍州刺史(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这一年夏天,秦州(故治在今甘肃天水市)的羌族人民不堪忍受官府的残酷压迫,发动了大起义,关中形势紧急。杨椿奏准朝廷,调杨侃担任雍州录……[详细]
  杨津(469~531年),字延祚,北魏大臣。魏孝文帝令改字“罗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播之弟。由于他家是拓跋氏皇室的外戚,所以,当杨津11岁就被引入后宫,侍奉文明太后,授侍御中散。当时,孝文帝拓跋宏年幼,由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她喜欢杨津相貌端庄,知礼义,就擢升为符玺郎中。杨津生性聪明,在宫中行为谨慎,口守机密,很少与亲友接触,且不趋附权贵。司徒冯诞原与杨津相交,这时,他也有意与冯疏远。后来以振威将军头衔,领监曹奏事令,再迁太子步兵少尉,成为皇帝的亲随。文明太后死后,魏孝文帝掌权,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详细]
杨恭仁 [] 唐朝宰相 (568639)
  杨恭仁(568年-639年),原名纶,后改名温,字恭仁,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隋朝观王杨雄之子。[1-2] 杨恭仁原是隋朝-,历任甘州刺史、吏部侍郎,曾平定杨玄感叛乱,后被裴蕴排挤出朝,担任河南道大使,兵败逃归江都。江都之变后,杨恭仁升任吏部尚书。619年(武德二年),杨恭仁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又出任凉州总管。623年(武德六年),征拜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后改任左卫大将军。唐太宗继位后,杨恭仁出任雍州牧,又任洛州都督,以特进致仕。639年(贞观十三年),杨恭仁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潭州都督,谥号为孝。早年经历 580……[详细]
杨秉 [] 东汉中期名臣 (92165)
   杨秉(92~165年),字叔节。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震的第三子。小时随父亲学习《欧阳尚书》、《京氏易》,博览群书。学成后,广收学徒,隐居教学。四十多岁应司空的召辟,拜为侍御史。后曾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杨秉每到一处为官,均按任职的天数领取俸禄,多余的从来不要。汉桓帝即位,他以通晓《尚书》被召入宫为皇帝侍读,先后做过太中大夫、左中郎将、侍中、尚书等职。此时大将军梁冀把持朝纲,年轻的桓帝只知游玩,一次悄悄出来跑到河南尹梁胤(梁冀之子)的官邸。杨秉上 书,认为皇帝不应“降乱尊卑,等威无序,侍卫守空宫,绂玺委女妾”【注:见《后汉书·杨……[详细]
  杨椿(455~531年),字仲考,北魏大臣。魏孝文帝拓跋宏命他改字为延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曾祖父杨珍在道武帝拓跋珪时任过上谷郡(故治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南桑干河岸)太守。祖父、父亲均仕魏,担任太守之职。杨椿出身名门,依靠门第入仕,初拜中散,管理皇帝的御马房,后迁内给事,与其兄杨播同侍宫中。后来出任中都曹(魏设有内、中、外三都大官),专管刑狱事务。他处事小心谨慎,查办比较公正,受到孝文帝的赏识,转任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后来,孝文帝将他调任豫州刺史,再迁冠军将军,改任济州刺史。平原太守控告他为官不廉,廷尉提议免官,受皇帝庇护,只降职任梁州刺史。魏宣……[详细]
  盖吴(417~446年),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他是卢水胡人(匈奴左沮渠部后代),生于北地郡(治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魏太延五年(439)北凉灭亡。北魏王朝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混战局面。但是,拓跋氏统治者主宰中原之后,对北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和压迫。农民四处逃亡,田地荒芜,十室九空,陇东、关中尤甚。-和阶段矛盾十分尖锐。在这种形势下,29岁的青年英雄盖吴,于魏太平真君六年(445)九月,在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聚众起义。关陇地区的汉、胡、屠各、氐、羌各族人民纷纷响应,很短时间,起义军就发展到十万人,声势浩大。十月,北魏……[详细]

全部渭南名人>>>